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月男嬰膽道閉鎖 父母爭著捐肝救子

2020-12-22 濟南日報
  

夫妻倆在病房內給小光傑餵奶 記者王汗冰 攝

  只有5個月大的小光傑在出生4個月時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如果不進行肝移植,他將活不過1歲。小小年紀便要遭受病痛的折(,這讓小光傑的父母看在眼裡痛在心裡,雖然周圍人不斷勸說他們放棄給孩子治療,但孩子的媽媽羅永洪仍下定決心捐肝救子。「孩子生在我家就是與我們有緣,作為父母即便把全部的肝都給他也願意。」羅永洪說。
嬰兒患膽道閉鎖 肝移植是唯一救命辦法
  在省立醫院肝膽外科病房,病床上的小光傑嘴裡含著奶嘴,皮膚、眼白都是黃的,肚子鼓鼓的,青筋暴出,肚臍外凸。他偶爾會露出天真的笑容,小小的他不知道自己正在與死神賽跑。
  這一家人來自棗莊滕州市張汪鎮後許樓村。小光傑的父親許西峰說,孩子剛生下來時皮膚就很黃,一開始在當地鄉鎮醫院只按黃疸吃藥治療,但一直沒有好轉。孩子長到4個月時肚子逐漸增大,家人這才帶他到滕州市人民醫院檢查,卻被告知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今年3月份他們又帶孩子到省立醫院進一步確診,仍是這個結果。
  醫生當時告訴許西峰,孩子已出現嚴重的肝腹水、肝硬化,還患有疝氣。如果孩子在出生後兩個月內及時就醫,可以通過修復膽道手術治療,但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肝移植,如不移植孩子將活不過1歲,最終將因肝衰竭夭折。孩子年齡太小,要找到合適的肝源非常難,只能親屬間移植。肝移植後,孩子存活10年以上的概率能達到80%,今後也很有希望像正常人一樣結婚生子。
親戚紛勸放棄治療 夫婦倆對孩子不離不棄
  這個消息對許西峰夫婦倆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回到家鄉,很多得知這個消息的親戚朋友都勸他倆放棄:「家裡本來就窮,即使肝移植了以後的情況也不好說,放棄治療,以後還可以再生。」許西峰坦言,其實自己也曾動搖過,但轉念一想還是不忍心,「孩子來到這個世上就是奔著我們來的,我們有義務救他。」
  小光傑2歲多的姐姐,剛出生時因隨在南京打工的父母經常風餐露宿,患上了嚴重的毛支肺炎,兩年下來,家裡為她治病已花去十幾萬元,至今債務還沒有還清。去年結束打工生涯後,許西峰剛借錢打算在家鄉開個麵館,誰知麵館還沒開起來,小光傑就被查出了病。外債纍纍,卻沒有打退許西峰夫婦救孩子的決心。許西峰說,原本他打算為孩子捐出一部分肝,但妻子羅永洪表示丈夫是家裡的頂梁柱,不能倒下,肝應該由她捐,為此夫婦倆爭執不下。於是兩人都去醫院進行了肝移植配型,結果顯示羅永洪為孩子捐肝最為合適。
肝移植即將進行媽媽說把整個肝給孩子都行
  原本想著3月初就為小光傑進行手術,但不料這時孩子卻患上了嚴重的肺炎,而且一直不愈,導致無法進行肝移植。許西峰說,那段時間孩子的肺炎確實很厲害,他已和家人商量好了孩子的身後事。然而,小光傑的求生欲卻超出他們的想像,出院後,孩子的肺炎竟然慢慢好轉了。「孩子真是命大,這是上天賜給孩子的福分,我們當父母的更應該幫孩子一把。」
  3月27日,小光傑再次入院,準備接受肝移植手術,羅永洪也辦理了住院手續,準備為兒子捐肝。如果不出意外,母子倆將在本周日進行肝移植手術。
  省立醫院肝膽外科主治醫師於光聖介紹,由於孩子只有5個月大,所以媽媽只需將自己1/ 3的肝臟移植給孩子,移植後的肝臟會慢慢長大,媽媽缺損的肝臟也會慢慢修復,不會對母親產生影響。正因為孩子年紀較小,移植手術難度勢必會很大。在肝移植領域,1歲內患者對技術要求是最高的,5個月的小光傑更是如此。他體重不到20斤,血管和膽管比成人的細而密,手術操作空間非常小,需要非常精細,而且要求必須零失誤,多出一點血都可能造成孩子死亡。如果這例肝移植手術能夠成功,小光傑將是我省接受肝移植手術年紀最小的患兒。
  馬上就要為兒子捐肝了,記者問羅永洪是否害怕。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沒啥好怕的,別說給孩子1/3的肝臟,把我全部的肝給他都沒問題。也請好心人能幫我們渡過難關,他還那麼小。」(記者蘇珊)●相關連結 我國九成患兒錯過手術時機
