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因為《舌尖上的中國3》短短幾分鐘的視頻,「章丘鐵鍋」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12道工序,7道熱鍛,5道冷鍛,36000錘捶打。這是章丘鐵鍋的匠心標籤。一鍋難求,價格漲至數千元…… ……章丘鐵匠千錘百鍊的情懷,觸動了中國人的心。
不知道大家在做飯的時候,有沒有同樣的感受,炒菜時不僅油煙大、還粘鍋,刷鍋都成為了最費時間的事情。這不僅影響我們廚藝的發揮,還影響著美食的口味。三分廚藝七分鍋,炒菜更少不了一口好鍋,選擇好的廚具對烹飪來說非常重要。
章丘鐵鍋,因《舌尖上的中國》成為了鐵鍋界的網紅,祖祖輩輩打鐵的孫師傅的鐵鍋始終保持著原來的工藝,採用中國傳統的熱鍛加冷鍛打鐵工藝,一錘一印打造出來,,具有超高密度,無塗層不易粘鍋,炒菜香,炒菜時減少油的滲入,節省油量的同時,清洗更加方便。
章丘鐵鍋為什麼能走紅呢?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優點呢?
章丘鐵鍋需要經歷12道工序,一千度以上高溫錘鍊,經過三萬多錘鍛打,才能打造出來。一道簡單的清水炒雞蛋,便能看出其特點,不放一滴油,就能做到絲毫不粘。但由於工藝複雜,需要堅持、堅守,手工活辛苦不賺錢,這手藝沒有年輕人肯學,在整個章丘,還在堅持做手工鐵鍋的越來越少,孫鐵匠就是其中一位,孫鐵匠說,如果沒有由於舌尖欄目的熱播,章丘鐵鍋工藝可能就失傳了。感謝舌尖欄目,讓大家看到章丘鐵鍋的匠人精神,讓章丘鐵鍋的工藝和精神可以傳承下去。
孫師傅,1948年,出生在章丘市相公鎮的一個打鐵世家,章丘在歷史上是有名的「鐵匠之鄉」,古有「章丘鐵匠遍天下」之說。孫師傅打鐵是祖傳的手藝,抗戰期間,孫師傅的長輩們更是打造土槍土炮支援前線,還有許許多多的章丘鐵匠們,雖然沒有上前線,但為保衛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是一群默默無聞的抗日英雄。正是因為這種自豪感,孫師傅從小跟著父親學打鐵,長大後立志要成為一名真正的鐵匠。」一把把大大小小的鐵錘,小院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叮叮噹噹的打鐵聲,見證了一口口鐵鍋的成長,也見證了孫師傅的成長,孫家世代打鐵,作為家族第3代傳承人,孫師傅一直精益求精,一生只打好鐵,絲毫不敢馬虎,寒冬酷暑,年復一年,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孫師傅依然在堅持,當打出來的鐵鍋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他感到無比滿足,更堅定了一生打一口好鍋的信念。
隨著科技的發展,成本低廉,製作簡單的機器鍋、油桶鍋,迅速以低價搶佔市場,使得手工打造的鐵鍋根本沒有市場,讓不少堅持手工打鐵的匠人瀕臨失業。鐵匠手藝向來只在家族傳承,不能隨便招外人,慢慢的能打鐵的人越來越少。。。
《舌尖3》的熱播後,一度出現章丘無鍋的現象,這讓孫鐵匠看到了希望,又召集齊老夥計們開始忙碌了起來,看到自己打的鍋得到各界人士的肯定,孫鐵匠眼角泛起了感動的淚花。
章丘手工鐵鍋是怎麼煉成的?
