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工作三年後月收入上漲近八成,哪些職業類型收入高?

2021-02-14 冀教育

有人把工作的前三年稱作「職場黃金期」,它奠定了一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基礎。對初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來說,在這三年裡他們要完成從學生到職場人的轉型,要為未來職業發展明確方向,同時也要面對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帶來的壓力。

工作三年後,大學生的職場發展普遍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多少人錢包更鼓了?職位更高了?又有多少人找到自己更滿意的工作?

對2016屆大學生的就業情況跟蹤研究發現,經過三年職場磨礪的他們——

就業滿意度是職場人對工作內容、工作環境、薪資收入、晉升空間等多個因素的綜合評價。研究發現,與工作初期相比,工作三年後,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明顯提升。這也是畢業生更好地適應職場生活的一種體現。

具體來看,2016屆本科生畢業三年後就業滿意度為70%,較同屆畢業半年後滿意度(66%)提升了4個百分點。2016屆高職生畢業三年後就業滿意度為67%,較同屆畢業半年後滿意度(63%)也提升了4個百分點。

從不同工作崗位看, 「經營管理」是工作三年後就業滿意度最高的職業類(本科:79%,高職:78%)。此外,本科生中,就業滿意度較高的職業類還包括中小學教育(79%)、公共關係(78%)。

高職生中,教育類相關職業在就業滿意度方面優勢明顯,排名前五的職業中教育相關職業佔有三席,包括中小學教育(77%)、幼兒與學前教育(75%)、教育/職業培訓(73%)。

經濟壓力是職場新人最常遇到的問題。畢竟工作初期收入不高,但衣食住行日常開支樣樣不少。那麼工作三年後他們的收入會有怎樣的變化?

麥可思數據顯示,大學生畢業三年後平均月收入增長將近八成。

具體來看,2016屆本科生工作三年後月收入為7881元,與同屆畢業半年後(4376元)相比漲幅80%。2016屆高職生工作三年後月收入為6379元,與同屆畢業半年後(3599元)相比漲幅77%。

從不同類型職業看,2016屆本科生中,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11025元)、計算機與數據處理(10771元)類職業工作三年的平均月收入可過萬,領先於其他職業。律師/律政調查員(8211元)、銷售(9252元)類職業月收入排名不僅進入前十,且漲幅翻倍,分別達到114%、105%。

2016屆高職生中,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類職業工作三年的月收入最高(8362元),其次為經營管理類職業(8286元)。美術/設計/創意類職業(6817元)漲幅翻倍,並且進入月收入前十位。

隨著工作時間和工作經驗的積累,有相當一部分職場新人開始在工作中承擔更多責任。研究發現,2016屆本科生中,56%的人在畢業三年內有過職位晉升,高職生的該比例為61%。

受到職業特點影響,經營管理類職業(本科:83%,高職:86%)、房地產經營類職業(本科:75%,高職:72%)晉升優勢明顯;

公安/檢察/法院/經濟執法(本科:31%,高職:39%)、醫療保健/緊急救助(本科:39%,高職:37%)職位晉升相對緩慢,這可能與公檢法、醫療衛生從業者有特定職稱體系有關。

絕大多數職場新人認同大學經歷對他們的職位晉升有幫助。

其中本科生認為在職業發展初期,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47%)、課外自學的知識和技能(含培訓)(45%)是對職位晉升最有幫助的大學活動。高職生認為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技能(35%)、社會人脈的擴大(35%)對職位晉升幫助較大。

多轉換道路了,36%的本科生和51%的高職生轉了行

除了升職加薪,跳槽、轉行也關係到個人的職業發展。麥可思數據顯示,2016屆本科畢業生工作三年內平均為2個僱主工作過,高職畢業生平均僱主數更高,為2.4個。並且有相當一部分畢業生在工作前三年就調整了從業發展方向。

數據顯示,2016屆本科畢業三年內的行業轉換率[1]為36%,高職生畢業三年內轉行比例過半(51%)。

從不同行業類看,在「零售業」(68%)工作的本科畢業生、在「批發業」(81%)工作的高職畢業生行業轉換率最高,其後為「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本科:67%,高職:76%)。

任職於公共服務領域畢業生的行業就業穩定性則相對較強,比如「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本科:23%,高職:27%)、「教育業」(本科:30%,高職:41%)、「醫療和社會護理服務業」(本科:32%,高職:39%)等。

這可能與此類行業的相關專業人才從業崗位門檻較高有關。

轉行往往意味著放棄積累的專業知識,在一個領域重新開始。對初入職場的人而言可能付出的成本相對較少。

但仍建議職場新人如果有了轉行打算,首先對想要從事的行業有全面、深入的了解,避免隨波逐流、盲目選擇。畢竟在一個行業內深耕細作才更利於職業生涯長遠發展。

[1]註:行業轉換率是指有多大比例的畢業生在畢業三年內轉換了行業。其計算方法為:分母是畢業半年後有工作的畢業生數,分子是畢業三年後所在行業與半年後所在行業不同的畢業生數。

