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才子倪匡,率性而為自由灑脫,卻曾逃亡2000裡

2020-12-11 王半仙論古今

在金庸先生葬禮那天,已經90高齡的倪匡步履蹣跚地走到了靈堂前,靜靜地站在那裡,送他一生的知己好友最後一程,他的背影裡,滿是悽涼與落寞。如今「香港四大才子」已經仙逝兩位,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

說起倪匡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熟悉,但如果說起他的作品恐怕很多人都耳熟能詳,衛斯理、原振俠、六指琴魔等著名角色都出自他的筆下。他早年間寫武俠小說,和金庸、古龍是至交好友,而他最出名的還是科幻小說,開創了香港電影的一代神話。

1935年,倪匡出生於上海。16歲的倪匡便輟學離家,進入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受訓了三個月之後草草畢業。隨後作為公安部隊的一員,投身到了新中國的建設中去。但在內蒙古墾荒的時候,倪匡卻被懷疑是反革命,被隔離調查了。

原來是因為晚上太冷,倪匡就把橋梁拆了當柴燒,生火取暖,當真是「隨性」的很。如果說燒橋梁還只是個小錯誤的話,後來的倪匡可是犯下了大錯,甚至影響了他的一生。

被軟禁了幾個月的倪匡惱羞成怒,讓自己偷養的大狼狗把大隊長咬得遍體鱗傷。「畏罪潛逃」的倪匡不斷南逃,在逃亡的路上為了隱瞞自己的身份,他偽造了各種公章、證件、介紹信,直到一年後偷渡到了香港,才結束了這5000多裡的逃亡。

倪匡逃到香港之後,白天去做雜工,晚上去夜校讀書。偶然之間他看了報紙上的連載小說,感覺自己也可以,於是便開始陸陸續續的投稿,出版了很多自己的作品。後來倪匡在金庸的鼓勵下開始創作自己的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

在衛斯理系列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衛斯理到了南極,饑寒交迫之下,殺了一隻北極熊充飢取暖。有一位讀者發現了其中的問題,就不厭其煩地給倪匡寫信,指責他寫作不嚴謹。倪匡本來就是個無賴性子,於是便在明報上回覆:南極沒有北極熊,但世界上也沒有衛斯理。

除了倪匡這個無賴,金庸在這件事上也顯示出了自己無賴的一面,他幫腔說:南極原來是有北極熊的,但是被衛斯理吃掉後就沒有了。這樣的幫腔也能看出倪匡與金庸兩個人之間真摯的友誼,令人羨慕。

倪匡還曾經替金庸寫過小說。《天龍八部》還在連載的時候,金庸有事出差,便請倪匡為自己代筆。而倪匡竟然自作主張地把阿紫給寫瞎了,原因就是自己不喜歡這個角色。金庸後來費盡心思才給了阿紫一個悽豔的愛情悲劇。

