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先天性膽道閉鎖」的 8月大女嬰獲新生

2020-12-22 瀋陽網新聞

接受手術前的諾諾

  肝臟移植是治療肝病的終極手段,但是因為供體有限、手術難度比較大,最後能進行手術的病例並不多。

  目前,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醫大一院)器官移植肝膽外科採用「肝臟劈離手術」——利用一個供體肝臟為兩位患者的肝臟進行移植手術,其中一位患者是8個月大的嬰兒。這個手術也創造了遼寧省首例嬰兒肝臟移植和一個肝臟供給兩位患者手術的兩項紀錄。

  12月2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採訪了患者家屬和相關醫生。

  緊急

  「先天性膽道閉鎖」嬰兒

  需肝臟移植

  今年只有8個月大的女嬰諾諾(化名)老家在河南,父母長期在丹東打工,孩子剛出生時就出現黃疸、之後病情越來越重並發生嚴重的肝腹水,最後被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

  「看到她肚子那麼大,腹水那麼多,我特別痛心。保守治療兩周之後效果不好,必須手術治療了。」母親王女士告訴記者,女兒的「先天性膽道閉鎖」比較嚴重(內外都有閉鎖),必須進行肝移植,但是因為手術難度大、治療費用高、供體難找等原因,手術一直拖著沒做上。

  致敬車禍重傷患者家屬同意捐肝

  記者了解到,今年10月初,王女士陪著女兒在醫大一院器官移植肝膽外科住院治療。王女士對於女兒的病情很擔憂,如果一直找不到肝臟供體,女兒可能活不到1周歲。

  今年十月,醫大一院治療一位因車禍而生命告急的患者,隨時可能腦死亡。患者家屬同意進行器官捐獻,願意捐獻肝臟。器官移植科膽外科醫生得知這個消息後立即與諾諾母親取得聯繫,並給這個特殊的家庭提供了救助基金,手術費用需要60萬元,提供救助基金之後相當於免費進行了肝移植手術。

  欣慰一個肝臟同時救了兩條生命

  醫大一院器官移植肝膽外科副主任成東華說:「由於供體緊張、需要肝移植手術的患者又多,我們想到了『肝臟劈離手術』,就是將一個供體的肝臟分兩部分給兩個患者,小的部分給8個月的嬰幼兒,大的部分給一位成年女患者。她因為肝硬化導致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手術是唯一挽救生命的方法。」

  成東華說,肝移植手術難度大、要求高,要求供體患者腦死亡幾分鐘後就要移植到患者身體上。10月20日,兩個患者的手術同時進行,手術分成兩個小組,嬰兒的手術進行了3個多小時,成年女患者手術時間更長,兩場手術都很順利。

  現狀

  兩名患者手術後

  恢復良好

  近日,諾諾出院後回到醫大一院進行複查。記者看到,諾諾精神狀態很好很活躍。成東華說:「根據檢驗結果,超聲的檢查結果很完美,從血檢結果來看,肝臟已經開始工作,而且運行良好。隨著孩子個體的生長,肝臟也會隨之再生,只要以後孩子能夠規範性地治療,也會有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壽命也會和常人一樣。」另外記者了解到,成年女患者手術後恢復得也很好。

  器官移植肝膽外科主任易德會說,遼寧省每年出現膽道閉鎖的患兒大概在20—30例,之前這部分病人需要到省外去治療,肝移植和小兒肝移植是肝膽外科難度很大、高精尖的手術。主要困難是成人患者的血管吻合困難,小兒患者是因為血管和膽道纖細需要用放大的顯微鏡來輔助給手術增加了難度,這次手術的成功,為遼寧這類患兒打開了一扇健康之門。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

  主任記者吳強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瀋陽網官方微信(sydcomcn)

