2012年1月棗陽市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兩年來,示範區建設穩步推進,現代農業發展邁出新步伐。2013年,全市實現總產值425.43億元,比2011年增長41%;實現農業總產值156.7億元,比2011年增長32%;全年農民人平純收入達到10628元,比2011年增加2507元,連續兩年增幅達到13%以上,連續兩年增幅居襄陽市第一。
主導產業優勢進一步顯現
圍繞示範區功能定位,突出糧食、畜牧、水果和玫瑰四大主導產業,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糧食麵積穩步增長,2013年,糧食麵積301.04萬畝,糧食總產136.31萬噸。全市已四次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標兵」稱號,五次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2011年被國務院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畜牧業生產穩步向規模化養殖、標準化生產方向發展。2013年生豬出欄101萬頭,肉牛出欄13.13萬頭,肉羊出欄48.95萬隻,家禽出籠2794.33萬隻,畜牧業總產值達68.02億元,連續七年被評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市)」,並被省農業廳授予「全省畜牧強市」稱號。水果生產規模擴大,果品質量穩定提高,水果年俏銷廣東、廣西、福建等十幾個省市,「中國桃之鄉」的名片叫響全國。2013年水果面積達到27.77萬畝,水果總產30.5萬噸,,年實現產值9.21億元。玫瑰產業目前已種植玫瑰面積3.5萬畝,玫瑰飲品、玫瑰食品、玫瑰化妝品、玫瑰保健品等多個產品相繼上市,玫瑰產業成為全市的特色主導產業之一。
規模經營水平穩步提高
2013年全市流轉農村土地面積65萬畝,其中規模經營54.7萬畝。水果生產按照區域布局的要求,主要集中在5個鄉鎮,集中連片種植;畜牧業生豬、肉牛、禽類和奶牛的規模養殖比重分別達到83%、53%、97%和100%。
農業裝備水平不斷提升
先後實施了千億斤糧食增產工程、標準糧田建設、小農水建設、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水利灌區續建配套建設等一批工程,使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了較快提升,2013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積和旱澇保收面積分別達到117.3萬畝和78.9萬畝。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148萬千瓦,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4%。
社會化服務體系逐步健全
加強信息平臺建設,開通了「棗陽農業網」和「農技110」,抓好《農業科技之窗》電視專欄,農業科技服務平臺逐步完善。農業經營模式不斷創新,2013年,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637家,合作社社員達6.86萬戶,佔總戶數的35.7%。科技推廣步伐加快,全年推廣應用配方施肥230萬畝次,畝平節本增收40元以上;發展滴灌、噴灌等節水農業8000多畝。
產業化經營突破性發展
2013年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142家,實現產值346.61億元,同比增15.9%。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達到2.21∶1。「章陵」牌小麥粉被評為「全國免檢產品」,有6個品牌農產品獲得湖北省「名牌產品」稱號,5個品牌獲國家級放心糧油品牌,14個品牌獲省級放心糧油品牌,「三品一標」認證個數達到65個,獲認證的農產品總產量達到38.6萬噸。
本版文圖由棗陽市農業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