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寧寧
11月26日,第六屆先進位造技術與裝備國際論壇在成都舉行,與會嘉賓共同探討工業物聯網、量子信息科學、3D列印、新材料應用等領域先進位造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工程院院士蹇錫高分享了新型雜環高性能工程塑料及其複合材料研究進展;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長王建民就工業物聯網資料庫技術與應用進行了分享;國家特聘專家陳志平對先進複合材料的結構設計與製造技術進行了精彩講解;清華大學教授符松展示了高超聲速空氣動力學方面的研究進展。
先進位造技術與裝備國際論壇是集技術交流學習、合作協商於一體的綜合性學術活動,由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成都市青羊區政府主辦,青羊區總部經濟區管理委員會等協辦,是西南地區由航空企業主辦的唯一學術性國際論壇,自2015年以來已成功舉辦六屆,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也照常舉行。談及舉辦的動力,航空工業成飛副總經理隋少春認為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打造創新自由交流的平臺。「論壇把專家學者聚在一起,圍繞一些共性問題進行研討,氛圍非常開放。成都作為航空產業集聚的區域,加強企業、高校學者交流,能帶動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有效融合。」他說。
展示創新成果對接企業需求。他介紹,航空工業成飛每年將產值的3%~5%投入創新研發,通過論壇的展板、報告等形式,展示企業的創新成果並提出需求。
培養人才孕育創新原動力。「我們正在打造航空裝備製造業發展創新人才高地。」隋少春以今年數據為例,航空工業成飛每年引進技術人才約200~300人,他們來自清華、北航、南航、西工大等一流院校,博士團隊平均年齡在30歲以內。「創新需要平臺、條件以及投入,我們以人才為基礎搭建創新平臺,設立博士專項經費,甚至專門為做產品的博士請來院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