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英孚青少兒英語於2002年成立,18年來深耕南京。專注3-18歲孩子英語教育,英語啟蒙、英文閱讀興趣、考試學習、出國留學來英孚就夠了。我們的運行及管理遵照EF全球統一模式。50年專業英語教育經驗值得信賴,關注英語,關注孩子。
疫情之下,各行各業都衍生出了適合自身發展的新形式,比如學校實行停課不停學的政策利用了網際網路這一媒介。
試想,要是放在古代,學堂塌了沒法上課了,怎麼辦?那會兒又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有條件的請個教書先生到家裡來教,沒條件的那就得放羊拾酸棗了。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Achievements are reached by hard work rather than recreation.
Actions are done after thorough consideration rather than casual decision.)這「勤」和「思」卻常常與物質條件相掛鈎。
第一點 · 堅持
胡適先生說:一個人業餘時間用來做什麼,就決定了他的將來。
我們姑且可以把疫情期間看做是一個很長的「業餘時間」。學堂塌了之後也是他們的業餘時間,有人在讀書,有人在放羊,結局怎樣,很明顯。
也許那個放羊的孩子比請得起教書先生的孩子還喜歡讀書、還用功,也許他用功的時候丟了幾隻羊都不知道,也許丟了羊滿山的找也猶未可知。他只能帶著一本書在山上看,在羊安心吃草的時候看,可這樣的時間又有多少呢?那麼在當下這個社會裡,這樣的無奈還有嗎?
有!但它卻是從更複雜的層面表現出來的。有的孩子幾乎被家長當菩薩一樣供起來讓他吃好喝好、把書讀好,但常常適得其反(run counter to one&39;ll simply push the boat with the current and let them go with us.
既然他們堅持要去,乾脆我們就順水推舟,讓他們一同去吧。
第二點 · 自律
讀書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我們,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也許真應該回頭看看,以史為鑑(draw lessons from history),憶苦思甜。這句話可能曾經是泡在雞湯裡的,但現在撈出來吃,也許會有不同的滋味。
我想,只有自律(self-discipline),才能在疫情期間讓自己收穫到最多的成果。
自律的學生不會把網課當做任務去完成,而是實事求是,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去自發地將自己薄弱的知識反覆來學,這是在學校很難實現的,因為學校裡老師講一遍就不會再講第二遍,網課的話,可以一遍一遍地回放,直到學會。可以說,這對基礎不好的學生是一個打翻身仗的絕好機會。我採訪過一個高中的學生,她說,疫情過後,很多學生趕超了以往比自己學的好的學生。
網課的利與弊(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學生個人對學習的態度,這兩者形成了既矛盾又統一的關係。能夠正確對待網課利與弊的學生會得到不小的收穫,而在網課這個陌生的學習模式下一時沒能進入狀態的學生可能會栽跟頭。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次疫情變成了很多學生學業的風水嶺。
自律本來是一個強者對待生活的所有態度總和,在疫情期間,甚至任何一段業餘時間,對於學生來講,對學習保持自律就顯得很重要了。自律是一種態度(attitude),不是簡簡單單地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寫在紙條上一條一條去完成,而是讓每一天做的事情都有真正的收穫,哪怕少做一件事,也比為了自律而自律的低質量的完成任務要好。
為什麼說自律在這種事情尤其重要,因為網課本身有它的局限性(limitation)。遠程教學在管理上免不了會有困難,老師不能很真切地看到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態,有的學生眼睛盯著屏幕,但手裡在玩別的東西。自由如果利用不好,就會變成自我放逐。而這是很危險的,就像大風中一根帶著火星的菸頭。
此外,師生互動也變得艱難,評論區(comments section)裡問題亂飛,一些因為表述不準確的問題,老師也不知道從何處下手,反覆詢問也會影響溝通成本。
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只能說,因人而異,沒有具體的方法,只能去努力適應。記住,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他不為周邊環境的變化所影響。你願意成為這樣的人嗎?
當自律達到極致的時候,學習只是學習本身,任它以何種形式朝我們襲來。
單詞
習慣
(1)be accustomed to
eg. It will not take you very long to be accustomed to the way we do it.
你不必花很長的時間就能習慣我們做事的方法。
(2)be used to
eg. You should be used to eating Lanzhou stretched noodles.
你應該習慣於吃蘭州拉麵。
(3)habit
eg. She has an habit of pouting her lips when she's angry.
當她生氣的時候,有一個噘嘴的習慣。
讀書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我們,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也許真應該回頭看看,以史為鑑,憶苦思甜。這句話可能曾經是泡在雞湯裡的,但現在撈出來吃,也許會有不同的滋味。
世人有不同的面目,學生也一樣。孩子中,有趁疫情期間好好學習網課,並且利用這個「自由」時間好好充實自己其他方面技能的;也有每天玩世不恭、荒廢學業的。孩子中,有著急拉網線爭取多學幾遍網課的;也有厭學的,把疫情期間當成放假休息的。現實就是這樣,有電腦的不想學,想學習的沒電腦;想看網課的網不好,網絡好的在「吃雞」。
我想,只有自律,才能在疫情期間讓自己收穫到最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