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園區利用自貿港「原產地政策」引導產業發展

2020-12-22 中國日報網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海南省產業園區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從園區設立、運營管理、政策扶持、業績考核等四個方面,全面推動全省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辦法》指出,我省將設立省級園區發展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將極簡審批依法優先在園區推廣適用,推進園區綜合審批體制機制改革,最大限度向園區下放審批權限。同時,支持園區利用自貿港「原產地政策」引導產業發展。

《辦法》對市縣級園區、省級園區的認定條件做出具體規定,要求市縣級園區要同時具備園區上年度畝均稅收達到同類省級園區平均值的80%,土地單位投入產出等指標達到同類省級園區平均值的80%等5個條件,才能申請認定省級園區。

《辦法》明確,運營管理方面,我省將設立海南省省級園區發展建設聯席會議制度,領導並協調決策全省產業園區發展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在政策扶持方面,我省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加快建立與海南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更加靈活的園區管理體制。比如,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建設「智慧園區」,提供一體化電子政務,進一步優化「不見面審批」,深入推進「一網辦、一次辦和全網通辦」,提高審批效能。清理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打造公平、公開、透明、高效的政府運行體制。加強企業投資經營事中事後監管,實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

支持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在園區先行先試,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建設在園區試點推廣。加強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設,率先在重點園區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進出口管理制度。支持園區利用海南自由貿易港「原產地政策」引導產業發展。支持園區投融資平臺公司發行債券、股票等,拓寬融資渠道。支持園區在資金跨境流動、產業對外開放、數據跨境流動等方面優先開展試點。

在人才政策方面, 支持園區打造一流人才生態體系,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同時,將不斷完善園區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完善園區用地保障機制;在財政支持方面,省財政每年安排一定資金用於園區發展,支持省級重點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公共配套服務設施、產業孵化體系、公共服務平臺等建設。

省發展改革委將按照《海南省重點產業園區考核評價辦法》對產業園區發展情況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給予相應獎懲,同時考核結果作為分配省重點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等相關產業扶持資金的參考因素。

據悉,《海南省產業園區管理暫行辦法》適用於全省範圍內按規定批准設立的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等園區,自印發之日起30日後施行,由省發展改革委負責解釋。

