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找到你》直戳淚點!你可知小兒膽道閉鎖是什麼病?

2020-12-22 湖南在線

電影《找到你》正在熱映,好評不斷。影片講述了三個媽媽間微妙的關係,母愛無差別,每位媽媽都愛孩子。影片中的保姆孫芳(馬伊琍飾),尤其讓人印象深刻,她的女兒珠珠出生就患有「怪病」,由於沒有及時明確診斷,幾經輾轉到大醫院就診後才知道,珠珠得了一種罕見疾病——膽道閉鎖。但此時的珠珠已1歲多了,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此時唯一的希望就是肝移植,孫芳作為媽媽,從沒有放棄過珠珠的治療……

為了救女兒,孫芳想盡一切辦法四處借錢,最終由於無力支付肝移植的手術費用,他們只有離開醫院,回到家中,中斷的藥物治療使得珠珠的情況更加糟糕,最終,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裡,珠珠永遠地離開了媽媽……

膽道閉鎖到底是什麼病?為何需要肝移植?能早期診斷並治療嗎?如何預防它?

膽道閉鎖到底是什麼病?

膽道閉鎖,是小兒膽道發育的一種先天性畸形,導致患兒的肝內、外膽管出現阻塞,使得肝臟內的膽汁無法順利排出,進而損傷肝臟,繼續發展為肝硬化、肝衰竭,最終只能肝移植。而且,膽道閉鎖疾病進展十分迅速,如不治療,寶寶一般活不過2歲。

膽道閉鎖有哪些症狀呢?

1「鍍金」降生的寶寶

大家都知道,新生兒出生後會有生理性黃疸,而膽道閉鎖最為常見的表現也是黃疸,這也是許多膽道閉鎖寶寶延誤診斷的重要原因;需要注意的是,生理性黃疸多半在出生後2~3周後消退,而膽道閉鎖寶寶的黃疸則通常不消退且日益加深,皮膚變成金黃色甚至褐色,膽道閉鎖佔新生兒長期阻塞性黃疸的半數病例。

因此,當寶寶出生後黃疸消退延遲,要予以重視,及時就醫。

2灰白色的便便

由於膽道梗阻導致膽汁無法自肝臟排出、進入腸道,膽道閉鎖寶寶會排出不含膽汁的灰白色陶土樣大便。有些寶寶出生時並無異常,但隨後糞便慢慢變成棕黃、淡黃米色,最終變為灰白色陶土樣。病程較晚期時,由於寶寶全身黃疸進一步加重,腸道黏膜內膽紅素增高,浸染大便,偶可使其略現淡黃色,此時寶寶的尿色可變為茶色或醬油色。

3腹脹如鼓的肚肚

由於疾病進展後期,膽道閉鎖寶寶會因為肝臟持續損傷,繼而出現肝、脾腫大,繼而出現腹水,表現為腹部膨隆,腹壁出現一條條蜿蜒盤曲的曲張靜脈,正如《找到你》影片中破舊出租房中的小珠珠一樣,腹部高度膨隆、呼吸困難。這正是膽道閉鎖發展至肝硬化晚期的典型表現,此時寶寶的生命已危在旦夕,只能寄希望於肝移植手術。

如何診斷膽道閉鎖呢?

 

目前臨床常用診斷方法和流程是:

① 病史+典型臨床表現:進行性黃疸加重,灰白色陶土樣大便,尿色加深至茶色;腹脹、肝大,腹腔積液等;

② 血液生化檢查:可見以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的總膽紅素增高,肝功能先為正常,以後轉氨酶逐漸增高;

③ B超:可觀察到縮小的膽囊或肝門區的纖維塊,以及觀察肝包膜下血流有無增多;

④ CT或MRI:觀察肝臟和膽道形態;

⑤ 術中膽道造影檢查:為目前診斷膽道閉鎖的金標準。

早期診斷|滴血診斷膽道閉鎖

在層層轉診和反覆的檢查中,不僅耗費大量的金錢、人力、物力,對於寶寶和媽媽而言也是巨大的身心折磨。往往到大醫院確診時,寶寶早已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只能等待肝移植手術挽救生命。此時,且不說手術風險提升,巨額的手術費用和稀缺的肝臟供體,更使得寶寶的治療難上加難。

