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牧走進秦始皇兵馬俑 助力文物保護開發

2020-12-20 中國財富網官方

12月9日上午,古建美中華魂——中國古建築文化匠心傳承公益行動陝西站暨秦始皇兵馬俑衛生間改造公益捐贈項目籤約儀式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舉行。本次活動,民族品牌九牧廚衛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籤約,向博物院捐贈一批具有秦文化特色元素的衛浴潔具,助力博物院文物保護與旅遊開發。

與會嘉賓合影留念

秦始皇兵馬俑是我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的發掘被譽為「二十世紀考古史上偉大的發現之一」。198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始皇陵(包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清單。

秦始皇兵馬俑繼承了戰國以來中國的陶塑傳統,又為唐代塑造藝術的繁榮奠定了基礎,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其風格渾厚、洗鍊,富於感人的藝術魅力,其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是中國古代塑造藝術臻於成熟的標誌,也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寶庫。

自發掘開始,兵馬俑的保護一直是重中之重,而其蘊含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也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平衡保護與發展,是與兵馬俑相似的文物古建共同的面臨的問題。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主導下,藉助先進的數位技術和不斷進步的保護手段,遊客不僅能夠直接手機觀賞兵馬俑,更能看到兵馬俑從「素顏」到「彩妝」。技術的進步,緩解旅遊開發與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同時,也大大提升了遊客的旅遊體驗。

旅遊體驗的不斷提升,擴展了遊客對兵馬俑等文物古建的認知,有力促進了兵馬俑背後蘊含的文化傳播。衛生間作為旅遊公共服務體驗的一部分,也得到了越來越多文物古建類景點的重視。本次活動,民族品牌九牧廚衛將具有秦文化特色、傳承能工巧匠們的匠心精神的定製潔具帶進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正是助力保護兵馬俑及其文化,提升旅遊公共服務體驗的擔當體現。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原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原局長勵小捷

「古建美 中華魂」公益行動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羅哲文基金管理委員會和九牧廚衛聯合發起。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原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原局長勵小捷表示,對於文化旅遊來說,提高發展質量是一個突出問題。其中,衛生間的質量、衛生情況、科技水平以及遊客體驗,是提高旅遊質量的重要環節。九牧廚衛和羅哲文基金會發揮各自專業優勢,瞄準旅遊市場需求,履行社會責任和文化擔當,將社會需求、企業責任和公益屬性三者合一,將使企業與個人在參與的過程中,得到中華優秀文化的薰陶,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認同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李崗

籤約儀式現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李崗對公益行動的落地以及九牧廚衛公益捐贈表達了感謝。他表示,秦始皇兵馬俑是陝西眾多文物中最獨具特色、最有影響力的文物,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多年來,在博物院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兵馬俑在考古研究、科技保護、陳列展示和宣傳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本次公益行動是發揮公益基金組織、博物館和企業優勢,提升遊客參觀滿意度和舒適度,提升博物院形象的一種合作新模式。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凝練更多的有關兵馬俑保護的基金項目。

今年以來,在「古建美 中華魂」中國古建築文化匠心傳承公益行動中,九牧廚衛已相繼走進故宮、頤和園、布達拉宮、大昭寺、雲岡石窟、八達嶺長城、敦煌莫高窟等古建地標、世界文化遺產,其中頤和園公共衛生間改造項目已正式落成。九牧廚衛以匠心傳承,不斷為古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貢獻自己的力量。

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副總裁嚴楨

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副總裁嚴楨表示,兵馬俑以它的神秘和不朽的魅力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兵馬俑的保護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九牧廚衛攜手羅哲文基金,在傳承保護原有文化生態的基礎上,以節能、環保和智能化元素,以創新和科技力量提升兵馬俑廁所的整體水平,助力兵馬俑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讓兵馬俑的美更震撼、更持久。

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達成公益捐贈籤約

與會嘉賓參觀調研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原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羅哲文基金管理委員會顧問鄭欣淼,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羅哲文基金管理委員會顧問張柏,中央文史館特約研究館員、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羅哲文基金管理委員會顧問羅楊,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原總工程師、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羅哲文基金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付清遠,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原書記侯衛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副秘書長王瑩,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羅哲文基金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曲雲華,西安碑林博物館黨委書記周萍,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品牌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振廷等嘉賓出席了籤約儀式。

