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阿紫被戳瞎情節非金庸所寫 系倪匡代筆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生活中偶遇本家,在鄭州市民倪輝看來如同「挖到了寶」。有一次,他乘坐計程車遇到的司機是本家,對方死活不收他的車費,兩人還因這一面之緣成了好朋友。

  倪姓的祖先是誰?如今在國內尤其是河南分布情況如何?都出過哪些名人?這些,都是倪輝很想了解的。

  記者 姬中貴

  讀者來電

  河南這支倪姓人來自哪裡

  今年46歲的倪輝生在鄭州,長在鄭州。不過,他的父輩是新中國成立前從許昌長葛那邊遷過來的。

  「一直以來,感覺倪姓人少之又少。」倪輝說,他在鄭州生活了40多年,遇見的倪姓人不超過5個。偶爾到老家長葛探訪,發現那裡的倪姓人也不多。

  他曾遇到一位倪姓計程車司機:「當時就像挖到寶一樣高興,我們聊得很投機,下車時他死活不收我的錢。我倆互留了聯繫方式,現在仍有聯繫。」

  倪輝說,他們祖上留下的族譜早已損毀,長葛這支倪姓人的「來龍去脈」十分模糊。「探尋倪姓源流,始終是我的一件心事。」

  倪輝對倪姓文化有研究,但對河南的倪姓源流始終沒有探出個究竟。他想了解倪姓人的起源和分布,以及河南這支倪姓人來自哪裡。

  倪姓源流

  倪姓人是上古顓頊帝的後裔

  查閱史料發現,倪姓歷史相當悠久。倪(郳)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倪毓佩介紹,倪姓起源於春秋時期的小邾國(又稱郳國,都城在今山東滕州一帶)。

  倪姓的起源,還要從軒轅黃帝說起。軒轅黃帝的後裔顓頊帝,被倪姓人奉為遠祖。顓頊有孫老童,老童有子重黎、吳回,這兄弟倆先後做過掌管火的官員,均稱「祝融氏」。

  後來,吳回率部族南下與共工氏作戰,最終鎮壓了共工叛亂,但他自己在鎮壓叛亂時死去。吳回的部族逐漸分裂,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祝融八姓」,倪姓便出自其中的曹姓。

  吳回有子名陸終,是上古時期有名的賢士。陸終有子晏安,因功被舜帝封在曹地,建立曹國。西周初年,晏安的後裔曹俠被封在曹國故地,建立邾國(都城在今山東鄒縣一帶)。後來,邾武公的次子友父建立了小邾國。

  後來,小邾國被楚所滅,有人以國為氏,稱「邾」氏,後來演變成朱姓;也有人以顏為氏,是現在顏姓人的祖先;小邾國又稱郳國,也有族人以國名為氏,稱「郳」氏,後來為避禍改為「兒」氏。

  漢武帝時,小邾國的後裔兒寬任御史大夫。「兒」與「兒」的古體字字形相同,漢武帝便賜他「倪」姓,而倪寬也就成了海內外倪姓後人共尊的得姓始祖。

  2002年6月,山東棗莊市文物部門對山亭區東江村南的「高土臺」進行搶救性發掘,使得埋在地下2000多年的小邾國(郳國)重見天日。

  得姓始祖——漢代名臣倪寬

  蕭山浦陽鎮的倪正華對本姓歷史很有研究。倪正華介紹,倪寬幼時家中貧困,在富人家裡做短工。下地幹活時,他總是將經書掛在鋤把上,一有時間就認真誦讀。這就是「帶經而鋤」的典故。

  倪寬曾通過「射策」,成為掌管禮樂制度的「掌故」。後來,他被當時有名的酷吏張湯賞識重用,主張寬刑緩罰,採用儒家道德教化民眾,處理了一大批冤假錯案,受到好評。

  那個時候,漢朝的很多制度、法律都是剛剛創立,曆法也多有錯訛,漢武帝便讓博古通今的倪寬主持修改曆法。他召集20多位專家學者,制訂出被後人沿用上千年的曆法——「太初曆」。「太初曆」就是人們所說的「農曆」。另外,二十四節氣、十九年七個閏月等,也是在那個時候由他引入曆法的。

