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膽道閉鎖能否避免肝移植?中國科研突破,探索藥物治療

2020-12-18 廣州日報

在2018年熱映的電影《找到你》中,馬伊琍飾演保姆孫芳,其女兒珠珠因患膽道閉鎖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悲情去世的畫面,讓許多觀眾流下熱淚。

在現實生活中,膽道閉鎖在新生兒中發病率為1/8000,其免疫反應異常可引起肝外和/或肝內膽管阻塞,是導致新生兒黃疸、膽汁淤積的最嚴重的疾病,進而會引起肝硬化和肝衰竭,嚴重危害嬰幼兒生命。到目前為止仍沒有治療藥物,大部分孩子最終都需要進行肝移植。

新生兒膽道閉鎖,患兒大都難免肝移植

北京時間11月28日凌晨,來自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科研團隊聯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在膽道閉鎖發病機制上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以研究長文在世界頂級醫學雜誌《 Cell》(《細胞》)在線發表。

這項研究不僅較為全面地提供了導致膽道閉鎖患兒肝臟快速衰竭的免疫機制,在治療方面,提出B細胞修飾療法可以改善膽道閉鎖患兒的肝臟病理狀態,並且提示一種治療白血病的「老藥」在膽道閉鎖藥物治療上或有新用途,有望能改善預後。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張玉霞教授、溫哲教授、夏慧敏教授以及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生命科學學院白凡教授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廣州婦兒醫療中心王俊副研究員、徐豔慧博士、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陳章華博士生、廣州婦兒醫療中心外科的梁鑑坤博士、林澤峰博士以及臨床數據中心梁會營主任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新生兒膽道閉鎖,患兒大都難免肝移植

「新生兒黃疸其實很常見,大部分預後都比較好,但膽道閉鎖引起的黃疸例外。」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肝膽外科主任醫師溫哲教授介紹,膽道閉鎖是新生兒、嬰幼兒期嚴重的黃疸性疾病,在中國內地的發病率大約為1/8000,和兒童期各種腫瘤發病率總和相當,每年內地有2000例~3000例患兒。

膽道閉鎖的預後不好,治療效果不穩定,假如不治療,患兒往往在一年內死亡。月齡兩個月內是進行葛西手術的最佳時機,多數葛西手術後1年自體肝生存率在50%~80%之間,但肝臟纖維化逐漸發展,隨著肝硬化進展,自體肝生存率逐漸下降,30年生存率在10%~25%之間,往往最終都需要肝移植治療,「如今,肝移植技術逐漸成熟,術後一年生存率已經超過90%,但是術後一年出現併發症的機會最大,很多家庭需要有一個家長全職看護孩子,而且孩子需要終身服用抗排斥藥物,會造成家庭不小的經濟負擔。」

首次全面闡述膽道閉鎖肝臟快速衰竭的免疫機制

研究發現,雖然動物實驗和臨床觀察提示,圍產期/新生兒病毒感染引發的自身免疫性肝損傷可能是膽道閉鎖發病的重要機制,但導致肝硬化和肝衰竭的免疫病理機制以及靶向幹預方案仍待闡述。

研究團隊對一萬多份臨床病例進行了回顧性分析,證實膽道閉鎖患兒存在持續性肝損傷。為了闡述免疫病理機制,尋找針對膽道閉鎖的新的免疫幹預療法,該研究團隊對6例膽道閉鎖患兒的肝活檢組織,以及10例對照肝組織進行了單細胞測序,分析了膽道閉鎖患兒肝臟中免疫細胞的亞型、轉錄組特徵,並利用體外實驗以及動物模型進行了功能實驗,發現膽道閉鎖患兒肝臟中存在嚴重的破壞性免疫應答增加和修復性免疫應答缺陷的現象。

溫哲表示,通俗來說就是,圍產期和新生兒期病毒感染後,肝臟中有免疫缺陷的B細胞導致免疫系統發生混亂,讓免疫系統誤認為其是「敵人」,對其發起攻擊,導致肝臟這個「戰場」發生免疫性肝損傷。

由此,這項研究較為全面地闡述了導致膽道閉鎖患兒肝臟快速衰竭的免疫機制。

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生命科學學院白凡教授表示,該研究是從臨床問題出發,把臨床問題抽象為科學問題,從科學上研究其發病機制,最終又回到臨床解決問題。另外,本次研究有一個技術上的突破:「以前很多研究都是基於大量細胞組織的細胞學研究,而這次用了單細胞測序的方法,可以實現一個細胞、一個細胞地分析疾病發生的因素和免疫微環境,相對以往,可以更深入分析每一個細胞不同細胞的功能和狀態。」

探索「老藥」治療膽道閉鎖的新用途

那麼,有沒有可能清除有缺陷的免疫細胞呢?

