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會:
根據2010年市人大常委會工作要點,市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將聽取和審議市人民政府關於「五五」普法規劃實施情況的報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的有關規定,主任會議決定組成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正昌為組長的調研組對我市「五五」普法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調研。本次調研在臨翔區進行。調研組深入到鄉(鎮)、村委會(社區)了解情況,聽取了區人民政府的工作情況匯報,在此基礎上,結合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在此前參加對永德、鎮康兩縣「五五」普法規劃實施情況的檢查,以及專門聽取雲縣人民政府關於「五五」普法規劃實施情況的匯報,形成專題調研報告。
一、「五五」普法規劃實施的基本情況
(一)健全了規劃實施的有關機制
一是健全了組織領導機制。我市的「五五」普法工作,市人大常委會於2006年6月作出《關於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批准我市「五五」普法規劃。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從市、縣(區)、鄉(鎮)到村委會(社區)各級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都成立相應的機構,有人抓、有人管「五五」普法規劃的實施工作,形成了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組織實施的有效工作格局。做到將「五五」普法規劃的實施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布署、同步落實。
二是建立了多渠道籌措經費機制。在市級和各縣、區將「五五」普法規劃實施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的基礎上,各級公、檢、法、司、民政等部門還積極想辦法多渠道籌措資金,增加對普法工作經費的投入。
三是建立了考核評價機制。各級各部門都將普法工作納入考核目標,以此來推動幹部群眾學法用法,評價各級黨委和國家機關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建立了監督檢查機制。市委普法領導小組每年組織對「五五」普法規劃實施情況的檢查,各級人大常委會也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如雲縣人大常委會每年聽取和審議一次法制宣傳教育的報告,市、縣(區)人大常委會每年都要對若干法律法規在本行政區域內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同時,各地還突出重點,探索創新方法,不斷增強普法宣傳教育的實效。如:臨翔區鳳翔街道實行普法教育與各種宣傳活動、新農村建設、民主法治村建設、民事調解、專項整治等五個結合的方法,開展「五五」普法宣傳教育工作。 (二)突出重點,不斷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是抓好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的學法用法。各級黨委(黨組)把領導幹部學習法律知識列入理論中心學習組學習的重要內容,黨校將學習法律知識列入幹部教育的必修課,各級人大常委會普遍建立了幹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制度,市委依法治市辦每年都組織公務員、企事業單位的幹部職工和村(社區)兩委幹部的法律知識考試,臨翔區人大常委會還定期組織區屬國家機關領導幹部進行法律法規知識測試。
二是深入開展農村普法教育工作。為提高農民群眾的法律素質,增強學法用法的觀念,從市、縣(區)到鄉鎮,採取各種措施,運用多種形式,大規模開展「送法下鄉」活動,把農民群眾最需要的法律常識,用他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送到他們手中,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三是狠抓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提高青少年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把法制宣傳教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規劃,做到安排有計劃、學習有教材、任課有教師、課時有保障,並普遍建立學校聘任法制副校長的制度,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小手拉大手」、「小小交警」、「律師進校園」、開展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講座等。在培養青少年健康向上、遵紀守法良好觀念的同時,加強校園周邊環境的整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教育環境。積極推行「學校+社會+家庭」的普法宣傳教育互動機制,使教師在學習法律知識的同時,做好學生的法制宣傳教育,學生回家向家長和親屬進行法制宣傳。臨翔區還制定了包括流動人口在內的六類重點普法對象法制宣傳教育實施方案,鳳翔街道塘平社區加強對流動人口、商業網點和幫教對象的普法宣傳教育和管理。 (三)大力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努力實現法制宣傳教育社會全覆蓋
一是開展「法律進機關」活動,加強對領導幹部和公職人員的法制宣傳教育培訓,提高全體公職人員的法律素養,在機關普遍開展執法規範化建設,健全了執法責任制、執法公示制和過錯責任追究制。
二是開展 「法律進鄉村」活動,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和農村經濟發展。面對農民開展法律知識講座、建立法律圖書角、「巡迴法庭」、向農民群眾發放法制宣傳資料、開展法律諮詢服務、法律援助、放映法制電影、法制文藝演出等,使農民群眾廣泛接受了法制宣傳教育。市人大常委會,臨翔區人大常委會圍繞「民主法治村」創建和每戶培養一個「法律明白人」的目標,每年選擇一個鄉(鎮)開展 「深入開展農村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基層幹部群眾法律素質,構建和諧平安鄉鎮,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為主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在教育活動中,有效整合普法教育資源,綜合開展法制講座、為每個村建立一個「法律圖書角」、為每戶農戶送上一本《農民常用法律知識》讀本、開展法律諮詢服務、演出法律文藝節目、放映法律電影、展出法制宣傳圖片、向農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向農民群眾廣泛宣傳法律知識,深受基層幹部和農民群眾的歡迎,為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法制宣傳教育總結探索了有效途徑。