相關焦點

  • 亞洲女嬰多發先天性膽道閉鎖
    先天性膽道閉鎖屬於小兒常見先天性疾病,特別好發於亞洲女嬰身上。「對於先天性膽道閉鎖,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孩子年齡在60天內效果最好,否則可能不耐受手術或預後很差。」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肝膽醫院肝膽外科劉超副教授表示。遺憾的是,大部分患兒被發現患病時都已錯過手術最佳時期,而此時最好的補救辦法就是父母捐肝。
  • 半歲女嬰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90後媽媽割肝救女
    半歲女嬰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90後媽媽割肝救女 2019-06-13 15:25:36   來源:安徽網
  • 8月大女嬰患罕見絕症"膽道閉鎖" 腰圍達到57釐米
    2011年03月23日 07:38 來源: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 作者:曹哲虎 徐天保 編輯:鄧達
  • 6月大女嬰患罕見膽道閉鎖 24歲媽媽豁出命來也要治好她
    6月大女嬰患罕見膽道閉鎖 24歲媽媽豁出命來也要治好她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3.12.24 星期二     最近一段時間,媽媽幫網站上的一篇《寶寶得了膽道閉鎖,醫生建議放棄治療,心痛得想要死去,求老天救救我的孩子》的帖子被數千人點擊。6個月大的日照女嬰諾諾患先天性膽道閉鎖,若不進行肝移植,將因肝硬化最終失去生命。
  • 孩子確診先天性膽道閉鎖 「90後」母親割肝救女
    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心肝寶貝,8個月大的女嬰小寶更加「名副其實」。因為,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她近日在福州總醫院接受了母親小崔移植的七分之一肝臟。小寶是來自三明的小崔和丈夫的第二個孩子,出生後全身蠟黃、腹腔腫脹,7個多月時的體重僅有7公斤,被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
  • 兩寶寶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年輕爸媽獻肝救娃
    兩寶寶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年輕爸媽獻肝救娃——你是爸爸媽媽的「小心肝」2018年即將結束之際,兩個同病相憐、一出生即變成「小黃人」的寶寶,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蘿崗院區分別收到了來自各自爸爸和媽媽送出的最珍貴的「新年新生禮」——健康的肝臟,先天性膽道閉鎖得到治癒
  • 消失的媽媽 女嬰患先天性肛門閉鎖被棄醫院半個多月
    消失的媽媽,孩子等你救命  女嬰患先天性肛門閉鎖、先天愚型,被棄漳州正興醫院半個多月,若不及時手術將危及生命,醫生呼籲家屬何麗英儘快前來籤字  閩南網2月18日訊 昨天下午3點,在漳州正興醫院新生兒無陪病房,出生剛25天的萱萱(化名)安靜地躺在病床上,兩隻烏黑的小眼睛左瞧瞧右轉轉
  • 挽救先天性膽道閉鎖兒童生命,你我共同參與
    4月10日,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兒慈會)聯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浙大一院)線上發布「小黃人」貧困患兒救助項目,免費為全國範圍內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貧困患兒開展小兒肝移植手術。然而挽救先天性膽道閉鎖患兒任重而道遠,需要你我共同參與,匯聚愛心,共同為絕望的家庭點燃新生的希望!
  • 德州陵縣1歲寶寶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盼好心人相助
    齊魯網8月22日訊(實習記者 雒福苗)崔傳奇是山東省德州市陵縣西崔村一個年僅1歲的男孩,在這個本該無憂無慮享受天真快樂的年紀裡,小傳奇卻因為患上先天性膽道閉鎖飽受著病痛的折磨
  • 男嬰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媽媽捐出255克肝救子
    原標題:男嬰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媽媽捐出255克肝救子     因為兒子李毅帆患上膽道閉鎖,37歲的丁美英捐出255克肝救下了自己的兒子。然而,因為支氣管炎、呼吸衰竭、顱內高壓等症狀,半個月前小毅帆住進了PICU至今未出。
  • 7月大女嬰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20歲父親捐肝救女
    她只有7個月大,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肝臟移植對她來說,是唯一可行的治療方法。  經過配型比對,小思韻的爸爸李世賢配型成功。讓孩子健康地活下去,是他一直以來的希望,「捐肝救女這件事,一刻都沒有猶豫過」。  為小思韻主刀的是該院肝移植科主任陳新國和他的團隊專家們。昨晚8時,李世賢270克肝臟順利「植入」女兒體內。醫院稱還未度過危險期,需進一步觀察。
