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哥哥張國榮暫別歌壇,無數人對此都表示非常不舍和可惜,在這樣風華正茂的年紀,在事業風頭無兩的的時候,卻選擇離開樂壇,一般人是很難放下這樣如日中天的事業和萬眾矚目的的身份,而哥哥做到了,沒有任何留戀,在眾多不舍的呼聲中毅然決然。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對張國榮的此舉也很痛惜和不理解,兩人私交甚篤,私下聊天談天說地的是時間也多,後來在倪匡的所寫的文章裡,寫到和張國榮退出歌壇的初衷和心情,倪匡寫到:張國榮宣布退休了,第一次聽見這消息是在兩三個月前, 由他親口說出,當時第一個反應是呆了,一個當時得令, 炙手可熱, 事業走勢還在強勁地向上竄升的天皇巨星竟然要退休!
而且還不是以後只作,有限度演出或棄歌從影之類的所謂退休,是實實在在地放棄所有在幕前演出的工作, 包括唱歌與拍戲,抽身引退 ,呆了之後是惋惜, 惋惜之後是嚮往,嚮往那種肯在光華最盛時抽身引退給萬千歌影迷留下最漂亮回憶的堅毅情操, 當然還有那驚人的意志力。
後來張國榮從美加巡迴演唱回來, 閒談中問起倪匡,外界對於自己推出歌壇的消息怎麼樣,倪匡到現在仍然以為這只是張國榮拿來做演唱會宣傳的噱頭而已,而哥哥的回答是:宣傳,我現在還需要嗎?是的,此時的哥哥的確不需要。回答這句話的哥哥眉宇間是之前沒有的灑脫和自在,倪匡覺得這時候的張國榮成熟了,以往總覺得他有一點兒怨氣隱約在眉宇間, 後來隨著他事業上的成功, 怨氣化成傲氣。
張國榮成功的過程是娛樂圈的一個典範,初進娛樂圈而且覺懷才不遇者大可自勉:「連張國榮也要七年, 我怨什麼?」而這數年間的歷練賦予了張國榮一種獨有的憂怨感情,若有若無, 淡的無可再淡, 但卻總令你聽得出, 看得到的憂怨,那微微的不憤增添了他演藝的生命力。
有一天,倪匡對張國榮說:你要退休,我可否對你做一篇訪問?張國榮回答:最近做的訪問太多,沒有什麼是沒有說過的,你要寫就寫點別的,就寫你對我的印象吧。但倪匡還是窮追不捨,希望能更多的了解張國榮不為外人道的事情,倪匡問哥哥,你小時候的志願是什麼?哥哥回答:「我小時候想做飛機師, 但可惜後來發覺自己有輕微近視, 手又不夠穩定, 便絕了念頭。」
所謂上帝關了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張國榮在樂壇的成就也算是實現了他的志願, 只不過是在另一個領域中翱翔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