目前,已有一種抗CD20單抗藥物利妥昔單抗可以短暫清除個體的B細胞,在B淋巴細胞白血病中已有成熟的應用。該研究團隊在倫理批准和臨床註冊後,開展了「老藥新用」藥物劑量和安全性臨床試驗,發現新生兒可以很好地耐受利妥昔單抗的治療。此外研究發現B細胞在兩到三個月的短暫清除後,可以糾正膽道閉鎖患兒肝臟中存在的免疫失調現象,抑制免疫損傷,促進免疫修復。

溫哲解釋,該藥物針對有缺陷的B細胞頭上「CD20」的這頂帽子,有針對性地清除有缺陷的B細胞。研究團隊發現,在兩三個月的時間後,B細胞就會恢復正常水平,「我們提出,B細胞修飾療法可以改善免疫微環境,短暫的B細胞清除可以改善肝的病理狀態,有可能可以改善預後、提高生存率。我們還有一個特別大膽的設想:如果患兒能在一個月左右的時候、肝臟病變還不是很厲害的時候,早期用上這個藥,有可能就根本不需要手術了。但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他表示,接下來研究團隊會招募膽道閉鎖患兒進行藥物臨床試驗,聯合國內兄弟醫院開展多中心研究。

提醒:足月兒黃疸兩周未完全消退應看醫生

無論是做葛西手術,還是單抗藥物的遠期應用願景,都離不開膽道閉鎖的早發現。但目前情況是,膽道閉鎖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並不容易。因為其主要症狀之一——黃疸,在絕大部分新生兒身上都會出現。然而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溫哲提醒,對於足月兒來說,如果是生理性黃疸,一般出生兩周之內就要完全退到正常;假如兩周還沒有完全正常,或者黃疸退後又重新出現,就要注意了。另外,大便變淺也是新生兒膽道閉鎖的一個重要表現。

「到底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家長自己是很難分辨的,假如黃疸超過兩周都不退,或者無論什麼時候,家長發現寶寶的大便顏色變淺,都應該儘早帶寶寶到醫院看醫生。不要以為自己用什麼藥水洗一洗、曬曬太陽就可以退黃,否則可能把孩子的病情耽誤了。」溫哲表示。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科研究所張玉霞教授表示,科研團隊和臨床團隊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是希望能發現一些生物標誌物,以早期分辨新生兒的黃疸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的。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伍仞 通訊員 周密、李雯題圖:視覺中國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陳雅詩

