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斯理系列」誕生50周年 倪匡接受採訪稱看不懂郭敬明

2020-12-23 觀察者網

今年是華語世界著名幻想小說「衛斯理系列」誕生50周年,2013年度的香港書展也特別設了一個與「衛斯理」和倪匡(「衛斯理系列」作者)相關的展覽。倪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聊了很多自己過去的奇聞趣事,同時也談到了自己現在的生活。倪匡說眼睛好的時候,也天天上網,上微博。自己仍在看很多書,甚至郭敬明、韓寒、九把刀的作品都能「如數家珍」。倪匡表示「九把刀的小說能看得懂」,因為「自己看小說要有故事」。他還坦言自己看過《小時代》,卻看不懂。

以下為《東方早報》報導全文內容。

倪匡

記者註:與倪匡同時代的朋友們一個個離世,40年前的李小龍,後來的古龍、黃霑等等,老友金庸倒是還常常見面,倪匡說,上個月還跟查先生一起吃飯。

去世的老朋友太多了,黃霑(香港作家)、古龍(香港作家)最可惜了。

我和古龍1967年認識的,每次去臺灣,他必定找我,我們一起喝酒,吃一頓飯要喝掉四五瓶白酒。現在我酒量不行了。

胡金銓以前批評我罵他的電影,說「不懂的東西不要亂講」。我回他一句:「你拍的不是東西,我不看!」

關於「陳真」,這是我隨便起的名字和寫的故事,但陳真出名不關我的事情,是李小龍的功勞。如果是讓別的演員來演陳真,那就默默無聞了。拍《精武門》和《唐山大叔》的時候,李小龍找我談劇本,一邊吃一邊講,他講著講著也不吃東西了,連講帶做。怎樣配樂,用怎麼樣的場景,都說了。講完了,他對我說,「你來寫劇本。」我說,「你都講完了,我沒得寫了,你找個人錄音就可以了。」他很生氣,弄出一副要打我的樣子,然後又說,「我不打你,你打我。」我和太太每人打他三拳,像打在木板上。

我對他說,你這叫橫練外功,很傷身體,你要注意。他非但不注意,還拼命吃藥。我寧願認為李小龍是個表演藝術家,而不是武術家。你去查資料,你找不到他真正打架的記錄和比賽記錄,全是傳說。武術家應該像葉問、霍元甲那樣一場場打出來。

我最近還見過金庸,上個月和他一起吃飯。他是90多歲的人,情況能怎麼樣?不可能活蹦亂跳,但健康是沒有問題的,只是聽力有問題,還不肯戴助聽器。金庸被傳死訊傳多了,常常半夜有人打電話給我說,「查先生死了!」我說,「我不知道。」他說:「你不是跟他很熟嗎,打個電話去問問!」我說:「難道要我打個電話給他太太,問你老公死了沒有?」其實,他現在也不生氣了,人總要死的。

記者註:倪匡在華語世界是個大名人,其實他們一家都挺有名。倪匡的妹妹亦舒,用倪匡自己的話來說,她的讀者更多,她寫得更好。倪匡的兒子是香港藝人倪震,兒媳是女明星周慧敏。對於與妹妹幾十年不說話的事情,倪匡在採訪中也不避諱。

我妹妹亦舒當然也看我的小說,還把我的「衛斯理」寫到她的小說裡。我也看他的書,每本都看。她的書很好看,隨便拿一本,隨便翻到哪一頁,都能吸引你。她的讀者比我多,文字也比我好。現在不是我不跟她聯繫,是她不跟我聯繫。每次我打電話到加拿大她的家,永遠是一個答錄機,要我跟一個機器說話嗎?聽到機器「滴」的一聲後,我一句都想不出來了。

