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我受國務院的委託,現將「四五」法制宣傳教育的基本情況和對《關於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草案)》(以下簡稱《決議(草案)》)的說明報告如下:
一、「四五」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基本情況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作出了《關於進一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此前,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了《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四個五年規劃》。五年來,在黨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以及地方各級黨委、人大、政府的重視、監督和領導下,經過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和廣大普法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四五」普法工作進展順利,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議》得到較好的貫徹落實。總的來看,「四五」普法工作在深度和廣度上都取得了新的進展,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知識得到較為廣泛的普及,廣大公民的法律意識逐步增強,依法治理工作深入開展,各項事業的法制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一)全體公民的憲法和法律意識進一步增強。2002年12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首都各界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公布施行20周年大會上,對學習憲法提出了明確要求,全國隨後掀起了學習宣傳憲法的熱潮。中宣部、司法部下發了認真學習宣傳憲法的通知,並利用衛星遠程教育系統多次舉辦講座,進行專題培訓。各地區、各部門通過舉辦培訓班、集中開展「12·4」全國法制宣傳日活動等形式,普遍加強了憲法的學習宣傳。同時,各地區、各部門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大力宣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面的法律法規,開展智慧財產權保護、環境整治、誠信建設等宣傳活動;大力宣傳與公民生產生活相關的法律法規,引導公民自覺遵守法律,履行法定義務,依法表達利益訴求;大力宣傳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的法律法規,開展「掃黃打非」、「打黑除惡」、「禁毒」等法制宣傳教育;大力加強農村、社區法制宣傳教育,組織開展「送法下鄉」、「法律進社區」等活動;針對進城務工人員逐年增多的趨勢,堅持法制宣傳教育和主動提供法律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相結合,組織開展講法制課、法律諮詢、贈送法律書籍等活動,寓教於樂、寓法於情,幫助進城務工人員提高學法守法、依法維權的意識和能力。中宣部、司法部在防治「非典」期間緊急編印《傳染病防治法》、《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資料和掛圖共約270萬份,免費發放全國近70萬個村委會、街道和社區學習宣傳,為依法防治「非典」作出了積極貢獻。全軍各部隊結合軍隊建設的實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通過憲法和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廣大公民逐步提高了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參與民主管理、維護合法權益的意識,增強了運用法律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領導幹部依法執政、依法決策的能力進一步增強。中央政治局每年舉辦一次集體法制學習,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辦法制講座,國務院常務會議、全國政協常委會組織法制學習,為各級領導幹部學法作出了表率。中組部、中宣部、司法部對領導幹部學法用法提出具體要求,wo組學法、考試考核等制度,明確把掌握和運用法律情況作為領導幹部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各地區普遍成立了領導幹部學法講師團;95%以上的黨校、行政學院把法制課列為領導幹部培訓的必修課程。五年來,全國共舉辦省部級領導幹部法制講座360多場,參加人員達1.5萬多人次。各級人大常委會加大了對擬任命幹部法律知識的考查力度,一些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規定,凡由人大任命的幹部,任命之前要進行法律知識考試,促進了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工作的深入開展。不少地方政府聘請法學專家和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推動了各級黨政機關領導方式向法制化管理轉變。
(三)公務員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意識進一步增強。按照中宣部、人事部、司法部對公務員學法用法和開展培訓的要求,各地區、各部門以建設法治政府為目標,採取統一培訓、統一學習內容的辦法,組織廣大公務員認真學習《行政許可法》、《公務員法》、《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等法律法規和文件,98%以上的公務員參加了學習培訓,基本達到了公務員學習法律知識每年不少於40學時的要求,並逐步建立健全了公務員學法培訓、考試考核、登記備案等制度,把學法情況和考試成績記入檔案,作為公務員考核、任職、定級、晉升的重要依據。堅持將學習基本法律知識和學習專業法律知識相結合,堅持將學法考試考核和持證上崗相結合,增強了公務員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自覺性;同時,還普遍實行政務公開,規範行政執法和司法活動,加強隊伍建設,樹立執法為民的理念,提高了行政執法和司法水平。
(四)青少年法律素質進一步增強。教育部、中央綜治辦、司法部、共青團中央等部門下發了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意見,各地區出臺了配套文件,使青少年法制教育逐步實現制度化、規範化,法制教育成為青少年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各類大專院校普遍開設了法學基礎課程;中小學校基本做到了法制教育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四落實」,95%以上的城鎮中小學校、81%以上的農村中小學校配備了兼職法制副校長協助學校開展法制教育,初步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各地區積極開闢第二課堂,依託少年法庭、監獄和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場所,建立了近3.5萬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廣泛開展適合青少年特點的法制教育實踐活動。
(五)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依法經營、依法管理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中宣部、司法部等部門對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用法和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從業人員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各地區、各相關部門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契機,組織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比較系統地學習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誠信、現代企業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促進企業依法建立、完善制度,保證了企業生產經營的健康發展。全國共舉辦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培訓班近6萬期,240多萬人次接受了培訓。各地區以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契機,教育引導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樹立誠信、守法的經營理念。各類企業結合貫徹《公司法》、《勞動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管理規章制度,推動了企業管理的法制化進程;91%以上的國有大中型企業成立了法律顧問機構或聘請律師擔任法律顧問,促進了企業的依法經營、依法管理。與此同時,各地區、各相關部門和企業還積極開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廣大企業職工民主參與、民主管理、依法維權的意識和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不斷增強。
(六)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堅持法制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積極推進地方、行業、基層依法治理,發揮了法治在促進、實現、保障社會和諧方面的重要作用。全國各省(區、市)、市(地)、縣(市、區)普遍開展了依法治理工作,並把依法治理與開展「平安」、「法治」、「和諧」等區域創建活動相結合,與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相結合,對維護社會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各部門和行業積極推行執法責任制、執法公示制、過錯責任追究制,深入開展執法檢查、質量考評、「依法辦事示範窗口單位」創建等活動,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和司法行為,逐步將各項執法活動納入法治軌道,提高了管理和服務水平。基層普遍開展了「民主法治示範村」、「民主法治示範社區」等創建工作,有609個行政村獲得「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稱號。基層依法治理推進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對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五年來,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績,這是黨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高度重視、有力監督、正確領導的結果,也是地方黨委、人大、政府大力支持的結果。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普法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有的地方、部門、單位的領導幹部對法制宣傳教育在實施依法治國方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學法用法的自覺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公民尤其是部分公務員的法律意識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有的地方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情況不同程度地存在,影響了群眾學法的積極性;法制宣傳的方式方法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針對性和實效性需要進一步增強。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決。
