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第一次告訴人們,追隨自己的本心,方能物我相忘,在天地間任逍遙。於是,便有了《逍遙遊》。覓一寸聖地,築一個院子,在最接近自然的地方,尋得心靈的逍遙,於是,便有了[三清山泊心雲舍·山墅]。
點擊圖片,上山賞雪
逍遙,是閒適、是自得、是無拘無束。每一座泊心家園,都是心靈故裡,於此可尋回初心,尋回心靈的自由。泊心雲舍·山墅,是人與自然對話的一方道場。
穿過大門,來時的行色匆匆、俗世的紛紛擾擾皆留在門後,無己、無功、無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點擊圖片,上山賞雪
三清山,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宛若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巔,因此得名,兩千年前,世人便稱其為道教仙山。
開山祖師葛洪與李尚書,慕名而來。拋棄官職,在此煉丹、著述、清修,從此遠離紅塵。自從葛洪於此煉丹之日起,便成為隱士的嚮往之所。
唐人王鑑攜家人隱居山下,宋人王霖創建三清道觀,明代有王祜重建三清宮。於三清山修心養性,向先賢借一分智慧,尋求心中一個答案。
外界紛紛擾擾, 吾竹杖芒鞋;世間嘈雜無序,吾一蓑煙雨。
整個建築深諳順其自然之道,借自然之態,憑心之所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贛東北建築風格為主框架,用藝術手法稍作處理,最終以原始而明亮的姿態,一一展現在眼前,面對山景,漸次打開。
點擊圖片,上山賞雪
將建築融於自然,將自然引進院中,斑駁的光影穿過院牆,穿過玻璃窗,居所變得柔軟而輕盈,內心唯剩溫柔。
點擊圖片,上山賞雪
走進山墅,仿若走進山林。每一間主臥,皆由山景命名。這是玉虛,那是玉京,走一遍,已看盡山中之景,處處清幽。在此遊弋,塵世繁雜一一消失,心中早已修籬種菊。
點擊圖片,上山賞雪
坐於大堂,賞院中之景,窗明几淨,悠然自得,這不是遠行,而是歸途。
主臥陳列化繁為簡,木質門窗,木質桌椅,古典燈飾,潑墨油彩,古樸中透著藝術氣息。
和你的心上人,打著赤腳,一起走在木質地板上,在風中穿梭的是自由不羈的靈魂。
點擊圖片,上山賞雪
或許此刻想在陽光中跳躍,擇一處喜歡的場所,可以是籃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戶外的自由更加徹底。
當然,也可以躍進泳池,滌蕩自己的靈魂。青山圍繞的泳池,似乎本身就長在自然之間,當陽光徐徐灑來,吾心光明。
點擊圖片,上山賞雪
清晨日暮,一吸一呼,皆是自由。
點擊圖片,上山賞雪
你看藍水雲煙,你看雀落人間,你看霧凇璀璨,你看月灑河山。一切回歸本真,吾心逍遙。無事上山去,讓心靈任逍遙,泊心雲舍·山墅於三清山面世,等您回家。
圖片均為實拍,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