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鹿鼎記》、《笑傲江湖》是金庸創作生涯末期的作品,也是被公認的金庸創作最巔峰的三部曲。這三部曲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不好判定,因為有許多評定標準。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認識,正如 「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 一樣。但如果從歷史格局廣度、情節複雜程度、出場人物數量來看,《天龍八部》無疑是超越其它兩部作品的!
雖然出場人物眾多,但金庸創作過程中並沒有濫竽充數,出場的每一個人物,不論是主角還是配角,我們都能感覺到每個人鮮明的特徵,令人印象尤深。其中有一個少女——阿紫,是《天龍八部》中
十分重要的一個人物。可以說,在金庸的所有作品中,阿紫是獨一份的!
在金庸創作的人物形象中,沒有哪一個少女如同阿紫一樣,被寫得如此邪惡,自私又兇殘,狠絕毒辣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在《神鵰俠侶》中的郭芙固然可惡、刁蠻,至少還是有不少優點的,比如愛憎分明等,這也是有讀者喜歡她的原因。但是阿紫不同,她是純粹的 「 惡 」。為什麼金庸先生要如此寫阿紫呢?恐怕有以下幾點原因 :
1
在小說中,阿紫第一次出現的場景是如此 :
那少女道:「釣魚有什麼好玩?氣悶死了。你想吃魚,用這釣杆來刺魚不更好些麼?」說著從漁人手中接過釣杆,隨手往水中一刺,釣杆尖端刺入一尾白魚的魚腹,提起來時,那魚兀自翻騰扭動,傷口中的鮮血一點點的落在碧水之上,紅綠相映,鮮豔好看,但彩麗之中卻著實也顯得【殘忍】。那少女手起杆落,接連刺了六尾青魚白魚,在魚杆上串成一串,隨便又是一抖,將那些魚兒都拋入湖中。那漁人臉有不豫之色,說道:「年紀輕輕的小姑娘,行事恁地【狠毒】。你要捉魚,那也罷了,刺死了魚卻又不吃,無端殺生,是何道理?」那少女拍手笑道:「【我便是喜歡無端殺生】,你待怎樣?
短短這幾段就把阿紫的 「 惡 」 寫得入木三分!
事實上這與阿紫的成長環境有很大的關係。阿紫是段正淳與阮星竹的私生女。從小沒有父親,父愛 (還未與段正淳相認)。母親(心理也有點變態)對其也是溺愛有加,不加以管教,這就助長了阿紫的刁蠻任性。師從於新宿老怪丁春秋,所處的環境就是爾虞我詐、明爭暗鬥、虛與委蛇,師兄弟之間沒有一點情分,充滿了冷酷無情。在這種環境中成長,就不難了解阿紫性情的成因了!師父時常威脅要殺她,師兄們也經常欺負她。可她不僅不反感,反而覺得理所應當。她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 :
我有天底下最厲害的師傅!
眾所周知,原生環境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具有重大影響。阿紫所處的那個環境註定了她會變成那樣(邪惡)的人!
2
這副神氣卻全然是個少女模樣,睜著【圓圓的眼睛,烏黑的眼珠骨碌碌地一轉】,雖然立即垂下眼皮,但段譽一直就在留心,不由得心中一樂:「這孫三不但是女子,而且還是個年輕姑娘。」過了好一會,只聽得佩環玎璫,內堂走出一位老夫人來,人未到,那【淡淡的幽香】已先傳來。段譽禁不住微笑,心道:「這回卻扮起老夫人來啦。」
怎麼樣?猜到是哪一位了嗎?不錯,她就是喬峰 「四海列國,千秋萬代,無可替代 」,那個唯一的阿朱!
在金庸所有描寫女性的人物中,大概只有《射鵰英雄傳》裡的黃蓉能與之相比吧!無疑地,金庸先生對於阿朱這個角色是非常喜愛的。為此發費了很多筆墨來描寫阿朱。把一個嬌羞俏麗、古靈精怪、聰明伶俐、善解人意的少女形象寫得活靈活現,躍然紙上!
對於阿朱,金庸先生無疑是傾注了極大的心血的,她代表了女性中美好的一面。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你的心,令你心中神往,欽慕她的風採。可就是這麼美好的人物,卻以死亡早早退場!在阿朱死前,阿朱心念她那剛剛相認的妹妹阿紫,請求喬峰能夠好好照顧阿紫!
與之相反,阿紫卻代表了女性中邪惡的一面。所謂 「 惡紫奪朱 」,正是如此!前期阿朱描寫的越美好,後期阿紫就顯得越邪惡。阿朱與阿紫代表了兩個極端的對立面,把阿紫寫得越邪惡,就越加映襯出阿朱的美好!也就越發使人懷念阿朱的美好!
為了加強角色對比,強化人物形象,阿紫只能往邪惡的一面來寫。這是情節需要,當然,這也排除不了作者的個人情感傾注!無可爭議!金庸先生是極為喜愛阿朱的!
3
《天龍八部》融入了佛學哲理,感悟人生,體會人性,家國情仇,愛恨交織,其中充斥著作者對
人文歷史的關切!作者懷著佛學中悲天憫人的思想,著力刻畫塵世眾生的痛苦與悲哀!書中人物的命運悲劇仿佛與生俱來,不可避免。他們雖然都在奮進抗爭,但最終都陷進了不幸的漩渦!金庸先生沒有局限於悲劇的本身,而是深揪人性深處的卑劣與骯髒。在那個充滿變亂,民族矛盾尖銳的時代,個人悲劇的產生也就不可避免了!而阿紫就是這個悲劇社會裡衍生的悲劇人物之一!
以上這幾點正是金庸先生要把阿紫寫得這麼壞的原因!也許不止以上幾點,如有心得和建議,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交流!
文章系個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