相關焦點

  • 新突破!廣州醫生團隊揭示膽道閉鎖發病新機制和治療新策略
    專家提醒:足月兒 2 個月內黃疸沒退,小心患上膽道閉鎖新突破!11 月 28 日凌晨,來自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科研團隊聯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在膽道閉鎖 ( biliary atresia,BA ) 的發病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關研究成果以研究長文 "Liver immune profiling reveals pathogenesis and therapeutics for biliary atresia
  • 探索膽道閉鎖「老藥」新用途
    現實生活中,膽道閉鎖在新生兒中發病率為1/8000,其免疫反應異常可引起肝外和/或肝內膽管阻塞,是導致新生兒黃疸、膽汁淤積的最嚴重的疾病,進而會引起肝硬化和肝衰竭,嚴重危害嬰幼兒生命。到目前為止仍沒有治療藥物,大部分孩子最終都需要進行肝移植且終身服用抗排斥藥物,且需要家長長期護理,這給家庭帶來極大負擔。
  • 膽道閉鎖治療策略有新突破 我國研究團隊揭示發病新機制
    原標題:膽道閉鎖治療策略有新突破 我國研究團隊揭示發病新機制   在2018年熱映的電影《找到你》中,馬伊琍飾演的保姆孫芳,其女兒珠珠因患膽道閉鎖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悲情去世的畫面
  • 江西省第二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學術會議
    2018年5月11日,天使媽媽江西省膽道閉鎖篩查、義診啟動儀式暨第二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學術會議在南昌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中國民主建國會江西省委員會、江西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辦,北京天使媽媽慈善基金會、江西省兒童醫院承辦。
  • 淺談嬰幼兒致死性黃疸性疾病:膽道閉鎖
    另一個是治療膽道閉鎖的醫生,他們希望知道自己每天不辭勞苦、夜以繼日進行治療的這一疾病終將會以怎樣一種方式展現在眾人面前,是否會給觀眾留下膽道閉鎖就是一種不治之症的印象,從而影響新發膽道閉鎖患兒家屬的選擇。作為長期治療膽道閉鎖這一疾病的醫生,有責任和義務為大家來科普一下這一疾病,目的是為了提高大家對該疾病的認識及關注,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降低放棄率以及顯著改善該疾病的愈後。
  • 亞洲女嬰多發先天性膽道閉鎖
    劉超提醒,對於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兒童,雖然不提倡飼養寵物,但如果執意要養小狗或龜、魚都問題不大,由於貓有感染弓形蟲的危險,因此,應避免飼養。  不足60天大手術效果最好  「目前來說,對於先天性膽道閉鎖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手術。手術時年齡的掌握是治療成功的關鍵之一,凡淤膽超過12~13周,膽汁性肝硬就會變得非常嚴重,哪怕是可手術型的膽道閉鎖,此時也會全身機體情況較為糟糕,難以耐受手術且預後較差。此時只有進行肝移植才能徹底治癒。」
  • 新生兒膽道閉鎖亟待肝移植 愛心網友輕鬆籌上捐贈18萬治療款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輕鬆籌最新資訊 > 正文 新生兒膽道閉鎖亟待肝移植 愛心網友輕鬆籌上捐贈18萬治療款
  • 武漢協和醫院發布重大科研成果:一滴血可確診小兒膽道閉鎖
    9月25日,武漢協和醫院發布一項「可寫進教科書」的重大科研成果:該院小兒外科湯紹濤教授團隊歷時11年潛心研究,在世界範圍內首次確立了血清蛋白MMP-7診斷膽道閉鎖的標準閾值,患兒只需抽取兩毫升血,通過體外無創檢測該蛋白,一旦數值超出52.85ng/ml,就可確診為膽道閉鎖,整個檢測時間只需4小時,確診最小年齡提前到出生2周。
  • 廣州醫生團隊膽道閉鎖研究成果首登世界頂級醫學雜誌
    信息時報訊(記者 馬澤望 見習記者 張漫 通訊員 李雯 周密)11月28日凌晨,來自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科研團隊聯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在膽道閉鎖(BA)的發病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關研究成果在世界頂級醫學雜誌 Cell(細胞)在線發表。
  • 新生兒黃疸兩周沒退 要警惕膽道閉鎖並迅速就醫
    她的寶寶全身皮膚金黃,起初她以為是生理性黃疸,不料滿月後黃疸還是沒退,身子愈發虛弱,後來到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查確診為小兒膽道閉鎖。&nbsp&nbsp&nbsp&nbsp醫生說,新生兒黃疸2周沒退,就要警惕小兒膽道閉鎖。該疾病在新生兒中發病率為萬分之一,這個病是有得治的。小兒膽道閉鎖手術做得越早越好,一旦轉為肝硬化就要做小兒肝臟移植。
  • 新生兒黃疸遲遲不退,警惕膽道閉鎖
