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有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綠色通道」

2021-01-16 新華網

活動現場

  12月26日,廣西第四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義診活動在廣西國際壯醫醫院舉行。

  當天,來自天津和廣西兩地的小兒外科、器官移植等相關學科的專家為百餘名患兒提供義診活動。

活動現場

  膽道閉鎖是嬰幼兒黃疸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以肝內外膽道不同程度纖維化梗阻為特徵,若不能得到及時有效治療,會導致肝功能衰竭,危及生命。膽道閉鎖可治,但需早診斷早治療。

活動現場

  目前,廣西國際壯醫醫院與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開通了「綠色通道」,術前評估和術後的複查及管理可在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小兒外科就診處理。經過報名和評估需要做肝移植手術的兒童,還可以得到相關基金會的支持。

廣西有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綠色通道」

0100702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918108

相關焦點

  • 江西省第二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學術會議
    2018年5月11日,天使媽媽江西省膽道閉鎖篩查、義診啟動儀式暨第二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學術會議在南昌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中國民主建國會江西省委員會、江西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辦,北京天使媽媽慈善基金會、江西省兒童醫院承辦。
  • 第七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論壇在天津落幕
    為了更新膽道閉鎖的相關知識,加強國內外專家交流,2018年10月13日,由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天津市兒童醫院、《中華小兒外科雜誌》編輯部和《中華器官移植雜誌》編輯部聯合主辦的第七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論壇在天津召開。
  • 新生兒黃疸兩周沒退 要警惕膽道閉鎖並迅速就醫-廣西新聞網
    新生兒黃疸2周沒退 要警惕膽道閉鎖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梁乾勝核心提示12月4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行了小兒膽道閉鎖與小兒活體肝移植義診活動。她的寶寶全身皮膚金黃,起初她以為是生理性黃疸,不料滿月後黃疸還是沒退,身子愈發虛弱,後來到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查確診為小兒膽道閉鎖。醫生說,新生兒黃疸2周沒退,就要警惕小兒膽道閉鎖。該疾病在新生兒中發病率為萬分之一,這個病是有得治的。小兒膽道閉鎖手術做得越早越好,一旦轉為肝硬化就要做小兒肝臟移植。
  • 新生兒黃疸兩周沒退 要警惕膽道閉鎖並迅速就醫
    >核心提示&nbsp&nbsp&nbsp&nbsp12月4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行了小兒膽道閉鎖與小兒活體肝移植義診活動。她的寶寶全身皮膚金黃,起初她以為是生理性黃疸,不料滿月後黃疸還是沒退,身子愈發虛弱,後來到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查確診為小兒膽道閉鎖。&nbsp&nbsp&nbsp&nbsp醫生說,新生兒黃疸2周沒退,就要警惕小兒膽道閉鎖。該疾病在新生兒中發病率為萬分之一,這個病是有得治的。小兒膽道閉鎖手術做得越早越好,一旦轉為肝硬化就要做小兒肝臟移植。
  • 膽道閉鎖女童成功獲肝移植
    近日,吉林大學肝移植中心成功為一位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9個月大女童實施肝移植手術。據了解,此次接受肝移植手術的女孩童童(化名)來自吉林省樺甸市。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吉林大學肝移植中心首席專家呂國悅說,童童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唯一的救治辦法是實施肝移植手術。
  • 你可知小兒膽道閉鎖是什麼病?
    為何需要肝移植?能早期診斷並治療嗎?如何預防它? 一 膽道閉鎖到底是什麼病? 膽道閉鎖,是小兒膽道發育的一種先天性畸形,導致患兒的肝內、外膽管出現阻塞,使得肝臟內的膽汁無法順利排出,進而損傷肝臟,繼續發展為肝硬化、肝衰竭,最終只能肝移植。
  • 武漢協和醫院發布重大科研成果:一滴血可確診小兒膽道閉鎖
    武漢協和醫院小兒外科湯教授團隊 通訊員 金時星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9月25日訊 一滴血即可確診小兒膽道閉鎖,診斷準確率97.04%,患兒不用再等待肝移植生存 現狀:檢測過程漫長患兒常被拖到肝移植 「新生兒黃疸非常普遍,我國每年新發近10萬人,而膽道閉鎖這個『殺手』極其隱蔽地混淆其中。」湯紹濤教授說,生理性黃疸可自行消退,但若持續2周不退,或退而復現,這就屬於病理性黃疸,其中約有1/3是膽道閉鎖引起的。
  • 挽救先天性膽道閉鎖兒童生命,你我共同參與
