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APL.US)晶片的下一步計劃猜想

2020-12-22 深圳智通財經
美股

蘋果(AAPL.US)晶片的下一步計劃猜想

2020年11月26日 10:29:16

半導體行業觀察

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半導體行業觀察」。

近日,知名分析機構ICinsights發布了他們對2020年半導體企業營收排名的預測,在他們提供的榜單中,蘋果公司(AAPL.US)將以100.4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13,比去年的名提升兩位,而營收方面較之去年提升25%。最近,蘋果新發布的M1晶片的表現也獲得了行業的交口稱讚。那麼究竟蘋果的晶片業務,在行業內究竟是什麼水平?我們來看一下華爾街日報和semiwiki的作者分析一下。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之所以能建立起電子產品帝國,要歸功於把生產外包給一個由晶片製造商和其他零部件生產商組成的龐大生態系統的做法。近年來,在執行長庫克(Tim Cook)的領導下,蘋果公司正在收回許多外包業務。

蘋果在早前已經推出採用自研晶片M1的Mac電腦。此舉將結束蘋果與英特爾公司長達15年的技術合作關係。蘋果公司表示,該公司定製的晶片效率更高,圖形處理性能也更高。蘋果公司2010年發布了該公司的第一款iPhone處理器。而這一切都起源於蘋果公司在2008以2.78億美元收購PA Semi。

根據技術分析師Ben Thompson的說法,收購PA Semi讓蘋果獲得了人才和IP,這單交易也催生了Apple的A系列晶片,自2010年以來,這些晶片已為每臺iPad和每臺iPhone提供動力。

之所以蘋果這樣做,是因為當時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英特爾無法提供iPhone所需的移動晶片,因此,蘋果公司開始構建內部解決方案。

蘋果穩步改進其晶片並獲得了更多的半導體人才和IP。例如2010年的Intrinsity(1.21億美元)和2018年的Dialog Semiconductor部分(6億美元),以及2020年的Intel的基帶業務。

這一計劃符合蘋果公司用自己設計的零部件替換許多第三方零部件的整體戰略。據獨立科技行業分析師Wayne Lam估計,目前iPhones的核心零部件中約42%由蘋果自己生產,而不到五年前,這一比例僅為8%。隨著蘋果公司未來開發出數據機晶片和傳感器,預計該比例會進一步上升。

自研零部件降低了蘋果公司的成本,並提升了該公司產品的性能,還增強了其對未來新產品的掌控。分析師估計,上述新的Mac電腦晶片將使每臺Mac電腦的生產成本降低75-150美元。他們說,蘋果公司可以將節省下來的成本回饋給客戶和股東。

這一戰略源於已故蘋果聯合創始人賈伯斯(Steve Jobs)倡導的蘋果哲學,即擁有核心技術可以帶來競爭優勢。量身打造的晶片和傳感器可以幫助其iPhone、iPad和Mac在電池性能和功能上超越競爭對手。還可以保護蘋果免受購買通用零部件的中國競爭對手的影響。

蘋果的前員工表示,蘋果多年來一直依賴第三方零部件,同時也在培養自己設計更多零部件所需的工程深度和專業能力。與此同時,蘋果要求供應商在向蘋果提供的零件中加入定製功能。蘋果還需要一家可靠的晶片廠來為其生產晶片。蘋果找到了這樣的合作夥伴——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2330.TW, 簡稱﹕臺積電)。在智慧型手機需求激增之際,過去10年臺積電一直在為蘋果生產iPhone晶片。

蘋果推動設計自己的晶片已有10年,這一努力擾動了半導體行業。英特爾每年將損失約20億美元的筆記本晶片銷售,佔總收入的2%至4%。隨著蘋果設計的晶片數量上升,其他晶片製造商的市場份額近些年下降,迫使一些供應商出售或退出業務。

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工程學教授、Audience Inc.前董事會成員Carver Mead稱,這是該行業追求更高性能的自然進程的一部分。但他表示,這對蘋果供應商的影響很大。Audience曾是蘋果公司的供應商。

