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0月17日消息:全國首條「跨省」軌交,上海軌交11號線花橋段昨天開通載客試運營,帶動了上海市民,特別是持敬老卡免費坐地鐵的老年市民對花橋周邊旅遊的熱情。
昨天上午,記者和不少老年乘客一道搭乘地鐵前往花橋「軋鬧猛」。然而,可能是對上海市民的「熱情」估計不足,崑山方面為地鐵站配備的公交發車間隔過長、運力明顯不足,地鐵站附近一度聚集了不少來不及疏散的乘客。
75歲老人為秋遊「打前站」
上午11點,記者乘坐的列車抵達花橋站,此時車廂裡仍然滿座,還站著不少人,仔細看去,大部分都是頭髮花白的老年乘客。
市民老孫下車前特意看了眼手錶,此時距離他從2號線換乘上11號線剛好過去了1個小時。
老孫告訴記者,他今年75歲,是浦東花木街道東城分中心「一家親」老年合唱隊的隊長。「前幾天看報上說地鐵11號線今天通到花橋,合唱隊65位成員派我來『打前站』,摸清楚狀況以後好組織活動。」
「以前有旅行社進社區搞活動,說帶老年人去周莊玩,結果時間全花在路上和商店裡,不划算。」老孫說,如果他今天體驗感覺好,這個月內合唱團的老人們就將集體坐地鐵來花橋「秋遊」。
崑山公交配套需改進
老孫出站不到10分鐘,就打電話給記者,「地鐵站外面的公交站臺這裡一塌糊塗,車太少、全是人。」
車站1號口附近的公交站臺聚集了不少人,一部分在等車,還有一部分則圍著車站地圖指指點點。今天是花橋段首日運行,很多乘客事先沒做「功課」,而是抵達公交車站後再掏出紙筆、戴好老花鏡,開始研究公交線路,看附近有什麼可以玩。
仔細一看,不少習慣了上海市區公交10到15分鐘一班的市民們發現,這裡的公交間隔非常大。比如,從花橋站始發的遊7路和151路,分別可以抵達周莊汽車站和南港汽車站,可站牌上顯示,遊7路發車間隔為80分鐘、151路為60分鐘。
「這間隔也太長了吧?」市民徐先生有些惱火地說,間隔長就算了,可時刻表也沒有,等車完全是盲目的,建議崑山方面公布時刻表,讓大家掐準時間出門。由於公交車嚴重不足,每來一輛都是「一哄而上」,加上現場的計程車數量也有限,又等了一會兒,老孫沒了耐心,乾脆向著花橋鎮的方向步行,現場交警告訴他,走大約10分鐘就能抵達最近的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