數據說明:麥可思曾對2016屆大學畢業生進行過畢業半年後培養質量的跟蹤評價(2017年初完成,全國本科生樣本約14.7萬,全國高職生樣本約14.2萬),2019年底對此全國樣本進行了三年後的再次跟蹤評價,全國本科生樣本約2.4萬,全國高職生樣本約3.1萬。

覆蓋了本科畢業生從事的556個職業、311個行業和高職畢業生從事的595個職業、322個行業。數據分析:麥可思研究院)

來源:麥可思研究及網絡。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一END一

覺得本文有用,點「在看」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人


點亮 在看  讓更多人知道

相關焦點

  • 月收入上漲近8成!大學畢業生工作三年後都有哪些變化?
    對初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來說,在這三年裡他們要完成從學生到職場人的轉型,要為未來職業發展明確方向,同時也要面對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帶來的壓力。工作三年後,大學生的職場發展普遍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多少人錢包更鼓了?職位更高了?又有多少人找到自己更滿意的工作?
  • 月收入上漲近8成!大學畢業生工作三年後都有哪些變化? | 深讀數據
    有人把工作的前三年稱作「職場黃金期」,它奠定了一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基礎。對初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來說,在這三年裡他們要完成從學生到職場人的轉型,要為未來職業發展明確方向,同時也要面對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帶來的壓力。工作三年後,大學生的職場發展普遍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多少人錢包更鼓了?職位更高了?又有多少人找到自己更滿意的工作?
  • 大學畢業生各職業收入排行出爐,收入最高的居然是......
    不過,就業專家提醒,高校畢業生在就業時,不僅要注意起薪,更要綜合考量職業的發展前景。高職高專篇兩部,由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調查數據基於麥可思對於2014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後,以及2011屆大學畢業生畢業三年後的調查問卷。
  • 月收入上漲近8成!大學生工作三年薪資變化排行榜出爐!
    志願填報選專業時,專業的就業前景、薪資待遇,應該是大多數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近日有網友統計2016屆部分專業大學生畢業後三年薪資待遇變化情況,大家在選擇專業時,可以作參考。從數據來看,排在前兩位的依舊是網際網路、計算機類專業,2016屆本科生中,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11025元)、計算機與數據處理(10771元)類職業,工作三年的平均月收入可過萬,領先於其他職業。
  • 大學生畢業三年月收入漲82%
    最新一項針對2014屆大學畢業生開展的跟蹤調查顯示:大學生畢業三年後月收入上漲82%,其中,律師、醫療、網際網路職業類月收入漲幅大,畢業三年後實現了收入翻番。根據調查,2014屆大學生畢業三年後平均月收入達到6341元,較畢業半年後月收入增長了2854元,漲幅為82%。其中,本科畢業生月收入增長了3272元,漲幅為87%;高職高專畢業生月收入增長了2436元,漲幅為76%。薪資是畢業生求職看重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些職業雖然起薪不是最高,但是三年後的收入增長較快,發展潛力較大。
  • 哪些專業平均月收入最高,2020屆畢業生可參考
    學生和家長在選專業時,一般會從各個方面來綜合考慮,而收入情況就是考慮的重要因素。近日,《就業藍皮書》就揭示了2019屆大學畢業生的收入情況,選擇專業時可以參考!報告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高職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4295元。從近五年大學畢業生半年內自主創業的月收入來看自主創業人群月收入持續高於同屆畢業生平均水平 。
  • 常春藤名校未進前五 美國哪些大學畢業生收入高?
    中新網8月21日電 據美媒報導,美國大學費用不斷增加,四年制私立大學的平均費用近3.6萬美元,比10年前上漲26%,學生貸款也達創紀錄的1.6萬億美元。日前,薪資調查網站PayScale公司通過分析美國數千所大學畢業生的收入指出,如果選對學校和專業,大學畢業後將有更高的收入,教育投資就可得到更好的回報。據報導,PayScale公司研究人員說,常春藤學校的文科畢業生多,而文科生的收入往往不如數學科技和工程(STEM)的畢業生。
  • 護理專業畢業生收入增速快 就業三年後薪資普遍翻倍
    護理類專業本科生就業率超過95%,九成以上從事醫療保健相關工作。近三屆護理類專業畢業生月收入增速快,就業三年後薪資普遍翻倍。 日前,麥可思對本科護理學類專業、高職高專護理類專業就業情況進行調查。2015~2017屆護理類專業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基本保持穩定。
  • 常春藤名校都未進前五 美國哪些大學畢業生收入高?
    中新網8月21日電 據美媒報導,美國大學費用不斷增加,四年制私立大學的平均費用近3.6萬美元,比10年前上漲26%,學生貸款也達創紀錄的1.6萬億美元。日前,薪資調查網站PayScale公司通過分析美國數千所大學畢業生的收入指出,如果選對學校和專業,大學畢業後將有更高的收入,教育投資就可得到更好的回報。
