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手術前的諾諾
肝臟移植是治療肝病的終極手段,但是因為供體有限、手術難度比較大,最後能進行手術的病例並不多。
目前,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醫大一院)器官移植肝膽外科採用「肝臟劈離手術」——利用一個供體肝臟為兩位患者的肝臟進行移植手術,其中一位患者是8個月大的嬰兒。這個手術也創造了遼寧省首例嬰兒肝臟移植和一個肝臟供給兩位患者手術的兩項紀錄。
12月2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採訪了患者家屬和相關醫生。
緊急
「先天性膽道閉鎖」嬰兒
需肝臟移植
今年只有8個月大的女嬰諾諾(化名)老家在河南,父母長期在丹東打工,孩子剛出生時就出現黃疸、之後病情越來越重並發生嚴重的肝腹水,最後被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
「看到她肚子那麼大,腹水那麼多,我特別痛心。保守治療兩周之後效果不好,必須手術治療了。」母親王女士告訴記者,女兒的「先天性膽道閉鎖」比較嚴重(內外都有閉鎖),必須進行肝移植,但是因為手術難度大、治療費用高、供體難找等原因,手術一直拖著沒做上。
致敬車禍重傷患者家屬同意捐肝
記者了解到,今年10月初,王女士陪著女兒在醫大一院器官移植肝膽外科住院治療。王女士對於女兒的病情很擔憂,如果一直找不到肝臟供體,女兒可能活不到1周歲。
今年十月,醫大一院治療一位因車禍而生命告急的患者,隨時可能腦死亡。患者家屬同意進行器官捐獻,願意捐獻肝臟。器官移植科膽外科醫生得知這個消息後立即與諾諾母親取得聯繫,並給這個特殊的家庭提供了救助基金,手術費用需要60萬元,提供救助基金之後相當於免費進行了肝移植手術。
欣慰一個肝臟同時救了兩條生命
醫大一院器官移植肝膽外科副主任成東華說:「由於供體緊張、需要肝移植手術的患者又多,我們想到了『肝臟劈離手術』,就是將一個供體的肝臟分兩部分給兩個患者,小的部分給8個月的嬰幼兒,大的部分給一位成年女患者。她因為肝硬化導致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手術是唯一挽救生命的方法。」
成東華說,肝移植手術難度大、要求高,要求供體患者腦死亡幾分鐘後就要移植到患者身體上。10月20日,兩個患者的手術同時進行,手術分成兩個小組,嬰兒的手術進行了3個多小時,成年女患者手術時間更長,兩場手術都很順利。
現狀
兩名患者手術後
恢復良好
近日,諾諾出院後回到醫大一院進行複查。記者看到,諾諾精神狀態很好很活躍。成東華說:「根據檢驗結果,超聲的檢查結果很完美,從血檢結果來看,肝臟已經開始工作,而且運行良好。隨著孩子個體的生長,肝臟也會隨之再生,只要以後孩子能夠規範性地治療,也會有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壽命也會和常人一樣。」另外記者了解到,成年女患者手術後恢復得也很好。
器官移植肝膽外科主任易德會說,遼寧省每年出現膽道閉鎖的患兒大概在20—30例,之前這部分病人需要到省外去治療,肝移植和小兒肝移植是肝膽外科難度很大、高精尖的手術。主要困難是成人患者的血管吻合困難,小兒患者是因為血管和膽道纖細需要用放大的顯微鏡來輔助給手術增加了難度,這次手術的成功,為遼寧這類患兒打開了一扇健康之門。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
主任記者吳強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瀋陽網官方微信(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