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女嬰膽道閉鎖一雙"綠眼睛" 父親捐肝救女在滬成功移植

2021-01-16 東方網

原標題:長春女嬰膽道閉鎖一雙「綠眼睛」,父親捐肝救女在滬成功移植

   「綠眼睛」」寶寶糖糖現在僅6個月大。 新文化報 圖

   「媽媽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我的眼睛是綠色而他們是黑的……」

  這是大學音樂教師為糖糖(化名)創作的歌曲《綠眼睛》。糖糖出生後黃疸一直未退,藥物治療也都不起作用,皮膚、眼睛、大小便都是黃的,被醫院確診為「膽道閉鎖」,需要肝移植。

  父親決定捐肝救女後,卻面臨高達30萬元的治療費。此事經媒體報導後,諸多愛心人士伸出援手,甚至有大學教師為糖糖創作歌曲,並帶領學生走上街頭,自彈自唱為其募捐。

  11月23日上午,這場肝移植手術在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進行。該院醫生將糖糖父親的204g的肝臟取下,成功移植入糖糖體內,替換了她已嚴重病變的肝臟。

  黃疸不退,被確診膽道閉鎖

  糖糖2017年5月出生,來自吉林長春,她的出生是其外婆的一個願望。

  糖糖的媽媽齊楠楠是一名90後。據其介紹,她母親去年1月因胃部不適被診斷出胃癌晚期。在經歷了化療和手術後仍然未好轉。母親希望女兒作為家中大姐能早日結婚生子。於是,齊楠楠和男友在裸婚的前提下,生下了糖糖。

  出生後40多天,糖糖黃疸一直不退,藥物治療也不見效,皮膚發黃、眼睛發黃、大小便也是黃的。夫妻倆帶著孩子前往北京求醫,剛出生50多天的糖糖被確診膽道閉鎖,需要做肝移植。

糖糖的爸爸決定捐肝救女。 新文化報 圖

    糖糖父親決定捐肝救女,但預估將需要高達30萬元治療費。高昂的手術費讓這一家人雪上加霜,幾近絕望。

  據當地媒體報導,糖糖父親王顯志的老家在農村,靠種地為生,後來來到城裡打工。孩子有病前,他打零工,愛人給別人賣衣服,母親在澡堂搓澡。但自從孩子有病,家裡的經濟來源幾乎要斷了,愛人還在哺乳期不能離開孩子,母親為孩子操勞經常會犯心臟病,之前給孩子姥姥手術和孩子手術已經花去20多萬,有很多錢都是向親屬東拼西湊的,而自己已經決定給女兒捐肝,所以手術前也不能幹重活。

  糖糖的故事引起了當地媒體的關注,牽動了很多社會人士的心。

  諸多愛心人士伸出援手,甚至還有音樂學院老師張羅簫加入救助行動,為糖糖創作《綠眼睛》,歌詞「媽媽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我的眼睛是綠色而他們是黑的,我這樣的年紀本應該像花兒一樣開放,為何我卻躺在了病床上……」真實反映了糖糖的不幸,而張羅簫與學生一起走上街頭,自彈自唱為其募捐。

