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潛規則:那些混得好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鐵飯碗

2020-10-19 彪悍貓先生

像銀行和一些大型國有單位在很多人心中,是傳統又最偏穩定的職業鐵飯碗,但是,在當下這個時代,如果還有人跟我談穩定,談保障,我會覺得是個笑話。不管願不願意,我們已經被拋進時代快速發展的旋渦裡了,而且未來的加速度還會越來越大,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再做銀行業這樣穩定的工作了,難道都不想要「鐵飯碗」了嗎?

作者 l 懸崖上的貓 

公眾號 l 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01 時代的進程,會讓銀行業的日子更難


2015年是網際網路元年,從2016年開始,很多行業都會重新洗牌,或者加快洗牌的速度。傳統銀行業也不例外,銀行業的日子會更加艱難,網際網路金融會漸漸滿足大眾理財需求,當政策更加開放,全套金融服務體系將更完善。

不只是銀行業,我相信在未來10年,線上教育、知識付費會真正迎來春天,看現在很多第三方平臺增長的付費用戶和不斷進場搶奪賽道的投資人就看得出來,傳統線下教育的市場份額會逐漸縮水。再加上「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正以超乎我們想像的速度奔向大眾的視野,更多行業會失守城門。

或許在不遠的將來,會有一大批所謂工作穩定、旱澇保收的人在困惑,為什麼人家的收入在指數級增長,我的收入卻連維持基本的線性增長都困難?


02 很多人已經明白,死工資正在拖垮自己


上次在上海,和國有銀行的一朋友吃飯。他畢業後一直在銀行,規規矩矩,也算是做到了中層,年薪稅後20萬人民幣,買了上海郊區的小房子,謹慎地花錢過日子。

但是,他說他很焦慮。他說上海機會很多,好些朋友做了公司,前幾年邀請他入夥一起幹,但是他覺得好不容易有這麼一份穩定的收入,不敢放棄。

他看過當年覺得不如他的人現在賺了好多錢,也看到那些所謂的精英,一直痛苦地掙扎在融B輪的路上。

他覺得雖然身在上海這座有最活躍、最多的資本、最密集人才的城市,但自己好像是這座城市的局外人、旁觀者。這座城市的熱鬧,和自己沒什麼關係。

而他這份薪水,越來越覺得雞肋,吃不飽也餓不死,就像每天的生活一樣沒勁。看似奇怪,但細想又合情合理。工資收入,這個大多數人的傳統收入模式,在這一輪網際網路經濟的浪潮中,正在變得越來越尷尬。

確實,網際網路行業變化太快,成就你的,也會很快束縛你,我身處迭代極快的新媒體行業,短短四五年,見證了公眾號的繁榮,見證了今日頭條的崛起,正經歷抖音的爆火....接下來,會怎樣?反正我不知道。

說實話,非常沒有安全感,錢賺著賺著就沒了。

那為什麼什麼多人沒去找份像銀行這樣穩定的工作?

第一:越相對穩定的工作,越不賺錢

相對來說,越穩定的工作,越賺不到錢。畢竟這才符合商業規律和競爭法則。

第二:時代變了,競爭加劇,資歷也不值錢了

時代變快=競爭加劇=不可能存在穩定的工作

不要以為,你在一個銀行或國有企業10年、20年資歷老就行了,更不要以為再工作七八年,工資自然就會漲,這種價值觀只適用於上世紀。

因為上世紀國內都是以製造業為主,熟練工相對有優勢。而現在網際網路,新興行業崛起,迭代特別快,對技能更新的要求很高。你技能不長進,工資就不會漲,甚至會往下降。在這個時代,有復盤、有思考才叫經驗,否則,你那只能叫經歷。


03 很多工作雖然穩定,但薪資已失去了想像空間


傳統的工資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合當今的新商業,尤其是網際網路商業。

工資的增長模式是線性的,而網際網路商業的增長模式是呈指數的。工資收入模式的前提是,一個人是相對靜態和穩定的,工資收入的增長是與這個人專業度和豐富經驗成正比的,是隨著時間呈線性增長的關係。所以工資存在合理性的一般前提,是這個公司有穩定的架構。

你現在做一份工作,很少會做這份工作的十年規劃,做個三年規劃就不錯了。一方面,因為現代商業狀態下工作的壽命越來越短,你幹到40歲幾乎就是職業天花板了,另一方面,一家公司的迭代速度非常快。

網際網路最大的作用,在於產生了人與人更低成本的連接、更高溝通的效率、更高頻的合作交易。一句話總結,就是增大個體的連接力、影響力和未來不可預測的想像空間,是有可能呈現爆炸式指數增長的。

