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農業不能只求特色

2020-12-18 雷鳴觀農業

特色農業不能只求特色

自2006年左右開始,隨著國家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大力政策扶持,一波接著一波的惠農福利投入到農村農田,引來了大批資本進軍農業領域。從早幾年的「丁磊養豬」、「柳傳志賣水產」再到如今火熱的「騰訊智慧農業平臺」、「阿里人工智慧養豬」,甚至賣房子的碧桂園也成立了「碧桂園農業」布局種業市場,石化大佬中石化開通「安心買菜」業務。農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新局面,一場場農業特色之爭正在上演。

圖片來源於碧桂園官網

搞農業真的是越有特色就真的越好麼?

我的答案,「肯定不是的」。上述的這些案例,他們所涉足的農業只是作為主業的補充,或者是一種新的嘗試。做成了,皆大歡喜;失敗了,也不傷筋動骨。對於只吃農業這碗飯的我們,大佬們的創新特色農業模式並不完全適用於我們。農業不能只追求特色,除了特色之外,另外幾點對農業經營者也至關重要。

圖片來源於網絡

第一點,搞清楚要做什麼?看下近幾年的特色種植項目,如「無花果」、「香姑娘」、「樹莓」、「桑葚果」等等,這些項目是具有創新性、特色性的,但由於此類水果的產量不高、不易儲運保存、售價偏高、優質品種投入研發少等限制因素,所謂的第三代水果在市場佔有率方面一直很難有大的突出。沒有市場,一切都是空談。

圖片來源於網絡

第二點,搞清楚能做什麼?有市場的項目,想走特色之路,要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達成。拿「認養一頭牛」來說,改變傳統乳業的層層分銷,首創「會員制產地直供」、「認養」等特色,主打線上銷售年營業額輕鬆破億。特色農業的前提是在本行業是專業的,沒有做到專業化,談何創新,更何況創造特色呢!

圖片來源於認養一頭牛旗艦店

第三點,搞清楚賣給誰?「金典有機純牛奶」就是作為伊利旗下的高端牛乳產品,高端產品追求的是「小眾消費高回報」,而普通產品則是「大眾消費薄利多銷」,這是我們要考量的,產品是走「大眾化」還是去討好「小群體」。從眾多案例來看,初級農產品很難做到高端消費。河南君源有機農場的閉園整改案例,致客戶書提到「造成今日問題的根源有自身經營管理問題,也有有機農業自身難以突破的瓶頸……」有機蔬菜價格每斤在10元左右,小眾群體被開發後,如何新增客戶流的問題可能就是所說的「難以突破的瓶頸」吧!搞不清楚產品定位,即使做熱捧的有機農業,作為農產品的最高級別,也不見得能順風順水。

圖片來源於網絡

第四點,搞清楚為什麼要這麼做?中石化賣菜是圍繞「汽車+易捷店」增加服務產品,利用現有資源,增收營業額;騰訊、阿里做智慧農業是為了研發智能產品,拓寬產業鏈;認養一頭牛是打造一個品牌,創新了乳業傳統分銷模式。那麼,面對傳統種西瓜的、養豬的、種葡萄的,換成我們時,為什麼要做成富硒西瓜、小區式集中養豬、葡萄觀光採摘呢?是為了開創新產品滿足新需求,還是為了規模化生產?要有目的性去做特色農業,而不是覺得這個行業、這個模式看起來高大上就盲目追從。

