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學霸:他曾考試不及格,卻逆襲拿國獎,發SCI論文!

2020-12-14 中國校園在線
中山大學

讀博期間,生命科學學院的劉慶祥足跡遍及香港、澳門、日本、雲南、上海、湖北、福建……對旅遊的熱愛與開闊的視界,讓劉慶祥充滿了「少年感」。而氣質中的「少年感」與學術研究方面的「老成感」在他身上完美融合,這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博士生,去旅行、拿國獎、在SCI上發文章……一樣都不落。

▲劉慶祥在日本衝繩(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59-90

「你就沒有薄弱一點的科目嗎?」「我大一高數期中考沒及格,59分。」「那最後考了多少分?」「90分。」

從劉慶祥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到,績點4.0的學神修煉之路並不平坦。從最開始的不及格,到期末考的好成績,轉變當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對於學習,劉慶祥有自己的「興趣驅動法」,他直言:「興趣和熱情是我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驅動力。但即便是不太感興趣的科目,我也會盡力去把事情做好。」由此他使自己長期保持高水準的發揮,最終收穫了平均績點4.0+的累累碩果。

這種「59-90」的模式還深刻影響了劉慶祥的學術研究。他回憶道:「我一開始幾乎什麼都不懂,甚至不知道第一步要做什麼。感謝我的導師崔雋教授,他教我如何從零開始做科研,在課題的方向與思路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導師的指引,無疑是劉慶祥學術「老成感」的養成中最堅實的奠基。「在研究寨卡病毒時,我們發現表達寨卡病毒的一個非結構蛋白後,螢光素酶報告基因內參總是會發生變化。我們百思不解,起初以為是實驗操作的問題,後來崔老師提出是否因為該非結構蛋白影響了細胞凋亡的猜想。經過實驗驗證,我們發現這個非結構蛋白確實抑制了病毒誘導的細胞凋亡。」

▲劉慶祥在研究室(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談及自己真正著手做研究的感受,劉慶祥坦言:「研究總是失敗多成功少。『令人頭禿』的實驗,多得數不清。」例如,他在研究寨卡病毒的過程中,發現關於病毒感染的滴度和時間問題十分棘手。於是他查閱大量的資料,從而對實驗設計作出調整。然而,終日埋首文獻堆的勤勤懇懇,也未必能換來盡如人意的結果——「反應的緩衝液,感染刺激的時間和強度……太多步驟可能出現問題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再到發現下一個問題,這是劉慶祥在科研之路上繞不開的主題。

但他堅持「盡力去把事情做好」,在這些「令人頭禿」的實驗中不斷成長。可以說,他調整實驗參數,也調整自己,尋找最優配方,也尋找最優的自己。

從醫生到「疫生」,溯源鬥病毒

「我最開始想做一個醫生。」

「那為什麼沒有選擇醫生呢?」

「其實我也在當一種『醫生』。」

談到自己曾經嚮往過的職業時,劉慶祥毫不猶豫地回答「醫生」。不過,高中時期對生物,尤其是醫學健康方面的興趣,堅定了他成為另一種「醫生」的想法。在他眼中,研究分子免疫學、免疫信號通路,就是研究自己身體每天都在經歷的過程。「如果能通過基礎研究創造新的知識,也算是一種推動力。這樣對生物醫學的發展亦會有所貢獻。」懷著這樣的想法,劉慶祥開啟了他深入研究的大門。

▲劉慶祥的研究團隊發表的論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劉慶祥看來,醫生的職責更多地落在病人個體身上,但對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者而言,「責任」二字有著不一樣的涵義。2016年,劉慶祥所在的課題組在《Cell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便揭示了TRIM9s分子在病毒感染過程中的調控功能,這對於開發抗病毒、抗腫瘤藥物及療法都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用劉慶祥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向應用邁出的一步」。用生物研究,在源頭環節為醫學創造「助推力」,或許就是生物醫學研究者對「責任」二字的最好詮釋。

要想更好地履行這份責任,更為開闊的眼界也必不可少。除了提供公共儀器如雷射共聚焦顯微鏡、超速離心機等之外,學校與學院還為研究生們提供了不少參加各類學術會議的機會。回憶起一次細胞信號網絡會議時,劉慶祥顯得特別興奮:「參加這次學術會議時,我見到了諾貝爾獎得主和其他很多只在文章上見過名字的大牛,真的特別開心。」開拓眼界的各種學術會議也啟發了他研究的新思路,他感嘆道,「搞科研,不能只盯著自己手上課題的那一點東西,像閉門造車一樣。要多了解現在整個國際領域裡,哪些問題比較重要,哪些新的方法得到運用。」

