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小說家倪匡與黃霑、蔡瀾和金庸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不同於其他三人地方是倪匡更多地有著一些才子的風流氣。直來直去的他就曾說——我對愛情很專一,只是身體不專一而已。
大陸到香港的漂泊經歷
倪匡原名倪聰,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的鎮海區。不同於另外三位香港四大才子的是倪匡家境貧寒,並且前半生坎坷,歷經周折到了香港之後也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空窗期。
1951年,十六歲的倪匡初中畢業,進入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受訓,而後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擔任公安幹警一職,曾多次參與國家的大型改革以及治理等活動。
但在內蒙古墾荒時期因一次運煤時疏忽,錯將一座木橋拆毀當做木柴堆燒了而被以破壞公共設施罪名查處。
因社會條件的因素,倪匡在1957年偽造了很多的證件、公章以及很多資料從內蒙古畏罪潛逃到了廣州,後偷渡到了澳門然後前往了當時還沒能回歸祖國的香港,開始以全新的身份生活。
初到香港,倪匡白天為了生計當工人打零工,後來有幸進入了編輯部,擔任校對、編輯等職位,晚上就在夜校讀書學習,靠著自己白手起家,自學成才。
最開始倪匡的寫作動機就是謀生,目的性很純粹,後來他漸漸地發現到自己身上的文學細胞,開始產生了興趣。
寫作類型多變,但作家身份始終不變的才子
倪匡的寫作範圍很是寬泛,不同類型的小說均有涉及,思維的延伸性特別的寬泛,曾經用七個筆名創作不同類型的小說,也曾經同時給12家報紙出版社撰寫連載文章。
能保證思維大綱的連續性,同時多方思維神經同時運作,這真的不是尋常之人可以做到的。其他三位香港才子只是專攻一個方面,倪匡在這方面可謂是略勝一籌。
1972年,倪匡曾經擔任《精武門》的編劇一職,我們現在奉為經典的"陳真"一角就是他為李小龍量身打造的。張徹導演的《獨臂刀》也是倪匡親自編寫的劇本。在金庸出國期間,倪匡也曾經幫他代寫《天龍八部》的連載。
那段時間倪匡的身份很多遍,有時候是作家,有時候是學生,雖然很累,但倪匡對那段時間也很珍惜,因為工作讓他有了經濟來源,因為在夜校讀書,他偶然認識了自己的妻子——李果珍。
倪匡對李果珍的形容就像是偶像劇中的瑪麗蘇言論——我對她一見傾心,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驚為天人,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清新脫俗的女人啊。
李果珍其實對倪匡早有耳聞,班級裡倪匡算是個出名人物,因為在報紙上經常能看到他的文章。
李果珍在倪匡主動找自己表明心意的時候很是激動,有一種追星成功的感覺,因為李果珍早已對倪匡暗自傾心已久。
兩個人的戀愛過程可以算是成倍速發展,很多人確定婚姻關係需要經過長達數十年的愛情長跑,但是23歲的倪匡和20歲的李果珍在表白一星期之後就同居,三個月後就領證,不久之後就剩下了一兒倪震,一女倪穗。
花心渣男死性不改,處處沾花惹草
和德雲社的于謙老師一樣,很多男人都有著三大愛好,而倪匡的三大愛好很是現實和接地氣——抽菸、喝酒、美女。
前兩個和于謙老師一樣,只不過"燙頭"改成了"美女",這個感覺就發生了一些質的變化。
恩恩愛愛的兩夫妻加上一女一子湊成了一個'好'字。如果倪匡沒有他的第三個愛好,這一家四口完全可以幸福恩愛,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即使已經為人夫為人父他依舊是好色放浪,四處沾花惹草,還不負責任。
李果珍和兒女經常是成月的看不見倪匡,到後來已經達到了心照不宣的狀態,只要沒回家就是出去"過夜"了,畢竟這是他的本性。
倪匡對此也毫不避諱,曾經公開表示自己每次去臺灣和同為作家的好友古龍見面,兩個人都會不約而同地帶著女伴然後住酒店。
對於外界的非議,倪匡不僅毫不在意,而且還大言不慚振振有詞——男女之間怎麼可能擁有真正的友情,即使有也是假的,最終都會發生關係,因為吸引彼此的則是男女不同的荷爾蒙,為的就是繁衍後代。
大放厥詞,顛覆三觀
站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說出此話尚會覺得不妥,更何況這些話是從一個已經成了家有了孩子的男人嘴裡說出來的。
總之,倪匡一直遵循的態度就是這些都不是我的錯,全是我身體惹的禍,我對愛情很專一,只是控制不了的身體不專一而已。
說道愛妻李果珍,她也沒有想到文質彬彬的書生才子居然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渣男,多次交涉未果之後決定離婚,但總是能被倪匡的花言巧語說的回心轉意,兩個人一直沒能完全的斷絕關係。
不知道倪匡到底對李果珍說了什麼,漸漸地李果珍居然和倪匡站在了同一陣營,外人問起李果珍關於倪匡的私生活,她就說自己也是倪匡在外面包養的'情婦',只不過是確立了法律關係的罷了。
直到1992年,不知道是倪匡浪子回頭了還是年老玩心沒了,他開始重點考慮妻子的感受,二人開始了"相濡以沫"的晚年生活——夫妻雙雙移民海外,倪匡將他的三大愛好全部放棄,做到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倪匡再次接受訪談,主持人問道——這輩子你有沒有最對不起或者說最虧欠的一個人。倪匡激動地破口而出——我愛人!李果珍!不知道我用餘生的一心一意能不能彌補之前的幾十年,但我會盡力地彌補,這輩子彌補不上就來生接著還!
洗心革面的倪匡終於像個男人一樣承擔起了男人的責任。在現實生活中,要想兩個人的愛情長久,就必須是雙方彼此的經營,沒有什麼天經地義,只有全心全意。
其實倪匡本人還是很重感情的,因自己的莫逆之交古龍去世而在靈堂之上嚎啕大哭。
在金庸和他說自己對他幫自己代寫的內容不滿意想要刪改的時候,倪匡言語冷漠地回復拿他當朋友就不要來問他。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浪子回頭千金不換,曾經的倪匡雖然讓人無法理喻和瞠目結舌,但現在的倪匡也算是一個完美的好男人了。任何時候,只要想重新開始都可以,沒有不可能,只有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