    比如新生兒的便便,爸媽們就盯得非常緊。並不是過於緊張,實際上,從新生兒的便便中,有可能就會看到某種疾病的信號。比如,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患兒,他的大便顏色就會有所差別。小寶寶的便便會逐漸顏色變淺,由淡黃色到淺黃色,到白陶土色,表現並不正常。可是有些新手爸媽也會忽略了孩子的異樣。
  • 新生兒確診先天性膽道閉鎖!濟南父親割下五分之一肝臟……
    父親給了他兩次生命第一次是帶他來到這個世界第二次是讓他的生命得以延續……現在8個月大、身患先天性膽道閉鎖的澤澤「當時醫生跟我說,孩子肝功很不正常,懷疑是先天性膽道閉鎖,他們治不了,建議轉到大一點的醫院。」亓加衛說。隨後,他們趕到山大齊魯兒童醫院治療,澤澤被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由於孩子當時尚小,醫生建議先做葛西手術治療,最佳手術時間是出生後40天。
  • 國內醫生開發軟體:拍照篩查新生兒重疾「膽道閉鎖」
    新生兒大便顏色是否正常,與是否罹患膽道閉鎖疾病有著莫大聯繫。4月24日,記者從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獲悉,該院膽道閉鎖診治中心專家設計了一款名為「新生兒大便探色器」的膽道閉鎖篩查軟體,這也是國內首款膽道閉鎖篩查軟體。
  • 廣西有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綠色通道」
    活動現場  12月26日,廣西第四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義診活動在廣西國際壯醫醫院舉行。活動現場  膽道閉鎖是嬰幼兒黃疸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以肝內外膽道不同程度纖維化梗阻為特徵,若不能得到及時有效治療,會導致肝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 你可知小兒膽道閉鎖是什麼病?
    影片中的保姆孫芳(馬伊琍飾),尤其讓人印象深刻,她的女兒珠珠出生就患有「怪病」,由於沒有及時明確診斷,幾經輾轉到大醫院就診後才知道,珠珠得了一種罕見疾病——膽道閉鎖。但此時的珠珠已1歲多了,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此時唯一的希望就是肝移植,孫芳作為媽媽,從沒有放棄過珠珠的治療……
  • 膽道閉鎖女童成功獲肝移植
    近日,吉林大學肝移植中心成功為一位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9個月大女童實施肝移植手術。據了解,此次接受肝移植手術的女孩童童(化名)來自吉林省樺甸市。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吉林大學肝移植中心首席專家呂國悅說,童童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唯一的救治辦法是實施肝移植手術。
  • 新生兒黃疸遲遲不退,警惕先天性膽道閉鎖!
    檢查發現皮膚、鞏膜呈暗黃色,肝脾腫大,質地較硬,住院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因已出現肝硬化腹水錶現,失去早期手術機會,目前等待肝臟移植。膽道閉鎖可能由先天因素引起,也可能由後天因素引起。患者尚未滿月即檢查出膽道閉鎖,考慮受先天因素影響較大。先天性膽道閉鎖為肝內、外膽管系統全部或部分缺失,使膽汁流出受阻,最終導致膽汁淤積性肝硬化。
  • 寶寶大便陶土色警惕膽道閉鎖
    一檢查,傑傑原來是得了膽道閉鎖,需要儘快手術治療。專家表示,新生兒黃疸很常見,不少疾病都會引發新生兒黃疸,其中膽道閉鎖引起的新生兒黃疸可致命,如不及時治療常在1歲左右死亡。  出生後2~3周黃疸不退要警惕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外科朱小春主任醫師表示,膽道閉鎖是一種進行性的肝外膽道系統病變, 可同時累及肝內膽管,是嬰兒期最嚴重的肝臟疾病之一。
  • 第七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論壇在天津落幕
    為了更新膽道閉鎖的相關知識,加強國內外專家交流,2018年10月13日,由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天津市兒童醫院、《中華小兒外科雜誌》編輯部和《中華器官移植雜誌》編輯部聯合主辦的第七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論壇在天津召開。
  • 新生兒黃疸兩周沒退 要警惕膽道閉鎖並迅速就醫-廣西新聞網
    新生兒黃疸2周沒退 要警惕膽道閉鎖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梁乾勝核心提示12月4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行了小兒膽道閉鎖與小兒活體肝移植義診活動。她的寶寶全身皮膚金黃,起初她以為是生理性黃疸,不料滿月後黃疸還是沒退,身子愈發虛弱,後來到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查確診為小兒膽道閉鎖。醫生說,新生兒黃疸2周沒退,就要警惕小兒膽道閉鎖。該疾病在新生兒中發病率為萬分之一,這個病是有得治的。小兒膽道閉鎖手術做得越早越好,一旦轉為肝硬化就要做小兒肝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