高壓之中謀高效,生物博士屢出招

在研究過程中,「高壓」、「高效」始終是主題。2018年,劉慶祥所在的研究團隊在《The EMBO Journal》發表了有關寨卡病毒逃避抗病毒反應的文章,而這一成果背後的經歷,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在選擇寨卡病毒作為研究方向時,疫情正處於爆發期,國內外在該領域的研究成為熱點。

「很熱門的東西,你不做,就會有別人做出來,你做出來的才真正是你的。」面對巨大的工作量和有限的研究時間,要高質量地完成研究,便意味著劉慶祥和他的團隊必須在研究的全過程做到高效:「我們的每項工作都要追求不失敗,一次就做好,不僅認真,還要多思考,不能做無用功,想好了再做,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高效。」他和鄭嚴琰、伍耀星、馬凌等團隊成員,分工明確又通力配合,有人負責病毒侵染,有人負責蛋白檢測,又或者分工研究不同非結構蛋白在不同信號通路中的作用及分子機制,每個人把屬於自己的那部分工作做到極致。

高效率的工作要求與貫穿實驗、投稿過程的種種困難,讓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時刻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態」。但即便如此,大家依然「積極地把自己負責做的事情做好,把自己負責的部分在約定的時間內完成」。「讓壓力來得再猛烈一些吧。」劉慶祥說道。這份熱情的背後,是劉慶祥家人的理解與支持。醉心實驗之餘,劉慶祥也不忘與家人聯絡。電話中的幾句寒暄、幾聲囑咐,在疏解心緒的同時,也讓他信心滿滿地投入到實驗與研究中去:「我幾乎沒感受到什麼壓力,我的抗壓方式就是再多做一些,這樣可以讓我感受到自己比較忙,心裡也踏實一點。」

另一方面,作為「另一種『醫生』」,劉慶祥參與的不少研究都涉及醫學等其他學科分支的知識。這時,為了將「高效」貫徹到底,與其他團隊合作便成了劉慶祥的選擇。在研究細胞的信號通路的相關實驗中,劉慶祥便與專注於病毒研究領域的團隊合作,從而消除團隊對病毒學專業知識了解不深的「硬傷」:「例如要進行病毒感染的實驗和細胞、動物水平的實驗,我們常常請他們幫忙做一部分,兩邊同時開動。」跨學科合作成為了他謀高效的「大招」。

除了家人的支持與其他團隊的「助攻」,享受平日團隊內部的閒暇時光也是劉慶祥舒緩身心的途徑。2016年11月,團隊在廣州城市定向戶外挑戰賽上順利獲得完賽證書。「我們整個團隊組了好幾個小組一起完成活動,每次一起玩都挺享受的。」

用一句話總結來劉慶祥的科研生活,就是「熱愛我的熱愛」。正是因為他有著對生物始終如一的熱愛,才會以積極而熱情的態度全身心投入,在取得非凡成績的同時履行「另一種『醫生』」的責任。而有了這份感情,他與科研之間的「持久戰」,將會一如既往地充滿活力與驚喜。