  終於,在愛心人士幫助下,糖糖父母四處打聽,最終輾轉聯繫到國內外知名兒童肝移植專家夏強醫生團隊。

  統計顯示,夏強醫生手術總例數約為全國兒童肝移植總數的二分之一,仁濟醫院也由此成為近6年來全世界完成兒童肝移植手術最多的醫院。

  術後需隨訪和長期服藥

  聯繫到夏強醫生團隊後,糖糖一家開始了赴上海的求醫之路。

糖糖的肝移植手術於11月23日上午在上海仁濟醫院舉行。  仁濟醫院 圖

    11月19日11時25分,糖糖全家搭乘班機前往上海仁濟醫院。經過多日手術前一系列檢查、評估等,23日早晨7點多,糖糖和爸爸先後被推入手術室。

  手術由仁濟醫院副院長、肝臟外科主任夏強親自主刀,將糖糖父親左外側葉一小塊204g的肝臟取下,截至11時左右,順利完成取肝手術。

  與此同時,糖糖的肝移植手術也於上午9時起同步進行。醫生將取下的一小塊肝臟成功移植入糖糖體內,替換了她已嚴重病變的肝臟。

主刀醫生夏強是國內外知名兒童肝移植專家。 仁濟醫院 圖

    夏強告訴記者,由於糖糖的門靜脈發育不良、膽管發炎,導致門靜脈纖細、僵硬,血流不足,術中風險很高,一旦門靜脈手術失敗,很容易引起患兒死亡。

  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經過夏強團隊5個多小時的精細手術,「綠眼睛」糖糖最終喜獲新生,門靜脈血流最終也恢復正常。

  夏強表示,術後糖糖還需要2-3周住院觀察,隨後2-3個月內還需要隨訪,出院後也將長期服用抗排異藥物。

  對於術後生存率、孩子發育等會如何?夏強進一步表示,目前該團隊自2006年起至今11年,已經完成兒童肝移植手術1160餘例,手術成功率超過98%,1年及5年總體生存率分別為91%和 89%。從最早期一批患兒隨訪情況來看,在生長發育、學習能力等方面與正常孩子一樣。

