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文化 原創]
北京的刺骨寒風好像對「不騎車就手癢」的毛病有著特殊療效,所以這次摩旅也自然而然變成了臨時起意的最好結局。由三個人組成的「老年騎行隊」甚至還沒有在周五晚高峰的蹉跎中抽離出來,就已經在第二天日出之前辦理了飛往臺灣的登機手續,而雖說時間有限並不能完成環島騎行,但對於沒有中國大陸地區以外或是雨天長途摩旅經驗的我們來說,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旅行同樣充滿期待。
對於前往臺北而言,早上8點左右的海航與國航的直飛航班無疑最佳選擇,12點前落地後還有一下午充足的遊覽時間。而雖說我接觸摩託已有五年之久,但最遠的一次騎行也只是從北京到北戴河的兩日遊,所以這次帶著頭盔坐灰機的旅行十分令人興奮,三個老年人在登機前一通拍,裝*,發圈必須走一波。
天氣預報顯示臺北與花蓮在未來五天都是中到大雨的天氣,但我卻始終抱著僥倖心理幻想著臺北會像東南亞國家那樣陰晴瞬變,而在抵達臺北上空時,厚重的雲層無異於一盆涼水,也許未來幾天身體與「乾爽」無緣了。
同樣受到豬瘟的影響,臺灣地區並不允許旅客攜帶任何肉類製品入境,注意就算是真肉含量還不夠塞蛀牙的火腿腸也不行,畢竟100萬新臺幣的罰款可不是鬧著玩的。
落地後直奔車行提車,臺北給我的感覺並沒有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繁華,但交通參與者的素質很高,很少有違章現象。市區內城建風格與廈門類似,路面上以踏板和日系車為主,改裝車數量也與日本或是中國香港有不小差距,像圖中這樣的美系「改裝案例」並不多見。
嚴格來說,臺灣地區並不認可內地駕照,所以最為穩妥的方法是持有國際駕照或中國香港駕照,而如果被交警當場按下,翻譯件就不太好用了。但這家車行只需要提供帶有摩託車準駕資格的內地駕照就能租車,並表明如果發生涉及駕照的交通違法行為會協助解決,看來「有人」到哪都好使,這也難怪為什麼牆上會出現那麼多內地騎行組織的旗子了。
由於騎慣了復古車,所以租了與自己裝備更搭的野狼SB 250,雖然名字有些令人不爽,但野狼在臺灣卻有著幾十年的車系歷史,既然來都來了,還是入鄉隨俗吧。同行的小姐姐選擇了單缸的寶馬G 310 R,158kg的車重更利於女騎駕馭,雖說「點火門」事件令人心有餘悸,但轉念一想臺北最低氣溫也有15℃,應該不至於...吧?另外一位媒體同行相中了本田CBR250RR,堪稱小排鋼炮,表頭16000rpm,操控無敵,但個人感覺長途騎行會對頸椎不利。
臺灣地區對於摩託車排量的劃分十分細緻,分為250cc以下的白牌,和250-650cc的黃牌,以及650cc以上的重機紅牌。悲催是的野狼與雙R的實際排量均為249cc,所以只能淪為與踏板為伍。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黃牌與紅牌重機可以上快速路,但停車卻要停在機動車的正規車位並繳納同等金額的停車費,務實來看這一點點路權優勢不要也罷。
科普時間,梅花與紅色盾牌代表高速與快速,快速道路類似於高架與環路,臺灣地區所有高速都不允許摩託車通行,快速道路允許紅、黃牌照的重機通行。
同時路權最低的白牌摩託車還需要遵守兩段式左轉規則,其實與行人過馬路同理。除此之外,臺灣地區的紅燈是禁止右轉的。
除了摩託車車道外,較大的十字路口都會設有摩託車的專屬等燈區,這樣起步較快的摩託車就不會影響到汽車的通過效率了。哎,其實說多了都是淚,想到某城市的禁摩理由居然是摩託車的佔道面積為10㎡,遠高於汽車與自行車,真是可發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