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農業賦能 老土地生新金

2021-01-21 廣西新聞網

2021年01月02日 08:46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莫 迪 編輯:徐世傑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莫 迪

1月1日,黃革遭遇了幸福的「煩惱」。

原本計劃帶著家人到龍谷灣恐龍公園遊玩,但訂貨電話不斷,脫不開身。

黃革賣的是大米,25公斤售價200元,不便宜但暢銷。

黃革是扶綏縣雷達現代農業合作聯社總經理。去年,合作聯社把1100多畝的低洼甘蔗地進行提質升級,把旱地變成水田,結果是「稻因魚而優,魚因稻而貴,一水兩用,一田雙收。」

當前,農業高質高效、農民富裕富足已成為鄉村振興重要標誌之一。老土地生新金,現代特色農業賦能鄉村振興可觸可摸。

「十三五」期間,我區以創建示範區(園、點)為抓手助推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目前,13851個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園、點)獲認定,初步打造形成糧食、蔗糖、水果、蔬菜、漁業、優質家畜等千億元級產業,蠶桑、中藥材、優質家禽等五百億元級產業。

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持續推進產業扶貧,無疑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可持續之計。

柳州螺螄粉從名不見經傳的街頭小吃成為全球「網紅」後,螺螄、酸筍、酸豆角、木耳、腐竹等主要配料的需求量急劇增加。

2019年,柳州螺螄粉原料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落戶」魚峰區白沙鎮王眉村和大電村,正式推廣「稻螺+稻豆+椒豆」的周年生態種養模式。一年時間,基地帶動農戶3000多戶,貧困戶450多戶發展螺螄粉原料生產。2019年,基地貧困戶全部脫貧,人均年增收超過9000元。

越來越多的貧困戶通過特色種養邁步小康。數據顯示,產業扶貧挑起了全區脫貧攻堅的大梁。

截至2020年8月底,全區縣級「5+2」特色產業覆蓋了118.23萬戶有發展能力的貧困戶,覆蓋率96.36%。

近年來,廣西大力實施品牌強農戰略,積極推動農業由增產轉向提質,促進農業產業提檔升級,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截至目前,累計發布「廣西好嘢」農業品牌285個,品牌總價值超過2500億元。同時打造「圳品」精品品牌,共有11家企業的28個產品獲評「圳品」。

「『十四五』期間,將構建『村有龍頭企業帶動、鄉有主導產業支撐、縣有加工區集聚、市有優勢集群引領』的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新格局。」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廳長劉俊表示。

此外,廣西著力發展優勢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培育一批國家級、自治區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打造形成一批千百億元產值以上、排名全國第一或前列的優勢產業集群。

