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港丨如何打造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新高地?海口這樣做→

2020-12-22 瀟湘晨報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大力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夯實實體經濟基礎,增強產業競爭力。

海口積極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推動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數字貿易等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支持電商網購、電子競技、在線服務等新業態發展,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大力推進生態環保、生物醫藥、清潔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電子信息等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做強做優熱帶特色高效農業,著力增加優質高效綠色農產品的有效供給。精心培育和引進高新技術企業,支持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海口正以良好的營商環境,推動項目建設落地投產,繪就出一幅高質量發展的壯美畫卷。

鳥瞰海口國家高新區藥谷工業園。海口日報記者康登淋攝

優化營商環境

高新技術項目爭相落戶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

「我們建立重點項目『企業服務員』制度,做到多服務、不幹預,多幫忙、不添亂。」海口綜保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綜保區深入推行「極簡審批」,讓企業「多做選擇題,少做填空題」。培育了以金盤科技、康寧光通信、中和藥業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中旅、中免、國投、紐西蘭高培乳業等多家央企和知名民企先後落戶園區。

今年9月29日,海南金盤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審議,這是去年6月13日科創板正式開板以來,海南省首家科創板上市公司。

「近年來,金盤科技不斷加大企業數位化建設力度,全力開展智能電氣、高端裝備製造、智慧能源管理、智慧服務領域的產品研發,促進企業技術、生產和管理系統的數位化建設。」金盤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金盤科技海口數位化工廠總建築面積7.7萬平方米,工廠採用了集約用地方案和綠色能源——屋頂光伏發電系統及雨水、汙水回收處理循環利用系統,充分體現「綠色、智能」的理念,實現了基礎設施綠色環保和智能化。據介紹,為推動項目建設,相關部門幫助海口數位化工廠一個月內解決用地、報建等問題,加快項目建成投產。

作為海口市重要的經濟增長極,海口國家高新區優化園區產業布局,實行目標靶向招商,積極探索產業鏈招商,補短板式招商。據悉,海口國家高新區今年新開工項目42個,總投資88.5億元;在談重點產業項目340餘個。

「拿地即開工,我們見證了海口國家高新區提供的高效服務。」博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高新區持續深化極簡審批改革,讓該企業從拿地到取得開工許可用時不足一小時。

據介紹,博科海南智能製造總部基地項目位於高新區美安科技新城,佔地20畝,成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首個拿地即開工的項目。

「不論是落地前、落地時、落地後,海口都給予我們很大支持和幫助,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在海口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海南蘇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勝告訴記者。

「起初,我們為找不到合適的場地建立生產車間而煩惱,隨後將訴求反映給海口國家高新區創業孵化中心後,他們馬上幫忙解決了這個煩心事。」曾勝說,在場地支持方面,高新區創業孵化中心迅速為其協調到約700平方米的實驗室和辦公場地。此外,園區在企業註冊、運營、招聘、投融資、申請相關獎勵等方面,都給予積極指導和支持。

在高新區海口新甲物流美安倉儲中心(一期)項目,德邦快遞海口轉運中心倉庫燈火通明,分揀員來回穿梭分揀包裹。海口日報記者康登淋攝

注重科技創新

新型工業發展勢頭強勁

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有利於高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有利於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憑藉良好的發展基礎和區位優勢,海口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速。「十三五」期間,海口醫藥製造業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速14%。2019年醫藥企業年產值過億元的有34家。2019年兌現醫藥產業扶持資金5億元,佔全市工業發展扶持資金89%。記者了解到,「十三五」以來,海口投入的醫藥產業扶持專項資金11.3億元。

近日,位於高新區藥谷工業園的海南倍特藥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全自動生產流水線不停運轉,工人身穿防菌服在緊張地忙碌著。一個個玻璃藥瓶在流水線上經過燈檢、貼標、入託、裝盒等包裝工序,將立即投入市場。

在倍特藥業注射劑二車間內,技術人員身穿防菌服按技術規範生產藥品。海口日報記者康登淋攝

「近兩年,我們公司投入了約1.5億元,按照國際標準新建仿製藥研發及一致性評價中心、質量管理中心,對凍乾粉車間、小容量注射劑車間及配套設施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同時新增小容量注射劑微量灌裝生產線和預灌裝注射劑生產線,滿足未來高端無菌製劑的落地生產。」海南倍特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爭光說,今年疫情對公司銷售有一定影響,但企業整體運營良好。前10月公司營收達到2.5億元,預計年內可突破3億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研發創新加速企業提質升級。「目前我們著力高端仿製藥的研究開發,希望藉助海南自貿港利好政策,開拓國外市場。」劉爭光告訴記者,「落戶海南3年來,我們年研發投入翻了近10倍,已向國家藥監局提交仿製藥註冊申報及一致性評價申報近10項,多個研發項目正在積極推進,新品種落地投產後,有望實現營收再翻番。」

在海南蘇生生物科技公司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科研人員正在進行幹細胞培養實驗。海口日報記者康登淋攝

高端人才賦能

「照亮」產業創新升級之路

對於高新技術產業而言,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是支撐發展進步的核心動力。海口一方面加快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另一方面出臺政策,以真金白銀培育高新技術企業。

