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現代特色農業「升級版」——武鳴區積極推進創建現代特色農業...

2020-12-25 南寧政務信息網

  火龍果「點燈睡覺」成「網紅」,「中國沃柑看武鳴」品牌聞名遐邇,農旅融合漸入佳境,伊嶺溪谷休閒農業(核心)示範區獲評自治區五星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2017年,南寧市武鳴區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創建工作的成績單很亮眼。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廣西時就紮實推進現代特色農業建設作出重要指示,為現代農業發展精準把脈定向,為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提檔升級指明了方向。近年來,武鳴區堅持創新驅動,按照經營組織化、裝備設施化、生產標準化、要素集成化、特色產業化的「五化」要求,以推動一批示範區建設、打響一個農業品牌、走出一條增收新路子的「三個一」為主要抓手,創建了以伊嶺溪谷休閒農業(核心)示範區為代表的19個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提檔升級,實現農業增產增效和農民增收,農業現代化步伐不斷加快,獲評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火龍果「點燈睡覺」

  初冬時節,每當夜幕降臨,伊嶺溪谷休閒農業(核心)示範區內,一排排LED燈就會次第亮起。月光下,佳年公司的3000多畝火龍果「點燈睡覺」,蔚為壯觀。

  廣西佳年農業有限公司是武鳴伊嶺溪谷休閒農業(核心)示範區的代表性企業。該公司投資2億元,建設了3000多畝火龍果標準化基地。據了解,該基地採用補光技術,使火龍果個頭和甜度均優於普通產品,並能夠根據市場行情調節鮮果上市時間,每畝可增產增收20%。該基地被農業部評為「熱作標準化生產示範園」,是廣西首家獲得火龍果出口資質的「出境水果果園」,獲評2017年中國名特優產品、綠色食品A級產品。「採用補光技術後,每畝增收6000元,年銷售收入約8000萬元,今年第一季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量已超過產量。」佳年公司負責人說。

  武鳴區瞄準南寧休閒旅遊「首選地」的定位,整合資金3.39億元,創建伊嶺溪谷休閒農業(核心)示範區。示範區著眼「產村互動,農旅融合」,堅持留住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俗文化和鄉村情趣,建設大伍屯綜合休閒示範村,重塑了「七十二道門」壯家大院,帶動當地壯文化旅遊發展。此外,該城區還通過不斷加強農業示範園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投資環境,吸引企業入駐,培育特色農業品牌。示範區目前已引進佳年等13家企業、4家專業合作組織,並吸引21戶種植大戶、農家樂入駐經營,促進周邊5200戶農戶增收致富。

  武鳴區不斷加強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創建了一批實力雄厚、示範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大型農業綜合示範園區,引領該城區農業提檔升級。目前,全城區共有特色農業示範區19個,示範區創建面積達24.31萬畝,示範帶動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農產品變商品,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示範區土地高價流轉、農業產業鏈不斷延伸,廣大農民迎來了土地紅利的「春天」。

  中國沃柑看武鳴

  近兩年,武鳴沃柑在全國水果市場高調亮相,賣價最高達每公斤40多元,成為名副其實的「黑馬」。「中國沃柑看武鳴」品牌從此聞名遐邇。

  武鳴區的水果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這是不爭的事。而沃柑被廣大農民譽為「搖錢樹」,發展勢頭銳不可當,城區沃柑種植面積超33萬畝,佔廣西沃柑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

  武鳴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北回歸線穿境而過,光熱充足,雨量充沛,夏季炎熱多雨,無霜期長,有效積溫高,是最適宜栽培沃柑的黃金緯度。2012年,武鳴開始引植沃柑,沃柑與壯鄉武鳴結下深緣。最初僅種植800畝。經驗證,武鳴栽培的沃柑果徑大、外觀美、口感好,明顯優於雲南、湖南、四川和重慶等地。武鳴是廣西最具特色的柑橘主產地、全國有名的晚熟雜交柑橘產區,茂谷柑、貢柑等品種家喻戶曉。如今又有高品質的新品橫空出世,無異於錦上添花。隨著不斷有農戶靠種植沃柑成功走上致富路,廣大農戶調整產業結構的熱情被引爆,紛紛「試水」沃柑產業。武鳴區新型農民雲集,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的高精尖新型農業發展模式極大地推動了沃柑產業的發展。到2017年,不足5年時間,沃柑種植面積已超30萬畝。

  今年4月,武鳴召開打造「中國沃柑看武鳴」品牌專題座談會,自治區、市兩級農業部門,廣西大學農學院、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廣西農科院等科研院所的知名農業專家,各地水果種植大戶以及加工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商武鳴沃柑品牌打造大計。經過精心策劃,今年7月,武鳴區發布了打造「中國沃柑看武鳴」品牌實施方案,將其納入「產業富民」專項行動予以推進。

  今年10月,武鳴區又成立以沃柑領軍企業鳴鳴果業為首的南寧市武鳴沃柑產業聯合會,積極提升武鳴沃柑產業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據悉,該聯合會涵蓋廣西各地市的沃柑核心企業,成立目的在於著力打造廣西乃至全國沃柑上下遊產業平臺。