武漢協和醫院小兒外科湯紹濤教授團隊發現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7(MMP-7)為膽道閉鎖重要分子標誌,並首次在世界範圍內確立了MMP-7分子診斷的閾值標準。僅僅通過一滴血,體外無創檢測MMP-7蛋白,能夠將膽道閉鎖診斷的靈敏度提高到98.67%,特異度提高到95%,整個檢測時間只需4小時,費用降低到千元左右,確診最小年齡提前到3周甚至更早。

如何治療膽道閉鎖?

現階段,手術是治療的唯一方式。

膽道閉鎖不經治療將在2年內因為肝功能衰竭而失去生命。珠珠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本該健康快樂、茁壯成長,卻在僅僅只有一歲八個月的時候永遠離開了媽媽。

1葛西(kasai)手術

簡單來說,葛西手術是切除肝門部閉鎖的膽管組織,重新建立肝臟膽汁的引流管道,將其恢復引流至腸道中。由於膽道閉鎖是肝內、外膽管的閉鎖,閉鎖的類型、程度不同,患兒的預後也不同。葛西手術的基本思路在於,切除閉鎖的肝外膽管後,若在肝門附近可能有殘存的微小膽管,則重建引流後,膽汁可能順利排出,患兒得以存活;反之,則引流不暢,肝臟損傷進一步進展,最終進展為肝衰竭,只能寄希望於肝移植。

值得注意的是,葛西手術的最佳時機是60天內。因為膽道閉鎖肝臟損傷進展十分迅速,研究表明,60天後,肝臟損傷往往不可逆轉,此時再做葛西手術往往不能達到理想的引流效果,最終需要肝移植。

2肝移植

肝移植是先天性膽道閉鎖發展至終末期惟一有效的治療手段。在小兒肝移植中,先天性膽道閉鎖所佔比例接近一半,其中1歲以內中,所佔比例約90%。葛西手術後約67%的患兒仍需肝移植救治,由此,葛西手術成為了患兒在接受肝移植以前的一種重要的過渡性治療。

