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朵朵說育兒
每個孩子出生後家長都會精心照顧,但是貪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能無時無刻在孩子身邊盯著,所以孩子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受了傷,這時家長就要做好全方位的準備了,要處理好孩子日常小磕小碰的小常識。
小夏結婚後不久生了一個可愛的寶寶,為了給寶寶更好的照顧,小夏決定在家全職帶娃,小夏認為孩子的健康和教育是最重要的,小夏的婆婆從小夏懷孕的時候就搬過來一起住,孩子出生後和小下一起照顧孩子。
小夏的老公工作比較忙,下班比較晚,所以家裡基本上是婆婆和孩子跟小夏在家,由於婆婆對孫子很喜愛,甚至到了溺愛的程度,小夏認為這樣對孩子會把孩子慣壞,因為教育孩子的事情兩個人沒少發生爭吵。
當寶寶1歲的時候,剛學會走路,經常扶著床邊來回走,一天中午婆婆帶著寶寶睡午覺,可是寶寶想著找媽媽,就趁婆婆不注意的時候自己走到床邊,但是剛學會走路,寶寶站不穩,一個不小心從床上掉下去了。
孩子摔倒後就立刻哭了起來,小夏聽到聲音後連忙來到房間裡,婆婆聽到聲音也立刻走到床邊,想把寶寶抱起來,但是此刻小夏制止了婆婆,婆婆就跟小夏又吵吵了起來,看著地上哭得孩子婆婆十分心疼。
過了一會婆婆抱起地上的寶寶,發現寶寶頭上已經腫了一個大包,婆婆十分的生氣數落著小夏,並連忙收拾好東西帶寶寶上醫院,檢查的時候婆婆還說著小夏的不是,但是醫生聽了之後,卻說小夏的做法很對。
婆婆也正奇怪,醫生連忙解釋道:「孩子受傷後不能立刻抱起來,要讓孩子有個緩衝,等孩子的氣喘勻了,才能去抱孩子,要不會給孩子造成很嚴重的後果。」這下婆婆明白了小夏的良苦用心,孩子檢查後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1、時刻關注著孩子的行為
很多家長因為工作繁忙,不能時刻的在孩子身邊看著孩子,所以在家裡給安裝了圍欄和監控,避免孩子受傷,雖說現在的科技比較發達,但是再高的高科技,替代不了家長的時刻關注,因為危險發生的時候就在那一瞬間。
2、孩子睡覺的時候給足夠的空間
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有很多的小動作,手腳會不老實或者吃手指,所以家長要給孩子準備充足的空間,讓孩子有足夠的地方活動,累了孩子就自己睡著了,還有的家長喜歡摟著孩子睡覺,以為這樣會給孩子安全感,但是這樣會讓孩子的呼吸不順暢,睡姿也很不舒服,家長不妨讓孩子自己入睡,免得以後產生依賴,鍛鍊孩子的獨立性,但是家長要記得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寶寶亂動的時候受傷。
為人父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尤其是母親這個角色,做到一個完美的媽媽有很大的難度,但是每位母親都是竭儘自己的全力去愛孩子的,並且教育孩子是一個很辛苦的過程,也是一條很漫長的道路,家長要調整好心態,讓孩子平安的健康成長。
今日話題:還有哪些方法能避免孩子受傷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