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從今年9月開始,杭州一所小學就在五六年級女生廁所都貼上了粉色的小提示牌,「特殊時期需要幫助請到醫務室噢」。老師表示,女孩子一般五六年級會月經初潮,擔心孩子們遇到這種情況不知道如何處置,經過一番的討論,決定在女生廁所貼上粉色的月經提示牌。此外,校醫還在醫務室準備了很多的東西,有全棉衛生巾,一次性內褲,紅糖薑茶和暖宮用的暖寶寶、熱水袋等。
杭州這所小學的暖心行動,獲得了網友的爆贊,上了微博熱搜第一的同時,也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讚賞轉發「貼心呵護,搭配全面性教育,讓孩子們免於成長的煩惱」。
02
學校的這一暖心舉動也引發了網友的集體回憶,很多的網友回憶起自己第一次來月經時的各種窘態。其中,有一個網友記得自己第一次來月經時,由於完全沒有相關的知識,她感覺自己得了很嚴重的病,很快就要死了,然後默默地等待那最後一刻的來臨。另外一名網友則在家人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用自己笨拙的方法去處理了一年半以後,才得以普及知識。而更多的網友回憶的是,自己或同伴,在同學面前各種的出醜的窘態。
03
作為每個女孩子必經的人生經歷,月經初潮的知識普及當然是必須的。相對於以往的遮遮掩掩的性教育,現在小學階段對於性教育好像有所改觀。筆者記得自己在學校專門接受生理衛生知識是在初中的時候,但生理衛生課也沒有很直白地講述,但是通過各種渠道了解相關知識的同學,也明白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真正講到相關性知識,好像是在一個隔壁班的女同學「出事」後,學校才匆匆地召集女生們認認真真地上了一堂性教育課。
反觀現在的小學生,除了網絡資訊發達,自己能從網絡等渠道接觸到相關的知識外,學校也會有組織相關的生理衛生知識課堂,如兒子所在的班級,也會有邀請醫學背景的學生家長等為學生講授相關的課程,也會有專門針對女生的生理衛生課程和青春期發育等課程。這些對於成長中的女生,都是必須的。
04
將性教育納入中小學日常課程其實還是有其必要性的,有些事情越是遮遮掩掩,則越會激發好奇心,還倒不如大大方方地擺上桌面,讓所有的學生都接受這樣的教育。這樣做的好處是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能更清楚地認識自己,認識即將面臨的生理髮育變化,在男女界限清晰的同時,也更加學會相互的尊重,更好地普及男女的性別平等,構建良好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將性教育納入中小學日常課程,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必要的保護。知識掌握得越多,越懂得保護自己。我國學生性行為低齡化的現象已經比較常見,性教育納入日常的課程,讓孩子懂得正視和保護自己的身體,如在極端行為偷嘗禁果的情況下,仍然有必要的保護意識,防止意外懷孕、墮胎等傷害性結果的發生。
孩子早點接觸性教育並不是壞事,關鍵在於如何去引導。要教育孩子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不正確的,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讓孩子在接觸性教育的同時,明白底線和紅線是什麼。觸碰法律的性行為肯定是禁止的,無論什麼時候,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是最重要的。
以上圖片皆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往期內容:
張桂梅看到山區女孩成才哭成淚人:教育改變女孩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