後來香港武俠片興起,倪匡也開始寫作劇本。他編劇的武俠片《獨臂刀》大賣,與導演張徹一起,開創了香港武俠功夫片的神話。倪匡也多次在自己編劇的電影裡跑龍套,演戲對於他來說就是閒暇時的娛樂而已,但也留下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熒幕形象。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金庸去世:香港四大才子,曲終人散
    這端三位宗師奮筆疾書,另一端,在香港、在大陸、在臺灣,無數個年輕人一頭扎進了武俠夢裡。其中就有金庸的浙江老鄉倪匡、廣州的黃霑和姍姍來遲新加坡歸來的蔡瀾。日後,他們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這四個並非土生土長的外來人,卻在日後幾十年間影響了香港的文藝界。
  • 浪奔,浪流,香港四大才子永不休-虎嗅網
    四人各有所長,而且均為好友,也是腹中飽有文學之輩,因而合稱「香港四大才子」。據倪匡自己所說,他是乘車經過香港灣仔區大坑道時,望見了衛斯理村的門牌,因此得到主角名稱的靈感。從1963年首篇《鑽石花》至2004年《只限老友》,衛斯理這個系列一共誕生145本;其中《藍血人》一書於2000年入選「二十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成為倪匡的科幻小說代表著作。
  • 1957年倪匡身背重罪,逃亡時意外坐錯火車,偷渡香港後成為大才子
    1957年倪匡身背重罪,逃亡時意外坐錯火車,偷渡香港後成為大才子 前言: 他曾被譽為寫漢字最多的人,而且從沒拖過稿或者被退稿;他曾創下每小時寫4500字,每天2萬字的寫作記錄;他創作了衛斯理、原振俠、六指琴魔等角色,還替金庸代過筆;他和金庸、黃霑、蔡瀾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
  • 張國榮被倪匡逼問說出自己從小的志願,原來哥哥這麼萌萌噠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對張國榮的此舉也很痛惜和不理解,兩人私交甚篤,私下聊天談天說地的是時間也多,後來在倪匡的所寫的文章裡,寫到和張國榮退出歌壇的初衷和心情,倪匡寫到:張國榮宣布退休了,第一次聽見這消息是在兩三個月前, 由他親口說出,當時第一個反應是呆了,一個當時得令, 炙手可熱, 事業走勢還在強勁地向上竄升的天皇巨星竟然要退休!
  • 倪匡自稱:「我對愛情很專一,只是身體不專一而已。」
    香港著名小說家倪匡與黃霑、蔡瀾和金庸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不同於其他三人地方是倪匡更多地有著一些才子的風流氣。直來直去的他就曾說——我對愛情很專一,只是身體不專一而已。大陸到香港的漂泊經歷倪匡原名倪聰,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的鎮海區。
  •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黃沾十大經典影視歌曲,是中國人都聽過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黃沾,十大經典影視歌曲】在1984年央視春晚上,香港歌手張明敏演唱了一首國語歌《我的中國心》,唱出了全球華人對祖國的深情讚美和無限嚮往,於是連人帶歌瞬間紅遍大江南北。寫出「長江 長城 黃山 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這樣歌詞的正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黃沾。
  • 這四個人是一個時代的象徵,是香港文化的一個縮影,是一段富有傳奇...
    香港有四個人是一個時代的象徵,是香港文化的一個縮影,是一段富有傳奇色彩的裡程碑。他們就是「香港四大才子」——金庸、倪匡、黃沾和蔡瀾。「香港四大才子」——金庸、倪匡、黃沾和蔡瀾都是香港出色文人,四人各有所長,而且均為好友,也是腹中飽有文學之輩,因而合稱「香港四大才子」。
  • 「音樂教父」黃霑:曾和李小龍打架,羞辱成龍,是最敢說的香港才子
    黃霑曾是香港的一代傳奇,他一生創作了2000首歌曲,包括《上海灘》《兩忘煙水裡》《世間始終你好》《當年情》《獅子山下》等膾炙人口的歌,當年他還與金庸、倪匡、蔡瀾並稱的「香港四大才子」。他這一生除了作品讓人銘記,還有那至情至性的個性,讓他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傳奇。
  • 倪匡和金庸:倪匡討厭阿紫把阿紫寫瞎,金庸轉頭將阿紫寫復明
    倪匡和金庸,是交情特別深的一對好友。而隨著金庸的逝世,他的好友倪匡也被大家提了起來,他和金庸都是非常有才的人,曾被成為四大才子,而如今金庸逝去,四大才子只剩下了倪匡、蔡瀾,兩個人也都是老人了,讓人真的覺得曾經四大才子的輝煌真的完結了。