  如今,在山東東營市廣饒縣原花園鄉田王村附近,仍留有倪寬墓。

  人口分布

  以江蘇、湖北、上海等省份居多

  倪毓佩介紹,倪姓人口較多,在當今漢族姓氏中排名第111位,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14%。

  據記載,戰國時期,就有倪氏族人在河南落籍。兩漢時,史書中也經常出現倪姓人的名字,他們的籍貫大多是在山東、河南、安徽一帶。

  後來,東晉有江陰太守倪啟、尚書左丞同平章事倪曙等名人,這說明倪姓人當時已經播遷江南。隋唐之際,倪姓在北方分布漸廣,今河南、河北、山西等地,見於記載的倪姓人活動頻繁。

  唐末、五代時,北方連年戰亂,百姓大量南遷,倪姓人也隨之在江南成為望族。宋元時期,倪姓人更是遷到了如今的福建、浙江、廣西、廣東等地。明朝初年,遷到山西的中原倪姓人又大量回遷;清朝初年,倪姓人遷到了臺灣,並成為開發臺灣地區的重要家族之一。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湖廣填四川等,每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移運動裡,都有倪姓人的身影。

  如今,倪姓人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尤以江蘇、湖北、上海等省份居多,上述三地的倪姓人口約佔倪姓總人口的60%。

  故事

  曾替金庸代筆

  《天龍八部》的倪匡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裡,有一個重要角色名為阿紫,第89回中,她的雙眼被丁春秋戳瞎,之後被武功高強的遊坦之救走。

  其實,金庸曾於1978年發表聲明,稱這個情節「不是他寫的」,而是由好友倪匡代筆。

  金庸在聲明中說,當年《天龍八部》在《明報》和《南洋商報》連載時,他曾數次離港外遊。小說連載不能斷,他便請好友倪匡代筆了4萬餘字,其中便包括上述情節。後來,金庸又在文中用神奇的換眼治療手段讓阿紫復明。

