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格律不合,誦詩讀音不準,康震為何能常年坐鎮《詩詞大會》

2020-12-12 騰訊網

在如今層次不窮的學術明星、文化IP名人中,康震無疑算是行業前輩,早在2008年的時候,他便活躍在各種文化類的電視節目之上,擔任主講人、評委。其中影響力比較大的,要算《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以及《經典詠流傳》等節目了。

《百家講壇》這一節目的紅火,讓康震這位主講人被觀眾所熟知。在眾多聲音獨特、年紀偏大的講師中,康震無疑有著形象上的優勢;而古代那些文人墨客的故事,在他富有感染力的聲音中,也尤為感人。

或許正是由于康震的這些特質,之後更具古典韻味的詩詞節目,也頻頻出現他的身影,許多觀眾都讚嘆:董卿和康震都那麼儒雅,二人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華麗的舞臺、璀璨的燈光,康震掛著極具親和力的微笑,一臉從容淡然地坐在評委席上,似乎是要努力印證蘇軾所說的「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確,大部分觀眾對於他都是這番印象,光他那些履歷頭銜拿出來,就足以讓人驚嘆。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番,因為名頭太多,實在數不過來,我相信盛名之下應該是無虛士的,數十篇論文、數十部出版書籍,非飽學之士,何以能為。我也一直認為,對於詩詞文化沉浸許久的康震,詩詞創作功力也是非凡的。

畢竟,那些站在舞臺背詩的選手,都能寫出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詩作,何況高坐在臺上的點評老師。可無意間看到康震的一些詩詞時,我發現這位詩詞專家並非是一位寫詩高手,甚至他的詩作,在我這個門外漢看來,有些不盡人意。

秉承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我打開了那期節目。屏幕中的康震老師,帶著自信的笑容,說寫了一首小詩,想送給現場的選手以及電視機前的觀眾,然後他用那富有感染力的聲音,抑揚頓挫地念出自己的作品:

大江東去流日月,古韻新妍竟芳菲。

雄雞高歌天地廣,一代風流唱春暉。

從七絕格律來看,這首詩是不合律的,稍微有些詩詞基礎知識的愛好者,都能看出。即便是在格律詩尚未成熟之前,古人也非常講究音韻之美,正如沈約所說的: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妙達此旨,始可言文。

若算是古絕,康震這首作品,也忽視了詩的音韻協調之美,第三句更是五連平,讀來十分拗口。雖然古體詩平仄比較自由,但也是相對而言,例如董文渙《聲調四譜圖說》中便一定程度探索出了古體詩的創作規律。

從內容上來講,這首詩則像是空喊口號,雖然用詞皆是「日月、天地、雄雞」這般極其具有氣勢的意象,但皆是陳詞濫調、且隨意拼接,毫無詩意可言。儘管康老師的聲音,同樣充滿激情,但同樣的「大江東去」,卻沒有他當初講蘇軾時那般豪邁,「一代風流」也少了意氣激昂。

詩詞雖然篇幅短小,但亦是文章的一種,同樣講究章法,康震老師這四句詩,仿佛是單獨的存在,隨便抽去哪一句,似乎都不影響我們理解。我們在讀那些經典的古詩詞時,會發現即便是更換一個字,都會打破原來的意境和美感,這就是差別所在。

如果細細琢磨,這首詩還有許多問題,比如說「流日月」、「風流唱春暉」等。之後我又搜索了幾首康老師的作品,發現水平確實不高。當然,或許康震的精力並不在創作詩詞之上,主要是研究詩詞,這無可厚非,不會寫詩並不是我等鄙薄康震老師的理由。

康震老師也並沒有標榜自己是詩人。古來今往,很多文學評論名家都是不太會寫詩詞的,比寫出《詩品》的作者鍾嶸、《滄浪詩話》嚴羽,所以,著作等身的康震不擅長寫詩,也無須驚異,而且康震還兼顧書、畫等文學藝術。

不過,當在海拔最高的山脈聽書時,康震老師的朗誦的《詩經·關雎》卻讓我驚異了一番。如果沒有記錯,當年上學,老師講解「鐘鼓樂之」時,「樂」的讀音是le,第四聲,然而康震朗誦的版本是「鐘鼓樂(yue)之」。一位是山村中學教師,一位是知名高校博導,自然,我選擇相信後者。

不過因為家中有尚在讀書的孩子,所以我選擇查了一下《古代漢語詞典》,關於此詩的讀音,上面是「鐘鼓樂(le)之」,雖然不想承認,但還是不得不承認,康震老師這句詩應該是讀錯音了。

雖然康震老師有著一些小瑕疵,卻不能影響他在文化節目中的地位。如今治學嚴謹、能作詩且品詩的學者有很多,為何康震老師能夠常年被邀請成為《詩詞大會》的點評嘉賓呢?我想,這還是因為康震老師聲情並茂的評點方式,深受觀眾喜愛吧!

