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僑生是柬埔寨華人,現任柬埔寨王國洪森首相經濟顧問、柬埔寨加華銀行董事長、柬華理事總會會長,是柬埔寨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勳爵之一。他對東博會情有獨鍾,並積極支持「廣西日報傳媒集團·廣西雲駐東協(柬埔寨)國際傳播聯絡站」的落地建設。日前,方僑生在柬埔寨金邊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A 情有獨鍾 見證東博會發展
「從2004年開始,15屆東博會,我一屆都沒缺席!」一見面,溫文爾雅、平易近人的方僑生幽默風趣地說:「我對東博會及廣西南寧是有深厚感情的。南寧市跟隨東博會一起成長、發展,我有15年的見證史了。」
方僑生表示,藉助東博會這個平臺,包括廣西在內的中國各個省區市的不少人認識了柬埔寨。如今,廣西到柬埔寨做生意的商家越來越多。柬埔寨的企業在資金、技術等方面都有待改善。藉助東博會這個平臺,柬埔寨向世界展示了她的形象及產品,但柬埔寨能展示的好東西還不多,最近比較「熱門」的大米,以及之前的旅遊工藝品、首飾、寶石等,都是柬埔寨有地方代表性的產品。
方僑生說,其實早在東博會之前,就有中國漢辦或中國僑辦派來的漢語老師來柬埔寨教授漢語,他們大多來自廣西,目前這些老師有些留在柬埔寨做了老闆,有些還在任教並當上校長。從漢語文化的傳播開始,這些來自中國廣西的漢語老師為促進柬中友好關係作出了積極貢獻。
廣西與柬埔寨地緣相近,氣候也差不多,廣西很多農作物都可以在柬埔寨培育,目前已有不少來自廣西的企業家在柬落地生根。如中柬農業促進中心在柬埔寨培育了很多農作物品種。此外,還有宏桂米業、柳工駐柬埔寨分公司等,他們都是加華集團的供應商。廣西與東協確有獨特的地緣優勢,與柬埔寨的合作還有很大的空間。
B 眼光獨到 建言國家財經政策
方僑生表示,柬埔寨只有一千多萬人口,經濟總量不大,原本是一個欠發達的農業國。最近20年,洪森首相學習了中國的改革開放策略,狠抓勞動力密集型加工業,如製衣業製鞋業等,把柬埔寨經濟提高到人均GDP1500多美元。「這在柬埔寨已經很了不起了。」
方僑生指出,柬埔寨雖然經濟規模不大,但有自由貿易的經濟政策,是一個相當吸引人的投資目的地。柬埔寨是用美元來流通的,美元流通量在世界上僅次於巴拿馬。從整個國家經濟總量來看,美元流通量約佔柬埔寨的80%,其餘20%是柬埔寨幣及其他外幣,如泰國銖和越南盾在邊境都有使用。柬埔寨金融政策十分開放,對於很多外國投資商來說一般沒有兌匯風險。因此,很多外國投資商都認為這裡是一塊投資寶地。
方僑生是一名富有國際眼光的睿智金融家。經過不斷努力,他旗下的加華銀行資產由原來的幾百萬美元發展到如今的幾億美元,成為擁有24家分行、存貸款量佔柬埔寨全國銀行業務量30%以上的柬埔寨最大的商業銀行。
關於柬埔寨與中國的金融合作,方僑生說,眼下加華銀行大概有5億人民幣的貸款,這在中國來講是一個很小的數目,但是在柬埔寨這個數目已經是最大的。目前,加華銀行在柬埔寨推廣人民幣有1年多了,隨著時間的增長,柬中貿易額將不斷增長,人民幣在柬埔寨的貸款將會更多。「我們相信,新的一年柬埔寨達到10億人民幣的交易量不是很難的事情。」方僑生說。
方僑生曾以其敏銳的經濟眼光對柬埔寨王國的財經政策建言,因此被委任為洪森首相的經濟顧問,並榮獲時任國王西哈努克頒發的一等建國勳章。
方僑生為柬埔寨王國確立的發展方向是旅遊、房地產和製衣,其中旅遊是重頭戲,因為柬埔寨有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吳哥窟,吸引著世界各地遊客。他投資1200萬美元在暹粒興建柬埔寨民族文化村,位於暹粒省暹粒縣,距吳哥窟不遠。走進柬埔寨民族文化村,猶如走進柬埔寨歷史博物館,可以目睹柬埔寨全國各地的名勝古蹟和民俗文化、風土人情及歷史長河中的主要風雲人物。該民族文化村每日光臨的外國遊客絡繹不絕。
近些年來,方僑生為柬埔寨的發展招商積極奔走。他曾多次到中國,認為柬埔寨可以借鑑中國很多經驗和技術。「目前最需要改變的是外界對柬埔寨固有的印象。人們一般都認為柬埔寨又窮又亂,其實柬埔寨政局穩定,人們生活水準逐步好轉了。」方僑生說。
C 情系教育 籌建柬華理工大學
在金邊,記者發現好幾條街都有著密密麻麻的漢語或技工補習班廣告,吸引很多工薪族前來就讀,課程從早上6時30分開始一直排到晚上8時。「求知慾望如此強烈,這個民族肯定有希望。」方僑生說,「只有柬埔寨國家的經濟發展了,我們才會真正好起來。」
站在柬華理工大學的建設工地上,方僑生說,柬埔寨是發展中國家,教育是一項頭等大事,他希望通過柬中合作方式共建柬華理工大學,並以此為基地,專門培養符合柬中經濟發展需要的實用型人才。
為增進柬埔寨民眾特別是青少年對中國語言和文化的了解,同時給柬埔寨培養更多專業的理工科人才,多年以來,柬華理事總會一直積極呼籲,探索創辦柬華理工大學的可行性。方僑生認為,要在柬埔寨開辦一所理工高等院校,吸收柬埔寨華僑華人以及當地柬埔寨人就讀,以標準而專業的華文、英文雙語傳授理工科高等課程,以滿足未來勞動力市場的需求。
當前,越來越多的世界各國華人華僑都來柬埔寨創辦企業、開設公司,其數量接近上萬家,為當地攻讀華文的華校畢業生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方僑生表示,隨著柬中友好關係的加深,中國對柬埔寨投資的不斷加大,華文逐漸變成柬埔寨實用性的外語,柬埔寨的未來前景廣闊。
(記者/林湧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