三是開展「法律進學校」活動,選派法制副校長,開設法制教育課,推進青少年法制素質教育。
四是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結合各個時期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發生在居民身邊的典型案例,有針對性地對公民開展公益性法制講座,搭建社區法律服務平臺,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務。
五是開展「法律進企業」活動,促進企業依法經營,維護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六是開展「法律進單位」活動,促進了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各種社會組織的法治化管理。
二、「五五」普法規劃實施取得主要成效
(一)全體公民的法制意識不斷增強,法律素質不斷提高。全社會形成了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圍,依法辦事,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和同違法行為作鬥爭已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為法治臨滄、平安臨滄建設奠定了良好社會基礎。
(二)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監督的實效進一步提高。常委會作出的各項決議、決定和審議意見更切合臨滄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要求,監督工作更加紮實有效,有力促進了臨滄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三)各級行政機關認真貫徹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關於加強市縣兩級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大力加強領導幹部依法行政培訓和執法人員崗位培訓,加強執法規範化建設,使各級行政機關領導幹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為更加規範,濫罰款、亂收費的現象得到有效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權的運用逐步趨於公平、合理。
(四)各級司法機關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以「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為主題,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努力實現公正司法、陽光司法和民主司法,追求公平正義,為臨滄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五)大部分企業特別是規模以上企業基本能做到依法經營、誠信經營。企業生產假冒偽劣產品、偷稅漏稅、商業欺詐、商業賄賂、商業壟斷和其他破壞市場經濟秩序和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明顯減少,企業職工社會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制度普遍得到建立和完善,職工的合法權益基本得到了進一步維護,安全生產的理念不斷得到樹立,良好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已逐步形成。
(六)圍繞「民主法治村」建設的目標任務,大力推進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在廣大農村大力加強民主法制宣傳教育的同時,全面落實了「四民主、兩公開」制度,結合臨滄實際,總結推廣了「壩胡經驗」和「一體兩會」的工作經驗。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氛圍逐步形成,農民群眾法治意識普遍得到增強,參與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積極性逐步得到調動,農村幹部依法辦事、依法維權、依法決策、依法管理的意識得到很大增強,農村民主法制化管理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
(一)組織領導有待進一步加強,組織機構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普法工作發展不平衡,個別縣(區)和部門對此項工作重視不夠,如依法治市、縣(區)辦公室專職領導和機構不健全,致使開展此項工作一般化;各級政府法制機構的隊伍建設不能滿足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政府法制機構在指導、協調、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工作中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普法經費投入不足,普法工作還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法律知識的渴望和需求。在廣大農村仍然缺乏必要的法律宣傳材料,宣傳形式單一且不夠深入,離每戶培養一個「法律明白人」的目標還有差距。
(三)普法教育在個別單位和一些偏遠山村還存在盲區和死角,還不能實現法制宣傳教育的社會全覆蓋。
四、下步工作建議 (一)認真總結「五五」普法工作。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科學謀劃「六五」普法規劃,切實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為臨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環境。
(二)增加普法教育經費投入,按規定將普法教育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並足額撥付,以滿足普法工作的基本需要。
(三)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機構、隊伍建設,加大整合法制宣傳教育資源的力度,廣泛動員社會有關方面的力量,有效推進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四)以提高執法人員執法水平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執法規範化建設,以行政機關嚴格依法行政、司法機關公正司法,推動全市法制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