  通過精心打造,「中國沃柑看武鳴」品牌逐步打響,武鳴沃柑正走向中國知名的區域公用品牌,成為集育種、種植、分選、冷藏、包裝、電商等產供銷一條龍的全產業鏈支柱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陽光產業。2018年,武鳴沃柑的掛果投產面積將達30萬畝以上,產值預計100億元;到2020年,投產面積將達50萬畝以上,產值預計達150億元以上,成為產值達百億元的水果大產業。

  放下鋤頭搞旅遊

  放下手中的鋤頭,「離開」自己的土地,部分武鳴農民玩起了農旅融合,實現了產業轉型:去年,全城區接待遊客519.76萬人次,旅遊消費36.93億元,預計今年接待遊客583.93萬人次,旅遊消費45.6億元。

  青磚黛瓦,小橋流水,綠樹婆娑……以武鳴區伏唐屯、大伍屯為代表的一批鄉土特色村屯驚豔亮相,吸引眾多遊客紛至沓來,流連忘返。在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中,武鳴區借力宜居鄉村建設,推動特色小鎮發展,加快農旅融合步伐。充分利用壯民族特色文化元素對9230戶農村住房外牆進行統一改造,大力推進鄉村環境綜合整治,進行村莊統籌規劃、美化綠化、景觀改造等,共打造了57個百佳示範村屯。其中,雙橋鎮八橋村藉助鄧家大院七十二道門的景點,對村莊進行改頭換面,破舊農房變成清一色的小別墅型新建築;雙橋鎮下淥村走上生態農業和旅遊業齊頭並進的道路,成了名副其實的「水果名村」……

  騰籠換鳥,是挑戰,也是機遇。為讓農民改變千百年來「靠天吃飯、靠地養家」的固有生存模式,武鳴加強示範帶動,按照「大產業提升、大旅遊整合、大生態保護、大景觀營造、大文化發展」的建設理念和規劃架構,做大做強特色農業示範區。目前全城區共有漢江歡樂谷、納天山莊、錦泉山莊、伏唐山莊、山莊騰翔生力軍等60多個景點和農家樂,廣大農村實現處處有美景、村村有商機,農業發展與旅遊相互促進。去年,伊嶺溪谷休閒農業(核心)示範區接待遊客達25.86萬人次,成為南寧周末度假休閒主要目的地和鄉村旅遊勝地。

  不忘初心,奮力前行。武鳴區黨委、政府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力抓好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增點擴面提質升級工作,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全面建設富裕文明、生態宜居、美麗和諧的武鳴新區。

