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常聽見「耕耕耕谷」的鳥叫聲,為什麼現在聽不到了?

2020-12-20 極致畫面

小時候每到了要收穀子的時候,就能聽見「耕耕耕谷」的叫聲,其實這是四聲杜鵑的叫聲,各個地方對這個叫聲的叫法也不一樣,有的地方說是「豌豆包穀」有的說是「算黃算割」還有人說是「One more bottle」這樣叫的,這都是大家對四聲杜鵑的叫聲音譯過來的,四聲杜鵑的叫聲成為了很多人的童年,那麼為什麼小時候總能聽見的杜鵑叫聲現在卻聽不到了了

杜鵑鳥是一種很邪惡的鳥,小得時候老人就給我們講故事,杜鵑這種鳥是典型的忘恩負義,自私自利的鳥,其實這和杜鵑的繁衍方式有關,杜鵑喜歡把蛋生在別的鳥類的巢裡面,特別是斑鳩,等小杜鵑被斑鳩之類的鳥孵化出來,小杜鵑就把小斑鳩推出巢穴,所以大家都認為這不是一種好鳥,是一種很邪惡的鳥。但是其實杜鵑是出了名的益鳥,它特別喜歡害蟲,人類喜歡種植的農作物的害蟲,都是它愛吃的。

杜鵑也不是每天都會叫的,它們只有在繁殖期間才會叫,也就是我們聽到的「耕耕耕谷」的叫聲,在繁殖期間,為了求偶,杜鵑鳥就會站在高高的枝頭放聲大叫,這個季節大概就是每年我們收穀子的季節。而當繁殖期過去後,布穀鳥就不叫了,因為他們的蛋都是寄養在別人家的,所以也不用養育小鳥,這個時候就飛到更溫暖的地方去度過冬天了。

關於杜鵑流傳著很多傳奇的故事,例如望帝春心託杜鵑,杜鵑啼血猿哀鳴等等。大杜鵑也叫布穀,據說是因為曾經有兩個小孩和姑姑生活在一起,姑姑靠著在田裡拾取麥穗為生,可是麥穗總有拾取完的時候,有一天姑姑就去山裡看看有沒有麥穗,結果遇上了野獸丟了性命,兩個小孩在村民的幫助下可以種田養活自己,每次播種穀子也就是布穀的時候,小孩就會叫「可憐的姑,可憐的姑」,布穀鳥的名字就這樣流傳開來了。

隨著現在城市化建設的進程,城市周邊的農村越來越少,杜鵑沒有實物自然也就不會在這裡棲息,而全球氣候變暖也有一定的原因,布穀喜歡在天氣溫暖的南方,類似印度等地區都是他們喜歡棲息的地方。不知道什麼時候還能聽見這樣的叫聲,真讓人懷念啊。