原文轉自:新華財經

相關焦點

  • 九牧走進西安碑林 助力碑林藝術文化傳承
    本次活動,民族品牌九牧廚衛與西安碑林博物館籤約,向博物館捐贈一批具有碑林文化特色元素的衛浴潔具,助力博物館文物保護與旅遊開發。平衡保護與發展,是與碑林相似的文物古建共同面臨的問題。多年來,在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努力下,碑林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多管齊下,將文物保護與合理利用緊密結合,取得了很好成果。碑林的保護與開發,在保護重要文化遺產的同時,擴展了遊客對文物古建的認知,同時優化了旅遊公共服務。
  • 古建美 中華魂公益行動進駐西安碑林博物館,保護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同是,它也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18個特殊旅遊景觀之一,是西安最有價值的文物古蹟之一。  西安碑林作為世界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弘揚和宣傳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其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也吸引著來自各地的文化朝聖者。巨大的遊客流量,也讓碑林面臨文物保護與旅遊開發之間平衡的問題。
  • 秦始皇兵馬俑是由活人燒制?專家:你看看裂開的兵馬俑,就知道了
    他就是古今中外第一個自稱皇帝的封建君主——秦始皇。和秦始皇一樣聞名的,還有在他手裡建造出來的許多文物古蹟。我們今天就要講講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馬俑。1974年,秦始皇陵兵馬俑於陝西西安的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公裡處被發現。
  • 陶塑藝術的巔峰: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陵兵馬俑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兵馬俑是是製成戰車、戰馬、士兵等形狀的殉葬品。 一、威武雄壯的秦俑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4年3月,兵馬俑被發現;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 臺中科博館秦代新出土文物展 兵馬俑展開幕(圖)
    《秦代新出土文物大展---兵馬俑展Ⅱ》,即將自12月1日起在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出,本月29日特於圓山大飯店舉辦一場「兵馬俑文化時尚秀」,身穿兵馬俑元素創意服飾的模特兒,展示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師生的創意秀服
  • 兵馬俑活了?這部電視劇帶你穿越千年來看看秦始皇的發家史
    最近,電視劇《大秦賦》開播後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有網友調侃這部劇應該叫《兵馬俑復活記》,因為從電視劇裡面演員的妝發造型,到一舉一動的每一個細節,都和兵馬俑一模一樣!秦朝電視劇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難拍的題材,但是《大秦賦》沒有混亂糾纏的後宮爭寵,而是將真正的戰國原始氣勢展現在觀眾眼前,在尊重歷史的同時用影視語言講述中華歷史故事,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
  • 科學網—「空氣幕」或可保護兵馬俑
    本報訊(記者張行勇 通訊員程洪麗)隨著城市汙染的不斷加重,如何使1974年3月發現、展出至今的約6000件兵馬俑免受空氣汙染的侵害,一直是世人關注的話題。他們建議,為使兵馬俑免受空氣中汙染物的侵蝕,需要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加裝空氣幕和其他改進措施,以重建考古學家發掘這些文物時的原生環境。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環境科學與技術》。 「空氣幕」是一種由空氣處理設備、通風機及空氣分布器等組成的裝置,外形類似家用空調。空氣幕設備可以產生強氣流,形成一面無形的門帘,將其兩側的空氣阻隔開來。
  • 秦始皇陵墓為何還不開掘,難道現在的考古技術還不能保護好文物嗎
    從經濟效益問題來看,挖掘秦始皇陵沒有多少效益很多人,尤其是歷史學家對古墓中的文物感興趣,希望通過古墓中的文物重現古代的歷史,縱橫作為一名民科歷史愛好者,平時也會關注一些考古發現,但是我認為不能因為好奇就去毀掉他。
  • 去西安旅行,一定要去秦始皇陵兵馬俑轉轉哦!
    西安位於渭河流域中部關中盆地,北邊是渭河和黃土高原,南鄰秦嶺,西安古稱長安,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居中國古都之首,也被賦予最早的東方世界之都;西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去西安旅遊的朋友們,有一個景點,小編強烈推薦大家去轉轉,那就是「秦始皇陵兵馬俑
