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發音、糾音的問題,我已經寫過不止一次,觀點也非常明確:小孩子不需要糾音,家長帶娃英語啟蒙,也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糾音上。
不過我發現,不少家長們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做到。聽到孩子說錯了讀錯了,就不由自主要去糾正發音。
在啟蒙營的課程裡,聽孩子們的音頻時,我偶爾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景:孩子好好在讀繪本、或說英文,家長突然打斷,告訴孩子某個單詞應該怎麼念。孩子們,有的照著媽媽的示範讀一遍,有的聽上去有點懵,停在那裡不知道接下來該幹嘛。每每聽到這時,我的感覺,如下圖。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行語言,全世界的人都在學。可是,似乎只有中國人,對發音純正這件事,特別有執念。光是學到發音標準還不行,得地道,純正,如果能達到那種閉著眼睛聽,分不出你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的程度,那真真是極好的了。而且,發音好,和英文好,在很多學英語的中國人心裡,是劃等號的。發音好的人,聽到發音不那麼好的人說英語,總是會產生那麼一點優越感。黃子媽非說我也有發音優越感。因為每當聽到某個課程視頻裡,老師口音較重,我就會忍不住開啟吐槽模式。老師身份特殊,負有引導學生的責任,肯定在發音上需要更嚴格要求。但是普通人,發音是否很標準,其實無所謂。口音反而是一個身份、背景的證明。我喜歡看崔娃秀,尤其喜歡看他模仿各國口音。聽到具有代表性的口音,人物形象一下子就出來了。看表情,猜他在模仿誰
花大力氣消除自己的口音,其實也就消除了你的文化根源。學生時代,我聽過一個英文廣播劇,大意是:有個外國人為了消除自己的英文口音,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模仿英國人的發音,說話的樣子和談論的話題也儘量靠近英國人,最後終於成功讓初次見面的人都以為他是在英國長大。
可是,這個人的朋友,卻覺得和他說起話來彆扭,因為朋友們了解他,知道他的背景。所以,這個人成功實現了融入母語人士圈子的願望,卻又無法和老朋友愉快玩耍了。
我在國際廣播電臺做英文主播時,同節目的外籍搭檔經常覺得不解,為什麼會有聽眾發簡訊來,挑剔主持人的發音。他覺得,要挑剔,也應該挑剔內容,比如覺得主持人某句話說得不對、沒道理,挑剔發音的意義何在,他無法理解。老外一般都不會介意非母語人士的口音,前提是能讓人家聽明白,就可以。語言本來就是交流工具,這工具不必多麼精緻,好用就行了。可能有的家長還是覺得不甘心:為什麼同樣學英語,有的孩子發音好,我的孩子就很一般?怎麼能更好一些?曉華以多年學英語、教英語和糾正發音的經驗告訴你:發音不好,主要是以下三個原因:發音受環境影響最大。如果我們周圍的人說話都帶某種口音,我們肯定沒辦法,也得帶上。方言和普通話的較力,就是例子。朗朗的妻子吉娜,說一口純正的東北話,也肯定是受身邊人的影響。所以,我建議帶娃啟蒙的爸媽們,啟蒙初期親子閱讀為主,之後一定要慢慢引導孩子聽音頻,兩條腿走路。因為音頻中的發音比我們自己的發音好很多,會給孩子正向影響。聽力敏感程度,對發音的影響也很大。有的人,聽的英文都是標準發音,可是聽不出來自己的發音和標準發音間的區別,那也就無從改善。說句喪氣話,聽力敏感度,很大程度是天生的。就好像一個五音不全的人,雖然也能靠視唱練耳改善自己的音準,但終究是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把歌唱在調上。不過有一件事是確定的:孩子的聽力,絕對比大人的聽力好。孩子越小,越容易在潛移默化中吸收周圍的語言和發音。所以,趁孩子小的時候多聽,才是改善發音的王道。這也是很多家長的啟蒙誤區。太早學拼讀,太早讓孩子讀,其實是剝奪了他們訓練耳朵的最佳時機。 這個問題,我之前已經寫文章講到過。這裡,再搬出我的多年專業糾音背景,告訴你:糾音真的不好糾!我做過多年的播音指導,幫年輕同事,一對一解決發音和朗讀上的問題。我自認為還是個不錯的老師,因為我耳朵敏感,又善於總結,很容易發現別人的問題所在。不過,通過這段經歷,我也告訴大家:糾音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努力,效果還因人而異,不一定好。2.自己聽出來這裡錯了
一個詞的發音,就需要這麼長的流程,中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之前的功夫就白費了。多數人在第2步就卡住,聽不出來自己發音哪裡不準。這之後,最難的環節在哪裡?就是5、6 、7這最後三步。很多人練著練著,就會退回以前的錯誤發音,也有人單個單詞能發對,一放到句子裡,立刻又忘了正確發音是什麼樣的。因為習慣的力量太強大,不光需要更強大的力量與之對抗,還需要時間,需要日積月累的練習。曾經有不少家長建議我做發音課。我也動過心,對我來說既不難,又是興趣所在,我還有大量經驗。但是,正因為做過這行,我才知道,糾音的過程漫長,效果有限,而且對於孩子來說,更不是英語啟蒙的重點。 好像很多啟蒙問題,說到最後,都會落到多聽上面。那是因為,聽,就是學語言的王道!多聽,才能聽得出口音和口音間的區別,多聽,孩子才有可能被影響,下意識去模仿音頻中的標準發音。每個人的聽力敏感度,確實天生有別,但是嬰幼兒時期,孩子的聽力最敏感,這是被科學研究證明的。所以,從小開始多聽,才能在孩子聽力最敏感的時期,習得英語,改善發音。喜歡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