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郭敬明不如九把刀 李小龍不是武術家

2020-12-16 騰訊網

[導讀]雖然讀不懂郭敬明的書,但是卻能看懂臺灣作家九把刀的書,相對「觀眾都說好,影評家都說爛,我同樣理解不了」的《小時代》,他認為九把刀的電影有故事,很好看,九把刀是可以當導演的。

圖為倪匡

一進門,倪匡早已在受訪酒店等待了,八十歲的他站起來與參加訪談的媒體一一握手,收了名片,挨個仔細詢問一遍。言談舉止間,眼睛眯成一條線,神態頗像彌勒佛。看來他今天心情很不錯。甫一坐定,倪匡就笑道「你們隨便問,我什麼都可以答。」

至今封筆二十年的倪匡自稱是個典型的「宅爺」,平時除了看書,就是上網、睡覺,從來不寫一個字了,「懶得寫,我的配額已經用完了。」但是話語間透露的倪匡雖已「金盆洗手」不在文壇江湖廝殺,卻對這個江湖的動態了如指掌。

當導演,郭敬明遠不及九把刀

話題從書展開始,「香港人平時不看書的,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愛逛書展。」有人迅速跟進,說既然他們不看書,那為何你的書賣的那麼久那麼多呢。他狡黠地一笑,說賣的很少的,不過其他人賣的更少。靠賣書無以為生,靠賣電影也不行。跟內地的郭敬明沒法比,隨便一本都賣到幾百萬的量。「一年寫十本,不啥都有了嘛!」

倪匡說看過郭敬明的書,但是看不懂,年紀相差太遠了,都有兩三代的距離。他見過郭敬明,說在書展見過他,小孩子一個,又瘦又小,「我說要是當你的爺爺肯定很開心,這麼小小的一個孫子」,他評價韓寒比郭敬明漂亮一點,看上去更悅目。

雖然讀不懂郭敬明的書,但是卻能看懂臺灣作家九把刀的書,相對「觀眾都說好,影評家都說爛,我同樣理解不了」的《小時代》,他認為九把刀的電影有故事,很好看,九把刀是可以當導演的。因為九把刀的書裡面有故事,有價值觀內核,同樣,沒有故事的電影也是沒法看的。

閱讀興趣廣泛的倪匡,很早就看了很多莫言的書,特別是《豐乳肥臀》開頭那六七十個字的開頭,「馬洛亞牧師靜靜躺在炕上,看到一道紅光照耀在聖母瑪利亞粉紅色的乳房和她懷抱著的聖子肉嘟嘟的臉上……」他當年嘗試著背了許多遍才記住,還頗有感慨地說能記住的人很少,頗有幾分小孩子的自誇。但是《檀香刑》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同樣看高陽的小說說李後主被趙匡胤殺掉的時候,看不下去,看《白鹿原》看到半途也看不下去,太殘忍了,「動了惻隱之心」。當聽說《白鹿原》已經被拍成電影的時候,他非常詫異,感嘆這個千頭萬緒的故事怎麼編啊,起碼是可以拍300集電視劇,怎麼能搞成電影呢?

坐在一旁的江迅插話最近在寫《倪匡傳》,該書採用分類型的體例,記述了倪匡人生的各個方面,預計八九萬字的篇幅。中途還曾經因為心臟病在醫院暈厥三十個小時,笑言正是寫到了倪匡一生中的美女的時候。倪匡在一旁說道:如果這書中途我死掉了,就成了遺書。要是他也死掉了,就成了雙遺書。他感慨地說一個人能活到八十歲真是不可想像。

金庸家裡掛著齊白石畫的喬峰

談到老友金庸,倪匡的興致瞬間高漲了更多。對於時不時接到求證金庸是否去世的請求,他很無奈:「我能怎麼辦?難道打電話過去問他老婆,『喂,你老公死了沒有?』」他說金庸不在意近年多次被誤傳死訊,「人總有那麼一天的嘛。」他爆料曾經在金庸家裡看到四幅很大的齊白石畫的中堂,春夏秋冬四個主題都不知道怎麼掛起來的。很納悶為何到現在都沒有出現在拍賣行。他說那是齊白石畫的喬峰,雖說是花鳥蟲魚,但是他總認為那裡面有喬峰。不知道這是他特有思維的整蠱,還是實有其事。