湯紹濤/文

相關焦點

  • 武漢協和醫院發布重大科研成果:一滴血可確診小兒膽道閉鎖
    9月25日,武漢協和醫院發布一項「可寫進教科書」的重大科研成果:該院小兒外科湯紹濤教授團隊歷時11年潛心研究,在世界範圍內首次確立了血清蛋白MMP-7診斷膽道閉鎖的標準閾值,患兒只需抽取兩毫升血,通過體外無創檢測該蛋白,一旦數值超出52.85ng/ml,就可確診為膽道閉鎖,整個檢測時間只需4小時,確診最小年齡提前到出生2周。
  • 《找到你》中令人聞之色變的膽道閉鎖是什麼?專家:不及時治療很難...
    原標題:《找到你》中令人聞之色變的膽道閉鎖是什麼?專家:不及時治療很難活過1歲   自《找到你》國慶期間上映以來,各種影評一直在增加。電影裡關於中年女性的苦以及父愛的缺失都成為了人們討論的重點。然而在這部電影中,孫芳的女兒患上的疾病——膽道閉鎖卻少有人討論。
  • 廣西有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綠色通道」
    活動現場  12月26日,廣西第四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義診活動在廣西國際壯醫醫院舉行。  當天,來自天津和廣西兩地的小兒外科、器官移植等相關學科的專家為百餘名患兒提供義診活動。活動現場  膽道閉鎖是嬰幼兒黃疸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以肝內外膽道不同程度纖維化梗阻為特徵,若不能得到及時有效治療,會導致肝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 江西省第二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學術會議
    2018年5月11日,天使媽媽江西省膽道閉鎖篩查、義診啟動儀式暨第二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學術會議在南昌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中國民主建國會江西省委員會、江西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辦,北京天使媽媽慈善基金會、江西省兒童醫院承辦。
  • 第七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論壇在天津落幕
    為了更新膽道閉鎖的相關知識,加強國內外專家交流,2018年10月13日,由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天津市兒童醫院、《中華小兒外科雜誌》編輯部和《中華器官移植雜誌》編輯部聯合主辦的第七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論壇在天津召開。
  • 新生兒黃疸兩周沒退 要警惕膽道閉鎖並迅速就醫
    她的寶寶全身皮膚金黃,起初她以為是生理性黃疸,不料滿月後黃疸還是沒退,身子愈發虛弱,後來到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查確診為小兒膽道閉鎖。&nbsp&nbsp&nbsp&nbsp醫生說,新生兒黃疸2周沒退,就要警惕小兒膽道閉鎖。該疾病在新生兒中發病率為萬分之一,這個病是有得治的。小兒膽道閉鎖手術做得越早越好,一旦轉為肝硬化就要做小兒肝臟移植。
  • 挽救先天性膽道閉鎖兒童生命,你我共同參與
    4月10日,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兒慈會)聯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浙大一院)線上發布「小黃人」貧困患兒救助項目,免費為全國範圍內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貧困患兒開展小兒肝移植手術。然而挽救先天性膽道閉鎖患兒任重而道遠,需要你我共同參與,匯聚愛心,共同為絕望的家庭點燃新生的希望!
  • 新生兒黃疸兩周沒退 要警惕膽道閉鎖並迅速就醫-廣西新聞網
    她的寶寶全身皮膚金黃,起初她以為是生理性黃疸,不料滿月後黃疸還是沒退,身子愈發虛弱,後來到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查確診為小兒膽道閉鎖。醫生說,新生兒黃疸2周沒退,就要警惕小兒膽道閉鎖。該疾病在新生兒中發病率為萬分之一,這個病是有得治的。小兒膽道閉鎖手術做得越早越好,一旦轉為肝硬化就要做小兒肝臟移植。
  • 如何辨別膽道閉鎖與黃疸?
    身體周刊:膽道閉鎖的黃疸症狀,與新生兒黃疸有何區別?如何進行規範化治療?鄭珊:膽道閉鎖的黃疸,與新生兒普通黃疸的症狀很像,很容易誤診,唯一的差別就是,新生兒黃疸有波動,一段時間好了,一段時間又發病,而膽道閉鎖的黃疸是持續性上升,越來越黃,還有糞便白色陶土樣,通過B超、抽血查肝功能,可進行早期診斷。
  • 千萬別把它誤認為」黃疸」,《找到你》中令人聞之色變的膽道閉鎖...
