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5日 15:08 來源:中國網
參與互動中國的「農民」這個詞正從一種「身份」轉變成一個新型「職業」。島橙、羊脂籽米、褚橙、和香貢米……眾多區域性龍頭農產品打出了中國農業的品質「組合拳」,而打造它們的就是現代化農業企業。隨著我國農業向好發展,農業企業將迎來哪些新機遇,如何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12月12日,2020中國農業企業家峰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優質農產品榜單熊貓指南CEO毛峰應邀作論壇分享。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各類農業企業9.3萬家,包括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542家,年收入超過1億元的企業達到8000多家,突破100億元的超大型企業達到70家。經過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農業企業改革發展已取得顯著成就,成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和鄉村振興的堅定力量。廣大農業企業在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推動農業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升級和帶動小農戶增收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本次峰會以「國內國際雙循環與農業企業新機遇」為主題,聚焦新時期下農業企業和鄉村振興發展。熊貓指南作為由特大型央企中化集團打造的中國優質農產品榜單,經過三年深耕,在積累品質農業大數據的同時,更與眾多農業企業共同成長,並為農企發展、區域農業提供多方面賦能。
熊貓指南CEO毛峰在參加峰會圓桌論壇時,就「區域特色農業與產業集群」的話題與嘉賓展開討論。他表示,熊貓指南母公司先正達集團中國是全球植保市場的領導者、全球第三大種子公司、中國化肥市場的領導者和中國領先的農業服務提供商,始終將創新科技、服務農業、致富農民擺在首位。旗下MAP(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以「種出好品質、賣出好價錢」為突破口,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涵蓋農業生產全過程的現代農業綜合解決方案。MAP在種植端實現科技強農,熊貓指南則在市場端幫助農業企業形成品牌化、品質化、區域化發展,從而助力「火車頭」農企帶動周邊農業產業共同進步。
毛峰介紹,熊貓指南成立的初衷是解決中國農業消費市場中劣幣驅逐良幣,種植端與消費端信息斷點的行業痛點。要樹立兩端信任基礎,需要用農產品硬實力說話。熊貓指南通過科學定義好吃,將看似無法界定的農產品品質進行分級,從而使消費者知道什麼東西好、為什麼好、如何購買,使種植者直接獲取消費者喜好反饋,以便進一步優化種植技術和產品。
用科學定義好吃,就要將科學基因植入到整個業務流程中。熊貓指南通過獨有的農產品評價模型和標準體系,依據環境優、品種優、種植優、品質優、物有所值五大標準,為優質農產品提供三星評級,並公布品種信息、種植者信息和種植農場信息。同時,熊貓指南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風味輪」感官評價工具,從外觀、風味、口感、滋味、質地等維度中找出與農產品相關的評價指標,並結合儀器檢測數據形成農產品標準化評價方法。
經過熊貓指南科學測評的農產品,品質被數據化和可視化,消費者只需掃描農產品外包裝的「熊貓品評」標籤,溯源信息一目了然,成為農業企業面向消費者的「話筒」。當優質的產品被消費者認可,經濟效益帶動企業發展,使農產品成為區域「名片」,農業企業成為區域特色農業「發動機」。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上榜農企享受到熊貓指南的賦能紅利。四川興志鹽源蘋果自登上熊貓指南中國優質農產品榜單後,通過熊貓指南科學測評,品質被市場所熟知,興志鹽源蘋果成為帶動區域特色農業的領軍者,由原來賣不出去到現在的供不應求,價格從0.2元/斤漲到5元/斤,參與種植的村民更是人均年收入從1500元增加到了13000元。
2019年,熊貓指南牽頭優秀農業企業成立品質農業頭部聯盟,聯盟間成員共聚資源,共謀發展,在種植、加工、物流、渠道、宣傳和品牌建設等各方面互幫互助,熊貓指南也將「科學定義好吃」的經驗和紅利與聯盟成員共享。「農業不是高利潤行業,匠心農人是耐得住寂寞、令人敬佩的一群人,他們有著鄉土情結,是區域特色農業產業化、科技化的重要支撐」,毛峰說。
首屆「2020中國農業企業家峰會」由農民日報社主辦,峰會致力於打造成增進農業企業發展理論、思想與經驗交流,為農企發展匯聚資源和貢獻智慧的思想盛會,有關部門領導、科研機構,以及知名農業企業家代表等嘉賓出席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