所以傳統的工資模式其實是並不太適合網際網路商業的,因為太慢了,太沒有想像力了,股權模式其實更適合。

如果你在一線城市,你會發現,如果你僅僅靠工資收入,一般都是買不起房子的。因為工資的漲幅一般跟不上房價漲幅。

所以我身邊好多人都有30歲危機,工作了五六年,收入好像增長了,但是和房價、物價、自己不斷增長的物質精神消費欲望比起來,反而覺得更不滿足了。

所以,像在銀業這種穩定的企業中,線性增長的工資,其實是低估了你在這個時代可能擁有的更好價錢。


04 忘記短期的穩定,追求自己能力的鐵飯碗才是真的


如果一個人領的是死工資,但是所處的行業讓你越來越動蕩,變得更容易被替代,那麼這個工資收入,不僅不是保障,而是職場陷阱了。

舉個例子,我一好朋友,在三線城市,是一個大型國企一把手的秘書,絕對是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物,有不錯的仕途,但他說他很焦慮。

他說他和上海這種一線城市的朋友聊天的時候,雖然大家都很羨慕他現在貌似人生贏家的日子,但是他說:「我有時候會聽不太懂他們講的一些網際網路的東西,我覺得自己的知識結構很閉塞,感覺自己落後這個時代了,有種出局的感覺。

「這種感覺,不想就會麻木,想起就會覺得恐怖。」這種看似穩定的飯碗,好像這幾年也開始變得越來越不穩定了,而且體制內的很多制約,導致他很難開發自己另一種人生的可能。應該怎麼做才能有真正的鐵飯碗呢?

第一,學會主動規劃自己的發展

工資高和工資低的人,除了能力的差別,更大的差別是:有沒有漲薪思維。所謂漲薪思維就是,對於工資的態度,不是默默等待,而是主動規劃。

你不主動規劃的話,你就會發現,你和同齡人的工資差距,會變得越來越大。

漲工資和個人發展這件事,也是有馬太效應的。

什麼叫馬太效應?就是強者越來越強、弱者越來越弱。而且差距還會變得越來越大。

如果你不幸是你一直原地踏步,起點一直很低,按這樣的趨勢,幾年後你就會發現,你的年薪可能只是別人的月薪了。

第二,所謂鐵飯碗,是有隨時離開一個企業的能力

網際網路帶給我們這一代人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也有一不留神被淘汰的可能。

或許我們應該多想想如何讓自己變得不可替代,變得稀缺,變得有話語權。或許我們應該多想想如何抓住周期越來越短的機遇,抓住一次人生的資產泡沫,哪怕只有一次,完成原始財富的積累。

就像還在體制內的人,要時刻保持離開體制的能力;就像還在領工資的人,要時刻警惕,你的價值,可能一直被工資低估了。

時代變化越來越快,滋生穩定的土壤沒了,穩定的工作也越來越少,對自己最大的殘忍就是讓自己追求穩定。如果這個時代有鐵飯碗,那必定不是一個企業的一個崗位,而是你不斷迭代的個人能力,是你隨時離開的能力,所謂鐵飯碗,不是你在一家單位有飯吃,而是你足夠牛逼,在任何一家單位都有飯吃。

所以,真的不要留戀所謂的穩定,留戀所謂的舒適區。如果你還不甘心,如果你還想做點什麼,那就趕緊改變。

混得好的人,都有自己的鐵飯碗,這樣的人會換公司,換平臺,但他們絕不可能失業。因為他們佔據的不是一項能力外化的崗位標籤,而是掌握的一項能力的最內核,於是這項能力外化出來的崗位不管以什麼樣的形式在改變和創新,他都能隨風而變,讓自己依靠土壤再長出來。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作者懸崖上的貓。