至於說康震讓無數人喜歡上了詩詞,我覺得這有些言過其實,詩詞之所以受歡迎,還是因為它自身的魅力,絕非一人之力可以影響的。對於節目中嘉賓的講解,我們也應該帶著思考去接受。

畢竟《詩詞大會》這等節目,如何打著復興國學的旗號,也是一個娛樂節目,不是教學,更非治學,充其量可以稱作是「寓教於樂」,節目所面對的是像我一樣普通觀眾,我們無法領略高深的理論知識,而且這些知識也往往是枯燥無味的。

康震等學者,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和文化IP效應,他們能夠保證一定的收視率,另外他們富有親和力、特色講課的方式,也的確能夠一定程度將詩詞之美傳達給大眾,這對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有著積極的意義。

只是,名氣越大、影響力越大,希望諸位學者在電視節目上指點江山之餘、在寫書的閒暇時光,能夠靜心沉澱一下自己所學,然後以嚴謹的態度,將中國古典文化的精髓,以輕鬆的方式普及給大眾,將詩詞之苗種在孩子們心中,總有一天,詩詞會再次盛開在我們的世界,絢爛無比!

相關焦點

  • 當代古典詩詞,平仄格律該取消嗎?《中國詩詞大會》的創新是亂來
    圖:獲《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的「外賣小哥」雷海在數千年時光中,尤其是隋唐以後,以絕、律為主體的古典詩詞就是中國人的「國詩」,所有人要作詩就必需亦步亦趨地遵循它的規則,這是鐵律,從來都是這個樣子,沒有人會有意見,更不會對平仄格律存廢有想法。
  • 詩詞大會牛人康震,自己的寫詩水平如何?一首七言詩開篇就驚豔了
    因為《中國詩詞大會》,火了北師大的牛人康震老師。與一般嘉賓的點評相比,康老師的點評十分接地氣,他總是能找到觀眾感興趣的點,將傳統文化講解得深入淺出。不過,喜愛康老師的觀眾們給他出了一個不小的難題:「點評了這麼多詩詞,您自己寫詩嗎?」其實這個問題在筆者看來,確實有些為難人了。
  • 《詩詞大會》的嘉賓康震大放異彩,寫的詩歌如何?專家褒貶不一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如期而至,雖然主持人由董卿更換為龍洋,而且一度成為最熱的話題,但嘉賓們還是保留了原班人馬。可以看得出來,由於觀眾的喜愛度、身體條件等原因,節目以康震、蒙曼兩位老師為主,其中康震老師又是重中之重。
  • 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寫了首藏頭詩,網友:這水平比導師康震強多了
    詩詞大會辦了5季,產生了5位冠軍,其中雷海為能奪冠是很多人沒想到的。一個學歷不高的外賣小哥,喜歡詩歌也就罷了,卻能在詩詞大會第三季中打敗北大才子彭敏,奪下冠軍,這是為何?很多人想不通。其實大家只要夠了解雷海為,就能明白他為何能脫穎而出。
  • 《中國詩詞大會》評委康震,即興寫下一首七言絕句,暴露真實水平
    唐詩宋詞流傳了千年之久,至今盛況仍是雲蒸霞蔚,充斥著我們詩性的耳膜,隨意翻折一卷詩書,都有驚鴻一瞥飛來,都有氤氳紫氣歸去。《中國詩詞大會》秉著重振詩詞之風的目的,自開辦以來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與關注,受到了大量詩詞愛好者的熱烈追捧。
  • 康震,中國詩詞大會的嘉賓評委,有人說他是徒有其表,你怎麼看?
    詩乃隨心而發,方有詩之靈性,意為詩之魂,境為詩之魄,音為詩之修飾,律為詩之網規之用,不以附而輕其主也,唐詩宋詞之前非格律,卻不乏佳作之巔峰,無後人創新,何來音律、格律之出現!其唐詩宋詞豈不是胎死腹中?人世間有完人嗎?有高大全嗎?就這臺節目,康震老師已發揮極致,深入人心了,為什麼這麼挑剔,非得讓人們去質疑,特別是在孩子心上留下陰影。
  • 北師大教授康震,因詩詞大會上一首七絕,一夜之間讓自己跌落神壇
    在娛樂節目霸屏的現在,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中國詩詞大會》成為一道清流,這個節目的目的是為了激起人們對詩詞的興趣,參加的選手都是人中龍鳳,點評導師就更是各大高校的教授專家人物。 《中國詩詞大會》出色的導師有很多,但要說到最多才多藝的那還要屬康震老師。
  • 北師大教授康震,在詩詞大會上即興創作,一首七絕讓自己跌落神壇
    為了積極響應號召,弘揚傳統文化,2016年央視自主研發了一檔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在當年的6月播出,在這一年可謂是大紅大紫,節目還捧紅了四位妙語連發的評委老師——康震、蒙曼、酈波、王立群。
  • 中國詩詞大會:聽康震點評李白杜甫寫的山野江流,感受盛唐氣象!
    古詩所能表達的意象,向來豐富,同是一輪月,一潭水,或同是一片春色,一段秋光,不同的人,往往寫出了不同的感覺來。之所以這樣,感覺主要就是因為那些寫詩的人,因為他們有千萬種思想,有萬千種經歷,還有他們對字詞的敏感性,借景抒情也好,借物言志也罷,就讓境隨心動了。