蘋果公司的許多供應商繼續向該公司供貨,這些業務給供應商帶來可觀的收入,即使供應商擔心蘋果公司會開始自己生產它們提供的各種零部件。Mead稱:「每個人都知道這可能發生,所以這是一個有意識的決定:你是要與魔鬼共舞還是說不呢?」

蘋果公司對此不予置評。

分析師稱,這項被一些供應商和分析師稱為內包的舉措可讓蘋果公司在設備性能方面比競爭對手領先兩年,這是因為該公司可通過規劃多個晶片如何協同工作來限制耗電量,並騰出iPhone和iPad的內部空間供其他零部件使用。此舉還降低了產品計劃潛在的洩露風險。

蘋果公司的晶片部門在過去十年裡發展迅速,目前已經有幾以千計的工程師,其中包括1999年收購Raycer Graphics和2008年收購P.A. Semi所帶來的眾多工程師。過去十年蘋果公司在設計定製晶片方面取得的成功鞏固了硬體技術部主管Johny Srouji作為蘋果公司高管團隊最重要成員之一的地位。他提前好幾年就介紹了蘋果晶片為未來設備提供支持所需具備的功能。

分析師表示,蘋果公司能夠證明定製晶片的工程成本是合理的,因為取消供應鏈中的一個環節可以節省下成本。與其付錢給晶片設計者,然後由晶片設計者僱傭製造商來生產晶片,蘋果公司現在可以代之以直接向晶片製造商付費,該公司將開始對Mac系列電腦採取這種做法。

供應商表示,蘋果公司已經設立了數家辦公室,並從數據機提供商高通公司(Qualcomm Inc., QCOM)以及數據機和處理器供應商英特爾那裡挖來工程師,以推動該公司對定製晶片的追求。

在其他案例中,因為蘋果公司透露了開發自研晶片的計劃,導致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IMG.LN)的股價暴跌高達70%,並最終把自身出售。類似的例子還有,蘋果公司自研電源管理技術的努力導致供應商Dialog Semiconductor PLC將該領域的業務出售給蘋果公司,而不是與蘋果公司展開競爭。

過去十年,蘋果公司已收購多家半導體公司,其中包括去年以1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數據機業務的交易。這些交易是全球併購熱潮的一部分,據Dealogic的數據顯示,自2007年iPhone推出以來,全球併購交易活動已增長一倍達到每年410筆。

Mac更換中央處理器(CPU)給軟體開發人員帶來新負擔,他們中的許多人需要更新自己的應用,以便能夠在蘋果公司基於Arm的晶片上工作。

Moor Insights & Strategy總裁、晶片製造商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MD)前高管Patrick Moorhead表示,蘋果公司周一未能向開發者表明額外的工作將是值得的,因為該公司沒有提供相對於其他處理器的任何關於性能的技術細節。

Moorhead表示:「我們知道蘋果公司將因成本降低而獲利,但在開發者開始動手前,他們應該先問問自己能從投資進行代碼修改中得到什麼。」Moorhead的客戶包括高通和英特爾等蘋果公司的晶片供應商。

蘋果公司在年度開發者大會開始時披露了上述計劃,並重點提及了該公司為開發者提供的用於更新他們軟體的工具。以往,該公司在發布採用新處理器的產品後曾提供產品基準。

逐步脫離供應商的舉動在蘋果公司內部引發了擔憂。據知情人士稱,在2019年關於收購英特爾數據機業務的討論中,一些工程師對這項交易持反對意見,理由是iPhone內部的數據機必須符合無線標準,無法以有利於該公司產品的方式定製。

上述知情人士稱,在蘋果公司計劃為攝像頭開發定製傳感器時,也出現了類似的討論,一些工程師認為相關計劃提供的改進可通過軟體開發來實現。

前員工和分析師稱,推出新策略過程中出現這樣的摩擦很正常。但他們也稱,做出一些取捨是值得的,因為蘋果公司由此可以掌控未來的產品。

蘋果公司在半導體設計和的氣息和深度使它在與當今任何頂級晶片製造商旁邊的大聯盟相比,都牢牢地佔據了主導地位。今天,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與任何人相比,蘋果公司生產的智慧型手機晶片和筆記本電腦/臺式機晶片都是最好的。

所有這些都意味著,「蘋果半導體」作為一家獨立的公司可能會超過目前所有晶片公司的價值。

您可能會說這很好,但是它只是一個學術活動,因為「 Apple Semiconductor」位於Apple內部,永遠不會脫離其「鍍金的籠子」,但是如果它是免費的呢?