  • 「秦始皇陵兵馬俑」源自古希臘藝術?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自1974年被發現以來,兵馬俑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並一直成為學術界的焦點。
  • 世界八大奇蹟之一,西安旅遊必去景點,秦始皇陵兵馬俑!
    如果你熱愛唐朝文化,你可能會想到華清宮、楊貴妃、大唐不夜城……但我相信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之一,是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位於秦始皇陵以東1500米的臨潼區,共有三個坑,1號坑在最南端,面積約13260平方米,2號坑6000平方米,3號坑最小,只有520平方米。
  • 三分鐘帶你走進兵馬俑,一號坑雄偉壯觀,三號坑簡直奇蹟
    導讀:說起兵馬俑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也有去旅遊過,有些人一眼掃過就看過去了。那麼咱們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去兵馬俑旅遊你不知道的事!也讓那些小白提前做好功課。兵馬俑即秦始皇兵勇,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兵馬俑是我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遊客前來參觀。走進兵馬俑,我就是你導遊。兵馬俑一號坑以車兵為主體,車、步兵成矩形聯合編隊。
  • 除兵馬俑,「手辦達人」秦始皇,還有哪些珍藏?
    這幾句話所描述的射箭動作要領,恰好與秦兵馬俑坑立射俑的動作基本相同。這些弩兵俑使我們了解到,秦始皇時代,弩兵的射擊技藝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各種動作已形成了一套規範的模式。秦代工匠在塑造立射俑的形象時,截取了戰士操練時持弩拉弓的瞬間動作,使我們不由自主地產生了張弓持弩、奮力射擊的聯想。除此,還有車兵俑、武士俑、軍吏俑、騎兵俑、御手俑等。
  • 兵馬俑文創融入科技開發手遊
    華商報記者 羅媛媛  國際級IP 產品多  兵馬俑文創融入科技開發手遊  談起陝西的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絕對繞不開的話題,兵馬俑作為世界知名大文化IP之一,其文創產業和產品的開發也備受關注。  據華商報記者了解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文創開發始於2010年。
  • 西安秦始皇兵馬俑,世界的八大奇蹟,驚嘆全世界的偉大傑作!
    兵馬俑,是一個在我們人類雕刻技術藝術非常高的藝術品兵馬俑,是雕刻當時百萬秦軍雄兵,壯觀的戰車;兵馬俑,又是到如今我們人類都摸不清的迷宮。今天,我帶著大家一起走進這個迷宮,我們一起來看看兵馬俑帶給我們的迷和震驚。
  • 薄荷醇:保護脆弱文物的科技利器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護部供圖)   來源:文匯報     本報駐陝記者 韓宏   我國考古和科技工作者通過聯合攻關,在國際上首次將有機物質薄荷醇應用於脆弱文物的搶救性保護,開發出以左旋薄荷醇(薄荷醇的一種)為代表的臨時固型材料和多種工藝,獲得多項國內外領先的創新性研究成果,並首創性地應用於考古發掘現場脆弱遺蹟的提取保護,成功提取保護了國內45處脆弱遺蹟,
  • 兵馬俑上次到濟南青島,顛覆了山東人對博物館的認知
    2020年4月28日,「六合同風——秦文化大展」將在山東博物館精彩開幕,屆時,山東人民在家門口就能看到秦始皇兵馬俑、雲夢秦簡家信木牘、秦子鎛、兩詔文銅權、彩繪銅車馬、杜虎符等反映秦文化魅力的文物。
  • 走進秦陵博物院 感知文物溫度和國寶守護人情懷「秦人秦風秦文化...
    讀者和工作人員合影留念文物攝影師的傳承精神 本次活動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報業傳媒集團、西安城市文化傳播工作室共同舉辦。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李崗、副院長田靜及多位專家在直播活動開始前,與主辦方徵集的20位幸運觀眾進行了交流。
  • 文物攝影師趙震:他給862尊兵馬俑拍了「證件照」 - 每日更新...
    身為文物攝影師的趙震受邀成為《國家寶藏》節目的國寶守護人,守護跪射武士俑國。節目中,趙震分享了自己和秦始皇兵馬俑的今生故事。他說,拍陶俑就像在拍人像,看著陶俑的眼睛仿佛「能感受到他的呼吸」。  趙震的工作是給秦始皇兵馬俑拍攝「證件照」,他說「這是全世界最棒的工作」。目前,他已經完成了兵馬俑一號坑862尊陶俑的拍攝。
  • 觀秦始皇兵馬俑,我們能知道什麼?沒竣工的四號坑裡到底有什麼?
    秦始皇兵馬俑,也稱作秦俑或者秦兵馬俑,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在中國古代,實行的是人殉,兵馬俑屬於墓葬雕塑,兵馬俑就是製作成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秦始皇兵馬俑在1987年,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也是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