相關焦點

  • 你知道這些鳥叫聲是什麼鳥嗎?大自然的傑作,你知道幾個?
    就拿鳥叫聲來說吧,很多人並不知道到底是什麼鳥,大多都是聽其聲不見其蹤。位於商洛市的老家,也是鳥類的家園,曾有多種鳥叫聲留在心底,問過很多人也不得真相。記憶最深刻的有以下幾種鳥叫聲:春季「布穀、布穀」、麥黃季節的「快黃快割」、端午節前的「接姐接姐回家過端午」和端午節後的「送姐回呀」,如今很少聽到了。那麼,這到底是什麼鳥的叫聲呢?
  • 小時候常吃的「寶塔糖」,美味又驅蟲,為什麼現在見不到了?
    現在的70後、80後應該對小時候的一種糖果記憶猶新,那就是 「寶塔糖」,為什麼取這個名字呢?因為這一粒粒的糖果,被做成「寶塔」的形狀,所以取名寶塔糖。小夥伴們為什麼會對這種糖果印象這麼深呢?因為這種糖果不僅僅是味道超級棒,當年還被用來當作驅蟲藥,不僅免費,而且要當成任務必須要吃掉,想想就很有意思,但是現在這種糖果已經很難見到了。小時候常吃的「寶塔糖」,美味又驅蟲,為什麼現在見不到了?70後、80後對於這種糖果,絕對是印象深刻。首先就是在那個物質條件不是太好的年代,並不是每個家庭裡的小孩都能吃到糖果的,學校裡免費發放,自然是無比開心的事情。
  • 鄉下的這6種鳥,現在都成了保護動物,你見過幾種
    在這些地方到現在還能看到一些飛禽走獸,這其中鳥類是最常見的一種,小編就記得小時候經常去抓一些鳥來養著玩,有些鳥兒是可以馴服的,就好比八哥,養大了很好玩,吹個口哨就飛過來了,停在肩上或是手上,很聽話,不知道你們小時候有沒有養過鳥呢?很多鳥都是小時候才要幫它找食物,等它長大了,自己就會飛出去尋找食物了,很好玩
  • 家裡總聽見鳥叫 打開排煙道嚇一跳
    家裡沒人養鳥,廚房卻經常傳出鳥叫聲,鞍山一居民家就遇到了這種怪事,一番排查之後發現一窩鳥在家中不僅做了窩,甚至還孵出了崽!鞍山立山太平居民黃濤(化名)最近總在家裡聽見鳥叫聲,還是那種很急的尖叫。家中沒人養鳥,這若隱若現的鳥叫聲是從哪裡來的呢?經過一番查找,黃濤在廚房發現了端倪,在一個安裝抽油煙機的排風管的柜子裡,有一個放雜物的紙盒箱,打開箱子才發現,一半的地方被一堆樹枝草葉佔據了,裡面居然還有三隻連毛都沒長的青黑色小傢伙在蠕動,原來自己家裡居然有一個鳥窩。
  • 常被人用公雞叫聲誘捕,市場上曾賣120一隻,現在沒人敢捉
    在農村,除了最常聽到狗吠鳥叫以外
  • 為什麼在農村聽見貓頭鷹笑會死人,遲暮老人聽了更是慌張
    在農村裡,老話常說,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貓頭鷹叫不可怕,可貓頭鷹一笑,就暗示著附近將有人死去。至於貓頭鷹為什麼叫呢,貓頭鷹是怎麼笑的呢,這又怎麼由來呢。貓頭鷹因為嗅覺靈敏,農村又多山多林,適宜貓頭鷹生活。
  • 鳥的叫聲趣談——春天裡的瘋狂事
    春天來了一種鳥,似乎無處不在卻難得一見。這種體大卻羞澀的鳥,行蹤詭秘並不張揚,除了歌唱的時候。其聲音穿透性極強,略魔性(啊哦——啊哦——)的唱詞為人所熟知,它就是噪鵑。視頻:歌唱春天福州的小區裡常常住著兩位歌唱家:烏鶇和鵲鴝,它們每天一大早就為居民送上歌聲,先是獨唱,後對唱,最後乾脆合唱,唱完又把所有的再來幾遍,叫人餘音繞梁,揮之不去,只好起床。但最近,這兩位我們熟悉的老藝術家很快就要被一位新秀趕上了,它就是海南藍仙鶲。
  • 十種農村很常見的鳥,很多城裡人都不認識,尤其是最後一個!
    而現在,麻雀在農村雖然也很常見,卻很少再能看見成大群,多的說不清的麻雀了!過去麻雀是「四害」之一,現在被列入保護動物行列,不得隨意捕殺,販賣!第九名:斑鳩 斑鳩也是農村非常常見的鳥類之一,小時候,在我的印象當中,其數量僅次於麻雀,也是一群群的,而現在那種成大群的壯觀景象已經不見了。現在有時見到,也是二三隻或四五隻的出現,數量銳減。
  • 生活空間 | 鳥聲洗心
    鄉村廣袤的天地有著鳥兒歡快的叫聲,它會感染愉悅一個人的心情,何況是春光中的鳥聲呢。春日回老家,當雙腳踏進故土,首先迎接我的是鳥聲。晚上,躺在老屋的床上,側耳靜聽,能聽見草叢裡的蟲鳴和夜鶯的叫聲。夜深了,鄉村變得無比寂靜。天蒙蒙亮的時候,屋外就傳來鳥兒「啾啾啾」的叫聲。起身出門,只見滿天的霧像一層紗籠罩著整座村莊。一路向田野走去,入耳的全是鳥鳴,各種鳥兒的叫聲像花瓣一樣落在身上。
  • 突然發現農村老鼠少了,夜裡聽不到貓頭鷹的叫聲,是什麼原因?
    突然發現農村老鼠少了,夜裡聽不見貓頭鷹叫了,為什麼?近幾年來,農村生態保護確實做得非常好,野生動物得到了有效地保護,如貓頭鷹存在的數量逐漸增加,從而抑制了田野和農舍裡的老鼠生存和繁殖,數量也有所減少。這是客觀事實,是勿容置疑的。
  • 在農村經常聽到咕咕~咕的鳥叫聲,今天終於知道是什麼鳥了