地還是那塊地,新故事卻已經開始。

相關焦點

  • 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原標題: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紅薯長在哪裡?紅薯怎麼挖?怎樣的紅薯才好吃?」三興鎮恆暉大農業的紅薯地裡,傳來孩子們的陣陣提問聲。
  • 賦能農企「火車頭」 熊貓指南助力區域特色農業發展
    賦能農企「火車頭」 熊貓指南助力區域特色農業發展 2020-12-15 15:08:20   本次峰會以「國內國際雙循環與農業企業新機遇」為主題,聚焦新時期下農業企業和鄉村振興發展。熊貓指南作為由特大型央企中化集團打造的中國優質農產品榜單,經過三年深耕,在積累品質農業大數據的同時,更與眾多農業企業共同成長,並為農企發展、區域農業提供多方面賦能。  熊貓指南CEO毛峰在參加峰會圓桌論壇時,就「區域特色農業與產業集群」的話題與嘉賓展開討論。
  • 熊貓指南賦能區域特色農業發展 創新農產品評價模型和標準體系
    本報記者李春蓮  12月12日,2020中國農業企業家峰會在北京召開。本次峰會聚焦新時期下農業企業和鄉村振興發展。熊貓指南作為由大型央企中化集團打造的中國優質農產品榜單,經過三年深耕,在積累品質農業大數據的同時,更與眾多農業企業共同成長,並為農企發展、區域農業提供多方面賦能。
  • 雙向賦能!山東推進現代農業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關於推進現代農業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加快促進復工復產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山東省將著力推進現代農業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並通過推進「旅行社+農產品」計劃、「設施農業+旅遊」合作、「自駕遊+後備箱」工程及「美麗鄉村+景區」行動等四項舉措,雙向賦能,凸顯「一加一大於二」效應。
  • 同程生活共同發起成立:長三角農業創新賦能聯盟
    為了全面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推動長三角地區農業農村一體化發展,大會還籤署了長三角農業農村一體化發展備忘錄。政企合力賦能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於2019年12月1日正式發布,一市三省積極探索「農業區域一體化」的發展新模式,從「三農」發展的根本出發,為鄉村振興創新賦能。
  • 廣州日報數字報-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 以數字賦能鄉村振興
    從瓜果飄香的實體展館,到在家裡就能挑到心水的「廣東手信」;從手快有、手慢無的短期展示,到永不落幕的現代展會……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在特殊之年華麗轉身,既體現了數字賦能的「高大上」,又展示出順應新消費習慣的「接地氣」。
  • 全國最大阿里雲創新中心落地山東聊城 將全面賦能當地農業、工業和...
    選擇山東丨全國最大阿里雲創新中心落地山東聊城 將全面賦能當地農業、工業和特色產業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辛振東 見習記者 呂樂 濟南報導該項目作為阿里巴巴集團在全國發展的第一個產業基地,布局有目前國內最大的阿里雲創新中心,同時承載著阿里賦能聊城一攬子戰略合作計劃的唯一平臺,規劃包含阿里雲創新中心、超級總部等多重業態。記者了解到,2019年智匯谷項目入選「山東省2019年重點建設項目」 名單。
  • 數字賦能「一帶一路」農業現代化,又一重要國際論壇!
    數字賦能「一帶一路」農業現代化,又一重要國際論壇!國際組織代表,外國官員和專家學者,我國農業裝備行業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代表圍繞「人類團結-數字賦能,高質量發展『一帶一路』農業」主題,共同探討「一帶一路」農業現代化國際合作發展。
  • 富士康農業版塊執行長白佩玉:科技賦能,我們讓農業更簡單!
    永齡農場,開啟富士康跨農之門連線白佩玉女士後,擔心記者聽不懂,她從專業術語切換為通俗易懂的大白話,從臺灣農業講到大陸農業,從傳統農業講到科技農業,一點點講清楚了富士康是怎麼踏入農業板塊的,是怎麼做農業的。
  • 新農時代開啟,科技如何賦能數字農業落地?
    「我們認為數字農業落地的價值體現方式是服務。因為不僅僅是中國,很多國家的農業基礎是無法直接接受技術或者產品的直接賦能。」 一定程度上,現代農業行業的長期性往往在於其技術賦能下的場景落地出了問題。 「實際上,在農業產業,比起技術,最困難的是技術的傳遞和擴散問題。」中國農機流通協會發展研究部主任、農業社會化服務分會秘書長苑同寶表示。
  • 高校如何賦能新型職業農民
    「三農」問題的核心在農民,新時代農業生產和農村建設的主力軍是新型職業農民。習近平總書記用「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九個字勾勒出新型職業農民的鮮明特徵。賦能新型職業農民,提升其社會適應力,是對農村生產力要素的改造與升級,可加速鄉村地區生產力的發展,並從量變引起質變,推進生產方式的變革,振興鄉村,最終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 優勢資源對接 產業聯合賦能
    原標題:優勢資源對接 產業聯合賦能   紅葉戀枝頭,秋色依然在。初冬的濟南還是一片暖意。
  • 特色農業不能只求特色
    特色農業不能只求特色自2006年左右開始,隨著國家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大力政策扶持,一波接著一波的惠農福利投入到農村農田,引來了大批資本進軍農業領域。從早幾年的「丁磊養豬」、「柳傳志賣水產」再到如今火熱的「騰訊智慧農業平臺」、「阿里人工智慧養豬」,甚至賣房子的碧桂園也成立了「碧桂園農業」布局種業市場,石化大佬中石化開通「安心買菜」業務。農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新局面,一場場農業特色之爭正在上演。
  • 「戰疫助農新媒體·賦能特色農加工」愛心助農房山行活動圓滿舉行...
    中國網直播訊 為進一步推進我市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健康發展,減小疫情給中小企業帶來的衝擊和影響,北京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推出《「戰疫助農」新媒體,賦能培育中小特色農加工產品品牌宣傳》系列活動,首場懷柔行活動取得可觀成績:截至目前,全渠道累計瀏覽量超過357萬。
  • 中國鄉村賦能工程昌樂喬官站啟動大會召開
    他說,中國鄉村賦能工程昌樂喬官站的啟動,是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舉措,也是喬官農村電子商務工作的一座裡程碑。近年來,全縣上下深刻把握「三個模式」內涵,用好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平臺,努力探索提升「三個模式」的「昌樂實踐」,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良好開局。
  • 攸縣扶貧故事:鸞山鎮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 為脫貧攻堅賦能增效
    不僅如此,由於當地海拔較高,溫差較大,加上鸞山的水質特別好,這裡的桃子不僅能高產,品質也很好。時下正是黃桃採摘季,洪建國的黃桃園專門聘請了10餘名當地村民做事,這些村民大多是當地貧困戶。由於黃桃採摘技術含量低,體力消耗小,一天能有80塊錢的收入,對於部分體弱多病的貧困戶來說,他們很滿足。
  • 青島工業網際網路觀察③|海爾卡奧斯「海優禾」平臺為農業全鏈條賦能...
    卡奧斯農業生態總經理汪洪濤認為,農業生產不再是單純的種植、養殖、捕撈等,農業生產從生產端到用戶端的,整個生產、加工、倉儲、運輸到家的過程,都要產生數據,從流程上看和工業是相通的,也就具備了用工業網際網路改造的價值。「海優禾」是海爾卡奧斯面向農業領域的平臺,通過工業網際網路的技術為農業生產賦能,用工業生產的思路,來賦能農產品的價值鏈。
  • 「一鎮一品」賦能兩大主導產業 餘新鎮特色人才工作亮點多
    原標題:「一鎮一品」賦能兩大主導產業 餘新鎮特色人才工作亮點多   國以才立,業以才興。
  • 洛陽溝域經濟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以來,洛陽市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聚焦聚力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利用「五山四嶺一分川」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提出了「發展山區特色產業,建設豫西溝域經濟示範區」重大專項,聚焦豫西山區農村獨特優勢,依託山、水、林、田、路、村和產業,統籌規劃布局,以「相融」理念,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
  • 第三十六屆中國植保雙交會創新賦能助力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第三十六屆中國植保雙交會創新賦能助力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11月13—15日,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