  於光聖介紹,先天性膽道閉鎖是新生嬰幼兒中的代表性疾病之一,每5000人至8000人中就有1例,其自然死亡率高達100%,如不接受治療,很少有孩子能存活過2周歲。目前,醫學界認為肝移植是最佳治療方法。先天性膽道閉鎖的病因複雜,或與母親孕期輪狀病毒感染有關,出生前無法通過B超發現。由於父母的肝臟和孩子的肝臟兼容性高,術後排斥小,部分孩子有可能擺脫終生免疫抑制劑。但是,膽道閉鎖兒童的救治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不少有症狀的患病兒童早期在基層醫院未得到及時診斷,等到確診時往往已經合併膽汁性肝硬化,而錯過了做手術的最佳時機。目前,我國九成以上患兒沒有進行肝移植。

相關焦點

  • 男嬰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媽媽捐出255克肝救子
    原標題:男嬰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媽媽捐出255克肝救子     因為兒子李毅帆患上膽道閉鎖,37歲的丁美英捐出255克肝救下了自己的兒子。然而,因為支氣管炎、呼吸衰竭、顱內高壓等症狀,半個月前小毅帆住進了PICU至今未出。
  • 葫蘆島:7個月男嬰膽道閉鎖 父母爭搶割肝救子
    本人供圖  7個月大的兒子被確診為膽道閉鎖,夫妻倆爭搶著給他移植肝臟,最後妻子說服丈夫,自己割肝救子。  今年的「三八」節,妻子在病床上度過。丈夫覺得,女人節送給妻子的最好禮物莫過於男人的堅實臂膀和困境中的不離不棄,「一個也不能少,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家,我堅信也肯定會這樣的」。
  • 女嬰膽道閉鎖眼睛「變綠」 父親捐肝救女移植成功
    「綠眼睛」」寶寶糖糖現在僅6個月大。新文化報圖原標題:長春女嬰膽道閉鎖一雙「綠眼睛」,父親捐肝救女在滬成功移植「媽媽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我的眼睛是綠色而他們是黑的……」這是大學音樂教師為糖糖(化名)創作的歌曲《綠眼睛》。糖糖出生後黃疸一直未退,藥物治療也都不起作用,皮膚、眼睛、大小便都是黃的,被醫院確診為「膽道閉鎖」,需要肝移植。
  • 家長急求割肝救子:等不起的新生兒「膽道閉鎖」
    他們最近收到十幾封求助信,信中的十幾個新生兒都得了這種疾病,其中,有人焦急盼望能割肝救子。而信件尚未公開,其中一個孩子就已經離世。▲3月23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患兒鬱郁和她的奶奶。遺憾的是,鬱郁後來沒有等到手術,就已經離世。
  • 兩寶寶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年輕爸媽獻肝救娃
    兩寶寶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年輕爸媽獻肝救娃——你是爸爸媽媽的「小心肝」2018年即將結束之際,兩個同病相憐、一出生即變成「小黃人」的寶寶,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蘿崗院區分別收到了來自各自爸爸和媽媽送出的最珍貴的「新年新生禮」——健康的肝臟,先天性膽道閉鎖得到治癒
  • 貴州畢節6月大男嬰患先天膽道閉鎖,23歲媽媽決定割肝救子
    6個月前剖腹產生下兒子,誰知兒子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來自貴州畢節的23歲母親查美決定割肝救子。查美和大她9歲的丈夫劉洋是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岔河鎮岔河村人,兩年前經人介紹相戀,後進入婚姻殿堂。去年中秋節,經過剖腹產手術,查美生下一名男嬰,取名天天(化名)。3月31日,查美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天天一出生就有點異常,肚子一直鼓鼓的,身體有點發黃,但他們沒有足夠重視,當地老人說一般小孩都會有點黃疸症,多喝點水就好了。