相關焦點

  • 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漸入佳境
    「十三五」以來,在廣西,現代特色農業從越來越多的「把孔村」破局,並嶄露頭角。廣西是全國農業大省區,生態優勢明顯。圍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作出的「紮實推進現代特色農業建設」重要指示精神,打造出一大批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優勢特色農業產業。
  • 南寧武鳴區農業轉型步伐加快
    生態補光燈培育的火龍果,輻射萬畝的沃柑倉儲中心,集文化休閒於一體的生態農莊…… 6月29日,記者深入武鳴區採訪時了解到,今年以來,武鳴區緊緊抓住撤縣設區新機遇,轉換發展定位,用新理念、新定位、新標準、新成效、新作為推進武鳴區現代農業發展,讓傳統農業注入科技活力。
  • 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 山東著力打造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火車頭」
    山東高度重視建設農業產業園區工作,注重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等大型產業融合發展載體建設,著力打造引領全省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火車頭」。截至目前,山東省已累計建設各類省級農業產業園區200多個。
  • 到2020年 廣西將構建起現代特色農業體系-廣西新聞網
    突出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積極引導優勢產業向優勢區域集中,調優產業結構布局,大力引進培育龍頭企業,強化龍頭企業在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中的輻射帶動作用,推進農業產業化、集約化經營,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打造形成一批龍頭引領、鏈條完善、集約發展的農業產業集群。
  • 寧波象山全力打造現代農業發展新樣板
    去年以來,寧波市象山縣深入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因地制宜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塑造特色農業品牌,在打造現代農業發展升級版中,縣域農業經濟總量達到134.9億元,農業經濟總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並擁有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7個、保護產品和農產品各1
  • 發展生態觀光農業 創建現代農業莊園
    創建現代農業莊園》(第1420527號)提案收悉,對於您在提案中提到的問題,我局高度重視,研究答覆意見如下: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對於加快現代農業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創建現代農業莊園」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近年來,我區深入貫徹省、市關於加快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的要求,以特色產業為抓手,積極培育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品牌,發展農村經濟新業態,拓展農業新功能,打造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亮點,推動我區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健康快速發展,我區被確定為省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打造了馬套村、雙泉莊村、雙泉鎮萬畝油菜花等休閒農業創建典型。
  • 做好現代特色農業文章??南寧武鳴沃柑產業持續良性發展
    近年來,南寧市武鳴區把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同鄉村振興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以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作為基本路徑,統籌謀劃,共同推進,全力打造「武鳴沃柑」區域公用品牌,武鳴沃柑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同時,為打響「中國沃柑看武鳴」品牌,武鳴區狠抓武鳴沃柑標準化、規範化生產,促進了武鳴沃柑產業持續良性發展,為廣西農產品產業的健康發展樹立了樣板。
  • 南寧市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馬山這2個地方上榜!
    南寧市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1.武鳴區武鳴區伊嶺溪谷休閒農業核心示範區(五星級)↑示範區內廣西佳年農業有限公司全景示範區位於武鳴區雙橋鎮伊嶺村和八橋村的邕武路與南武城市大道之間,規劃面積30883畝,
  • 南昌市鄉村產業取得積極成效 助力都市現代農業十大行動高質量推進
    1月14日,在全市農業農村重點工作成效新聞發布會上,南昌市農業農村局鄉村產業科科長楊閒冬告訴記者,南昌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鄉村產業發展,近年來,南昌市緊扣鄉村產業振興目標,以都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為抓手,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圍繞鄉村重點產業發展、新型業態培育和新型模式探索,謀布局、搭平臺、抓龍頭、培業態、創品牌、強招商,聚集資源要素,強化創新引領,紮實推進了各項措施落地落實,鄉村產業取得積極成效
  • 南寧市良慶區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
    自「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廣西南寧市良慶區以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為抓手,大力推動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位於大塘鎮的百樂澳洲堅果產業示範區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等級星級示範區,成為了對外宣傳的亮麗農業名片之一。
  • 廣州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加快 建立農業示範區92個
    農產品安全有效供給和帶動農民增收為重點,著力推進現代農業品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主要產業、主要涉農區全覆蓋,從化現代農業產業園納入國家創建管理此外,該市引進袁隆平等23位院士團隊助力現代農業產業園和都市現代農業發展。
  • 石家莊加快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
    在2020年底前,創建1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10家市級現代農業精品園區,建設30家省級以上休閒農業星級企業,形成省會市民「周末2日遊」休閒觀光農業圈 本報訊(記者董昌)近日,石家莊市出臺的《加快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推進方案》提出,圍繞高速高鐵沿線、機場周邊、滹沱河沿岸及環城都市休閒農業圈,力爭在兩到三年內
  • 上杭發展特色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心,是實現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的基礎。近年來,上杭縣緊緊圍繞發展特色現代農業,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出臺十大農業產業保障措施,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有效提升了該縣農業品牌影響力、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鄉村產業興旺。
  • 特色農業賦能 老土地生新金
    黃革是扶綏縣雷達現代農業合作聯社總經理。去年,合作聯社把1100多畝的低洼甘蔗地進行提質升級,把旱地變成水田,結果是「稻因魚而優,魚因稻而貴,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當前,農業高質高效、農民富裕富足已成為鄉村振興重要標誌之一。老土地生新金,現代特色農業賦能鄉村振興可觸可摸。「十三五」期間,我區以創建示範區(園、點)為抓手助推現代特色農業發展。
  • 大連:95個現代農業園區引領都市農業發展
    「十二五」時期,大連市緊緊圍繞全域城市化發展戰略需要,按照發展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生態農業的總體要求,堅持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方向,以發展八大農業為主線,以壯大優勢特色產業為重點,高效開發服務都市功能需求的「生產、生活、生態和人文」四大農業功能,創建都市型現代農業園區95個,輻射帶動面積達到50萬畝,成為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樣板、農業科技示範推廣的展示臺、帶動農戶與市場對接的新平臺、
  • 南寧提升休閒農業示範區 打造7條周末遊主題線路
    探索「南寧模式」 造就精彩特色農業  南寧市目前打造的15個休閒農業示範區,大多數都依託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資源,進行了提檔升級。市農業委副主任陶祖防介紹說,目前南寧市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創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探索出示範區創建「產村互動、農旅融合」的「南寧模式」,其中的「農旅融合」造就了精彩紛呈的休閒農業。
  • ...田園歡歌」——金昌聚力打造菜草畜高品質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綜述
    今年年初,市委書記張永霞在深入永昌縣、金川區調研農業產業化發展工作後提出,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聚力打造菜草畜高品質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為金昌農業的發展精準把脈、創新布局、指明方向。
  • 山東推進現代農業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8日訊 推進現代農業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是以農助旅、以旅興農的重要手段。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關於推進現代農業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加快促進復工復產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山東省將著力推進現代農業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並通過推進「旅行社+農產品」計劃、「設施農業+旅遊」合作、「自駕遊+後備箱」工程及「美麗鄉村+景區」行動等四項舉措,雙向賦能,凸顯「一加一大於二」效應。
  • 《貴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標準體系》(2020版)發布
    新修訂的《貴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標準體系》(2020版)是圍繞我省重點推進的農業特色優勢產業,以國家標準為基礎,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相互銜接,互相補充,覆蓋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系列標準的有機整體。
  • 加快轉型升級 廣州都市現代農業實現跨越發展
    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立足蔬菜、水果、漁業、花卉、生豬、禽蛋等優勢產業,獲批創建15個「高科技、集約化、全鏈條、大品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主要產業、主要涉農區全覆蓋,從化現代農業產業園納入國家創建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