蘋果最近推出的M1從未提及伺服器一詞。但是,蘋果M1在是否會在伺服器/雲市場這一備受追捧和搖錢樹市場中插上一腳,這個問題將影響深遠。因為這是Intel絕對壟斷的市場,而AMD也在涉足其中。

我們不認為蘋果真的想推出伺服器,但他們可以和Intel一樣,可以很好地向所有伺服器製造商銷售CPU。哎呀,蘋果可以開始在自己龐大的伺服器場上進行轉換。也許將處理器出售給Google,Amazon和Facebook等;或所有龐大的中文伺服器場。

電源和散熱可能是伺服器領域中最大的一筆支出,而到目前為止,M1的最大賣點之一是其低功耗。

雖然我們的這個想法尚未實現,但因為伺服器/雲業務是蘋果尚未開發的,而且有吸引力的市場,而他們顯然有這樣做的彈藥。

當然,一旦英特爾和AMD開始在臺積電的5NM或3NM上生產晶片,兩者都會有所改善,但是現在,蘋果公司在兩者上都擁有相當大的領先優勢,並且是臺積電的最大客戶,這使他們獲得了優勢。

從戰略遊戲來看,這甚至可能挫敗Nvidia的ARM和數據中心徵服計劃,從而使Apple Semiconductor遠遠超過Nvidia。

當然,通過進入AI或其他市場(例如汽車等),我們可以遵循進入伺服器市場的邏輯。清單和機會很長。我們不知道蘋果是否會出售其皇冠上的寶石晶片技術給競爭對手。

但您永遠不會知道蘋果的下一步。

(編輯:張金亮)