  • 長春女嬰膽道閉鎖一雙"綠眼睛" 父親捐肝救女在滬成功移植
    「綠眼睛」」寶寶糖糖現在僅6個月大。糖糖出生後黃疸一直未退,藥物治療也都不起作用,皮膚、眼睛、大小便都是黃的,被醫院確診為「膽道閉鎖」,需要肝移植。  父親決定捐肝救女後,卻面臨高達30萬元的治療費。此事經媒體報導後,諸多愛心人士伸出援手,甚至有大學教師為糖糖創作歌曲,並帶領學生走上街頭,自彈自唱為其募捐。  11月23日上午,這場肝移植手術在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進行。
  • 暖聞|遼寧葫蘆島7個月男嬰膽道閉鎖,父母爭搶「割肝救子」
    7個月大的兒子被確診為膽道閉鎖,夫妻倆爭搶著給他移植肝臟,最後妻子說服丈夫,自己割肝救子。今年的「三八」節,妻子在病床上度過。丈夫覺得,女人節送給妻子的最好禮物莫過於男人的堅實臂膀和困境中的不離不棄,「一個也不能少,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家,我堅信也肯定會這樣的」。
  • 長春女嬰膽道閉鎖一雙「綠眼睛」,父親捐肝救女在滬成功移植
    糖糖出生後黃疸一直未退,藥物治療也都不起作用,皮膚、眼睛、大小便都是黃的,被醫院確診為「膽道閉鎖」,需要肝移植。父親決定捐肝救女後,卻面臨高達30萬元的治療費。此事經媒體報導後,諸多愛心人士伸出援手,甚至有大學教師為糖糖創作歌曲,並帶領學生走上街頭,自彈自唱為其募捐。11月23日上午,這場肝移植手術在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進行。
  • 女兒降生不到3個月被確診膽道閉鎖 父親籤字捐肝救女
    10月19日,在一套三四十平方米的租住屋裡,36歲的楊君軍懷抱著出生僅3個月的女兒,眼中含著淚。幾天前,楊君軍毅然地在《活體器官捐獻意願書》上籤下了姓名,自願將自己的肝臟捐獻給女兒進行親屬活體肝臟移植。即便解決了肝臟來源問題,但接下來的手術和後續治療費用,對於沒有固定工作的楊君軍及其家人來說,仍是一道難關。
  • 7個月大幼子先天性膽道閉鎖 42歲媽媽割肝救「心肝」
    8月20日,大雨過後的省城濟南,太陽很暖,偶有涼風。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肝膽外一科病房裡,7個月大的天天(化名)好不愜意地趴在媽媽懷抱裡,透過玻璃窗,充滿新奇又略帶警備地打量著病房外的世界。 再過幾天,天天就能出院回家了。
  • 兒子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在廈父親將割肝救子
    子女是父母的心肝寶貝,關鍵時刻,割肝讓肺都願意。現實生活中,一名在廈打工的父親也是這麼做的。兒子出生後被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父親毅然決定「割肝救子」。兒子重病父親決定割肝救子這名父親名叫崔曉峰,安徽固鎮縣人,目前在廈門明達玻璃公司上班。被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的孩子名叫崔雨楊,才5個多月大,是崔曉峰的第二個兒子。十萬火急,愛子心切的崔曉峰得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在嬰幼兒親體肝移植手術方面處於領先水平,隨即將孩子轉入該院治療。
  • 女兒降生不到3個月被確診膽道閉鎖 「80後」父親捐肝救女
    10月19日,在一套三四十平方米的租住屋裡,36歲的楊君軍懷抱著出生僅3個月的女兒,眼中含著淚。幾天前,楊君軍毅然地在《活體器官捐獻意願書》上籤下了姓名,自願將自己的肝臟捐獻給女兒進行親屬活體肝臟移植。即便解決了肝臟來源問題,但接下來的手術和後續治療費用,對於沒有固定工作的楊君軍及其家人來說,仍是一道難關。
  • 孫子患先天膽道閉鎖,一向溫順的奶奶「強硬」捐肝