二、對《關於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草案)》的說明
法制宣傳教育是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對於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黨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歷來高度重視。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全會對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胡錦濤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為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根據黨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的指示精神,中宣部和司法部通過調查研究,在廣泛聽取地方和部門意見基礎上提出了《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五個五年規劃》,已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轉發各地區、各部門貫徹實施。該規劃提出了「五五」普法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目標,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按照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要求,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大力推進依法治理,堅持法制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堅持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通過深入紮實的法制宣傳教育和法治實踐,進一步提高全體公民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進一步增強公務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增強各級政府和社會組織依法治理的自覺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
為實現中央確定的「五五」普法工作目標,特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在「五五」普法規劃實施之際再次作出決議,以推進「五五」普法工作的順利開展。現就決議草案作以下幾點說明:
(一)關於法制宣傳教育的內容。《決議(草案)》突出強調,要進一步加強憲法的學習宣傳。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深入學習宣傳憲法,有利於提高全體公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的憲法意識,要通過憲法的學習宣傳,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憲法不僅是全體公民必須遵循的行為規範,而且也是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武器,從而在全社會進一步形成學習貫徹憲法的熱潮,使憲法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在全社會強化憲法意識,促進憲法的全面貫徹實施。從貫徹「十一五」規劃,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中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出發,強調大力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大力加強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大力加強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大力加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
(二)關於法制宣傳教育的對象。《決議(草案)》強調要重點加強對領導幹部、公務員、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農民的法制宣傳教育。通過加強對領導幹部法制宣傳教育,提高領導幹部依法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能力,規範決策、管理和服務行為,並通過領導幹部帶頭學法用法,帶動全體公民學法用法,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通過加強對公務員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廣大公務員依法行政和服務社會的水平,促進司法和行政執法人員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保障國家法律的正確實施和法治政府建設,維護法律的權威和政府良好形象。通過加強對青少年法制教育,培養和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質,使青少年從小就懂得應該遵循的基本行為準則,牢固樹立法治觀念,養成自覺學法守法、依法辦事的習慣,從長遠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通過加強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法制宣傳教育,增強他們誠信守法、依法經營的觀念,提高依法辦事、依法管理企業的能力,切實提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運行的質量和水平。
《決議(草案)》首次把農民作為法制宣傳教育的重點對象,強調要從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高度,大力加強對農民的法制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的法律素質。
(三)關於法制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法治實踐是最生動的法制教育,堅持法制教育和法治實踐相結合是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則。《決議(草案)》提出,「五五」普法期間,要積極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依法治理工作,促進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公正司法,努力提高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同時,要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教育主題活動,把法制宣傳教育融入社會組織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之中,在服務群眾中加強宣傳教育。要大力推進法制宣傳教育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在各行各業掀起學法用法的熱潮,使學法用法有機結合,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實效性。
(四)關於發揮新聞媒體在法制宣傳教育中的作用。大眾傳媒具有傳播迅速、覆蓋面廣、生動形象、易於接受等特點,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已經成為群眾學習法律知識、獲得法律幫助的重要渠道。因此,《決議(草案)》提出,新聞媒體要承擔開展公益性法制宣傳教育的社會責任,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知識需要。
(五)關於加強黨對法制宣傳教育的領導。法制宣傳教育是一項宏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必須在黨的領導下,廣泛動員和依靠全社會力量實施。明確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的體制,是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順利實施的根本保證,全社會共同參與是保證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取得實效的重要條件。《決議(草案)》提出,黨委和政府各部門、各行業都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法制教育,提高他們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同時要積極開展面向社會的法制宣傳。
(六)關於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職責。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檢查和監督是落實《決議》的重要保證。因此,《決議(草案)》提出各級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要進一步加強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監督檢查。
全國人大常委會一直高度重視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今後,請全國人大常委會繼續關心、支持、監督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推動這項工作深入開展。
特此報告和說明,請予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