  • 康震:詩詞從來都很酷 ​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康震認為,唐宋時期的一些特質值得參考,即國家富強、人心安寧、社會穩定、藝術經驗的積累以及全民文化素養的提高。參加《中國詩詞大會》5年,康震感覺大眾對古典詩詞文化的認知有了很大改變。以前喜愛詩詞的人似乎都「藏著掖著」,現在更多人開始樂於分享,吃飯時來個行酒令、飛花令,逛街買衣服也要作幾首小詩。
  • 康震:用詩詞浸潤人們的心靈
    他借詩詞出鏡,用現代傳播方式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在《開心辭典》裡解釋對聯平仄,在《漢語橋》中為外國學子指點迷津,在《中國詩詞大會》裡就選手的答題侃侃而談……康震風趣幽默的解讀,讓詩詞不再那麼「高深莫測」,也讓更多人體會到詩詞之美。
  •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老師開場白大全,豪邁大氣鼓舞人心!
    ,而且還要身體力行,勤於記誦。康震老師這期,康震老師選的是他的最愛毛主席的詩詞,別說,每次讀毛主席的詩詞,我也能讀出一種沖天的豪邁呢。無獨有偶,馬上他在第三期的時候,又送上了兩個月偉人的詩詞。第三期康震老師開場白:中華民族正在走向復興的徵途,我想在這兒,把大漢王朝的創建者的《大風歌》,獻給大家。希望我們大家都能成為這個時代的英雄。
  • 《詩詞大會》康震教授:書畫、學問都一流?老教授:平仄都搞不清
    《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讓大家一品古代文化的芬芳,有許多教授也因這些節目而迅速走紅,但同時又遭到了不少質疑,這不禁讓筆者想到魯迅曾說過的那句:
  • 《中國詩詞大會》裡誰的點評更具學術性?康震,蒙曼,還是酈波?
    康震第一,蒙曼第二,酈波第三,王立群跟前面幾位比差一點,點評的時候有時記不住,還要低先看一下,不接受反拔,我老公也這麼認為,我只發表自己的看法。中國詩詞大會,為什麼叫「大會」,好比古代文會肯定要加以議論。我覺得比賽第二。
  • 康震詩詞大會誤用杜甫千古名句,怎麼也沒想到,這個失誤這麼低級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第五期,選手們吟唱的腳步神遊而至白帝城,來到這座詩書璀璨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激揚文字,刻霧裁風,一較高低。 所以,白帝城又被譽為「詩城」。詩詞大會將這一期的主題定在這裡,是非常詩意的選擇。節目開場時,主持人龍洋這樣介紹白帝城:李白從這裡出發,輕舟飛揚,沿江東下,一往無前;杜甫在這裡遠眺,夔門天高,落木蕭蕭,舉酒賦詩,千古壯哉!
  • 詩詞微刊_藍水河詩詞大會:談詩詞格律同題詩
    藍水河詩詞大會:談詩詞格律同題詩發起:藍水河主題:就詩詞格律寬嚴之主張,以詩詞的形式表達個人觀點7蔡亞波談詩詞格律(一)中華瑰典百家吟,平仄分明韻律斟。偶得雄文須破格,騷人未必亂彈琴。(二)九州國粹萬家傳,歌賦詩詞唱誦填。
  • 不懂詩詞格律,能寫詩詞嗎?
    不懂詩詞格律,能寫詩詞嗎?當然可以。格律是個什麼東西?「格」指格式,「律」指音律,「格律」是指在漢字音韻學發展到較高層次的時候,唐人為了避免大家寫詩的時候出現語病、音病而開發出來的一套平仄格式和規則。
  • 詩詞大會冠軍陳更寫詩水平如何?現場寫七言詩教授當場指出錯處
    詩詞大會冠軍陳更寫詩水平如何?現場寫七言詩教授當場指出錯處時間:2020-02-15 10:21   來源:美詩美文的世界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詩詞大會冠軍陳更寫詩水平如何?
  • 你認為《中國詩詞大會》有哪些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我認為,既然冠以「中國詩詞大會」的名號,就得名副其實。自古以來,詩詞作為中華民族獨特的交流方式,不論高官還是平民百姓,都是喜聞樂見的。但從近代開始,卻很少出現廣為傳唱的作品。隨著近幾年傳統文化的回溫,學習詩詞之人也日漸增多,《中國詩詞大會》應潮而生。我從第一季追看的振奮,到第二季的遺憾,再到第三季的漠然,這些感受表達著我對這個節目的希望還有失望。說希望,是希望節目火熱的同時會有更多的驚喜;說失望,是失望節目連續三季都只是停留在背詩的環節。
  • 詩詞大會康震:錯用杜甫千古名句開場,這首詩大多數人都用錯了!
    師範大學的康震老師,是一位深受廣大觀眾喜歡的文化專家,我本人也非常喜歡。他在央視《經典詠流傳》、《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中擔當點評嘉賓,廣為人知。他講起中國傳統文化,聽起來真是一種享受。不過,近日看《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內容,發現康震老師出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