    2017年8月,盛夏時節,胎齡只有7個半月的小俊俊(化名),心急地提前來到這世上。家在商河的楊富桂,帶著萬分擔憂和一絲憧憬,當了奶奶。俊俊在保溫箱裡住了49天才回家。然而,生活並沒有就此平順。出院不久,全身皮膚黃染的俊俊就被診斷為「先天性膽道閉鎖」。首次手術後病情也沒能好轉,到2018年秋,肝移植成為他唯一的活路。
  • 7月大女嬰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20歲父親捐肝救女
    昨日,武警總醫院手術室,李世賢在手術臺上為女捐肝。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昨天,兒童節。武警總醫院手術室,小思韻接受了一份特殊的禮物——爸爸的一小塊肝臟。  她只有7個月大,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肝臟移植對她來說,是唯一可行的治療方法。  經過配型比對,小思韻的爸爸李世賢配型成功。讓孩子健康地活下去,是他一直以來的希望,「捐肝救女這件事,一刻都沒有猶豫過」。  為小思韻主刀的是該院肝移植科主任陳新國和他的團隊專家們。昨晚8時,李世賢270克肝臟順利「植入」女兒體內。醫院稱還未度過危險期,需進一步觀察。
  • 幼兒未滿月被查出膽道閉鎖 合肥80後父親欲割肝救子(圖)
    兒子未滿月便被查出膽道閉鎖今年4月份,在眾人的期盼中,今年31歲的王益和李芙蓉,迎來他們的孩子,王益說:「看到兒子出生的那一刻,高興得不知道該怎麼說。」然而在醫院裡,為新生兒檢查的過程中,發現孩子的黃疸有點偏高,而且兒子的眼睛和皮膚都有點發黃。王益起初有點擔心,但是朋友和家人都說,新生兒有點黃疸也很正常,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 新生男孩先天膽道閉鎖,年輕媽媽決定割肝救子
    可沒想到半年後喜事變壞事,孩子被查出來先天性膽道閉鎖,需要做肝臟移植,23歲的查美決定割肝救子。查美和劉洋都是貴州畢節人,兩年前經人介紹相戀結婚,去年中秋節的時候,查美通過剖腹產生下一個男孩,小男孩十分可愛,長相喜人。天天(化名)剛出生時肚子就鼓鼓的,可家裡人沒怎麼在意,可後來情況越來越糟。
  • 孩子確診先天性膽道閉鎖 「90後」母親割肝救女
    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心肝寶貝,8個月大的女嬰小寶更加「名副其實」。因為,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她近日在福州總醫院接受了母親小崔移植的七分之一肝臟。小寶是來自三明的小崔和丈夫的第二個孩子,出生後全身蠟黃、腹腔腫脹,7個多月時的體重僅有7公斤,被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
  • 「易肝救子」兩寶寶出院 釋疑膽道閉鎖
    兩個孩子的母親都決然獻肝救子,但又都血型不配。一天,兩位同命相連的媽媽在網上相遇,驚喜地發現彼此與對方孩子的血型相同,由此上演了易肝救子的生命奇蹟。團團和哲哲都不到1歲,他們都是先天性膽道閉鎖患兒。一個月前,他們分別接受了對方媽媽的肝臟,進行了肝移植手術。
  • 女兒患先天性「膽道閉鎖」生命垂危 33歲父親「割肝救女」
    東方網5月18日消息:8個月大的福州女嬰小淑群不幸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如果不進行手術,孩子一歲前會因為肝功能衰竭而死。80後爸爸黃川為救女兒,毅然捐出自己的部分肝臟。當地醫生告訴他們,淑群很可能得了「膽道閉鎖」的肝病,如果不進行手術,孩子一歲前會因為肝功能衰竭而死。想從根本上解決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肝移植。  隨著醫院開出病危通知書,外加急性重症膽管炎、敗血症、感染性休克、心力衰竭、凝血功能紊亂等14項併發症帶來的威脅,3月8日,黃川夫婦帶著小淑群住進了仁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