  • 高學歷、高收入、高要求 新職業或成834萬高校畢業生就業新選擇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的過去12個月,美團交易用戶總數達4.1億,新增近8600萬用戶,同比增長26.4%;平臺活躍商家總數達580萬,同比增長27.3%。根據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課題組的研究,2018年美團帶動就業機會1960萬個,其中包括270萬配送就業機會,也包括1600多萬個商戶就業機會。
  • 書法畢業生月收入近8千?
    :可能要潑一盆冷水為什麼「平均月收入近8千」會引爆大家的眼球,在這裡不得不提一組數據。而據第三方評價機構麥克斯的數據,2019年本科畢業生的平均薪資為4376元。書法生畢業後月入7300元,這可是遠遠高於了平均水平,沒有拖大家的後腿。事實真是如此令人振奮嗎?可能要給大家潑一盆冷水了。
  • 大學畢業生薪資連續五年增長 平均月收入3988元
    在經濟「新常態」下,大學應屆畢業生的薪酬仍然保持穩中有升。6月12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下稱《報告》),這是該機構第9次發布大學生年度就業報告。《報告》顯示,2016屆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後的平均月收入為3988元。
  • 工作三年內本科生轉行比例超三成
    近日,第三方研究機構麥可思對2016屆大學生的就業情況跟蹤研究發現,對初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來說,前三年裡他們要完成從學生到職場人的轉型,要為未來職業發展明確方向,同時也要面對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帶來的壓力。
  • 2019屆畢業生月均收入多少 你的薪資拖後腿了嗎?
    2020年7月9日,《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正式發布。報告指出,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高職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4295元。  報告提到,大學畢業生升學比例持續上升。
  • 報告:2019屆本科畢業生月均收入5440元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9日電 據中國皮書網消息,2020年7月9日,《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正式發布。報告指出,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高職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4295元。
  • 日本各大學畢業生收入排行榜,開眼界了!
    最近,日本網站Openwork公布了日本各大學畢業生到三十歲時的收入排名。該網站在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期間對1萬9651人做了數據調查,推算出了日本各大學畢業生到30歲的年收入,並公布了前三十位的排名。
  • 哪類專業成高薪主角?哪些職業月收入增長最慢?快看最新大數據↓↓↓
    中國哪些高校畢業生最具競爭力?哪些專業最具競爭力?又有哪些職業月收入增長較慢?你的專業表現如何?我們一起來看!據新華社報導,近日,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發布2017年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行榜。中國共有15所高校躋身該排行榜150強,其中7所來自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地區各有4所上榜,入選學校數量和排名較去年均有所提升。
  • 就業率緩慢下降 月收入呈上升趨勢 創業成功率低但收益高 解讀2019...
    高考剛結束,填報志願成了令考生們或猶疑或糾結的頭等大事。哪些專業發展前景好,就業率高?哪些專業月收入和就業滿意度好?當前大學生就業率與就業環境究竟如何?這些問題都是考生填報志願時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其中,2018屆本科畢業生的月收入(5135元)比2017屆(4774元)增長了361元,比2016屆(4376元)增長了759元;2018屆高職高專畢業生的月收入(4112元)比2017屆(3860元)增長了252元,比2016屆(3599元)增長了513元。《報告》稱,從近三屆的趨勢可以看出,應屆大學畢業生月收入呈現上升趨勢。
  • 三成大學畢業生工作半年就跳槽 缺少職業規劃
    三年內未跳槽的畢業生月收入最高畢業生跳槽有多頻繁?據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6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5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內的離職率為34%。其中,本科和高職高專院校2015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內離職率分別為24%、43%。在本科院校中,「211」院校2015屆畢業生半年內的離職率為13%,非「211」本科院校離職率為26%。
  • 畢業三年職場變化調查!哪些專業有「錢途」&「常青樹」&滿意度高?
    畢業前的豪言壯志與滿心期許,畢業三年後大學生的職場會發生什麼變化?哪些專業滿意度高?哪些專業三年後薪資上漲最多?三年後同學間的差距,有的同學已經是所在公司的核心骨幹,年入20萬+;有的同學已經創業了,有自己的團隊和生意,抓住紅利並已經有盈利了;有的同學還是奮鬥在最底層,拿著幾千塊錢的薪水;不管現在差距多大,已是事實,弄明白為何會拉開巨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