    小時候經常掏這年的蛋,我們這叫它鴿子咕,外形長的像鴿子,頭為鴿灰色,上體大都褐色,下體粉紅色,後頸有寬闊的黑色,其上滿布以白色細小斑點形成的領斑,在淡粉紅色的頸部極為醒目。尾甚長,外側尾羽黑褐色,末端白色,飛翔時極明顯。嘴暗褐色,腳紅色。雌雄差異不大。不太怕人,所以近距離能觀察到外貌特徵。現在農村也很常見。
  • 杜鵑鳥的叫聲 杜鵑叫起來是布穀布穀的
    杜鵑鳥我想大家肯定不陌生,在我們生活中,它們喜歡吃害蟲 然而對於飼養杜鵑的人來說肯定很喜歡聽他的叫,布穀布穀的很動聽,所以我們也叫它布穀鳥。下面就由愛寵網的小編帶你好好了解下杜鵑鳥,對於喜歡杜鵑鳥的人可以進來看下哦。
  • 農村一種奇怪大鳥,叫聲像牛叫,老人說它一叫喚天就要開晴了
    摘要:農村一種奇怪大鳥,叫聲像牛叫,老人說它一叫喚天就要開晴了!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因為山林多,各種野生動物也比較多。走在農村的小路上,經常能聽到各種各樣的鳥叫聲。這些鳥都是經常能看到的,有些還喜歡在農民的房子附近築巢。不過,今天農夫要和大家介紹的這種鳥有點神秘,很多人只是聽過它的聲音,並沒有見過它長什麼樣。這種鳥常在下雨後叫喚,聲音很像老牛,農民叫它「老牛哞」,農村的老人還說它能預測天氣,只要它一叫喚,天就要開晴了,你認識嗎?老牛哞是在我們當地的一種叫法,其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有分布,不同地區的叫法也不同。
  • 斷翅鳥的叫聲
    不知為什麼有眼淚流下來。不僅如此,我的心臟也被滿腔的淚水淹沒了。一個男人,為什麼這樣不合時宜地懦弱!?這時,一隻大鳥突然從夜空中飛起來,在黑白交叉的光影裡,它的體型極為驚豔。也許是一隻貓頭鷹,在空中飛行起來時,像片失控的風箏。它飛過電線桿沒有停,我莫名感到一種惱怒。我準備了一塊石頭,對沫說,你等下,我送它上西天。
  • 想抓點麻雀吃吃 叔侄倆利用鳥叫聲誘捕毒殺153隻雲雀
    中國江蘇網5月31日訊 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叔侄結伴實施捕鳥計劃,導致153隻雲雀被毒殺。5月26日,海州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顏某甲、顏某乙,因犯非法狩獵罪均被判處罰金,又因顏某乙在緩刑考驗期內犯新罪,被數罪併罰,收監執行。  東海人顏某甲為顏某乙的叔叔,去年秋天,兩人一起玩牌時,顏某甲對侄子說想抓點麻雀吃吃。
  • 狗狗總是發出「嗚嗚嗚」的叫聲是為什麼?怎樣才能讓它安靜下來?
    狗狗總是發出「嗚嗚嗚」的叫聲是為什麼?怎樣才能讓它安靜下來?如果你們家的附近有養狗的人家,那麼一定經常聽見「嗚嗚嗚」的叫聲,至於什麼原因則並不是很清楚。有些人說是因為家門口有陌生的人經過,有的人則認為是因為狗狗能感覺到我們看不見的某種東西。
  • 為什麼現在吃到的東西,怎麼也找不到小時候的「味道」
    而現在長大了,卻總感覺找不到「童年的」那份感覺。總是感覺「這個世界」變化大,很多東西沒有小時候好吃了,沒有小時候的那種滋味了。其實,我認為很多東西並不是「它」變了,而是「你」變了。「它」沒變,它的味道依然如舊,但為何你卻感覺不同了呢?因為你成長了,你的味覺變得更加「靈敏」了;你的思想變得更加「複雜」了;你的生活變得更加「如意」了。
  • 入林不到1小時,發現30餘種鳥!貴陽一對夫婦15年時間練就觀鳥絕技
    記者跟隨吳忠榮老師上山後,邊走邊小聲地聊著鳥事,走了不到 20 米,她突然拿起相機朝 10 米開外的松樹梢按了幾下快門,鏡頭中出現了一隻漂亮的鳥兒。" 這是松鴉,常在針闊葉混交林活動。" 吳老師說。走不到 300 米的距離,她就通過聽鳥辨音,相繼發現了麻雀、大山雀、松鴉、山斑鳩、領雀嘴鵯、強腳樹鶯、紅頭穗鶥、白頰噪鶥、白鶺鴒等 9 種鳥類。
  • 為什麼關燈能聽見蚊子叫,開燈就聽不見了?原來是有科學依據的
    即使用枕頭蓋住耳朵,人們也能清晰地聽見,但就在我們感到極其不耐煩,開燈準備了蚊子大戰三百個回合的時候,蚊子卻集體消失了,「嗡嗡」聲也隨之消失。那麼消失的蚊子究竟去了哪裡呢,蚊子發出的叫聲為什麼只有關燈才能聽見?其實,這個問題是有科學依據的。
  • 四川口技達人"鳥叫"以假亂真 用口技戲弄捕鳥人
    4月15日傍晚,夕陽西下,滎經縣龍蒼溝的大山裡響起幾聲清脆悅耳的鳥叫聲,隨後響起一群鳥兒的叫聲。幾個路過的村民打趣道:「『鳥王』又在發號施令了。」可村民口中的「鳥王」並不是鳥兒,而是當地一位名叫劉星平的口技達人。  自學成才「鳥叫」可以假亂真  今年47歲的劉星平,少年時就開始學鳥叫。「我們家打開門就是大山。」劉星平說,在他小時候,山裡有數十種鳥兒寄居,他就經常去山裡觀察鳥,然後學它們的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