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北鬥衛星……台州「中科院級」研學基地開張了

2020-12-16 浙江在線

2020-11-27 09:56 |浙江新聞客戶端 |共享聯盟椒江站 林 琦

11月24日,在大家的期盼中,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開始試運行。

首批1000名學生,在家門口就享受到了科學實踐帶來的樂趣。

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課程是根據不同年級設置課程內容,目前已經開設了北鬥導航、無人機、木工、中草藥、陶藝等17個科目,涉及學科技、學軍、學農、學工等領域。

北鬥導航

在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北鬥導航教室裡,前所中學的八年級學生正在認真地學習他們非常感興趣的北鬥導航知識。

「同學們,大家都知道航天事業正在突飛猛進的發展,這個過程,離不開我們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今天,我們就來動手操作,體驗一下這個北鬥最基礎的定位功能。」北鬥導航老師張靈麗在簡單的介紹後,就帶著學生們正式進入主題。

經過十多分鐘的合作,同學們就將核心處理模塊、led顯示屏、定位模塊、電源模塊等組裝好了最基礎的北鬥導航定位設備,並精確地顯示出了所在地的經緯度。

「自己親手組裝設備,更有成就感。」學生尹江浩說,原本他對經緯度定位感受比較抽象,通過北鬥導航系統操作,對經緯度所表現的位置有了更加直觀的印象。

機器人總動員

在智能未來AI教室裡,同學們通過傳感器,將方塊運送到了指定位置。還通過同臺PK的形式,更展示了智能AI在力學、運動學上的運用。

大家紛紛表示,這樣的課程有團隊合作,又有團隊競爭,很有意思。

課程內容全部由學校自由選擇

當前安排的是前所中學七年級和八年級的課程,接下來安排的是前所中心校。課程內容全部由學校自由選擇。

浙江前所旅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賀龍:「所有科目都由前來研學的學校決定,再由基地進行安排,課程會不斷地進行更新。我們現在正在抓緊時間把住宿樓建好,爭取在明年春季,滿足學校來這裡集體培訓時的住宿需求。」

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一期總投資2500萬元,佔地面積165畝;以北京中科院航空航天、現代科技為特色的全國性綜合實踐研學基地,整體採用「一中心多片區」布局,包括教學大樓、生活區與教學區3大部分。

教學大樓區域佔地面積10畝,包括17個科技教室(含航天、人工智慧、AR科技、編程、steam等)、軍事營地、中草藥種植基地等;生活區佔地面積35畝,擁有學生宿舍、書吧、醫務室、餐廳、職業體驗中心、匯報廳等區域。