我的兒媳(周慧敏)是否看我的書?我不清楚,但家裡每個人肯定都看我的書。

我女兒口無遮攔,無法無天。我太太比我小三歲,但現在精神有點問題,家裡有保姆,我在家主要是照顧她,抓住她的手就平靜了。

記者註:倪匡寫了幾百本小說,他自己都不能完全記清楚。在所有這些書中,最有名的系列是「衛斯理推理系列」。倪匡說,寫得多完全是為了吃飯,所以寫到最後自己都忘了自己寫了什麼,也會漏洞百出,他說,他寫東西的唯一原則就是故事要好看。

剛剛開始寫小說的時候,他想寫時裝武俠小說,寫了幾本寫厭後就轉到這種古裡古怪的東西了。對於「衛斯理」這個筆名,是因為《明報》一個版面上已經有了一個倪匡的專欄,不能再有一個相同的名字。有一次經過衛斯理村,覺得挺洋氣,就用了這個筆名。那個時候寫得太多了,也很隨便,漏洞百出,可是漏洞也無所謂,只要好看。以前大陸有人批評我說小說裡寫「南極白熊」,這又怎麼樣?南極有恐龍都可以。

對於衛斯理的人物關係,是一個上海小朋友給我搞出來的。他拿過來給我看,看得我頭都痛了。寫的時候,寫到哪算哪,需要多一個人就寫個人出來,有時候常常忘記名字。但如果有人模仿我寫的書,我大概會記得住。但有幾本真的仿得很好,我覺得好可惜,寫作才能那麼高,為何模仿我?網上還有很多,把金庸和我的小說改寫成黃色小說,我只能哈哈一笑。金庸很生氣,其實有什麼生氣的,這就是上海話裡說的,小孩子「汙搞」嘛!

現在也有些人寫武俠小說,但一年也寫不了一本,這怎麼讓讀者追著看。其實還珠樓主也像現在的網絡小說家那樣,寫著寫著就不斷注水,寫著寫著就100多萬字,我寫得多但寫得不長,我沒辦法寫長,到後期固定10萬字。我不敢講其他的香港作者,除了金庸,我們同時代的香港作者寫作態度都不太認真,因為報紙每天都要連載,沒有時間寫完再看一遍啊,而且寫得多才能維持生活。我是同時代香港作家中,唯一一個全職寫作者,稿費吃不飽也餓不死,居然活到80歲。但真要很努力,寫很多,也需要有人叫好。有20年的時間,我每天寫2萬字。

1957年我從內地來到香港,如果只寫一本小說,就把自己的經歷寫進去。要是寫了幾百本,怎麼寫?所有小說都是假的,人生經歷是真的。我的小說有一段時間沒能在內地出版,因為太多影射。

我用筆寫小說寫到一九九幾年,我後來的20多部小說是用電腦寫的。我用一種很古怪的輸入法,我覺得這種輸入法極好極好——聲控輸入法。我講:衛斯理哈哈大笑!電腦就出來這7個字。後來我只要講:衛斯理,哈哈!它還是出現7個字。所以,我後期的很多書比較混亂。但它最大缺點就是環境要很靜,如果水龍頭開著有點聲音,電腦就亂跳。我說:凡是要講道理!它出來:凡事要講暴力!我講:什麼東西!它出來:黨主席!

我的小說改編成的電影電視劇都差到極點了,沒法看。常常有人打長途給我說,你的電視劇裡怎麼出現一個小說裡沒有的人!我說:我也沒看見過!電視電影劇有個很古怪的現象,他跟你買版權籤合同,老老實實去拍電影,拍出來的電影你都不認識。要是它偷你一點東西去拍,反而拍得不錯。所有衛斯理的扮演者,許冠傑演得最像,那個時候他也年輕,也有知識分子的樣子。

記者註:倪匡78歲,年紀不小,心態很好,整天哈哈哈哈笑(跟他筆下的衛斯理一樣笑四聲),眼睛好的時候也天天上網,上微博。他也看很多書,甚至郭敬明、韓寒、九把刀的作品都如數家珍。

除了看書,我就是上網。現在不是流行「宅男」嘛,我是「宅爺」,可以一個星期不出門,現在也不寫東西了,配額用完了。現在也不刻章了,手沒有力氣了。金庸去讀了博士,我懶!我從小也是無心上學所以去當了兵,所以我的學歷只有初中!