來源:中山大學黨委宣傳部、研究生院 採寫:陳潤欣 鳴謝:生命科學學院 編輯:趙雨欣

相關焦點

  • 別人家的學校:發一篇SCI論文獎勵60W!
    話說,你們學校發一篇SCI獎勵多少錢?據學霸姐姐所知,現在各個高校都十分看重sci論文,只要你敢發,學校就敢獎勵!第一梯隊:獎勵50-60W學霸姐姐聽說的有:重慶大學、鄭州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湖南大學等,其中重慶大學排名第一!發表Nature/Science/Cell級別的論文,最高獎勵60W!
  • 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
    發sci論文,要匹配sci期刊。大多數sci期刊的語言要求是英文,這讓英文不行的作者很是困惱,擔心自己寫作的sci論文會因自己的英文不行而無法發表。那麼,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對我國作者來說,英文不行是發sci論文路上的絆腳石,解決不了英文語言問題,就無法保證文章的質量,成功發表就變得非常渺茫。而解決英文不行的方法,一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但這個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來不及;二是找英文好的人來翻譯潤色,比如有過發表sci論文經驗且英文水平高的人。簡單地說,就是自己英文不行,找英文行的人來做。
  • sci到底難發不難發,有什麼玄妙招數?
    要知道90年代,很多畢業的博士都沒聽說這高科技,很多院士都沒發過sci。等中國高校都意識到這個法寶後,紛紛要求博士畢業都得發sci。基本上可以說現在只要是985頂級博士,發論文水平都超過了七八十年代的院士了。不發表個十篇八篇sci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優秀博士。
  •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當然可以。一個領域的sci期刊,都不止一本,每本sci期刊都有其既定的發行周期和排刊要求,只要投稿發表的論文水平與投稿的sci期刊要求一致,就能夠比較順利的安排發表,否則會耽誤不少的時間。
  • 學渣逆襲為學霸:人家睡懶覺玩遊戲時我在背單詞
    學渣逆襲為學霸:人家睡懶覺玩遊戲時我在背單詞 2014-11-19 16:18:10」的逆襲。小潘說,大一期末時他《經濟法》考試不及格,大二《英語》考試不及格,四級考了三遍都沒過。甚至有同學不滿他,「掛科大王」還年年拿助學金,是不是拍老師馬屁啊?轉機出現在大二時班主任潘澤江對他的一次苦口婆心的勸說。潘老師告訴他,不要讓眼前困難阻礙未來的發展,當務之急是讓自己變得優秀起來。  「潘老師以前家裡也很窮,他說的話很打動我。了解到我的情況後,他給過我很多幫助。」
  • 發sci三區論文技巧匯總-英輯編輯
    我們都知道sci期刊根據影響因子高低劃分為四個區,其中一區影響因子最高,四區最低,對於大多數普通作者來說,能發表二區期刊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一區難度確實很大,三區四區也是可以發表的,但認可度與二區期刊相比要稍顯遜色,有作者打算發表三區論文,三區的刊物在sci期刊中算是難度適中的刊物,但與國內期刊相比難度依然要出好幾階,發sci三區論文需要作者掌握一定技巧,發sci三區論文技巧匯總:
  • 高二數學不及格,高考卻逆襲到145分,衡水中學:想變學霸並不難
    導語:高二數學不及格,高考卻逆襲到145分,衡水中學:想變學霸並不難分享學習故事,記錄點滴成長在高中生涯中,高一隻是個開始,要說數學,對於不少學生而言很難,因為不會就是不會,但有的人在高二的時候數學不及格,高考卻可以逆襲到145分,而這都是需要方法的,衡水中學的學生給你分享技巧,想變學霸並不難,高中三年,高二其實最重要,想逆襲的學生不容錯過,接下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sci論文是國際學術界的頂尖論文。你說你的學術水平在某一領域達到國際水平,卻沒有sci論文來證明,是缺少說服力的,是很難得到學術界圈內人士認可的。足見,sci論文地位之高。其中,國內核心論文,就是常說的北大核心論文、南大核心論文、科技核心論文。國際核心論文,常見的就是sci論文。可以說,sci論文的級別比國內核心還要高。當然這並不代表,國內所有的科研機構,對sci論文認可度比國內核心高。但在國際舞臺上,國內核心論文,是不被認可的。sci論文它可以代表本專業在全球的最先進技術以及發展趨勢。
  • 學生拒博導索賄後發論文被阻遭退學?中山大學回應
    舉報帖的發布者陳兵自稱是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某老師2012級的全日制博士生,他舉報稱,自己在該老師麾下讀博期間,曾多次遭遇導師的索賄暗示與威脅。在索賄失敗後,導師對他採取了完全孤立措施,沒有對他再進行任何學術上的指導,並且不允許他發表論文,直至其被拖滿七年的博士學習期限,於今年3月17日被學校強制退學。