今年11月18日,《海口市關於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印發,從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加大高新技術企業招商獎勵、支持重點產業發展等方面,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海口國家高新區全力引進高端人才。以匯聚的高端人才,為園區帶來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照亮產業升級路。

今年12月6日,「中國科研院所領導者跨界創新論壇」大會為新批准設立的5家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授牌。其中就包括位於高新區內的海南立昇淨水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海南先聲藥業有限公司和海南雙成藥業有限公司新設立的科研工作站。

在位於高新區藥谷工業園的海南倍特藥業公司包裝車間,技術人員正在流水線上挑揀藥品。海口日報記者康登淋攝

「孵化出一流的企業,需要一流的孵化載體。」高新區創業孵化中心總經理周廣奇告訴記者,孵化載體有助於將更多高層次人才和先進技術「引進來」,帶動更多企業「走出去」。同時吸引和集聚海外高端人才和創業者,並支持促進海外人才開展離岸研發、離岸貿易和離岸金融等業務。

今年10月27日上午,海南首個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在海口復興城網際網路信息產業園揭牌成立,為海南自貿港實施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探索更為開放靈活的國際招才引智模式和創新創業體制機制提供了舞臺。

以園區為載體,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高新區內眾多高新技術企業的蓬勃發展,是海口優化產業結構,對高新技術產業進行重點扶持的一個縮影。

逐夢自貿港,奮進新時代。海口市科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海口將扶優做強高新技術企業,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大力支持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一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技術創新平臺,實現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倍增。