  不過,金庸稱倪匡代寫那段是一個「獨立的故事」,與《天龍八部》全書並無必要聯繫,後來結集出版時徵得倪匡同意刪去了,但保留了阿紫眼睛被戳瞎的情節。

  有書評家認為,天山童姥這個人物,也是由倪匡創作出來的,這符合他一貫天馬行空的寫作手法。而「屢替張徹編劇本,曾代金庸寫小說」也成了倪匡「平生最得意的兩件事」。

相關焦點

  • 《天龍八部》中阿紫眼睛瞎並不是金庸所著,而是倪匡代筆
    《天龍八部》是他武俠小說中影響力較大的一部巨著。其中第四十一回「燕雲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還入選 到到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讀本中,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其中關於阿紫眼睛瞎了的一段軼事。金庸寫《天龍八部》時是在明報上連載,當時金庸要去歐洲出差,不想讓連載中斷,於是就邀請圈中好友倪匡代筆,臨走交代倪匡,千萬別把人弄死了,書中每個人都有用,一個都不能少。
  • 倪匡和金庸:倪匡討厭阿紫把阿紫寫瞎,金庸轉頭將阿紫寫復明
    金庸在有段時間要出國,沒辦法更新的他就找了倪匡給自己代筆,倪匡被稱為四大才子之一,文筆自然是沒得說的,所以金庸出國那段期間,《天龍八部》就是由倪匡寫的。擔心倪匡把故事寫歪了,金庸還特意交代過倪匡,那就是不要把小說中的人物寫死了。
  • 《天龍八部》裡阿紫眼瞎的情節竟然是金庸找別人代寫的!
    小說快到結尾時,阿紫被丁春秋毒瞎雙眼。但是在武俠讀者圈子裡,一直流傳一個傳說,阿紫瞎了,最後抱著蕭峰的屍身躍下懸崖的結局並非金庸先生原意,甚至阿紫瞎眼的情節,都不是他本人寫的!劉玉翠版阿紫故事是這樣的,那是1965年,正在《明報》上寫連載小說《天龍八部》的金庸,要離開香港到歐洲漫遊兩個月。金庸邀請倪匡為自己代筆,以保證報紙連載專欄連續性。
  • 連金庸都懵了,《天龍八部》中,阿紫的眼睛竟然是被他弄瞎的
    當時,報社已經步入正軌,金庸並不擔心報社的編務,倒是比較擔心正在《明報》連載中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天龍八部》是從1963年9月3日起在《明報》連載的,這是一部風格獨特的小說,在寫法上和金庸以前的作品截然不同,結構上採取了寫完某一個人之後再寫另外一個人的手法,看似脫節,實際上又前後交錯。
  • 金庸為什麼在《天龍八部》中把阿紫的眼睛寫瞎,竟與這個女人有關
    在那段刀光劍影的江湖紛爭中,我們喜歡上古靈精怪的黃蓉,冰清玉潔的小龍女,驚世駭俗的任盈盈,還有雙商極高的周芷若等等,但是也有些反派人物諸如、滅絕師太、李秋水等也是令人記憶深刻,在《天龍八部》中,蕭大王最愛的女人是阿朱,她的妹妹阿紫,恐怕是很多人恨的牙痒痒的人物。
  • 《天龍八部》:阿紫眼瞎的真正原因,其實不是金庸的安排
    阿紫,是《天龍八部》中的人物。自小在星宿派長大,擅長阿諛奉承,性格毒辣,行事一派偏執乖戾的作風。她行事只憑著自己的喜怒,絲毫不按照常理章法,內心也沒有善惡之分。喜歡上了蕭峰後,阿紫的手段既蠢又狠。為了讓這個姐夫長留在自己的身邊,不惜用毒針打傷蕭峰,寧願一生照顧他,也不願讓心愛的人離開自己。而面對喜歡她的遊坦之,阿紫卻再三戲弄,甚至將他的生命視如草芥,當做用來練化功大法的工具。還給他戴上燒紅的鐵面具,更名「鐵醜」,讓他一個成為毀了容的卑賤奴隸。
  • 天龍八部:阿紫眼瞎不怪金庸先生,竟是這人搞的鬼!
    天龍八部:阿紫眼瞎不怪金庸先生,竟是這人搞的鬼阿紫阿紫倪匡1931年出生在上海,1951年剛初中畢業的倪匡進入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受訓,三個月後成了一名公安幹警,被派往內蒙古墾荒。尤其是阿紫被毒瞎之後,關心則亂的遊坦之甚至都忘記了自己的家仇,不惜獻上自己的眼珠,只可惜,又能怎樣呢……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有一角色名叫阿紫,是段正淳與情婦阮星竹所生的女兒,阿朱的妹妹。她從小在星宿海丁春秋門下長大,自小與星宿人共處,性格行事學得十分毒辣,然而毒辣之中也不乏天真與執著。
  • 倪匡和金庸相見,第一句話竟是道歉,因為他讓阿紫的眼睛瞎了
    在這麼重大的問題上,金庸老師都會去問問倪匡的意見,可見他們兩人的關係是真的很和諧的。兩人之間發生的最有趣的一件事,可能還是倪匡曾經給金庸老師寫過過《天龍八部》。《天龍八部》這部經典的武俠小說,它最開始是在報紙上以連載的方式出現的,當時刊登的報紙就是明報,還有新加坡的《南洋商報》,這部武俠小說篇幅可是很長的,所以它光是在報紙上連載,就連載了四年。
  • 《論語》:「惡紫之奪朱也」,這就是天龍八部中的阿紫的命運
    若說《天龍八部》中令人討厭的人物,小阿紫絕對算一個,她就像一隻四處蜇人的小蠍子。據說,當年倪匡先生曾代筆連載版《天龍八部》,因為厭惡阿紫,而又不能把她寫死,於是就把她寫瞎了。算是對她的一點懲戒吧。孔子喜歡中庸,所以「紅的發紫」是不好的,所以論語裡就有這麼一句話:"惡紫之奪朱也」。
