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恆大建材商戶的一則微信朋友圈引起了我的關注:恆大建材驚現「藍精靈」。題目很吸「眼球」······,是比利時作家Pierre Culliford筆下的藍精靈嗎?還是某建材或家居品牌的藍精靈?好奇心和滿肚子的疑惑促使我一定要去「一探究竟」:
次日一早我便打了雞血似地驅車來到了位於九堡的恆大建材家居城B館,一進門便看見一群小朋友正圍著一個看似「藍精靈」模樣的機器人在和他們嘻耍,小朋友還不時地問藍精靈一些問題,這個藍精靈竟像「天貓精靈」一樣對答如流,很萌的是它的雙臂還不時地在「比劃」,擬人化的造型確實很可愛!我也好奇地問它:藍精靈、藍精靈,帶我去二樓。果然,聽見藍精靈回答我說:請跟我來!之後,藍精靈便帶我來到了位於扶梯左側的觀光電梯前,說道:請上電梯!驚訝的是它居然也跟我一起上了電梯,直到二樓它才和我告別,並且非常禮貌地對我說:希望下次還能為您服務!
來到二樓,我便看到一臺很古怪、也很科技感的一臺機器人正在緩慢移動並播放恆大建材的一些品牌介紹······,我想這就是微信中說的「智能安防巡邏車」吧!只見它每到一個通道口都會拍一張照,還時不時地「東張西望」,想必是在監測或記錄什麼東西吧!
沒過一會只聽見「藍精靈正在打掃衛生,請您讓一讓」,只見一臺高約一米的圓圓的清掃機器人正朝我駛來,一閃一閃的黃燈好像在提示人們注意安全。這時我明白了,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物業智能化、或「智慧物業」吧!
智慧物業真的來了嗎?這讓我想起了不久前,萬科物業被「國信嘉園」解聘的那件事情。我想這不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嗎?
帶著這個問題我去採訪了恆大建材負責人給我引見的藍精靈智慧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的總裁---海涵。
採訪非常順利,海涵總裁似乎也很健談,下面就是我和他的對話:
問:海涵總裁,既然現在都有機器人了,為什麼我們都沒有看到物業公司投入使用呢?機器人能取代我們人工作業嗎?
答:這是兩個問題。第一、因為,目前機器人還沒有投入批量生產,價格還很高,多數物業公司還無法承受這麼高的價格;也有些公司因為缺乏相關的技術支持不敢貿然採購;也有的物業公司因使用「老弱病殘」成本低廉而「不思進取」。
第二、機器人也不是萬能的,它也無法完全取代人類,比如,清掃機器人還不會清理樓梯、也不會打理衛生間,安防巡邏車雖然很聰明,功能也很強大,但它不會勸阻兩個人吵架吧······。但,未來機器人一定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好幫手!但是,它不會取代人類,我們設計的機器人首先要它們「尊重人、對人友善、以人為本」,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人機協作」,機器人幹機器人擅長的事情,人類幹人類擅長的事情!
問:萬科事件的背後,是否說明物業已無法承受人力成本越來越高的「痛點」,物業行業未來會走向智能化嗎?
答:那是肯定的。未來物業智能化是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必然選擇。服務手段的更新迭代是必然的。以前有「木工」現在已被「工廠化」了,現在的保潔都五六十歲了,你認為以後的年輕人還會幹保潔嗎?生產方式、服務方式的改變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也是時代的進步!
不僅如此,未來的物業還會走向「平臺化」,物業會把更多的服務融入到「以物業為核心」的平臺中來,比如:家政服務、汽車服務、教育服務、中介服務等等······
採訪結束了,小編很是感慨:大家都在講「賦能」,看來物業智能化、平臺化賦能的時代也要來了,讓我們期待著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