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理髮店辦卡理髮,被店員忽悠做面部護理,女子:店家太熱情
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 歡迎關注
不知各位網友有沒有過小編接下來要說的這種經歷,當你買下一件商品時商家就會向你推薦其它各種各樣的商品,甚至花言巧語哄誘你買下,回過頭來你才發現自己花了很多錢卻買了不需要的東西。因為這種過度推銷,不知多少消費者花了不少冤枉錢。這不,咱們今天的主人公常女士前不久,在一家造型護理店交了一萬七千多塊錢做祛斑和面部護理,但是恰逢出差無法繼續再做,於是她跟店家協商退款,然而雙方的退款算法差別有點大。
通過當事人的介紹,小編對事件過程進行了梳理:
據常女士說,她在這家造型護理店辦了一張會員卡,現在這張會員卡裡面還剩兩千多塊錢。當初辦理這張卡只是為了做頭髮,可後來卻被店家熱情推薦做了修眉、祛斑和面部護理,一共花了她一萬七千八百元,並且店家要求不能用做美發的會員卡來支付這三項護理的費用。
2. 記者問常女士,這些護理做一次要花多少錢?常女士回復,祛斑一共要做12次,總費用是一萬四千八百元;修眉一次性付清了2000塊錢;而面部護理一共要做48次,按優惠價結算一共花了三千塊錢,平均每次是六十塊錢。然而,祛斑和面部護理她只在交錢當天做過一次,後來就再也沒做過,因為這個月她要到外地出差,就沒有辦法繼續做了,因此她希望店家能夠把剩下這些護理的錢退換給她。
3. 常女士說,按照她的算法,祛斑一次是一千多塊錢,修眉一次是兩千塊錢,而面部護理按照原價計算一次是120塊錢,三項加起來她第一次總共消費了三千一百八十塊錢,如此算來店家應該退還她一萬四千六百多塊錢。然而她找店家協商過兩次,對方的算法跟她的算法大相逕庭。店家計算修眉的價格為三千八,祛斑按照四次計算,並且還需要另外支付百分之三十的提成給祛斑老師。
常女士認為這家造型護理店不僅忽悠她去做了各種各樣的護理,使得她白白花費了這麼多錢,而且如果按照店家的算法退款她明顯是吃虧的。在協商無果的情況下,常女士只好向當地的媒體記者求助,希望能夠儘快挽回自己的損失。
以下是記者陪同常女士到這家造型護理店採訪時的情況:
這家造型護理店的店長阿旭拿出了常女士在店內消費的一份檔案,上面寫清楚了常女士做護理的各個項目及優惠方式,和常女士說的完全一致。
2. 記者問店長阿旭,常女士另外支付了這些金額,但是該店沒有給她相應的支付憑證,情況是否如此?然而阿旭似乎對記者提出的預付憑證很陌生。於是在記者的建議下,店長現場查詢了《浙版消費法》。十多分鐘之後店長表示,修眉的錢不用按照原價計算了,祛斑老師的提成也不用常女士支付了。而常女士又提出,除了祛斑和面部護理的費用,會員卡內的兩千多塊錢也希望店家能夠退還給她。
3. 另外,常女士還跟店長說,原本祛斑的次數應計算為12次,但是後面退款時店家方面卻計算為4次。記者問店長為什麼算法前後差距如此之大?店長回復,這是祛斑老師的安排。記者又問,他們給客戶祛斑用的是什麼儀器?店長回答,這一點他並不清楚,祛斑是老師做的業務。記者還問,他所謂的老師是從哪裡請過來的?店長說是公司請來的。記者提出想要看看他們祛斑的儀器,但店長表示儀器被祛斑老師給鎖起來了。
4. 最後,店長給出承諾,祛斑會按照12次計算,並且會員卡裡面的錢也會退還給常女士。綜合所有的費用,他會重新擬合一份協議。常女士寫下了交錢與消費的詳細帳單,店長查詢到常女士會員卡裡的餘額還有兩千兩百八十四元。按照常女士的算法,店家一共應該退還一萬六千九百一十塊錢,店長表示他會跟公司反映儘快把錢退還給常女士。
5. 儘管店家最後答應退款,但常女士仍然覺得不放心,於是打算將該店的情況向當地的市場監管部門反映,但不巧的是當天是周末,無人上班。但常女士堅持等到工作日她會再來反映問題。
小編有話說:
1. 從文中可以了解到,這家造型護理店之前向常女士過度推銷業務,並且業務流程存在諸多疑點,市場上眾多商家諸如此類的過度推銷行為讓很多消費者因此而損失慘重,該店對常女士的此行為存在欺騙消費者的嫌疑。
2. 其次,店家在媒體採訪之前的退款金額算法是不符合常女士實際消費情況的,並且與常女士多次協商也未給出積極而滿意的答覆,這樣的行為讓小編覺得店家企圖繼續侵犯消費者的權益。
3. 最後,小編認為常女士遭遇此情況跟她自身沒有對不良商家的過分推銷行為提高警惕也脫不了干係。
最後 ,各位網友在看到常女士的遭遇後有什麼想說的嗎?你們有過類似的經歷嗎?可以到評論區留言,小編和您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