數說

海口高新技術產業

【來源:海口市科技工業信息化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科技日報」海南:建設自貿港 高新技術產業將做足文章
    高新技術產業是築牢高質量發展基石,也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三大重點產業之一。強弱項,夯基礎,利長遠。基礎薄弱的海南在「十四五」如何對高新技術產業進行布局謀篇?與此同時,海南三大科技城建設穩步推進,高新技術企業成為海南科技創新活動的主力軍,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同比上年增長114%。創新創業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海南自貿港政策為本地藥企提供了絕佳的國際化戰略發展契機。」
  • 海南自貿港11個重點園區掛牌
    海南建設全球最大自由貿易港,對標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打造成為引領我國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按照《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規劃,海南自由貿易港到2025年將初步建立以貿易自由便利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到2035年成為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自由貿易港。
  • 海南自貿港的區位優勢與產業發展方向
    《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夯實實體經濟基礎,增強產業競爭力」。如何按照《總體方案》的既定方針,推動產業發展,需要我們探索具體的發展對策。海南自貿港的經濟地理區位優勢海南的經濟基礎。海南省經濟總量不斷提升,出口呈上升趨勢,產業結構也趨於相對合理。
  • 行走自貿區|走進海口海口灣和騎樓老街 聆聽自貿港動聽「夜曲」
    網際網路新經濟蓬勃發展產業園區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要平臺,是海口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當天,採訪團還走進海口復興城網際網路信息產業園,這裡是海南自貿港建設重點園區。「復興城將營商環境視為園區發展核心軟實力,推動重點園區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示範者』,構建了『一站式』的貼心配套服務支持體系,為企業提供完善的辦公環境和齊備的配套設施,還有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海口復興城網際網路信息產業園副總經理馬亮向採訪團介紹。 「活躍新經濟,產業新高地。」
  • 駛向自貿港:雅居樂清水灣正迎來最好的發展機遇
    「1個體系」: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特別強調要突出海南的優勢和特色,大力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夯實實體經濟的基礎,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4個制度」:要加強稅收、社會治理、法治、風險防控等四個方面的制度建設。「6+1+4」已經勾勒出海南自貿港的全景圖,是對海南未來樣子的總體概括。
  • 海南自貿港時代的IMC雲+
    示意圖 這裡是中國最大經濟特區 未來將成為 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 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杆 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 重點產業園區將成海南實施自貿港政策「排頭兵」
    新華社海口9月3日電(記者吳茂輝、劉博)海南將在重點產業園區率先實施部分自貿港政策,用於投資旅遊業、交通運輸等各類服務業設施的各類商品進出口有望率先實現零關稅。日前,海南省政府相關負責人出席在海口舉行的海南自貿區(港)產業園區投資合作大會時表示,重點園區作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先行先試的「排頭兵」,將率先分步驟、分階段實行部分自貿港政策。
  • 自貿港建設方案發布百日 海南超常規推進重點園區發展
    作為自由貿易港政策的主要承接地和先行先試的「孵化器」,產業園區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載體和平臺。2020年6月3日,海南自由貿易港11個重點園區同步掛牌,率先實施自貿港相關政策和進行壓力測試,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加快發展、創新發展。
  • 中信協同智庫之資本市場高峰論壇在海口舉行「中信聯合艦隊」攜手助推自貿港建設
    中信銀行海口分行行長何永紅在致辭中表示,近期,國家出臺了關於資本市場的利好政策,海南自貿港開放政策也逐步落地,中信銀行海口分行看好海南區域的機遇前景,在資本市場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的宏觀背景下,海口分行將繼續踐行協同機制,與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等兄弟公司組成中信聯合艦隊,共同深耕市場
  • 去海南自貿港之前,先了解這30個關鍵信息
    答:首先,以構建數字經濟網絡為重點打造數字經濟制高點,提升對東南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影響力;其次,以泛南海郵輪旅遊為重點形成對東南亞旅遊市場的輻射力、影響力;第三,以建立面向東南亞的熱帶農產品保鮮、加工、儲藏基地為重點,打造農業制高點;第四,以洋浦港為依託,以油氣為重點打造海上運輸、儲藏、加工、交易中心;第五,充分發揮博鰲亞洲論壇的帶動力、影響力
  • 疫情之下,海南自貿港建設如何「先立後破」?
    中新社海口6月2日電 (記者 王辛莉)中國在海南島對標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建設自貿港。政府高層官員和專家認為,疫情之下,海南唯有先立後破,才能實現自貿港的建設目標。此時開局的海南自貿港,如何「先立後破」?上海WTO事務諮詢中心理事長王新奎認為,海南首先要打基礎,將流量做起來,「河裡有水,船才能開」。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海南建設自貿港,首先在於開放。通過產業的大開放,拉動現代服務業為重點的產業大發展。
  • 金鹿公務機遷入海口江東新區,在自貿港正式啟航!
    金鹿公務機遷入海口江東新區,在自貿港正式啟航!我省第一家資質牌照齊全的公務機運營公司金鹿公務機在海南自貿港正式啟航作為公務機的開創者與領航者,2012年起,金鹿公務機開始加大對海南公務航空事業的發展,先後投資設立了三亞及海口FBO。作為歷年博鰲亞洲論壇唯一指定的公務機地面保障單位,自2014至2019年,金鹿海口和三亞FBO共完成論壇航班保障462班,為30多個國家的與會嘉賓提供高品質地面服務,廣獲讚譽。
  • 自貿觀察·焦點|海南高校聚焦產業發展 為自貿港建設做強人才「基本盤」
    一到海南,他就發現,海南正在打造健康島、發展康養產業,但各高校尚未開設嚴格意義上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在他的提議和推動下,海南大學很快與海口市人民醫院達成合作,先後成立了生物醫學研究院和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共同培養從事醫學檢測、診斷、治療、康復等醫療器械方向的人才,開展生物醫學影像學、醫學信息學、生物醫學傳感技術和醫學檢驗技術等方向的研究。
  • 海南自貿港:勇立潮頭揚勁帆
    ,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正著力把海南打造成為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與此同時,2020年8月31日,省委、省政府召開省四套班子領導悉數出席、直接開到基層的海南自貿港創一流營商環境動員大會,向外界釋放出爭創一流營商環境新高地的強烈信號。而聚焦創一流營商環境,海南提出了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的「六要六不準」。
  • 省僑聯成立特聘專家委員會為自貿港建設貢獻僑界智慧
    中國僑網海口12月6日電 (吳曉婧)海南省僑聯4日在海口召開海南省僑聯特聘專家委員會(下稱「專委會」)成立大會。專委會是海南省僑聯吸納海內外僑界高層次專家學者和高新技術人才的智庫組織,是省僑聯著力打造的開展服務新僑高層次人才工作的新載體新平臺。
  • ...號勝利返航賀信精神 推動深海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_新聞...
    沈曉明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強調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奮鬥者」號勝利返航賀信精神 推動深海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海南日報海口12月10日訊(記者 況昌勳)12月10日上午,省委書記沈曉明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致「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的賀信
  • 聚焦海南自貿港:11個重點園區掛牌 實施自貿港「早期安排」政策
    中新網海南新聞5月11日電 菲律賓《商報》、臺灣《聯合報》、澳門《澳門日報》採用中新社海南分社稿件,題目:聚焦海南自貿港:11個重點園區掛牌 實施自貿港「早期安排」政策  中新社海口6月3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自由貿易港11個重點園區3日上午同時掛牌,承載實施海南自由貿易港「早期安排」政策的重要任務。
  • 海南自貿港前港——徐聞海安
    11個方面、共39條具體政策,同時明確了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發展目標; 到2025年,將初步建立以貿易自由便利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自由貿易港制度體系; 到2035年,自由貿易港制度體系和運作模式更加成熟,成為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自由貿易港。
  • 海南11園區啟動「放權」測試 自貿港政策輪廓初現
    作者丨高江虹一流園區是海南自貿港壓茬推進和進行壓力測試的重要載體。2020年,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開局之年,海南省委、省政府確定了11個重點園區作為自由貿易港政策的主要承接地和先行先試的「孵化器」。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將有什麼?
  • 多張清單出臺在即 海南自貿港建設全面推進
    同時,海南自貿港「零關稅」制度安排加快落地。《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繼原輔料「零關稅」商品清單出臺後,企業自用生產設備、營運用交通工具以及島內居民消費品「零關稅」三張清單也出臺在即。另外,海南自貿港跨境服務貿易清單也呼之欲出。  分析認為,利好政策將有效推動自貿港建設,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特別是提升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三大產業發展水平,增強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