順著這個話題,他說到了自己一直認為中國畫不是畫,看不懂是什麼。又說到了胡金銓批評過他不懂的東西就不要亂講。結果他就批評胡金銓的一些影視作品也是在表達自己不懂的東西,他還說影視界有個很怪的規律:向你買版權的,籤了合同,改編後的影視原作者都看不懂;要是事先沒商量,拿過去偷著改的,倒是誰看了都說很符合原著。

我都搞不清楚自己書中的人物關係圖

衛斯理小說人物關係族譜。

這次書展專門設了衛斯理五十周年的展區,對於裡面陳列的一些衛斯理改編漫畫,他都說自己從來沒看過。對於心目中最合適的衛斯理扮演者,他認為許冠傑最符合心目中的設想,當時個子也高,形象也好。也不知道自己總過寫過多少本書,網上有人統計他寫了145還是150,都是亂統計,因為他都從來沒數過。對於現場展出的《衛斯理人物關係圖》,他說是上海的一個小朋友弄出來的,自己當初寫書的時候都沒考慮過這些,寫到哪就是哪,根據情節需要一個什麼樣的人,就設置一個。自己的書也沒有保存一本,手稿也從來沒有保留過。

但是這不代表就分辨不出有人渾水摸魚仿寫他的作品,有的一看就能看出來是假冒的。不過,也有仿冒的很好的,流傳很廣的《求死》《鬼車》都是仿冒的作品。他對於這種同人作品的版權問題並不在意,相對來說金庸很是反感。看到有人用作品裡面的主人公改寫黃色小說,他是哈哈一笑,而金庸卻氣得不行。

他更是為自己寫南極有白熊的「紕漏」辯護,小說只是寫來給大家看著玩的,看後哈哈一笑就行了。如果說我寫的怪的話,還有人寫的更怪,比如有人說南極有過一個大怪物,六個身子九個頭,能變成六個美女。眾人錯愕之際,倪匡說這是現在武俠小說鼻祖還珠樓主的書啊。還珠樓主的書想像力很豐富,裡面提到的一些通訊方式,完全就是現在的手機!

他也表明自己的書中有過對自身經歷、政治立場的文字,但是對於江湖傳言的與內地科幻作家劉慈欣因為參選倪匡獎有過矛盾的事情,認為完全是無稽之談,他沒看過大劉的小說。「大劉的書不好看,倪匡獎的標準是要好看的小說。」

同時代的作者中,除了金庸,大家的寫作態度都不很認真,因為都是給報社寫連載,為了求量求快,沒有時間會寫完看一遍,為了謀生。他回憶自己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每天寫將近兩萬字,但是作為全港唯一的專職寫作人,這樣也只能做到吃不飽餓不死。

李小龍只能算一個表演藝術家

說到他創造的陳真的形象,完全是隨便想的名字,完全沒想到現在會這麼流行,只能感謝李小龍,給別的演員也就湮沒了。他對於李小龍的死,記憶猶新。四十年前半夜接到電話,說李小龍死了,有人在派錢給記者報導,你快去拿,每人五百。但是因為我和李小龍是朋友,自己不可能去拿了。

他評價李小龍是一個狂熱的電影人,《精武門》《唐山大兄》之後,他來找我商量劇本。講著講著,就開始比劃男主角怎麼出場,怎麼配樂。故事很好,以馬來西亞的錫礦為背景。李小龍說「就這樣,劇本給你寫。」倪匡說「你都把劇本講完了,你自己寫就行了嘛,我還寫什麼。他就很生氣,要打我的樣子。但是他要求我打他,我說倪匡是玻璃做的,不能碰。他這樣子是中國人很忌諱的橫練外功,真是要注意。他非但不注意,還非要吃藥,拼命買機器來練功夫。」

倪匡認為李小龍不是一個武術家,只能算是一個表演藝術家,查不到李小龍任何武術搏擊的記錄也沒有任何打架的記錄,武術家都是打架打出來的,比如霍元甲。聽說內地出的李小龍遺著,將李小龍定位為一個哲學家的時候,倪匡笑著說,只要是人就是哲學家。

他說蔡瀾以前給他刻過一個章,上面寫著「餘有四好:酒色財氣」,後來年紀漸長,有一天他向蔡瀾說,算了,你幫我改成「四大皆空」吧。結果蔡瀾送來四個空格。他說現在身體不好,很少出門,且家裡有小他三歲的太太需要照顧,「我抓著她的手她就能很平靜。」即便在此事上,他仍不忘開玩笑「我八十歲了,總不能還要肉體上的照顧她吧,這也太苛求了吧。」

騰訊文化採訪實錄:

騰訊文化:您認為香港還有傳統文化嗎?