這裡是100萬職場人的逆襲驛站,運營者懸崖上的貓,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

相關焦點

  • 職場潛規則:那些混得好的人,往往都做到了這3點,尤其第3點
    每個人對混好的標準都不同,有人說無論是市長,還是清潔工,只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幹出名堂來,都叫混得好。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價值,同樣是一根繩子,綁在白菜上就是白菜價,綁在螃蟹上就是螃蟹價,可又怎麼比呢?無論是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混得好的人,無非是能做到這3點:【一】肯吃苦,不挑活肯吃基、不挑活,是一個職場人比較重要的品質,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隨著年紀增長,年紀越大,越難。
  • 職場潛規則:那些混得好的人,都對升職提拔,看得越來越淡了
    很多職場人在進入職場初期,都如此虛榮過,費盡心機,輾轉跳槽,追逐什麼主管、總監、副總、總經理等各種虛頭巴腦的東西。很多人對外做介紹、出現在海報上時,也喜歡給自己羅列一大堆標籤,某某達人,曾擔任某某某。很多職場人,現在越來越注重自己的領域專注和專業專注度的提升,所以不希望自己在公司有過多的變動,因為這樣難以在某一方面形成積累。
  • 職場中,打敗你的不是能力,不是學歷,而是這4個潛規則
    職場如官場,要想在職場混得下去,不是簡單工作能力的問題。一般來說,在辦公室裡混得好的年輕人,都懂得以下這幾個職場潛規則。潛規則一:職場沒有絕對公平工作中,你做得最多,成績最好,效率最高,可是升遷的總是別人;你的創意不錯,可是你的想法卻總是被安排到別人的頭上……職場有著種種不公平的現象,也有不能碰的潛規則。
  • 職場「老油條」都懂得職場「潛規則」!學習過來人給的4個潛規則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職場上混如果多知道一點職場潛規則,也許只要花費少量的努力就獲得更多的成功。【小龍蝦】作為一個資深職場「老油條」,今天分享4個職場「潛規則」。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個潛規則說的是要有包容心,或者說要有一顆平常心。我們在職場經常遇到一些人很不對付自己的脾氣,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 那些擁有「鐵飯碗」的網友是怎麼描述自己的工作,看完心酸
    ,像公務員、國企這類工作都算是「鐵飯碗」工作。只要找到這類「鐵飯碗」工作,就意味著一生無憂,很多職場新人把這也當做是自己的目標,無論是考試,還是招聘選拔,都是想盡方法想去進入「那個圈子」,不過,「鐵飯碗」工作真的是我們看到的那樣嗎?  先來看一波那些已經擁有「鐵飯碗」工作的網友是怎麼描述自己的工作的。
  • 混得越好的職場人員,身上都有這四個特點,個個都讓人非常羨慕
    相信在大家身邊,有很多混得好的朋友,尤其是在自己的公司裡,這些人不僅能力強,同樣情商和城府都很好;他們這些混的好的人,在普通人眼中,很容易將能力、城府、情商當成升職加薪的手段,甚至還認為那些城府深的人精於算計,情商高不得罪人的技巧,這些都屬於厚黑學的範疇,其實真實的情況並不是這樣的
  • 混跡職場不可不知的潛規則,每一條都很戳心
    一聽到潛規則,很多人都會不自覺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而且要是有人「屈服」於潛規則,往往會受到別人的鄙視和唾棄。可在職場上,很多時候有些話不可說,不願點破,大家心理明白,嘴上不說,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潛規則」。這些規則飽含了職場的智慧,不是貶義,只有能玩轉規則的人,才能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 職場潛規則:那些被領導看重的員工,一般具備這幾點
    職場潛規則:那些被領導看重的員工,一般具備這幾點很多人都會吐槽,為什麼自己工作了那麼多年卻一直和領導關係不好,得不到領導的青睞和看重呢。而那些和自己能力差不多的人,卻一直被領導重視,心裡是真的非常羨慕了。
  • 職場最容易讓人忽視的五個潛規則,不得不防
    所以領導誇你可以,但是別忘記你應得的好處不能少,不能被人一誇就飄飄然,忘乎所以,不知道自己在職場的基本利益不能「侵犯」。潛規則二:做事要藏拙,做人要露怯有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同事明明很多缺點,但卻能得到領導的重用,這是為什麼呢?
  • 在職場混得不錯的人,都知道這5個潛規則,你知道嗎
    大家都知道,職場是有潛規則的,誰懂得越多,誰就會在職場中混得特別輕鬆。如果你你不想在職場中混得太差,就不得不對以下五個潛規則有一些了解:一、該拍馬屁的時候不要沉默---不要再考慮面子的事情了,這是你該做的拍馬屁沒有什麼丟人的,雖然有拍不好的風險,但是萬一拍好了呢?
  • 職場潛規則:職場中穿衣有這3個特徵的人,一般都混得很好