  • 男童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奶奶執意捐出1/3肝臟
    46歲的楊富桂決定這次自己做主的事兒,是她要為自己患先天性膽道閉鎖的孫子捐肝,哪怕兒子兒媳再三反對。1月10日,楊富桂1/3的肝臟被成功移植到孫兒體內。21日上午,楊富桂在病房門口探望術後的小孫子。早產娃患先天性膽道閉鎖剖腹取肝,經歷這樣一個創傷很大的手術十幾天後,楊富桂的臉色看起來還不太好,只能慢慢地行走,一咳嗽刀口還是會疼。但21日上午見到孫子俊俊(化名),足以讓她暫時忘記這些痛苦。俊俊剛從監護室轉出來只有3天,還處在感染易發期,楊富桂一直沒見到手術後的孫子,她非常憂心。
  • 女兒患先天性「膽道閉鎖」生命垂危 33歲父親「割肝救女」
    東方網5月18日消息:8個月大的福州女嬰小淑群不幸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如果不進行手術,孩子一歲前會因為肝功能衰竭而死。80後爸爸黃川為救女兒,毅然捐出自己的部分肝臟。青年報記者顧金華  女兒出生4個月被下病危通知書  1982年出生的黃川原在福州一家私企當司機,婚後四年,妻子黃玉亭誕下了寶寶小淑群。  因為之前有過兩次意外流產,寶寶的降生對夫妻來說是最大的財富。然而,孩子滿月體檢時查出的「肝功指標異常」讓這個小家庭又一次陷入迷惘。
  • 4月大寶寶患膽道閉鎖 海口一駐村扶貧書記欲「割肝救子」
    4個月大的寶寶查出患膽道閉鎖、腸粘連等,在醫院做了腹部微創手術未能疏通,只能寄望於肝移植手術。王寶兒向上級部門請了假,準備帶孩子前往上海就醫,此行是他們一家人的希望。王寶兒抱著4個月大的兒子。記者 王洪旭 攝4月大寶寶肝脾腫大 查出患膽道閉鎖5月22日中午,王寶兒迎來了兒子的降生,體重7.6斤,寶寶的到來給家庭添加了喜悅。
  • 半歲多女嬰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90後媽媽毅然割肝救女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身上的黃疸遲遲不退,大便是陶土樣的灰白色,肚子也越來越鼓......從安徽到上海,輾轉奔波,從起初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到做葛西手術失敗,再到肝硬化,7個多月的小女孩洪依諾幾乎沒有離開過病房,只能透過玻璃窗打量外面的世界。
  • 新生寶寶臉黃 警惕膽道閉鎖
    □記者 譚萍 實習生 李園春醫生解讀先天性膽道閉鎖是指肝內外膽管出現阻塞,導致淤膽性肝硬化,最終會引起肝功能衰竭,繼而導致死亡。肝內膽管閉鎖是其中的一種,只能做肝移植手術。在人體器官中,肝臟的再生能力最強,被切掉後能迅速再生。假如肝臟被切去一半,一般可以在3個月至半年長到原肝臟的70%大小,各項肝功能都可達到正常水平。
  • 兒子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爸爸捐獻肝臟移植救子
    6月19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肝膽外一科病房裡,亓加衛夫婦倆正陪著8個月大的兒子(澤澤)。就在不久前,爸爸亓加衛的260克肝臟被成功移植給了澤澤,再一次給了他生命。二寶出生不久,便被確診先天性膽道閉鎖澤澤是亓加衛夫婦倆的第二個孩子,大寶今年已經13歲。夫婦倆為了儘量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一個在外地打工,一個邊帶孩子邊打零工。雖然日子並不寬裕,但是擁有兩個孩子後,兩個人感覺日子更加有了奔頭。
  • 15個月大的孩子先天性膽道閉鎖 肚子鼓得像孕婦
    浙江在線08月19日訊「小王鳳眨巴著大眼睛,坐在床上玩著毛絨小玩具……」這樣的場景,在父親王文君的夢中出現過無數次。  而現實中,再過幾天,小王鳳就滿15個月了,既不能坐立,也不會走。每天躺在病床上,挺著一個巨大肚子,全部的經脈脹得清晰可見,她患上了先天性膽道閉鎖。
  • 新生兒黃疸遲遲不退,警惕先天性膽道閉鎖!
    檢查發現皮膚、鞏膜呈暗黃色,肝脾腫大,質地較硬,住院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因已出現肝硬化腹水錶現,失去早期手術機會,目前等待肝臟移植。膽道閉鎖可能由先天因素引起,也可能由後天因素引起。患者尚未滿月即檢查出膽道閉鎖,考慮受先天因素影響較大。先天性膽道閉鎖為肝內、外膽管系統全部或部分缺失,使膽汁流出受阻,最終導致膽汁淤積性肝硬化。
  • 5個月男嬰膽道閉鎖 父母爭著捐肝救子
    夫妻倆在病房內給小光傑餵奶 記者王汗冰 攝  只有5個月大的小光傑在出生4個月時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嬰兒患膽道閉鎖 肝移植是唯一救命辦法  在省立醫院肝膽外科病房,病床上的小光傑嘴裡含著奶嘴,皮膚、眼白都是黃的,肚子鼓鼓的,青筋暴出,肚臍外凸。他偶爾會露出天真的笑容,小小的他不知道自己正在與死神賽跑。  這一家人來自棗莊滕州市張汪鎮後許樓村。小光傑的父親許西峰說,孩子剛生下來時皮膚就很黃,一開始在當地鄉鎮醫院只按黃疸吃藥治療,但一直沒有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