倪匡:香港有啊,一直有傳統文化,不過傳統也是一直在變的,不可能一成不變。

騰訊文化:就拿武俠文化來說,您覺得它與現代社會是相容的嗎?

武俠小說從來是不跟社會相容的,因為它是幻想性的東西,跟社會沒關係的,有休閒性看著好玩,看著有趣的一件事情。你想在武俠小說裡面找到什麼東西。也可以找到心理寄託,比如金庸的武俠小說,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價值觀的。

騰訊文化:您覺得香港流行文化是不是在萎縮?

大家都玩電腦了嘛。對於文字性的東西,到底應該怎麼處理,能起到多大作用也很難講,我對於年輕一代玩電腦的文化完全沒有接觸。我雖然也上網,但是我根本不懂。只懂得人家幫我按這個鍵按那個鍵,所以我的電腦是不讓人家碰的,一改我就完全不會用了。

騰訊文化:您還會回內地嗎?

騰訊文化:不會回內地了,第一我很討厭旅行,第二沒有事情做,第三我覺得香港已經回歸了,作為中國人回中國地方,為什麼還要拿回鄉證明?沒聽說加利福尼亞州的人去佛羅裡達州,還要拿什麼證明的嘛。

騰訊文化:我們看了大量關於您的訪談,裡面經常提到的是酒、美女、金庸和古龍,您為什麼如此高頻率的提及他們呢?

倪匡:我喜歡這四樣東西啊,雖然說後面兩樣是人,不是東西。我有口圖章是蔡瀾幫我刻的嘛,叫「餘有四好」,就是我有四件喜好的東西,你想下面是什麼?兩顆章,一顆是餘有四好,下面的是「酒色財氣」。後來我年紀越來越大,我說蔡瀾你幫我改刻一刻圖章,他問改成什麼。我說酒色財氣不要了,改成四大皆空。結果蔡瀾給我拿過來一看是四個空格子,沒有東西。