    既然肝移植能救命,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先天性膽道閉鎖的患兒夭折於襁褓中?面對高額的肝移植手術費用,很多貧困家庭即使高舉外債也負擔不起,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痛苦離世。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意味著喜悅與希望。而有一種發生在新生兒身上的疾病——先天性膽道閉鎖,瞬間粉碎很多家庭的希望,更是讓貧困家庭陷入絕望的境地。
  • 原來是膽道閉鎖作怪需及時就醫
    就在上個月,她們單位有個同事的寶寶因膽道閉鎖夭折。,膽道閉鎖在新生兒當中是致死率極高的疾病,嬰兒一旦患上膽道閉鎖,導致膽汁滯留在肝臟內,很容易造成肝硬化,後期膽道閉鎖的部分患兒需要做活體肝移植,否則將會因肝硬化、門脈高壓、肝昏迷而死亡。
  • 亞洲女嬰多發先天性膽道閉鎖
    先天性膽道閉鎖屬於小兒常見先天性疾病,特別好發於亞洲女嬰身上。「對於先天性膽道閉鎖,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孩子年齡在60天內效果最好,否則可能不耐受手術或預後很差。」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肝膽醫院肝膽外科劉超副教授表示。遺憾的是,大部分患兒被發現患病時都已錯過手術最佳時期,而此時最好的補救辦法就是父母捐肝。
  • 新生寶寶臉黃 警惕膽道閉鎖
    □記者 譚萍 實習生 李園春醫生解讀先天性膽道閉鎖是指肝內外膽管出現阻塞,導致淤膽性肝硬化,最終會引起肝功能衰竭,繼而導致死亡。肝內膽管閉鎖是其中的一種,只能做肝移植手術。在人體器官中,肝臟的再生能力最強,被切掉後能迅速再生。假如肝臟被切去一半,一般可以在3個月至半年長到原肝臟的70%大小,各項肝功能都可達到正常水平。
  • 新生兒膽道閉鎖能否避免肝移植?中國科研突破,探索藥物治療
    到目前為止仍沒有治療藥物,大部分孩子最終都需要進行肝移植。新生兒膽道閉鎖,患兒大都難免肝移植 北京時間11月28日凌晨,來自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科研團隊聯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在膽道閉鎖發病機制上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以研究長文在世界頂級醫學雜誌《 Cell》(《細胞》)在線發表。
  • 中國醫大一院完成小兒肝移植
    原標題:中國醫大一院完成小兒肝移植(記者閻紅 特約記者蔡爽)近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肝膽外科聯手天津第一中心醫院,為一名9月齡的膽道閉鎖嬰兒施行了肝臟移植手術,填補了遼寧省小兒肝移植的空白。
  • 第1000例小兒肝移植在滬誕生 為全國兒童肝移植總數一半
    8月23日,在為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六個月大河南女娃元元順利實施活體肝移植手術之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夏強團隊對外宣布:成功完成1000例兒童肝移植,這一數量約為全國兒童肝移植總數的二分之一。 元元出生於今年2月3日,出生第4天時就發現了黃疸,服藥後無果,後來在當地醫院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
  • 患「先天性膽道閉鎖」的 8月大女嬰獲新生
    緊急  「先天性膽道閉鎖」嬰兒  需肝臟移植  今年只有8個月大的女嬰諾諾(化名)老家在河南,父母長期在丹東打工,孩子剛出生時就出現黃疸、之後病情越來越重並發生嚴重的肝腹水,最後被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  「看到她肚子那麼大,腹水那麼多,我特別痛心。保守治療兩周之後效果不好,必須手術治療了。」
  • 湖北小宇涵患膽道閉鎖,急需做肝移植手術
    有一群重病的孩子在等待救助! 您就是重症患兒的天使媽媽! ‍確診膽道閉鎖 彭宇涵出生於 2019年12月10日,家住湖北省仙桃市彭場鎮。 家中現有5口人,孩子爺爺去世得早,奶奶年齡大了,沒有勞動能力,大女兒四歲半正在上幼兒園,媽媽為了照顧生病的宇涵無法工作,爸爸作為家中的頂梁柱,靠在外務工支撐起整個家庭。
  • 兒子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爸爸捐獻肝臟移植救子
    二寶出生不久,便被確診先天性膽道閉鎖澤澤是亓加衛夫婦倆的第二個孩子,大寶今年已經13歲。夫婦倆為了儘量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一個在外地打工,一個邊帶孩子邊打零工。雖然日子並不寬裕,但是擁有兩個孩子後,兩個人感覺日子更加有了奔頭。
  • 新生兒黃疸遲遲不退,警惕膽道閉鎖
    接診醫生立即給寶寶開了肝膽彩超檢查,超聲科接診的張文華醫生在檢查過程中發現了異常聲像,他在和小兒胃腸及膽道疾病超聲診斷方面經驗很豐富的楊一醫生會診後認為,小寶寶彩超發現膽囊萎癟,收縮功能差,肝門部強回聲斑塊等症狀,結合臨床病史,考慮膽道梗阻,建議其前往小兒外科諮詢治療。
  • 女兒先天「膽道閉鎖」 80後父親要割肝移植救女
    小淑群先天「膽道閉鎖」,若不治療,一歲前會因為肝功能衰竭而死。去年11月,兩個月大的淑群在省婦幼進行了保守手術,延緩病情發展,為肝移植爭取時間。如今,淑群剛滿7個月,爸爸黃川和淑群配型成功。本月底,他將割肝救女。但15萬元的手術費成了問題。
  • 兩寶寶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年輕爸媽獻肝救娃
    兩寶寶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年輕爸媽獻肝救娃——你是爸爸媽媽的「小心肝」2018年即將結束之際,兩個同病相憐、一出生即變成「小黃人」的寶寶,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蘿崗院區分別收到了來自各自爸爸和媽媽送出的最珍貴的「新年新生禮」——健康的肝臟,先天性膽道閉鎖得到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