1606442217000

相關焦點

  • 台州「中科院級」研學基地10月登場
    中國航空航天、北鬥導航衛星、人工智慧……椒江前所街道前所村內,「中科院級」研學基地——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預計10月份閃亮登場,迎接全區的中小學生前來教育培訓。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一期總投資2500萬元,佔地面積165畝;是以北京中科院航空航天、現代科技為特色的全國性綜合實踐研學基地,整體採用「一中心多片區」布局,包括教學大樓、生活區與教學區3大部分。
  • 台州「中科院級」研學基地10月登場
    中國航空航天、北鬥導航衛星、人工智慧……椒江前所街道前所村內,「中科院級」研學基地——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預計10月份閃亮登場,迎接全區的中小學生前來教育培訓。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一期總投資2500萬元,佔地面積165畝;是以北京中科院航空航天、現代科技為特色的全國性綜合實踐研學基地,整體採用「一中心多片區」布局,包括教學大樓、生活區與教學區3大部分。
  • 北鬥三號成功收官,背後離不開中國四所航空航天大學的努力付出!
    今天是2020年6月23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一天,今天9時43分,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發射!相比原計劃,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中國北鬥導航系統要比美國的GPS導航系統還要先進,美國的GPS導航衛星只能夠發送信號到地面,地面上的設備接收到衛星信號從而確定位置,北鬥導航衛星獨特的是具有短文字通信收發這個功能,實現雙向通信。北鬥三號成功收官,離不開科學家們的研究付出,也離不開中國航空航天的大學的教育。中國四大航空航天信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瀋陽航空航天大學、南昌航天大學,小編帶領大家了解一下吧!
  • 「九號」宇宙航天科普研學基地
    「九號宇宙」的建設獲得了中國國家教育部、中國航天機構、中國科學院認定與支持,作為專為6-18歲青少年兒童設計的互動式航天科普研學基地。回到地球,大家可以通過神舟號返回艙、太空衣展示區、火箭模擬發射區、火星基地、三維滾環訓練區等多個航天主題展示項目中,體驗人類走向深空的不凡歷程,體會航天探索的艱辛,領會中國航天精神的崇高,接受愛國主義的教育。
  • 北鬥導航未來,少年勇於追夢——紅領巾航天研學活動
    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這標誌著我國建成了獨立自主、開放兼容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中國北鬥從此走向了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時代舞臺。得知這一好消息,山東青島市重慶中路第一小學五(3)中隊的隊員們特別自豪。
  • 中國第一個航天主題研學基地落戶雲南廣南
    來源: 雲南網6月20日,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與拼品旅遊有限公司航天主題研學基地項目啟動暨北京航天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與拼品旅遊有限公司衛星服務籤約儀式在廣南縣舉行。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國航天科技教育聯盟秘書長、中國科普研學聯盟副理事長周岫彬通過視頻發來祝賀,表示全力支持發射雲南的第一顆縣域衛星,力所能及支持廣南航天主題研學基地的建設與運營指導。
  • 我國首個「北鬥+鐵路」科創基地成立,航天科技集團旗下衛星公司...
    (封面新聞)② 12月15日,2020年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正式公布,由國家鐵路局評審並認定,我國首個「北鬥+鐵路」科技創新基地——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成立。(泰伯網)③ 從甘肅省自然資源廳獲悉,酒泉、嘉峪關、金昌、白銀、武威、天水、慶陽、隴南、甘南、臨夏等該省首批10個自然資源市級衛星應用技術中心近日相繼成立。
  • 濱江區新添航空航天教育研學基地
    5月7日下午2點,濱江區新添航空航天教育研學基地——杭州濱江區航空航天STEM教育研學基地成立儀式,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杭州創意研究院報告廳舉行。同時成立的,還有濱江區STEM 教育學校聯盟,第一批共有杭州浦沿中學等25所中小學、幼兒園作為基地學校。
  • 「九號宇宙」沉浸式航天主題研學基地落戶松滋
    雖然是第一次接觸航天定位系統,但每個小組根據視頻提示,分工明確,動作有條不絮。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大家陸續完成了手裡的動作。操場上,看著手上的深空探測器準確顯示出了自己所在地方的經緯度後,孩子們都大讚神奇。「將四顆衛星對接組成一顆衛星,就更加方便環保了……」活動結束後,同學們意猶未盡,討論航天未來時也是奇思百出。
  • 「九號宇宙」 | 首家沉浸式深空主題研學基地 「文化+科技」跨界...
    西安網訊(西安廣播電視臺《零距離》全媒體記者 ​李璐 ​師俊霞)小時候,很多人都夢想當科學家,為了讓現在的孩子們離科學夢想更近一點,中科創星·星科普聚焦中科院深空、深海、深地、生命五大科學主題活動,將於8月初開啟「九號宇宙深空主題研學基地」,讓更多熱愛航天的孩子們親身感受航空航天的神秘和魅力。
  • 海南文昌加速打造航天產業集群