  與此同時,為了幫助更貧困患兒家庭,目前,夏強團隊還與多家慈善機構和民間慈善團體等多方社會力量攜手,建成國內唯一專為膽道閉鎖寶寶募捐的慈善平臺。

相關焦點

  • 女嬰膽道閉鎖眼睛「變綠」 父親捐肝救女移植成功
    新文化報圖原標題:長春女嬰膽道閉鎖一雙「綠眼睛」,父親捐肝救女在滬成功移植「媽媽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我的眼睛是綠色而他們是黑的……」這是大學音樂教師為糖糖(化名)創作的歌曲《綠眼睛》。糖糖出生後黃疸一直未退,藥物治療也都不起作用,皮膚、眼睛、大小便都是黃的,被醫院確診為「膽道閉鎖」,需要肝移植。
  • 長春女嬰膽道閉鎖一雙「綠眼睛」,父親捐肝救女在滬成功移植
    新文化報 圖「媽媽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我的眼睛是綠色而他們是黑的……」這是大學音樂教師為糖糖(化名)創作的歌曲《綠眼睛》。糖糖出生後黃疸一直未退,藥物治療也都不起作用,皮膚、眼睛、大小便都是黃的,被醫院確診為「膽道閉鎖」,需要肝移植。父親決定捐肝救女後,卻面臨高達30萬元的治療費。
  • 女兒患先天性「膽道閉鎖」生命垂危 33歲父親「割肝救女」
    東方網5月18日消息:8個月大的福州女嬰小淑群不幸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如果不進行手術,孩子一歲前會因為肝功能衰竭而死。80後爸爸黃川為救女兒,毅然捐出自己的部分肝臟。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肝移植團隊成功為第378例兒童肝移植。經過近11個小時的手術後,父親五分之一的肝臟被移植到女兒體內。青年報記者顧金華  女兒出生4個月被下病危通知書  1982年出生的黃川原在福州一家私企當司機,婚後四年,妻子黃玉亭誕下了寶寶小淑群。
  • 7月大女嬰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20歲父親捐肝救女
    昨日,武警總醫院手術室,李世賢在手術臺上為女捐肝。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昨天,兒童節。武警總醫院手術室,小思韻接受了一份特殊的禮物——爸爸的一小塊肝臟。  她只有7個月大,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肝臟移植對她來說,是唯一可行的治療方法。  經過配型比對,小思韻的爸爸李世賢配型成功。讓孩子健康地活下去,是他一直以來的希望,「捐肝救女這件事,一刻都沒有猶豫過」。  為小思韻主刀的是該院肝移植科主任陳新國和他的團隊專家們。昨晚8時,李世賢270克肝臟順利「植入」女兒體內。醫院稱還未度過危險期,需進一步觀察。
  • 孩子確診先天性膽道閉鎖 「90後」母親割肝救女
    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心肝寶貝,8個月大的女嬰小寶更加「名副其實」。因為,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她近日在福州總醫院接受了母親小崔移植的七分之一肝臟。小寶是來自三明的小崔和丈夫的第二個孩子,出生後全身蠟黃、腹腔腫脹,7個多月時的體重僅有7公斤,被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
  • 5個月男嬰膽道閉鎖 父母爭著捐肝救子
    小小年紀便要遭受病痛的折(,這讓小光傑的父母看在眼裡痛在心裡,雖然周圍人不斷勸說他們放棄給孩子治療,但孩子的媽媽羅永洪仍下定決心捐肝救子。「孩子生在我家就是與我們有緣,作為父母即便把全部的肝都給他也願意。」羅永洪說。嬰兒患膽道閉鎖 肝移植是唯一救命辦法  在省立醫院肝膽外科病房,病床上的小光傑嘴裡含著奶嘴,皮膚、眼白都是黃的,肚子鼓鼓的,青筋暴出,肚臍外凸。
  • 女嬰患有膽道閉鎖症 配型成功父親不願為女捐肝
    天津北方網訊:夢夢是個只有11個月大的女嬰,出生不久便被查出患上了膽道閉鎖症,需要進行換肝手術,父親雖然與她配型成功,但考慮到捐肝後會影響身體和夢夢後續的治療費,他退卻了。  張靜帶著夢夢在本市第一中心醫院裡,靠著幾個換肝孩子的家長相互照應著,就這麼一天天等待著夢夢的爸爸能夠回心轉意。  父親配型成功,卻拒絕捐肝  張靜說,他們來自河北邯鄲,夢夢出生沒多久就發現身上的黃疸遲遲不褪,經診斷是膽道閉鎖症。家裡條件不好,已經盡力給夢夢治療了,但情況還是越來越嚴重。
  • 漳州女嬰膽道閉鎖恐活不過一歲 父親欲割肝救女
    平平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笑起來甜甜的,她來到這個世上才9個月,但是已經在醫院住了將近6個月,漳州、福州、上海,她都去過。「直到上個月,上海的醫生才確診她患膽道閉鎖,需要肝移植,否則活不過一歲。」平平的媽媽賴女士傷心地說。  家裡的老人都說要放棄,可是平平的爸爸媽媽捨不得,爸爸更是執意要割肝救女。然而,20多萬元的手術費,卻讓這家庭再次陷入絕境。
  • 女兒降生不到3個月被確診膽道閉鎖 父親籤字捐肝救女
    幾天前,楊君軍毅然地在《活體器官捐獻意願書》上籤下了姓名,自願將自己的肝臟捐獻給女兒進行親屬活體肝臟移植。即便解決了肝臟來源問題,但接下來的手術和後續治療費用,對於沒有固定工作的楊君軍及其家人來說,仍是一道難關。
