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也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
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現在,你,也到期了。
到期了,該結婚了,不是嗎?
身邊很多人若有若無的在傳遞一種信息:到什麼年齡做什麼事。
無論你現在在哪裡,也許你還在上學,也許你在工作,也許你對婚姻愛情一無所知,也許你壓根不喜歡異性....
就算你心裡有一百個不屑一顧也無法表達出來,這個世界仿佛對到了年齡而沒有結婚的人有一種深深的鄙視。
中國尤其嚴重。
即使是現在的21世紀又怎樣,到了年齡你要是不結婚仿佛是最大的不孝。無形中被認為不是心理有問題就是生理有問題。
我們生來就應該娶某個人或者嫁給某個人嗎?
------------------------------
結婚真的沒什麼。
因為年齡大了,所以該結婚了;
因為對方經濟條件好,所以結婚;
因為想要孩子,所以結婚;
為了結婚,而結婚。
我相信你已經看了很多《沒有錢憑什麼結婚》、《門當戶對的婚姻才能長久》等等這樣的文。
而無數的電影和小說也在企圖給婚姻下定義。哦,忘了說,還有我們自己。
要我說,婚姻如同劇本,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你說婚姻是圍城,我說是蜜罐,眾口難調。
80年的《婚姻法》強調婚姻的合法性,而95年的《婚姻法》則強調婚姻的權利和義務。
而我最喜歡88年的說法:
「 婚姻,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關係,是以感情為基礎的兩性關係,婚姻是男女兩性在愛情的基礎上合法的自然結合。」
這些官方定義也許看上去很死板,但起碼強調了 「以感情為基礎 」。
愛一個人多簡單,愛一輩子才難。
生活中,我們更樂於從電影和書中去看別人的婚姻。
無非是想找到認同感和同理心,認為這才是婚姻該有的樣子。
那麼
沒有錢的婚姻會被嘲笑嗎?
只是因為愛情而結婚會被嘲笑嗎?
諾亞對艾麗說:你別管洛郎怎麼想,你媽媽怎麼想,你甚至不要管我怎麼想,你問問你自己,你到底需要什麼?每個人在自己的一生當中,都要不斷問自己這個問題:我需要什麼?
這個問題,別人沒有辦法替代自己回答。
不要說我沒有和她在一起是因為什麼什麼原因。
如果愛情不能圓滿,只能說明愛得不夠,無其他。
所以你活該不和愛情結婚啊。
愛情這麼奢侈,哪是人人可以輕易獲得的。
「 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我只是一個有著普通想法的普通人,沒有人為我歌功頌德,立碑著書,我的名字也會很快就被人遺忘,但在一件事上,我比任何人都要成功,我全心全意的愛著一個人,而且對我來說,這就足夠了。''
真的很感謝,總會有人站出來說,這個世界真的存在這樣的感情。
即使少之又少又怎樣,總會有人站出來說:
我們是因為愛情而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