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沒聽說過維塔數碼公司,但你絕對看過《阿凡達》、《指環王》、《金剛》等等特效大片。就在今年上映的《復仇者聯盟4:無限戰爭》、《頭號萬家》,以及國產特效電影《動物世界》都有維塔公司的身影。
讀者可能要問,這究竟是一家什麼公司呢?為什麼會和這些特效大片聯繫到一起呢?
準確的說,維塔數碼是一家專注於電影視覺設計的公司,完全是依靠著過硬的技術,站在特效電影的世界之巔。其總部位於紐西蘭首都惠靈頓,由著名導演彼得·傑克遜和理察·泰勒聯合創辦。
早在1994年,當電影特效剛剛興起的時候,維塔就參與製作了其第一部特效電影《罪孽天使》。
這部電影標誌著維塔首次涉足視覺效果以及公司的成立。當時維塔依靠租用的一臺電腦,創作了所需的十四個視效鏡頭,其中包括操縱陽臺,變形景觀,以及想像中的天堂景象。
導演兼董事彼得·傑克遜對這部電影評價說:「現在變得非常清楚,這就是電影未來的發展方向,它將以某種方式呈現數位化。」
彼得·傑克遜的超前眼光為公司贏得先機,當時世界上,視覺效果的代表是由喬治·盧卡斯創辦的工業光魔一家獨大。而工業光魔的母公司盧卡斯影業,在2012年被迪士尼公司以40.5億美元收購。
那麼,維塔公司是憑藉什麼由一個小工作室成長為世界頂級的視效公司的呢?
奧秘就是其有著強大的研發團隊。
據其官網介紹,維塔獨創的很多技術在業界都影響深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一)MARI,這個軟體的強大之處在於,它可以讓藝術家直接在3D空間中繪製數字模型,並能製作出逼真的貼圖。這個軟體日後成為了業界非常有影響力的軟體。
二)球諧函數,維塔公司在製作《阿凡達》時,使用球諧函數來儲存有關每種光效的信息(包括定向阻擋和光線貢獻),以此來解決難以置信的光複雜度。現在球諧函數的應用已經成為維塔公司燈光團隊的核心技術。它對於創造逼真的毛髮和眼睛至關重要。2014年,維塔在球諧函數方面的工作獲得了科學/技術奧斯卡獎。
三)深度合成,當合成藝術家要完成一個複雜的鏡頭時,畫面中包括CG製作的怪物、人物的動作、CG的爆炸、煙霧等等,這個時候就需要深度合成技術將他們按照一定縱深排列在虛擬攝像機後面。這樣就使得CG元素渲染得更快,更靈活且很少出錯。現在,這項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運用。其工程師彼得·希爾曼博士在2013年獲得奧斯卡深度合成科學技術獎。
四)組織系統,藝術家為了完成逼真的生物運動,首先要創造一個詳細的骨骼,然後分層肌肉,筋脈和脂肪。然後隨著角色的移動,這些組織會相應的跟隨運動,以達到逼真的效果。這項技術在2013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科學/技術獎。
五)MANUKA,這個軟體是維塔具有革命性的創新,它是基於物理的渲染器,可以高效,快速地處理複雜的需求。在電影《霍比特人:五軍之戰》中的大規模複雜的場景的得到了廣泛應用。
······
綜上,維塔就是這麼一家在電影行業有著高度研發力量的公司,這也是其不斷壯大,積累財富的核心要素。
截止目前,維塔公司及藝術家獲得6個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10個學院科技獎,6個BAFTA最佳特殊視覺效果獎,6個VES獎,各種殊榮不計其數。
就在今年,我們的國產電影《動物世界》裡,特效鏡頭裡的怪獸就是由維塔公司承擔製作的。其逼真的效果令看過電影的人都不由得感嘆。
維塔還在電影行業裡深耕,在未來,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影也會呈現出更加豐富多彩的效果,而彼時的維塔,也許價值會更加難以估量。
所以,筆者期盼,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國家的特效公司也能比肩維塔公司,做出令世界感嘆的視覺效果。當一個國家的大多數公司都有其獨特的研發時,這個國家才會變得強大,經濟才會不斷地前行,人民也就因此而更加富足。
請關注動感萌波財經,這裡只寫最有料的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