    職場潛規則:職場中穿衣有這3個特徵的人,一般都混得很好當我們步入現代職場生活的時候,要注意的東西就不只是我們自己能力和工作狀態。很多時候,作為我們職場中更加重要的其實是我們在職場中的外在形象。很多時候我們的外在形象竇娥能讓別人在第一眼內對我們有一個初步形象。有些公司可能對於員工的穿著打扮有著嚴格的規定。但是有一些公司對於員工的穿著打扮就很隨性。
  • 人到中年參加同學聚會,混得好的人往往有這幾種表現,希望你中了
    其實現在的同學聚會,那些青澀的學生時期的回憶已經消弭的差不多了,留下的是一堆中年人的攀比與較勁。所以很多人越來越不喜歡去參加同學聚會了,因為參加一次同學聚會,只會讓我們本就淡薄的同學友誼變得更加慘澹。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那些混得好的人,在同學聚會的時候,會有哪些表現。
  • 職場潛規則:你不能隨意得罪的3種人,否則恐怕只能「告辭」!
    俗話說的好:「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哪怕你在公司裡混得再好,你也是給老闆打工的,所以為人處世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職場潛規則:你不能隨意得罪的3種人,否則恐怕只能「告辭」!一、你的頂頭上司不能得罪。有很多職場人士對自己的頂頭上司充滿著鄙視,他們覺得,自己的領導只會壓榨員工,從來不給員工謀福利。但是這些想法歸想法,還是最好不要說出來。畢竟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你在背後說了領導的壞話,肯定會傳到領導的耳中。雖然說你的領導並不能以此為由,直接把你辭退,但是他卻能夠決定你能不能在公司裡混得開,混得好。
  • 職場中這些人際關係潛規則,你都知道嗎?
    如果你想在職場中混的很好,那麼人際關係很重要,對於職場中的人際關係潛規則,你都知道那些呢?今天,小編抽出時間,給大家總結了職場人際關係的一些潛規則,大家可以看看。就這麼一個簡單的說話,公司裡對這麼小李都很欣賞,認為他這個人很熱情,容易溝通。而小張呢,他這個人,可能由於性格問題,不太愛說話,見到領導和同事,也不打招呼,低著頭就過去了,同事對小張,就沒有那麼好感,感覺這個人不容易接觸,不喜歡和人打交道。一年時間過去了,那位小李呢,升職為了部門經理,而小張呢,還是在原來的崗位。
  • 搞懂職場中的「潛規則」,才能如魚得水
           潛規則,大家估計會想起「愚樂圈」,那裡面的潛規則好像最多,"愚樂圈"的潛規則基本上都是貶義詞。      本文所說的潛規則主要指職場中,看不見的、明文沒有規定的、約定俗成的,但是卻又是得到廣泛認同、實際起作用、人們必須「遵循」的一種規則。
  • 職場潛規則:領導給你遞煙,不懂事的會直接伸手接,難怪混得差
    就像掌握了生活法則的人,在生活中能夠過得更好一樣,掌握了職場上生存法則的人,在職場上也能夠混得更好。職場不是一個只講究工作能力的地方,為人處世的能力也同樣重要,因為你能發揮多大的價值,是由你身上最弱的能力決定,而不是由你身上最強的能力決定。就像我曾經看過的一個小故事一樣,有個人一個木桶裡面倒水,但是拼成木桶的板子參差不齊,有的高有的矮。
  • 混職場的你有幾把「刷子」?被忽略的6條職場潛規則,早知早受益
    其實思來想去,是不是發現混職場也是有潛規則的,那些不為大多數人知的職場潛規則,往往可能就是決定你職場混得好不好的關鍵因素,今天就告訴大家6條容易被大家忽略的職場潛規則。2.六條職場潛規則第1條就是:在路平坦的時候一定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以備不時之需。在職場中,會發現,經常有一些人,在自己的事業發展到十分順利的高峰期間,就開始得意,以至於忘了形,對周邊的同事甚至是上司有點放肆起來了,典型的高估自己的能力,卻忘了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 面對職場潛規則,該怎麼辦?
    雖然,領導可能是無意,可小王還是遇到了職場的潛規則。潛規則一:老實人事多小王做事本分,工作能力強,任勞任怨,屬於職場中的「老黃牛」,這種人最容易遇到的就是老實人事多。本來要2個人完成的事情,領導經常讓你一個人去做,而且還認為理所應當。
  • 剛畢業進入職場,職場中該注意的潛規則有哪些?
    成年人的世界波雲詭譎,可能遠比你看的職場劇精彩,但是也不用把職場中人看得太妖魔化,不管身處任何環境,只要你有實力,能堅持本心,總會走出屬於你自己的路。下面畢老師就和你介紹一下,初入職場要注意的那些潛規則:-1-學會合群人都是喜歡抱團的,哪怕只要有一個人和自己作伴也好,特別是女生,不喜歡自己一個人。
  • 潛規則在職場中有多重要?
    我們每一個身處職場的人,都不可避免接觸到各種潛規則。在畢業生步入社會時,也常常會被教誨要如何如何做,才能在職場中吃得開。以致於很多人將精力過多和投入到潛規則中,而忽略了最應該投入精力的專業能力。對於老闆而言,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即便在公司中他們有時候會更偏袒一些擅長玩潛規劃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