    新華社海口11月25日電(記者陳凱姿)隨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海南文昌航天產業邁上新起點。記者25日從在海口舉辦的首屆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上獲悉,海南正持續加大航天產業和太空經濟的支持力度,打造以航天高端產品研發製造、空間大數據、空間信息應用為代表的產業集群。
  • 從科研水平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實力排名
    要說我國攀登科技高峰、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裡程碑,絕對少不了「北鬥」的存在。繼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前幾日北鬥民航應用領域又傳來喜報!北航國家空管新航行系統技術重點實驗室張軍院士團隊承擔制定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國際民航標準和建議措施(BDS SARPs)全部指標完成技術驗證,成功拿下北鬥推廣民航應用的最關鍵一步。而項目能夠取得重大成果,離不開北航人立下的汗馬功勞!這次北鬥三號系統成功完成技術驗證創造了兩個「第一」。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的發展歷程
    從用剛開始用民用導航至今,我們一直使用的都是美國開放的小部分GPS衛星定位導航。隨著我們的北鬥導航衛星系統的日益成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用上自己的北鬥導航衛星系統。讓我們一起了解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歷程。1994年,中國衛星導航工程獲批立項,我們正式開始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研製,以北鬥星來進行命名。
  • 投資1億元 天文小鎮九號宇宙航天科普研學基地落戶平塘
    多彩貴州網訊(吳萬歡)10月22日,平塘縣旅遊及康養招商專班與北京九天未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舉行籤約儀式,成功籤約天文小鎮九號宇宙航天科普研學基地項目。籤約儀式上,雙方就合作形式、合作內容進行了溝通。
  • 湖南華中航天北鬥衛星應用公司違法逃匯,遭罰395萬元
    湘江金融圈消息:國家外匯管理局湖南省分局近日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湘匯檢罰字[2020]第3號)顯示,湖南華中航天北鬥衛星應用有限公司存在逃匯的違法違規行為。  資料顯示,華中航天北鬥衛星應用有限公司是以發展中國北鬥衛星民間應用產業為方向,以面向國際市場,為國家出口創匯為重點而成立的高科技民營企業。公司主要從事研發、生產、銷售出口電子產品和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終端設備、環保節能產品,開發、建設、運營北鬥衛星/GPS雙模無車承運物流平臺。
  • 航空航天類專業是大冷門嗎?網友:時代不同啦
    前段時間(7月23日),隨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航空航天專業越來越讓人刮目相看;還有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而近幾年,有證據表明:航空航天相關的部分專業就業率高達97~98%,畢業生五年後平均月薪達到10635元,在所有專業中排名前三。
  • 新書推薦|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原理與應用
    前言: 由江蘇萊特北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南京師範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河海大學、山東建築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瀋陽航空航天大學、陸軍工程大學等高校長期從事GNSS導航定位教學科研的高校教師,聯合編寫的
  • 中國人,為什麼要研製自己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海灣戰爭讓世界震驚在北鬥工程誕生之前,我國也進行過對衛星導航的理論方面的研究。上世紀 60 年代末我國立項的 " 燈塔計劃 " 就是衛星導航系統的理論實踐者,但最終因技術方向轉型、財力有限等原因被迫擱置,熟知60年代我國取得的科學領域上的突破人人可以明白,對於當時的國力,再多一個衛星導航工程實在有點捉襟見肘,所以「燈塔計劃」被經濟建設所取代,但這一個夭折的計劃卻如一粒種子一般,深埋航天人的心裡,等待時機發芽。
  • 航空航天教育在寧波多所學校破土生根
    在12月舉辦的寧波市普高科創基地申報活動中,同濟中學申報航空航天項目天文教育科創基地,同濟中學擬在天文教育中心的基礎上,打造天文特色教育學校。目前,航空航天教室已初步建好,理論知識加實踐操作的三年課程體系也已初步搭建。接下來,學校將面向天文特長生和有志向從事這方面專業的學生,推出天文相關大學先修課程,作為選修課內容,為學生從興趣向專業發展打下基礎。
  • 航天航空學院重力與大氣科學衛星成功發射
    清華新聞網8月8日電 8月6日12點01分,由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王兆魁團隊研製的重力與大氣科學衛星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黨委書記曹炳陽參加發射任務。清華大學先進院、航院部分教師代表以及航院力8班全體同學共30餘人參觀了完整的發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