我的書在香港賣得很少,但只是其他人賣得更少,靠賣書無以為生。還是在內地賣書開心,韓寒郭敬明寫書賣賣就要一百萬冊。不管誰在讀,管他是不是幼稚園生。我看過《小時代》,我看不懂,我們年紀相差太遠,相差兩代人了。郭敬明來香港的時候,我見過他,我摟著他,我一個大胖子,他又瘦又小。

我也看九把刀,他的小說我看得懂。我看小說要有故事,我看的電影也要有故事,沒有故事,我看什麼。

莫言的小說我也看,他的《豐乳肥臀》開頭一個句子有70個字(倪匡先生開始背誦起來)。那個句子,誰能一口氣背下來,真是厲害。我嘗試背了幾次,我還是去讀李商隱的詩吧!莫言的小說,我早就說過,非常好看。小說裡的那些觀點,不講了……但是我很贊同。《檀香刑》我沒有看完,因為太殘忍了。我看高陽的小說,看到李後主被趙匡胤抓去了,我也看不下去了。《白鹿原》聽說拍成電影了?這個小說怎麼能拍電影啊,千頭萬緒,拍電視劇都要拍300集!

我不是老頑童,頑童沒有是非感,只是一味玩而已,你看周伯通有什麼是非感?我的是非感很強的。我從小不喜歡生氣,因為這對解決事情沒有幫助,我做事情也不動腦子。就算當年從內地跑到香港,也是聽天由命。現在唯一的焦慮是,每隔兩三天怕自己在外面走丟了回不到家,心裡有病。