相關焦點

  • 蘋果(AAPL.US)「芯」基建簡史
    若不出意外,蘋果(AAPL.US)極有可能在下周的WWDC2020上官宣Mac電腦的「芯」計劃,將要用自研的晶片了,這是一件讓賈伯斯知道了都會興奮不已的大事。同樣的功率下,Arm架構能提供更強的性能。而英特爾在不改變製程工藝的前提下,只靠提升主頻來提升性能,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蘋果的需求了。低功耗的i3、i5處理器,其性能甚至已經被iPhone的A系晶片趕超,目前搭載A12X的2018款iPad Pro,其Geekbench 5單核、多核性能均已超過搭載英特爾酷睿i5處理器的2020款MacBook Air。
  • 剝了蘋果(AAPL.US)「皮」:高通(QUOM.US)的絕望一擊
    這場已持續數年的巨頭戰爭或許並不會因為這場訴訟而就此停止,畢竟二者此刻均是四面楚歌,誰都不願退讓一步。授權費埋下的地雷蘋果和高通曾攜手走過彼此的高光時代。2010年6月,蘋果發布了iPhone 4,帶領智慧型手機跨入了一個新時代。也是在這個時候,蘋果基帶晶片的供應商從從英飛凌換成了高通。
  • 就選蘋果(AAPL.US)和AMD(AMD.US)
    AMD「殺瘋了」AMD過去在其執行長Lisa Su的一步步帶領下,一直處於穩定發展階段。而如今,該CEO為其PC遊戲和數據中心業務帶來了極具競爭力的晶片產品。同時,AMD還擁有強大的產品線,在英特爾宣布其7納米晶片上市將延遲後,AMD旗下基於Zen架構的7納米處理器不斷地搶佔市場份額。
  • 蘋果(AAPL.US)打算如何「接管」遊戲行業?
    而隨著移動遊戲的興起,以及硬體優化和iOS跨平臺生態的形成,無疑會為蘋果產品生態帶來更多的用戶,勢必又將為iOS遊戲的市場基本盤注入更多活力和商業空間,推動iOS市場基本盤的擴容,從而進一步推動iOS遊戲的發展。原標題《How Apple plans to take over Gaming》通常你不會把遊戲和蘋果(AAPL.US)聯繫在一起。
  • 蘋果計劃2021 年初推出Mac自研晶片,劍指英特爾
    彭博社消息,自11月推出首款採用Arm 架構設計的Apple Silicon 處理器晶片M1 後,蘋果計劃2021 年初推出一系列Mac 自研晶片,積極展現其想要超越英特爾的龐大野心。蘋果現有的M1 晶片繼承了以移動為中心的設計,以4 個高性能處理核心加上4 個節能核心所構建,使圖像和視頻的管理及編輯操作,都能以更快的速度完成,且不會過度消耗電力。針對MacBook Pro 和iMac 機型的下一代晶片,知情人士稱,蘋果正在尋求多達16 個功率核心和4 個節能核心的晶片設計。
  • 蘋果(AAPL.US)「咳嗽」,供應鏈「頭暈」
    蘋果(AAPL.US)可能也萬萬沒想到,當年的機皇如今也要為「五鬥」銷量折腰。兩年前,蘋果推出iPhone X,高昂定價震撼全球。即便如此,智通財經APP觀察到,iPhone X依然成為了2018年一季度全球最暢銷手機,貢獻出了蘋果最優財季,「冒險」可謂大獲成功!
  • 迪士尼(DIS.US)、蘋果(AAPL.US)、Netflix(NFLX.US)、HBO:一場關於...
    再加6美元,連ESPN和Hulu也可以一起看其實迪士尼為了這一步棋已經布局了很久,在16年迪士尼就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支持著MLB, HBO, NHL等家點播的BAMTech流媒體技術公司33%的股權。次年便又馬上用15.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額外42%的股權,為技術層面做好了準備。
  • 抄蘋果(AAPL.US)作業:Windows10明年將原生支持安卓App,微軟(MSFT...
    具體來說,蘋果在 6 月份宣布 Mac 平臺遷移到蘋果自主晶片;5 個月後,蘋果就拿出了三款搭載其最強 M1 晶片的 Mac 新品——關鍵是,它們都可以運行 iOS 應用。而再來看微軟的 Windows 10。過去四五年,它一直忙著獲取新用戶,但自身的前進步伐實在是過於緩慢,連 UI 都還在折騰,更不用說應用生態的突破了。
  • 蘋果將用自研移動晶片取代高通產品真的假的 蘋果自研移動晶片有...
    蘋果將用自研移動晶片取代高通產品真的假的 蘋果自研移動晶片有什麼作用時間:2020-12-11 19:01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蘋果將用自研移動晶片取代高通產品真的假的 蘋果自研移動晶片有什麼作用 蘋果將用自研移動晶片取代高通產品,是不是真的?
  • iPhone 12需求強勁 蘋果(AAPL.US)明年上半年手機出貨量料漲三成
    據媒體報導,蘋果(AAPL.US)計劃2021年上半年生產9600萬臺iPhone,同比增長30%,因衛生事件期間,蘋果發布的首款5G手機iPhone 12需求強勁。不過如果整個供應鏈中出現關鍵零部件短缺,可能會阻礙這一目標實現。為此,設備製造商們正競相獲取足夠多的關鍵零部件,尤其是半導體和顯示屏元件。