相關焦點

  • 倪匡:看得懂九把刀,看不懂郭敬明(圖)
    對倪匡的採訪在香港北角他家附近的酒樓,他一上來就說,「我不說,有問必答!」倪匡記性很好,往事的細節、這些年讀過的書歷歷在目,只是忘記自己到底寫了多少本書。  早報記者 石劍峰 採訪整理  倪匡(口述)  記者註:與倪匡同時代的朋友們一個個離世,40年前的李小龍,後來的古龍、胡金銓、黃霑等等,老友金庸倒是還常常見面,倪匡說,上個月還跟查先生一起吃飯。
  • 「衛斯理系列」誕生50周年 倪匡接受採訪稱看不懂郭敬明
    今年是華語世界著名幻想小說「衛斯理系列」誕生50周年,2013年度的香港書展也特別設了一個與「衛斯理」和倪匡(「衛斯理系列」作者)相關的展覽。倪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聊了很多自己過去的奇聞趣事,同時也談到了自己現在的生活。倪匡說眼睛好的時候,也天天上網,上微博。自己仍在看很多書,甚至郭敬明、韓寒、九把刀的作品都能「如數家珍」。
  • 美跆拳道之父:李小龍只是演員 不是真正的武術家?
    很少有人知道他與李小龍的友誼。實際上,李小龍的騰空腿擊功受益於朱瑞。在他與李小龍長達10年的友誼進程中,李小龍給朱瑞寫了近50封書信。信中交流了武術訓練及創作構思,這些書信構成了朱瑞所著的「李小龍和我」一書的基本部分。在下面的採訪中,朱瑞回憶了他與李小龍共同相處、訓練的時光。
  • 李小龍不僅是「天下第一」的武術家,更是位虛懷若谷的「哲學家」
    都知道李小龍是偉大的武術家,功夫宗師;真實的李小龍除了功夫之外,還是位精修法學、哲學的學者;嘻哈說唱的藝人;恰恰舞冠軍。真實的李小龍並不是一個除了功夫什麼都不知道的「武痴」,相反的,李小龍多才多藝,正如他自己所說「杯子裡裝上水,水就是杯子的形狀;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滿,空無以求全。」
  • 李小龍的大學專業不是體育和武術,找工作很困難!
    一代武學和電影宗師「李小龍」,在大學的專業就不是武術和體育。1965年24歲的李小龍,在參加美國福克斯電影公司面試時,就公開了自己的大學專業為「哲學」。根據網上的資料,李小龍在大學期間還輔修了心理學。雖然這兩個專業都不是好就業的專業,但是李小龍卻將其和武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因為哲學基礎,李小龍認為:水是世界上最柔軟的物質,但是它卻可以滴穿最硬的石頭,而一個好的武術家就像水一樣。你抓不住它,也無法用拳頭擊傷它,所以要像水一樣柔軟靈活。
  • 李小龍信件曝光:我對傳統武術失去了信心,包括詠春
    在很多時候,傳統武術強調的可能是這一招怎麼做姿勢會更好看,而不是怎麼打出去威力會更強。這一點,在李小龍的電影中,表現的也很明顯。在李小龍之前的功夫片中,演員之間打的都非常好看,你一招我一式,你這樣出拳,我這樣格擋,兩個人用套路打的有來有回。
  • 還原真實的李小龍:為博日本女友歡心,出書竟然是抄襲
    有人撿起蒼蠅細看,原來,這隻蒼蠅已被做了一個包皮環除手術——這就是李小龍最愛講的一個段子。當然,由此亦可見,李小龍並不是什麼神,而說明其實他是生活中一個活生生的人!還有一件事,現在一說抄襲,就會想到郭敬明老師——郭敬明老師這幾年在抄襲事業上,做得比較成功。
  • 李小龍在美國第一位女友:愛武術的日裔女孩,多次拒絕李小龍求婚
    關於李小龍,他的故事總是被後人津津樂道,他是一名武術家,也是一名功夫電影巨星,而這雙重身份得以實現,都是因為他遠赴美國求學開始,1959年,李小龍帶著100美金登上了「威爾遜總統號」,開啟了他的美國之旅。
  • 泰森:李小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武術家,但是拋開規則我可以打贏他
    ——佚名 李小龍是一個功夫巨星,他是會真正的功夫,並不是為了拍攝電影而做出來的武術效果,他打得都是很具有殺傷力的拳法,並不是故意耍帥的花拳繡腿,泰森是一代拳王,他是力量的化身,他的拳頭有了和殺傷力比較大,所以讓很多人都聞風喪膽,因為他們並非是生活在一個時代的人,所以有很多人都很好奇,如果讓他們兩個強者對戰,誰會取得最後的生了呢,泰森:李小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武術家
  • 武術宗師李小龍:我對中國傳統武術失去了信心,包括詠春?
    李小龍本人給友人William寫的信 李小龍的截拳道是不是中國武術的問題總是爭論不休,李小龍本人在他給友人William的信件中直言對中國傳統武術失去信心
  • 同樣是傳統武術,李小龍的截拳道還不如散打?專家:截拳道不實用