  • 兩寶寶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年輕爸媽獻肝救娃
    兩寶寶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年輕爸媽獻肝救娃——你是爸爸媽媽的「小心肝」2018年即將結束之際,兩個同病相憐、一出生即變成「小黃人」的寶寶,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蘿崗院區分別收到了來自各自爸爸和媽媽送出的最珍貴的「新年新生禮」——健康的肝臟,先天性膽道閉鎖得到治癒
  • 半歲女嬰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90後媽媽割肝救女
    半歲女嬰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90後媽媽割肝救女 2019-06-13 15:25:36   來源:安徽網
  • 女兒降生不到3個月被確診膽道閉鎖 「80後」父親捐肝救女
    幾天前,楊君軍毅然地在《活體器官捐獻意願書》上籤下了姓名,自願將自己的肝臟捐獻給女兒進行親屬活體肝臟移植。即便解決了肝臟來源問題,但接下來的手術和後續治療費用,對於沒有固定工作的楊君軍及其家人來說,仍是一道難關。
  • 患「先天性膽道閉鎖」的 8月大女嬰獲新生
    緊急  「先天性膽道閉鎖」嬰兒  需肝臟移植  今年只有8個月大的女嬰諾諾(化名)老家在河南,父母長期在丹東打工,孩子剛出生時就出現黃疸、之後病情越來越重並發生嚴重的肝腹水,最後被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  「看到她肚子那麼大,腹水那麼多,我特別痛心。保守治療兩周之後效果不好,必須手術治療了。」
  • 女兒先天「膽道閉鎖」 80後父親要割肝移植救女
    小淑群先天「膽道閉鎖」,若不治療,一歲前會因為肝功能衰竭而死。去年11月,兩個月大的淑群在省婦幼進行了保守手術,延緩病情發展,為肝移植爭取時間。如今,淑群剛滿7個月,爸爸黃川和淑群配型成功。本月底,他將割肝救女。但15萬元的手術費成了問題。
  • 家長急求割肝救子:等不起的新生兒「膽道閉鎖」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不正常的「黃疸」家長趙金第一次聽說「膽道閉鎖」過去一個月來,趙金一直在「求人」開刀,好割肝救女。趙金的女兒琪琪自出生起就被一種疾病折磨,這個孩子臉色暗黃、腹部如鼓,每天都要服用一款名為「穀胱甘肽片」的保肝藥來緩解病情。
  • 男嬰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媽媽捐出255克肝救子
    原標題:男嬰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媽媽捐出255克肝救子     因為兒子李毅帆患上膽道閉鎖,37歲的丁美英捐出255克肝救下了自己的兒子。然而,因為支氣管炎、呼吸衰竭、顱內高壓等症狀,半個月前小毅帆住進了PICU至今未出。
  • 「孤兒父親」為捐肝救女天天鍛鍊身體 術前檢查良好
    「孤兒父親」為捐肝救女天天鍛鍊身體 術前檢查良好 為救女兒,父親決定捐肝救女,可卻湊不齊13萬多元的手術費,在關鍵時刻天津市華夏器官移植救助基金會撥款10萬元,天津心羽救助團隊的志願者也幫忙募款3萬元,其中1萬元來自濱海新區一位熱心網友。今天,在第一中心醫院,父女倆將進行肝移植手術。「我能活到現在是愛的力量,我的女兒能活下去也是因為愛……」這位26歲的年輕父親說。
  • 亞洲女嬰多發先天性膽道閉鎖
    先天性膽道閉鎖屬於小兒常見先天性疾病,特別好發於亞洲女嬰身上。「對於先天性膽道閉鎖,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孩子年齡在60天內效果最好,否則可能不耐受手術或預後很差。」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肝膽醫院肝膽外科劉超副教授表示。遺憾的是,大部分患兒被發現患病時都已錯過手術最佳時期,而此時最好的補救辦法就是父母捐肝。
  • 幼兒未滿月被查出膽道閉鎖 合肥80後父親欲割肝救子(圖)
    兒子未滿月便被查出膽道閉鎖今年4月份,在眾人的期盼中,今年31歲的王益和李芙蓉,迎來他們的孩子,王益說:「看到兒子出生的那一刻,高興得不知道該怎麼說。」然而在醫院裡,為新生兒檢查的過程中,發現孩子的黃疸有點偏高,而且兒子的眼睛和皮膚都有點發黃。王益起初有點擔心,但是朋友和家人都說,新生兒有點黃疸也很正常,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 兒子患先天性膽道閉鎖 在廈父親將割肝救子
    現實生活中,一名在廈打工的父親也是這麼做的。兒子出生後被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父親毅然決定「割肝救子」。兒子重病父親決定割肝救子這名父親名叫崔曉峰,安徽固鎮縣人,目前在廈門明達玻璃公司上班。被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的孩子名叫崔雨楊,才5個多月大,是崔曉峰的第二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