  • 蘋果(AAPL.US)有望4月發布iPhone9 且可能如期推出5G手機
    3月29日消息,據有關報導稱,蘋果(AAPL.US)高層已經在近期開設了一場內部會議,主要是商討一些新品的推進計劃,畢竟公共衛生事件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他們的商業,這其中就包含了傳聞已久的低價新機iPhone 9。
  • 受iPhone拖累的不止蘋果(AAPL.US),還有伯恩光學
    圖:行情來源於富途證券但若要比慘,伯恩光學算得上是蘋果供應商中最慘的一個,上市計劃硬生生被蘋果「打斷」後拖延兩年至今。在伯恩光學心裡,或許對蘋果是「又愛又氣」。但可惜的是,蘋果在2016年出現了收入的首次下滑,淨銷售額下滑7.7%,運營利潤下滑15.7%。作為蘋果最大的手機玻璃供應商,受蘋果業績影響的伯恩光學並未按計劃在2016年底上市。這一耽擱,就是一年。2017年底時,海媒體體紛紛報導伯恩光學正籌備香港IPO,中信裡昂、摩根大通已受聘協辦,預計2018年第二季度上市。
  • ...TSM.US)下7納米與5納米訂單 明年第2季投片量將超越蘋果(AAPL.US)
    AMD明年第2季投片量也將正式超越蘋果(AAPL.US),躍居臺積電第一大客戶。供應鏈透露,AMD旗下Ryzen系列處理器、Radeon晶片,及服器處理器EPYC等主力產品銷售均優於預期,加上英特爾(INTC.US)高階製程延遲,AMD全力轉投臺積電懷抱,將晶圓代工訂單從格芯轉至臺積電,並已預定明年7納米與5納米產能,總量約20萬片。
  • 如何翻譯蘋果邀請函上的「Let us loop you in」?
    這種困難解放了網友惡搞的天性,借著「loop」有「循環」和「圓圈」的意思,「讓我給你下個套」、「多點套路」種種神翻譯層出不窮。Twitter上也有一位網友惡搞稱,「loop」或許是在暗示蘋果即將發布全新產品——iShoelaces(蘋果鞋帶)。 為什麼是「Let us」而不是「Let’s」? 坦率地講,我個人在看到這張邀請函時,最先注意到的並不是「loop」,而是「let us」。
  • 蘋果(AAPL.US)最貴原創劇誕生,能否複製奈飛(NFLX.US)的成功?
    美股 蘋果(AAPL.US)最貴原創劇誕生,能否複製奈飛(NFLX.US)的成功?10月早些時候,蘋果公司開始在《Emmy》雜誌上宣傳原創劇集。蘋果公司認為,《看見》符合他們想要的那種故事藍圖。《看見》致力於探討當視力被剝奪,人類間的行為和群體有何不同。蘋果全球視頻節目負責人之一的扎克·范·安伯格,在接受《Emmy》採訪時透露:「我們在蘋果使用的一個重要詞彙是人性。而《看見》,正是以『人性是如何在其中體現?』為核心。」
  • 性能靠近桌面級 蘋果A9和A9X晶片推出
    【PConline 資訊】9月10日凌晨,蘋果發布iPad Pro與iPhone 6s/6s Plus,他們身上搭載了新的處理器晶片。iPad Pro搭載A9X,而iPhone 6s/6s Plus搭載A9。
  • 打敗蘋果(AAPL.US)iTunes的Spotify(SPOT.US)
    美股 打敗蘋果(AAPL.US)iTunes的Spotify(SPOT.US) 2020年7月21日 08:26:31 智通財經網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礪石商業評論」。作為全球最大音樂流媒體平臺,Spotify(SPOT.US)股價漲勢驚人,今年以來已飆漲80%以上。
  • 自研晶片亮相 蘋果與英特爾正式分手
    合作了15年,蘋果終於正式向英特爾提出了「分手」:新款Mac發布,且全部搭載蘋果自研的M1晶片處理器。從iPad到iPhone再到如今的Mac,蘋果在硬體產品上的「芯」計劃已經十分明了。對蘋果來說,與其讓英特爾晶片處處掣肘,不如主動出擊,只是對英特爾來說,情況就沒那麼簡單了。
  • 蘋果自研晶片Mac登場,「諷刺」英特爾,定義PC下個十年?
    和往常一樣,蘋果沒有透露M1晶片的具體性能數值,而是以模糊的提升xx倍來宣傳產品優勢。這也讓我們無法根據發布會信息推斷出M1和英特爾架構晶片之間的優劣。而在實際上,因為NPU的加入,這也無從比較。蘋果公開的比較數據是能耗比。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來看,M1晶片在10W能耗下,CPU計算性能達到了PC晶片的2倍。此外,M1晶片也能壓榨出更多的每瓦GPU性能。
  • 蘋果推出下一代Mac晶片
    對標英特爾,蘋果打造更快更強處理器據悉,蘋果公司的晶片工程師正在研究 M1 定製晶片的幾款後續產品,M1 定製晶片是 Apple 於 11 月 剛推出的首款 Mac 主處理器。如果一切能按照預期進行,這幾款產品的性能將顯著超越英特爾晶片在機器上的運行表現。該知情人士不願意透露姓名,因為該計劃尚未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