章丘手工鐵鍋鍛造需要經過12道工序,7道冷鍛,5道熱鍛,大大小小十幾種鐵錘工具,一千度以上高溫冶煉,三萬多錘鍛打,再加上孫鐵匠這樣的手藝人幾十年精湛的老手藝,最終才能鍛造出一把合格的章丘鐵鍋。孫鐵匠說 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馬虎,你怎麼對它,它就怎麼對你。
鐵鍋內壁上隱約透著斑駁的錘印,卻又摸不到,這是幾萬次的鍛打和民族千百年來的傳承精神。
鐵鍋經過精細的手工冷鍛,從凹凸的錘印鍛打到光滑如鏡為止,是真實手打的痕跡
孫鐵匠說,為了保證鍋的品質,打鐵鍋的鐵板必須是正規國企鐵板,其他小企業的鐵板再便宜也不能用!鍋把一體,結實耐用,一口鍋可以用一輩子!
這麼複雜傳統的工藝有什麼好處?
經過傳統的鍛打工藝後,鐵密度變高,厚薄適中,良好的導熱性能,炒菜受熱均勻,炒菜更香。
因為三萬多錘的鍛打,其密度更高,更不易粘鍋,沒有任何化學塗層,保證健康的同時也不怕粘鍋的煩惱。
通過正常的保養使用慢慢的形成一道自然油膜,可以實現物理性不粘,傳統鐵鍋不怕鏟子刮擦。我們在購買不粘鍋時,賣家都會建議使用木鏟子,因為金屬鏟子容易破壞不粘鍋的塗層,進而會使塗層落入食物中,影響人體健康。此外,不粘鍋塗層破壞後,炒菜還容易糊鍋。章丘鐵鍋不怕金屬鏟子刮擦,表面也沒有化學塗層,自然也就沒有這兩個方面的煩惱了。
鐵鍋開鍋後,在後期的使用過程中,每次炒完菜只需用熱水和刷子洗刷,不需要用洗潔精清洗鐵鍋。久而久之,鐵鍋表面就會生成一層油光,相當於一層不粘鍋塗層的效果。因此,用鐵鍋炒菜時,就不需要放太多的油。省油的錢可以買好幾個鍋了,關鍵是讓家裡人吃得更健康。
孫鐵匠說,用章丘鐵鍋炒菜能補充鐵元素。高溫下,鐵鍋中的少量鐵元素會滲入到食物中,因此,使用鐵鍋炒菜,在客觀上還起到了補鐵的作用。
烹飪效果
三萬多錘的鍛打,鐵密度變大,厚薄適中,良好的導熱性能,鍋體鍋底受熱均勻,能免油煙的產生。在烹飪中,它可以上明火,又可以用在電磁爐上。鍋的深度比普通炒鍋更高,不僅可以煎炒,還可以燜,燉,油炸紅燒,保證每一種食材受熱均勻,每一口都香滑鮮嫩。
向那些手藝人致敬!
在這個愈發浮躁的快節奏時代,我們始終堅持匠人精神,匠人精神是什麼,匠人精神,中國自古的傳承!對打了45年鐵的孫鐵匠來說來說,匠人精神就是用心打造一口好鍋,匠人精神就是繼承章丘鐵鍋的傳奇,孫鐵匠堅持每一口鍋必須歷經12道工序、再過18遍火候、1000度高溫錘鍊、經過三萬多次捶打,章丘鐵鍋的傳奇,力透工匠精神。章丘鐵鍋走紅,在於它是純手工鍋,是匠人們一錘錘敲打出來的。純手工製品與現代化機器生產的商品,在產品生產上很難說孰優孰劣,但對於每一口鍋,章丘鐵鍋上都凝聚著的匠人身上的一絲不苟,精業敬業精神。一分鐘120次的鍛打每一錘都代表著匠人的心血,也正是因為這每一錘的鍛打才賦予了鐵鍋以人文情懷,才能受得起大家的追捧。
傳承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基礎,也許機器化的大生產是現代科技的進步,但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手藝也不能就此埋沒。全國還有更多的老匠人被遺忘在角落了,說不定什麼時候他們的手藝就會失傳。章丘鐵鍋很幸運能被舌尖3發現,進而被熟知,但是那些被遺忘的慢慢的只能成為我們民族的遺憾。孫鐵匠說希望自己能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帶出一個合格的徒弟至少需要5年時間,為使這門手藝能繼續傳承下去,現面向社會各界收徒,徵集吃苦耐勞人品優秀秉承中國文化傳統的有志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