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報記者 謝江珊
全球貿易正逐漸恢復,但貨櫃運輸卻遭遇「漲價潮」。
在硬幣的A面,不少歐美國家的港口在疫情反撲下勞動力短缺,無法正常運轉,貨櫃大量積壓,擁堵狀況嚴重。
美國港口卡車運輸協會(HTA)表示,僅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就有10000-15000個貨櫃被滯留在碼頭,導致兩個港口的貨物運輸「接近完全癱瘓」。
但在硬幣的B面,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港口「一櫃難求」。
11月30日,據媒體報導,作為世界主要紡織品和服裝生產國之一,土耳其半數以上的紡織產品都銷往國外,但貨櫃短缺已成為當地貨運公司面臨的最大難題。
「很多國家的港口不能正常運作,發過去的貨櫃也回不來,「土耳其丹尼施貨運公司總經理阿卜杜拉表示,」有的港口甚至已經關停了。「
當地貨櫃短缺,自然而然導致運價大漲。
「運價大概漲了2-3倍,有段時間甚至還漲了4倍,我認為這個趨勢還會持續下去。」阿卜杜拉表示。
作為國際貿易的主要運輸方式,貨櫃運輸成本的上漲,將給全球供應鏈各環節都帶來巨大壓力。不少國家和企業,即便扛過了疫情的封鎖,也未必抗得過運輸成本暴漲。
運價暴漲
除了土耳其,中國、越南、日本、印度等國的貨櫃運價也在上漲。
從遠東到印度或東南亞的貨櫃運價已升至2500-3000美元/標準貨櫃,而9月底僅為1000美元/標準貨櫃。
從中國臺灣到印度的航線,馬士基公司近日的貨櫃運價為4120美元/標準貨櫃。一位貨運代理人表示:「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短途航線的費用如此之高。9月份這條航線的運價還在800~1000美元/標準貨櫃。」另一位貨運代理人表示:「目前運價波動很大,航運公司的報價有效期僅為一周。」
「不少新興市場國家,尤其是中國和越南正面臨嚴重的貨櫃短缺問題,這讓貨櫃運費飆升。」喬恩·門羅諮詢公司(Jon Monroe Consulting)創始人喬恩·門羅(Jon Monroe)認為。
據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顯示,受疫情影響全球新冠疫情影響,中國出口貨櫃運輸市場延續高位行情。多條遠洋航線運價有不同程度上升,綜合指數上漲。11月27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上海出口貨櫃綜合運價指數為2048.27點,較上期上漲5.7%。
持續至明年
貨櫃運費上漲之後,航運公司也開始徵收擁堵附加費、旺季附加費等附加費用。
萬海航運等公司對於從中國深圳運往東南亞的貨物已開始收取每箱500美元,每大箱1000美元的缺櫃費;馬士基、地中海航運與法國達飛等公司則對東亞地區運往紐西蘭的貨櫃徵收200到300美元的碼頭擁擠附加費。
在英國的費列斯託港,由於貨櫃已經從港口蔓延至了周邊郊區,不得不宣布停止接收貨櫃空櫃。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貨櫃失衡難題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貨櫃短缺狀況至少會持續至明年2月或3月上旬。」從事貨櫃買賣和租賃業務的日本EF International的社長中尾治美預測。來自印度孟買的代理商也持類似觀點,分析看來,儘管各大航運公司已開始將歐美的空貨櫃運回中國等國家,但全球貿易流恢復正常仍需數月。
馬士基執行長索倫斯庫表示,目前全球供應鏈有很多瓶頸,這使得運輸成本反常升高,尤其是在跨太平洋航線上。不過他相信,最近由貨櫃分布不均造成的價格波動應該是暫時性的,明年市場將逐步恢復正常化。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