  • SCI論文與sci會議論文的區別是什麼
    ,如果是有論文集出版的會議論文,在國內的認可度相對要好一些,對於sci來說,情況有不同,sci不同於ei,sci主要檢索的是學術期刊,會議論文極少被檢索。 論文集一般不屬於sci的檢索範圍,即便檢索會議論文,sci也主要收錄在期刊上發表的國際會議論文,如國際會議專刊、增刊,以及在期刊上刊登的國際會議摘要,sci一般不收錄國際會議論文集,如果是非常頂尖的國際學術會議,被檢索也是有可能的。
  • 什麼樣的sci論文翻譯潤色是靠譜的
    很多sci論文要求發英文,而我國作者的英文水平,很難寫出符合國際標準的學術論文,讓語言成為發表sci論文的一大障礙。所以,sci論文翻譯潤色,是成功發表sci論文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步驟。那麼,什麼樣的sci論文翻譯潤色是靠譜的?
  • 醫學sci論文撰寫步驟
    發醫學sci論文,要拿出sci文章來。先別說文章是否達到發sci的水平,但沒有文章肯定是發不了的。想發表投刊的,要先解決文章的問題。關於醫學sci論文撰寫步驟,如下所述。知實學術與多本期刊合作,投刊發表,了解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項,關注我,發留言~
  • 如何搜索sci一區論文
    發表一篇論文,哪怕是一篇普刊,對於選題的創新性也是有要求的,更別說檔次很高的sci一區論文。所以,在定sci一區論文選題或者日常閱讀研究領域發展狀態文獻時,免不了要搜索sci一區論文。那麼,如何搜索sci一區論文?
  • 男孩小學考試不及格,爸爸不打不罵,只說了一句話,孩子成功逆襲
    文|文兒孩子小的時候擔心他的體重和身高不合格,而等到孩子上小學了,就開始把重點轉移到孩子的學習上去,如果是孩子成績不好,也是父母心頭的一根刺。但是,孩子的成績好壞可不是比誰家大人的嗓門高低的,有些家長不打不罵孩子也能教育成功。有位寶媽給我們分享自己孩子的經歷:孩子上小學三年級時,有一次考試成績不及格,把試卷拿給爸爸看的時候,爸爸只說了一句話:「我一直在等你不及格的一天,我的願望今天終於實現了。
  • sci論文翻譯價格【乾貨】sci論文翻譯價格格式要求
    例如論文內容學術、嚴密、科學,論文語言用語滿足專業習慣,英語表達習慣,很多sci論文是英語,因此國內合作者需要寫論文,可以聯繫專業機構的老師交流,提供專業的修改潤色服務。此外,作者還應注意sci論文與國內論文的差異。例如,此類論文的標題更為活躍,但它們必須符合國際標準。一些sci期刊對作者的職稱有特殊要求,他們需要按照要求寫作,其次是摘要。
  • 小學一年級經常不及格、成績墊底,未來有成功逆襲學霸的可能嗎?
    小學一年級經常不及格、成績墊底,未來有成功逆襲學霸的可能嗎?一年級經常不及格如果想突破,非得需要家長下功夫不可,如果想指望學校老師給成績如此差的孩子去提高成績,很難,很難,很難!為什麼呢?第一,經常不及格,說明該生不具備入學條件。一年級所學知道非常簡單,如果孩子經常不及格,說明各方面能力比較差。但是有些家長卻不以為然,總是認為學校教師教不好。如果這麼想,真就把孩子給耽誤了,因為家長壓根就沒有想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 研二學子「訴苦」:碩士發「SCI」?Nature附體也不好使!
    直博要5分以上單獨一作sci,一般就是3分以上單獨一作。你以為那論文都是乾貨嗎?c刊上一次需要多少錢?發論文都成體系了 當然也有學霸博士反駁:不發表論文難道以交捲來論英雄嗎?那本碩畢業更水了。必須發英文文章有些家長不是很清楚學術上的事情,於是吐槽:碩士水不水先放在一邊不說,本科論文普遍不行,但你連查資料、做研究都不會,連最簡單的學術問題解決不了 ,對得起你大學生的稱呼?
  • sci論文發表的具體價格是多少?
    kittyxier(我的朋友圈經常分享職稱、論文以及各省市相關政策及常識) 對於現在的很多作者來說基本上都是想要發表sci論文的,但是對sci論文的全包費用並並不是怎麼了解的,其實sci論文價格多少跟選擇的服務模式及發表的sci期刊影響因子大小有關係,並不能一概而論,下面小編也結合以往的發表經驗,給大家講解sci論文發表三種服務模式,以及全包相關費用,要發表論文的作者可以作為參考
  • 湖南大學男神學霸發表SCI論文6篇,保送清華直博-英輯官網
    ,蘇毅對這方面非常有興趣,就報名參加了,從那時起,他除了上課時間和做作業的兩個小時,其他時間都用來做研究,剛開始看國外文獻的時候,英語不太好,根本看不懂,只能逐詞翻譯,一篇文獻他要看一周時間,但是他沒有放棄,繼續自己的科研之路。
  • 學霸小姐姐直博清華:以第一作者在國際期刊發論文
    還記得那位跨專業直博清華的美女學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