    「功夫威武天下,拳如電閃腿如風」,這是著名學者黃錦詳對於李小龍的評價。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出生於美國舊金山,一代功夫巨星和武術宗師,無數海外華人心目中的偶像。1973年,由李小龍主演的《猛龍過江》獲得了2.3億的超高票房,成為功夫影片中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
  • 李小龍信件曝光,傳統武術是假把式?這很現實
    導語:李小龍信件曝光,傳統武術是假把式?這很現實說實話,當我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也不敢相信,這是李小龍親自說過的話,這簡直就像是信仰破滅的感覺,中國武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最近A站的某位朋友曝光了一封信件,這封信件的撰寫人是知名的國際功夫巨星:李小龍。他曾經給自己的好朋友威廉寫的一封信中,在這封信中,充滿了李小龍對中華武術的失望,直言都是假把式,包括自己所學過的詠春。
  • 武術真諦是什麼?在李小龍最新紀錄片《若水》找尋答案
    當武術和種族主義在中國和全世界再一次引發爭議和騷動時——李小龍,回到了聚光燈之下。近日,美國體育媒體ESPN推出了一部關於李小龍的紀錄片,近兩個小時的影片用李小龍生前珍貴的影像資料和他身邊親人好友的採訪,還原了這位武術家童年、青少年、為人父母、婚姻生活和拍攝功夫電影的傳奇經歷。
  • 李小龍信件曝光,稱中國武術都是假把式,已經對中國武術失去信心
    最近,一家電視臺的一位網友向他的朋友威廉(威廉)透露了李小龍的一封信。在這封信中,李小龍直截了當地說,他對中國傳統武術失去了信心,認為中國幾乎所有的武術學校都是假的。
  • 中國影壇八大武術冠軍 李小龍李連杰甄子丹領銜
    「功夫之王」李小龍專題:影壇高手林立 八大武術冠軍李小龍,他研究了當時流行的各國不同的武術,如:洪拳、白鶴拳、譚腿以其堅韌的精神品質和深邃的哲學修養震驚全球,他被國際權威武術雜誌《黑帶》評為世界七大武術家之一;他被譽為「功夫之王」、李小龍曾多次與各國搏擊高手較量過,結果無論是泰拳大師,還是空手道名家,無不成了他的手下敗將,因此他曾先後兩次被評為世界著名七大武術家之一,日本觀眾稱李小龍為「武之聖者」香港報紙讚譽他為「當代中國武術及電影史上的奇才」。
  • 功夫之王李小龍的武術啟蒙老師是誰?又是如何影響李小龍的一生
    李小龍嬰兒時期李小龍師承葉問,學習詠春拳,並將其發揚光大。因此,許多人認為葉問是李小龍功夫生涯的啟蒙老師,是葉問的詠春拳讓李小龍開啟武術大門。其實,這並不準確。李小龍與父親我們看到屏幕上的李小龍力大無比,速度驚人,一身強悍的肌肉令人生畏。可是,據李小龍的親弟弟李振輝回憶:李小龍兒時體弱多病,為此父母親操心不已。父親李海泉為了讓兒時的李小龍健康成長,親自教李小龍打太極拳。
  • 「傳武叛逆者」李小龍:我對所有傳統武術都已失去信心
    此事深深地震撼了李小龍,讓他第一次開始正視詠春拳法,認識到中國傳武因為門派和套路限制,因為傳統固化的技術體系和訓練方法限制而造成的方方面面的問題,即使是詠春拳,也不是他以前認為的那樣戰無不勝,也存在技藝上的不足和短板。
  • 「中國志」從黃飛鴻葉問李小龍看佛山為何稱得上「中國武術之城」
    而今天我們就通過黃飛鴻、葉問、李小龍三人不凡的一生來看看佛山為何能夠稱得上「中國武術之城」。黃飛鴻佛山有兩大門派聞名世界,那便是洪拳和詠春拳。關於詠春拳的部分,我們在接下來葉問的部分再詳談,這裡我們談一下洪拳。中國古代武術素有南拳北腿之分,而洪拳作為南拳中的一分子,相傳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 她是武術巨星李小龍的情婦,魯豫:你怎麼能接受?她卻這樣說
    相信現在的每一個中國人沒有不知道李小龍的吧?李小龍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甚至在其他國家尤其是美國同樣達到了這樣的高度,李小龍是一代武術宗師、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功夫影帝、功夫電影的開創者、武道哲學的創立者,截拳道的創始人。
  • 「所有武術訓練,皆為了塑造完整的人」 李小龍的精神遺產
    昆汀作為李小龍的超級粉絲,說《好萊塢往事》中的李小龍並不是有意醜化,看來不是強辯,而是一個粉絲的知心之語。 到了1965年6月,李小龍已經在信中說自己的拳術「基本成型」,在李小龍的構想之中,這套拳術「沒有固定的招式和套路,時機和距離乃是基礎,詠春拳法是核心。」他告誡弟子,截拳道不是一種新的流派,也不是各種流派的大融合、更不是對各大流派不屑一顧。「既不與任何流派為敵,也不反對接納任何流派的招式,要理解這一點,你必須超越贊成與反對的二元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