來源:海南日報

相關焦點

  • 重點產業園區將成海南實施自貿港政策「排頭兵」
    新華社海口9月3日電(記者吳茂輝、劉博)海南將在重點產業園區率先實施部分自貿港政策,用於投資旅遊業、交通運輸等各類服務業設施的各類商品進出口有望率先實現零關稅。日前,海南省政府相關負責人出席在海口舉行的海南自貿區(港)產業園區投資合作大會時表示,重點園區作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先行先試的「排頭兵」,將率先分步驟、分階段實行部分自貿港政策。
  • 海南自貿港產業園區怎麼管?定了!
    加強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設,率先在重點園區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進出口管理制度。支持園區利用海南自由貿易港「原產地政策」引導產業發展。支持園區投融資平臺公司發行債券、股票等,拓寬融資渠道。支持園區在資金跨境流動、產業對外開放、數據跨境流動等方面優先開展試點。第十二條 人才政策支持園區打造一流人才生態體系,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 海南自貿港的區位優勢與產業發展方向
    海南還可以利用《總體方案》賦予的「免稅政策」「低稅率」等自由便利的貿易環境,加強與世界各地的產業聯繫;進口免稅政策會降低海南產業發展所需要的原材料、生產設備等的進口成本,而「低稅率」政策也會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海南中高端製造業的發展離不開內地廣闊的經濟腹地,加強與內地的經濟聯繫,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以保證海南在發展中高端製造業有穩定高效的產業鏈、技術人才供應和廣闊的市場需求。
  • 海南11園區啟動「放權」測試 自貿港政策輪廓初現
    首批踐行海南自貿港政策的地方,正是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最新圈定的上述十大重點園區,以及另外一個完全企業管理運作的海口復興城網際網路信息產業園。海南省深改辦(自貿辦)副主任陳小華表示,一流園區是海南自貿港壓茬推進和進行壓力測試的重要載體。
  • 自貿東風為海南園區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以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園區為先導推動自貿港高質量發展,讓園區成為承接自貿港政策建設早期安排、早期收穫的重要陣地。  省發改委負責人透露,「4·13」以來,省政府先後出臺支持海南生態軟體園、海口江東新區、洋浦經濟開發區、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等園區發展的「一園一策」,為園區量身打造差異化扶持政策,賦能園區,引導項目、人才、資金進園區。
  • 自貿港建設方案發布百日 海南超常規推進重點園區發展
    作為自由貿易港政策的主要承接地和先行先試的「孵化器」,產業園區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載體和平臺。2020年6月3日,海南自由貿易港11個重點園區同步掛牌,率先實施自貿港相關政策和進行壓力測試,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加快發展、創新發展。
  • 聚焦海南自貿港:11個重點園區掛牌 實施自貿港「早期安排」政策
    中新網海南新聞5月11日電 菲律賓《商報》、臺灣《聯合報》、澳門《澳門日報》採用中新社海南分社稿件,題目:聚焦海南自貿港:11個重點園區掛牌 實施自貿港「早期安排」政策  中新社海口6月3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自由貿易港11個重點園區3日上午同時掛牌,承載實施海南自由貿易港「早期安排」政策的重要任務。
  • 海南自貿港11個重點園區掛牌
    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指出,園區是貿易投資政策的重要承載地,是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革的試驗田,是實行多規合一、極簡審批、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改革開放新高地,是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貿港的示範區,各園區要發揮好重點園區在建設海南自貿港中的重要作用。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
  • 自貿港丨如何打造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新高地?海口這樣做→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大力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夯實實體經濟基礎,增強產業競爭力。海口積極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推動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數字貿易等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支持電商網購、電子競技、在線服務等新業態發展,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 @文旅企業,海南自貿港的五個政策紅包請收好
    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以文旅產業為視角,聚焦 2025 年前的重點任務,為您逐一解讀方案中釋放的的政策紅利和文旅產業的發展前景。關鍵詞三:文旅產業集群 自海南2018年4月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來,先後出臺一系列政策,對重點園區下放43項權限,推動「項目進園區、讓園區說了算」。此次《總體方案》再次強調,將支持建設文化旅遊產業園,發展特色旅遊產業集群,培育旅遊新業態新模式,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
  • 【行業研究】國際自貿港發展概述
    例如新加坡利用自貿港優越條件,規劃了大量工業園區,積極發展工業和出口產業。例如香港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已經從最初的亞歐貿易中轉地發展成了地區貿易中心和亞洲金融中心,杜拜港則發展成為了旅遊產業和服務業的聚集地。   自貿港代際演化   作為一種古老的貿易促進政策工具,是國際貿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
  • 海南自貿港加快施工 11個重點園區集中掛牌
    6月3日,海南自由貿易港11個重點園區同步舉行掛牌儀式。記者了解到,作為自由貿易港政策的主要承接地和先行先試的「孵化器」,這些園區將充分利用制度創新優勢,率先實施相關政策和進行壓力測試,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加快發展、創新發展。
  • 三亞掛牌成立兩個自貿港重點園區
    人民網三亞6月3日電(宋彤桐)6月3日上午,海南自貿港11個重點園區舉行集中掛牌。三亞兩個自貿港重點園區,三亞中央商務區及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同時舉行掛牌儀式。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童道馳,海南省副省長苻彩香共同為三亞中央商務區揭牌;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許俊,海南省副省長劉平治共同為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揭牌。
  • 《走進自貿港園區》專欄今起推出 中英俄多語種全方位展示重點園區...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17日消息(記者 王燕珍 實習生 吳桂涓)7月17日,海南國際傳播中心正式推出《走進自貿港園區》專欄,以中、英、俄多語種推介海南自貿港11個重點園區,接下來也將繼續全方位多角度聚焦各個重點園區通過抓好政策落實、推進招商引資、優化營商環境等,以超常規的認識
  • 新一年國家將重點支持7大類鄉村產業政策項目
    支持發展行政區域範圍內產業關聯度高、輻射帶動力強的大型產業化聯合體,積極發展分工明確、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中型產業化聯合體,鼓勵發展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與農戶採取訂單生產、股份合作的小型產業化聯合體。發展壯大農民合作社,培育農民合作社聯合社,探索發展公司化合作社,支持家庭農場與農民合作社聯合,實現抱團發展。   2.推進業態深度融合。
  • 首批33家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出爐 將出臺配套支持政策
    (圖片來源千龍圖像庫佟麗萍攝千龍網發)千龍網北京1月25日訊(記者張嘉玉)1月25日,北京市正式發布首批33家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名單。今年,北京市還將研究出臺市級園區配套支持政策,啟動第二批市級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認定,推出園區服務包,為文化產業園區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 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三亞中央商務區新註冊企業突破500家
    截至11月16日,已有中國大唐集團海外控股有限公司、海南復星旅遊文化投資公司、大悅城(三亞)投資有限公司、珠免集團(海南)有限公司等500餘家企業在園區註冊。海南自貿港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繼出臺,為園區引優落地注入新動力。
  • 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政策及認定工作新聞發布會
    餘俊生:支持服務方面,提出了三條政策:一是鼓勵園區建設文創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對符合條件的文化金融服務平臺經認定可按「投貸獎」政策支持。二是對已認定的園區在現有市級文創產業政策中給予傾斜,未來市級出臺的文創產業政策原則上也會優先支持園區和園區內文化企業。三是對考核優秀的園區,在示範園區評定、資金支持、宣傳推廣、人才培養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
  • 劉賜貴:把園區打造成為推動自貿港建設的樣板區和試驗區
    沈曉明 毛萬春出席12月20日,省委書記、省委深改委主任劉賜貴主持召開省委深改委暨自貿區(港)工委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深改委第十一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強調要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加強改革系統集成,緊密結合自由貿易港政策「早期安排」的具體目標,把園區打造成為推動自貿港建設的樣板區和試驗區,切實把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向深入
  • 海南掀起自貿港政策知識學習熱潮:學深悟透政策 克服「本領恐慌」
    彭升華說,目前昌化鎮正在打造萬畝花卉基地,他們結合萬畝花卉基地的建設,圍繞《總體方案》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圍繞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推動旅遊與文化體育、健康醫療、養老養生等深度融合」等政策知識進行了學習,認識到在萬畝花卉基地的建設中,可以將其打造成優質旅遊目的地,通過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