圖片來源於網路

所以說,特色農業一旦只追求特色,不考慮市場潛力、自身專業度能力評估、消費者定位和經營目標這四個方面,是不會獲得長久發展的,也獲得不了好的成果。

#三農#

相關焦點

  • 打造現代特色農業「升級版」——武鳴區積極推進創建現代特色農業...
    火龍果「點燈睡覺」成「網紅」,「中國沃柑看武鳴」品牌聞名遐邇,農旅融合漸入佳境,伊嶺溪谷休閒農業(核心)示範區獲評自治區五星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2017年,南寧市武鳴區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創建工作的成績單很亮眼。
  • 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漸入佳境
    「十三五」以來,在廣西,現代特色農業從越來越多的「把孔村」破局,並嶄露頭角。廣西是全國農業大省區,生態優勢明顯。圍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作出的「紮實推進現代特色農業建設」重要指示精神,打造出一大批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優勢特色農業產業。
  • 特色農業賦能 老土地生新金
    黃革是扶綏縣雷達現代農業合作聯社總經理。去年,合作聯社把1100多畝的低洼甘蔗地進行提質升級,把旱地變成水田,結果是「稻因魚而優,魚因稻而貴,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當前,農業高質高效、農民富裕富足已成為鄉村振興重要標誌之一。老土地生新金,現代特色農業賦能鄉村振興可觸可摸。「十三五」期間,我區以創建示範區(園、點)為抓手助推現代特色農業發展。
  • 永春:發展特色農業
    康慶平 康福實 攝  近年來,永春縣外山鄉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態及氣候環境優勢,發展特色農業。位於該鄉墘溪村的永春綠翔農林專業合作社通過建設特色水果示範基地、推廣應用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種植蜜柚、砂糖橘、沃柑等水果新品種400多畝,有效地帶動了當地農業尤其是名優水果的發展。
  • 農業特色小鎮的形態及規劃要點分析
    農業特色小鎮是以特色農業產業為依託,結合綠色生態、美麗宜居、民俗文化等特徵,打造具有明確的特色農業產業定位、
  • 城步以特色農業引領鄉村振興
    5月10日,城步「農業特色產業種養狀元」楊小樹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這是該縣以特色農業引領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該縣出臺了《特色農業產業扶持辦法》,積極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以「五個聚焦」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 洛陽:「特色+品牌」農業更出彩
    洛陽市委、市政府《關於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高效農業作為洛陽市重點發展的五大特色產業之一,提出在提高糧食生產保障水平基礎上,堅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打造生態養殖、精品果蔬、中藥材、綠色雜糧、都市休閒等五大特色產業。到2020年,全市高效農業增加值由2015年的140億元提高到260億元。    洛陽牡丹是洛陽農業中的一張王牌。
  • 重慶劃定農業功能區域 重點發展特色效益農業
    新華社重慶3月19日電(記者李松)記者從重慶市政府獲悉,在保障口糧基本自給、主要農產品穩定供應的前提下,重慶結合本市不同區域資源稟賦,劃定農業功能區域,重點發展特色效益農業。    據了解,作為西部農業大市,重慶市耕地面積超過3300萬畝,但總體而言,農業發展基礎較差,山地丘陵佔95%,中低產田佔耕地總面積的70%以上,且經營分散,農產品特色難以彰顯,產業鏈難以拉長,效應也不理想。
  • 助力新型農業主體,打造特色農業旅遊
    雯欣家庭農場位於萊蕪雪野旅遊區的東欒宮村,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集餐飲和採摘於一體的新型農業主體,2016年被評為市級示範家庭農場。近年來,在當地政府和村委的大力支持下,雯欣家庭農場近年發展迅速,逐漸打破了單一的餐飲經營模式,向著觀光休閒農業發展,目前形成了以設施蔬菜、花椒、草莓、獼猴桃、蓮藕採摘為主的休閒觀光農業基地和以散養雞、鵝、山羊為主的特色生態餐飲。
  • 雲南:專題研討氣象為高原特色農業服務工作
    中國氣象報記者馮穎報導  9月17日,雲南省氣象局召開氣象為高原特色農業服務需求諮詢會,邀請雲南省高原特色農業各個學科方向的專家,專題研討如何更好地開展雲南氣象為高原特色農業服務工作。  雲南是農業大省,雲南省第九次黨代會首次提出了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的戰略部署,2012年底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決定》,提出要充分利用雲南地理、氣候、物種、開放等優勢條件,大力推進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用現代科技提升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全面提升雲南農業發展水平。
  • 新邵打造「臺灣特色農業休閒觀光園」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14日訊(記者 鄭丹枚 通訊員 邱文麗)日前,由科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艾德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臺企負責人組成的臺灣企業代表團來到新邵縣龍溪鋪鎮吳家村參觀考察,並與該鎮籤訂投資意向協議,致力將吳家村打造為臺灣特色農業休閒觀光園。
  • 王昱正:做好旅遊業農業特色文章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委書記王昱正:做好旅遊業農業特色文章■ 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通訊員 何莉雅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如何把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落實落細?保亭縣委書記王昱正日前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保亭將堅定不移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把牢把準正確的前進方向,抓好「十四五」期間各項工作,自覺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點亮心燈、校準航向,紮實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抓好旅遊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推動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高標準高質量助力自貿港建設。
  • 廣西玉林特色農業促進農村居民增收
    摘要:近年來,廣西省玉林市深入實施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該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連續4年穩居廣西首位。   記者從玉林市推進特色現代化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前三季度,該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39.36億元,增長4.1%,第一產業增加值237.60億元,增長3.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51萬元,增長7.9%,農業農村經濟穩定向好。
  • 香河:特色農業助農增收(圖)
    近年來,香河縣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區等農業項目,培育特色農業品牌,依託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拓寬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記者田明攝影報導近年來,香河縣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區等農業項目,培育特色農業品牌,依託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拓寬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記者田明攝影報導
  • 臺灣媒體採訪遼寧丹東東港市特色農業
    臺灣媒體採訪遼寧丹東東港市特色農業 2011年07月27日 14:38:00來源:揚子晚報   中國臺灣網7月27日寧丹消息 日前,臺灣媒體一行9人到遼寧丹東東港市採訪,對東港特色農業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 廣東珠海:幸福村居與特色農業相伴同行
    本報訊 記者李茹萍從日前召開的珠海市幸福村居建設與現代農業發展現場會了解到:廣東珠海幸福村居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各級財政投入累計超10億元,實現了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三年大變化目標,幸福村居、特色農業正成為珠海的新名片。
  • 瀘州江津將共建荔枝、龍眼等特色農業產業帶 共建富硒特色產業帶
    現場,瀘州市農業農村局與重慶市江津區農業農村委員會籤訂了《瀘渝沿江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協議籤署後,瀘州與重慶江津區將共建荔枝、龍眼、真龍柚、花椒等特色農業產業帶、共建富硒特色產業帶、推動農業人才交流合作、推動漁政聯合執法合作等6各方面達成合作。共建巴蜀魚米之鄉優質糧油產業帶。
  • 「1+X」扶貧方程式 求解小眾特色農業
    「1+X」扶貧方程式 求解小眾特色農業 楊華去年辭職和哥哥出資註冊成立了一個合作社,種核桃、蘋果、高山烤菸、養牛養雞養羊,試圖尋找一條高山立體循環農業扶貧致富路。  從2016年開始,涼山州將全面推進「1+X」生態產業三年扶貧攻堅戰,旨在通過發展以核桃產業為主多種特色經濟作物並存的產業,打通彝區扶貧致富的命脈。
  • 南寧市良慶區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
    自「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廣西南寧市良慶區以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為抓手,大力推動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位於大塘鎮的百樂澳洲堅果產業示範區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等級星級示範區,成為了對外宣傳的亮麗農業名片之一。
  • 連莊鎮:發展特色農業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連莊鎮:發展特色農業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2020-12-25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