  • 《熱血武林》之天龍八部英雄揭秘
    由神鵰網絡自主研發的武俠網頁遊戲《熱血武林》不刪檔內測正在火爆進行中,以金庸先生武俠名著為遊戲背景進行設計,將小說中的人物英雄與故事情節融入遊戲之中,玩家進行遊戲的同時也能找回那份熱血沸騰的江湖豪情。今日為廣大玩家揭秘熱血武林中出自天龍八部小說中的所有英雄,尋找那份失落的回憶。
  • 香港四大才子倪匡,率性而為自由灑脫,卻曾逃亡2000裡
    說起倪匡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熟悉,但如果說起他的作品恐怕很多人都耳熟能詳,衛斯理、原振俠、六指琴魔等著名角色都出自他的筆下。他早年間寫武俠小說,和金庸、古龍是至交好友,而他最出名的還是科幻小說,開創了香港電影的一代神話。1935年,倪匡出生於上海。
  • 金庸憑什麼把阿紫寫得這麼壞
    《天龍八部》、《鹿鼎記》、《笑傲江湖》是金庸創作生涯末期的作品,也是被公認的金庸創作最巔峰的三部曲。這三部曲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不好判定,因為有許多評定標準。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認識,正如 「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 一樣。
  • 新《天龍八部》太迷惑:阿紫溫吞似小白兔,喬峰撞臉「犀利哥」
    新《神鵰俠侶》和新《天龍八部》目前都是待播狀態。《天龍八部》原著中對阿紫有如下描寫:「全身紫衫,只十五六歲年紀,比阿朱尚小著兩歲,一雙大眼烏溜溜地,滿臉精乖之氣。」她聰慧玲瓏,但兇殘乖張,絕對不是一個善主。
  • 《天龍八部》再次被翻拍,阿紫造型一言難盡,段譽是小矮人?
    像是白蛇傳,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西遊記,還有天龍八部,凡是翻拍的均受到網友們的熱烈喜愛,不過如今天龍八部再次翻拍卻沒有當初的熱度,先說第一個角色,劇中的阿紫由何泓姍所飾演,她個人的感覺就像是普通的古裝女生,絲毫沒有阿紫的氣質,而扮演者何泓姍的在娛樂圈中的名氣也不是很高,這次由她飾演阿紫,部分網友還為她捏把汗,造型還是差點!
  • 《天龍八部》:和阿朱相似的阿紫,為什麼沒成為「可愛」的女孩?
    《天龍八部》裡同是一對父母所生的兩姐妹阿朱和阿紫,阿朱心地善良,阿紫心腸歹毒,所有人都覺得兩姐妹的品行有著天差地別(很大部分是跟倆姐妹生長環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一樣造成的)。阿紫和阿朱個性很「像」,只是不善良。《天龍八部》前期,阿朱也是個個性調皮、古靈精怪的女子,初次出場,阿朱一人分飾三角捉弄段譽、過彥之等人;在杏子林假扮譚公譚婆的聲音,攪亂大型嚴肅的會場;在少林寺假扮小僧彌,想要搜尋證據為喬峰平反;到後來從薛慕華薛神醫那裡逃脫追尋喬峰,都用了「易容+捉弄」這種十分「調皮可愛」的招數。
  • 天龍八部中最可憐的女子,不是阿朱不是阿紫,不是阮星竹,而是她
    《天龍八部》中最可憐的女子,不是阿朱,不是阿紫,更不是阮星竹在《天龍八部》中,金庸在小說的開端就寫了著名的三善四惡,雖然後來我們並沒有看到所謂的三善(推測可金老寫衝動給忘了,這在我們之前的作品中也分析過),但是四大惡人卻是響噹噹的惡人,其中唯一的女惡人葉二娘外號無惡不作
  • 《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影評——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1994年的時候上映了一部由鞏俐,林青霞,張敏主演的古裝武俠電影《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光聽電影名字,我們就知道這是改編自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而天山童老這個人物,我們在《天龍八部》中也有所了解,她是《天龍八部》整個小說中武功最高的女性角色,性格暴戾恣睢,行為狠毒殘忍,但事實上,天山童姥是一個可憐而又可悲的複雜人物角色。
  • 《天龍八部》之「八部」,其實分別指8組主角,知道的人寥寥無幾!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或看到「天龍八部」這4個字時,或許並沒有在意它是什麼意思。但想必絕大多數人都曾有過這樣一個念頭:「天龍八部」跟小說的主題到底有什麼聯繫呢?我們實在想不出「天龍八部」跟小說所講的故事有什麼奇妙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