  • 倪匡:一笑已經風雲過,半個世紀的故事,只留下幾個最後的配角
    香港傳奇如大團雲霧,六十年間,倪匡穿行雲中,留下蹤影無數。他曾為邵氏編了261部武俠片,一手開啟武俠電影黃金年代。他曾寫了145部衛斯理,超八千萬字科幻小說,引領三十年科幻風潮。他曾同時給12家報紙寫連載,堅持多年每天手寫數萬字,自封為「漢字寫作,速度之快,世界第一」。他是黃霑至交,古龍密友,香港四大才子,平生最得意對聯:屢替張徹編劇本,曾代金庸寫小說。他給太多故事刻下了倪匡製造,最後自己人生也如傳奇。
  • 倪匡和金庸相見,第一句話竟是道歉,因為他讓阿紫的眼睛瞎了
    倪匡和和金庸老師不愧是真的好朋友,他能了解他的想法,能看透這事實,所以從倪匡的嘴裡說出這六個字,是非常能體會到他的一片真誠的。這也不僅僅是因為倪匡和金庸老師的關係好,更多的也是因為他本身的性格就是這樣。
  • 黃霑為她拋妻棄子,金庸贊她才女,李小龍大嫂竟是這般風流人物
    曾經的香港就是一個偌大的江湖廟堂,豪情俠客輩出:黃霑與金庸、蔡瀾、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如果說金庸寫出了最本色的江湖恩怨,那黃霑定是唱出了最豪氣的江湖俠義。如果能夠得到他們其中一人的稱讚,那麼這個人絕非等閒之輩,而要是能夠得到兩個人的讚賞,那更是扛鼎的人物。
  • 舊日香港名作家稿費,倪匡第一,誰是第二?|沈西城
    懂得營商的倪匡獅子大開口,又要再加。羅斌無奈請吃晚飯,美酒佳餚,酒過數巡,道:「倪先生,稿費儂現在是全港最高了,再加,我吃勿消了。阿可以將就一點,暫時以一百塊為限?」「不不不,勿來三!」倪匡搖頭如撥浪鼓,羅斌心一沉,問:「格麼你要加多少?」倪匡想也不想,回道:「一千字十二塊。」羅斌一盤算,千字一百十二元,沒錢賺了!面對迭只惡死鬼,羅斌把心一橫:「倪先生,我無法答應你!」
  • 倪匡:看得懂九把刀,看不懂郭敬明(圖)
    寫了幾百本小說和劇本的倪匡已經78歲了,當年成名後過著聲色犬馬生活的小說家,那個香港電視臺《今夜不設防》的主持人,如今活脫脫成了整天哈哈大笑的「彌勒佛」。倪匡的經歷太豐富,生於上海,早年參加革命,然後逃亡香港,最後在香港以寫稿為生,成了和金庸同一輩的香港名作家。他這一輩的文化界風雲人物,也大都凋零,只留下他、金庸和其他幾位老人。
  • 他與江西曾有不解之緣……
    金庸本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海寧,1948年移居香港, 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傑出的代表作家,香港著名的政論家、企業家、報人,與黃霑、蔡瀾、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   據婺源縣政府網站消息,金庸祖籍江西婺源(古徽州),婺源查氏與海寧查氏一脈相連,與江西有著密切關係。
  • 香港曾兩次票選四大絕色;張國榮、林青霞、李嘉欣、朱玲玲,關之琳當選
    中國香港有很多精彩的地方,但得到公認的是:香港是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四」是一個吉利數字,香港人很喜歡用「四」來概括一些東西。(八九十年代香港美女如雲。)香港商業電臺曾兩次通過投票方式選出四大絕色。1996年:張國榮、林青霞、李嘉欣、朱玲玲;2000年:張國榮、林青霞、李嘉欣、關之琳。
  • 父親是倪匡、李嘉欣陳法蓉是前女友、娶周慧敏,倪震瀟灑了三十年
    其父倪匡雖然初中畢業,1957年到香港後,作過工人、校對、編輯、自學成才,成為專業作家。 倪震1964年4月26日出生於香港,這時倪匡已經成名了,倪家的生活已經很富裕。 倪震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耳濡目染下,也極有文學才華。
  • 倪匡封筆之作 只有老友能懂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戴 平  2006-08-15 12:15  編輯:康雲久未公開露面的著名華文科幻小說家倪匡,不久前「重出江湖」,在香港書展出席讀者座談會,跟3000名「書迷」暢談「衛斯理回歸」後的點點滴滴。在會上,倪匡除了與「粉絲們」展開了趣味盎然的對話,也披露了自己封筆的原因。  倪匡去年年底在臺出版新書《只限老友》,強調是「封筆之作」,書未上市,已在網絡上引起討論。
  • 黃霑提前為葬禮選好哀樂:「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聞者無不潸然
    前不久,香港才女林燕妮因病去世,引發中國網友的集體追憶熱潮。緬懷林燕妮的同時,大家也在記取香港逝去的經典歲月。其實很多人對於林燕妮並沒有太深入的了解,只知道她是香港才女,被金庸盛譽為「現代最好的散文女作家」,曾是功夫巨星李小龍的大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