    華龍網10月30日15時訊膽道閉鎖,這個舊稱「大肚子病」的惡魔,每年奪去數千名中國新生兒的生命,卻至今未得到正確的普及。什麼是膽道閉鎖?膽道閉鎖是新生兒期少見且嚴重的黃疸性疾病,患兒肝內以及肝外的膽管因進行性的炎症及纖維化從管狀結構變為實心組織,導致肝內膽汁無法排出而皮膚黃染、肝臟損傷及纖維化、硬化。如不及時手術治療,患兒常常在2歲之前死亡。基於閉鎖的部位主要分為3型,I型為膽總管閉鎖,II型為肝管閉鎖,III型為肝門部肝管閉鎖,其中III型閉鎖約佔90%以上,預後相對較差。
  • 先天性膽道閉鎖最終會導致肝功能衰竭,大多數孩子將在一年內死亡
    看完電影《找到你》之後,我寫了那篇文章《姚晨、馬伊琍的痛:鬥渣男,首先你得有很多錢》,引起了很多媽媽的共鳴。可是腦海裡揮之不去的卻是農村媽媽孫芳,一歲多的女兒珠珠因為從小患病,高額的手術費摧毀了這個媽媽。影片中的珠珠,因為重病沒有得到爸爸的任何憐惜,聲稱「醫生都說活不久了」,所以他放棄一個孩子是有理有據的。
  • 亞洲女嬰多發先天性膽道閉鎖
    先天性膽道閉鎖屬於小兒常見先天性疾病,特別好發於亞洲女嬰身上。「對於先天性膽道閉鎖,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孩子年齡在60天內效果最好,否則可能不耐受手術或預後很差。」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肝膽醫院肝膽外科劉超副教授表示。遺憾的是,大部分患兒被發現患病時都已錯過手術最佳時期,而此時最好的補救辦法就是父母捐肝。
  • 寶寶化身「金菩薩」或是膽道閉鎖惹的禍
    後來到另一家大醫院求治,經系統檢查後,琳琳被確診為「膽道閉鎖」,且需要儘早手術治療。「不就是黃疸嗎?為何要動手術?」雖然家人心存疑惑,但還是積極配合醫生的診療建議,手術後經一段時間的恢復,琳琳身上披的「金裝」終於慢慢退去,變回原本白白的小臉。小兒外科專家指出,膽道閉鎖是嬰兒期比較常見的一種嚴重的肝臟疾病,如不及時治療,大多數將會在2歲以前死亡。
  • 孩子,爸爸媽媽永不放棄你,認識新生兒膽道閉鎖
    ,所以立刻建議我們安排手術,確認球球是不是膽道閉鎖。現在球球還在恢復中,我和老公整理了膽道閉鎖的相關知識,供新手爸媽查閱。Q:什麼是膽道閉鎖?A:膽道閉鎖簡單的說就是膽道不通,膽汁累積在肝臟無法排入腸道。
  • 寶寶黃疸不消退且有加深,警惕膽道閉鎖!
    安徽省兒童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安徽醫院)普外兒科主任醫師戚士芹告訴記者:新生兒黃疸超過2周仍未好轉的應警惕膽道閉鎖,這是一種小兒常見的嚴重膽道畸形,患兒的肝外膽道完全不通,膽汁無法排入腸道,淤積於肝內、全身,表現出全身黃染。
  • 新生寶寶臉黃 警惕膽道閉鎖
    □記者 譚萍 實習生 李園春醫生解讀先天性膽道閉鎖是指肝內外膽管出現阻塞,導致淤膽性肝硬化,最終會引起肝功能衰竭,繼而導致死亡。肝內膽管閉鎖是其中的一種,只能做肝移植手術。在人體器官中,肝臟的再生能力最強,被切掉後能迅速再生。假如肝臟被切去一半,一般可以在3個月至半年長到原肝臟的70%大小,各項肝功能都可達到正常水平。
  • 新生兒黃疸遲遲不退,警惕膽道閉鎖
    比如,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患兒,他的大便顏色就會有所差別。小寶寶的便便會逐漸顏色變淺,由淡黃色到淺黃色,到白陶土色,表現並不正常。可是有些新手爸媽也會忽略了孩子的異樣。前些天,市婦幼保健院就接收了一個這樣的寶寶。
  • 探索膽道閉鎖「老藥」新用途
    在2018年熱映的電影《找到你》中,馬伊琍飾演的保姆孫芳,其女兒珠珠因患膽道閉鎖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悲情去世的畫面,讓許多觀眾流下熱淚。  這項研究不僅較為全面地提供了導致膽道閉鎖患兒肝臟快速衰竭的免疫機制,在治療方面,提出B細胞修飾療法可以改善膽道閉鎖患兒的肝臟病理狀態,並且提示一種治療白血病的「老藥」在膽道閉鎖藥物治療上或有新用途,有望能改善預後。
  • 嬰兒皮膚發黃或為膽道閉鎖 手術不及時隱患大
    南方日報訊 (記者/曹斯 實習生/魏孜芩 通訊員/林惠芳)來自韶關2個多月大的豆豆出生時全身皮膚發黃且一直不退,在當地一家醫院被診斷為「膽道閉鎖」。筆者日前獲悉,廣東省兒童醫院為豆豆實施了腹腔鏡下膽道閉鎖的葛西手術,也成為廣州地區率先開展腹腔鏡下葛西手術的醫院。
  • 兒子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爸爸捐獻肝臟移植救子
    二寶出生不久,便被確診先天性膽道閉鎖澤澤是亓加衛夫婦倆的第二個孩子,大寶今年已經13歲。夫婦倆為了儘量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一個在外地打工,一個邊帶孩子邊打零工。雖然日子並不寬裕,但是擁有兩個孩子後,兩個人感覺日子更加有了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