相關焦點

  • 倪匡:看得懂九把刀,看不懂郭敬明(圖)
    今年是華語世界著名幻想小說「衛斯理系列」誕生50周年,2013年度的香港書展也特別設了一個與「衛斯理」和倪匡(「衛斯理系列」作者)相關的展覽。
  • 倪匡:郭敬明不如九把刀 李小龍不是武術家
    當導演,郭敬明遠不及九把刀話題從書展開始,「香港人平時不看書的,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愛逛書展。」有人迅速跟進,說既然他們不看書,那為何你的書賣的那麼久那麼多呢。他狡黠地一笑,說賣的很少的,不過其他人賣的更少。靠賣書無以為生,靠賣電影也不行。跟內地的郭敬明沒法比,隨便一本都賣到幾百萬的量。「一年寫十本,不啥都有了嘛!」
  • 倪匡:一笑已經風雲過,半個世紀的故事,只留下幾個最後的配角
    報社算上社長一共五人,倪匡負責打雜,座位緊挨公司供神的牌位。採訪部主任想喝咖啡,倪匡跑去買;副刊要300字影評,倪匡對著海報編;社長外出應酬,600字的社論也成為他的工作。當時,《真報》上連載臺灣名家司馬翎的武俠小說。
  • 倪匡封筆之作 只有老友能懂
    ,大家不要再把我與衛斯理畫上等號了。」久未公開露面的著名華文科幻小說家倪匡,不久前「重出江湖」,在香港書展出席讀者座談會,跟3000名「書迷」暢談「衛斯理回歸」後的點點滴滴。在會上,倪匡除了與「粉絲們」展開了趣味盎然的對話,也披露了自己封筆的原因。  倪匡去年年底在臺出版新書《只限老友》,強調是「封筆之作」,書未上市,已在網絡上引起討論。
  • 王晶新作品衛斯理系列電影再次上演,聲稱耗費巨資打造
    該劇有王晶導演,餘文樂,任達華主演的《冒險王衛斯理之支離人》終於上線了,王晶曾經在開播發布會上調侃這劇是花巨資歷時30個月打造的,對於王晶自己這麼愛錢的人真的是非常不容易了。開頭大概是為了省經費,王晶自己還客串了一把吃貨的戲份。
  • 香港四大才子倪匡,率性而為自由灑脫,卻曾逃亡2000裡
    說起倪匡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熟悉,但如果說起他的作品恐怕很多人都耳熟能詳,衛斯理、原振俠、六指琴魔等著名角色都出自他的筆下。他早年間寫武俠小說,和金庸、古龍是至交好友,而他最出名的還是科幻小說,開創了香港電影的一代神話。1935年,倪匡出生於上海。
  • 淺談《衛斯理》系列電影
    倪匡是和金庸、黃霑齊名的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其《衛斯理》系列小說可以說是影視劇翻拍的大熱門。從早年的周潤發到許冠傑再到錢嘉樂、李子雄,離得最近的應該是劉德華的《藍血人》。不僅電影,《衛斯理》也是連續劇的搶手貨。
  • 餘文樂闊別小熒幕6年演《衛斯理》,網友:這是最沒用的衛斯理
    說到科幻類電視劇,由倪匡的小說《衛斯理》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怕是不少人小時候的大愛吧。這部經典小說此前拍過多個版本,像吳奇隆、于波主演的《少年王衛斯理》,羅嘉良、蒙嘉慧主演的《衛斯理傳奇》,以及陶大宇版的《衛斯理傳奇》,都有不錯的口碑。
  • 終於等來了這部《衛斯理》最新劇集,餘文樂簡直是東方蝙蝠俠啊
    「衛斯理」是改編自倪匡原著的系列科幻小說,是科幻文學界的扛鼎之作。倪匡的《衛斯理》系列小說勝在想像力豐富,不是走科學理論的硬科幻,是建立在科學幻想基礎的作品,但依然吸引了無數讀者痴迷。現在好了,技術層面都得到了解決,不管倪匡先生原著裡有沒有描寫,在電視劇裡都能得到實現。《冒險王衛斯理》根本就是電影級別的製作,還是電影明星餘文樂、林家棟、任達華主演,這些人都是許久不演電視劇了,王晶這次也是賣力打造這樣的實力派陣容,讓《冒險王衛斯理》的品質得到保障。
  • 藍血人,鬼魂,外星人,衛斯理10大天坑腦洞
    1964年的這部《藍血人》大概是衛斯理系列中最廣為人知的一本。說起來,藍血人是衛斯理系列中第一次出現的外星人。而在原著中,藍血人是個男人,與影視版中強調虐戀不同,原著的主題其實很沉重。其實,關於生物方面的幻想,衛斯理系列中還有很多。《換頭記》中,為總統換頭的科學家;《合成》裡把猿腦換入人腦內的生物學家等等。
  • 八大版本「衛斯理」,哪一個是你心中所喜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倪匡筆下《衛斯理系列》小說男主角——衛斯理。由《衛斯理系列》小說改編的影視劇有很多部,比如《原振俠與衛斯理》《衛斯理藍血人》《冒險王衛斯理》等,感興趣的快來關注收藏吧!「衛斯理」是香港著名作家倪匡先生筆下人物,《衛斯理系列》科幻冒險小說中的男主角。
  • 世上真有衛斯理
    這個想法,是衛斯理灌輸給我的。我一直都相信,這世上真的有一個衛斯理,順便,我也相信著他遇到的那些不可思議的事。    什麼?衛斯理是誰?他是個冒險家,好管閒事,身手不凡,師傅是揚州瘋丐,妻子是非人協會的成員,女兒是被外星人開發過大腦的野人。他的朋友遍布全宇宙,從澳洲土著到外星來客,從人工智慧到能量體生命。
  • 餘文樂扮衛斯理被評史上第二像,第一名竟然是這位
    剛剛升格做爸爸的男星餘文樂,近日演出全新網劇「冒險王衛斯理」,扮演香港知名作家倪匡筆下的經典人物衛斯理。劇集播出後,網友似乎對片中特效評價不高,認為是「三毛錢特效」、「像線上遊戲」,但是對於餘文樂的表現,倒是讚賞有加,認為是繼許冠傑之後,最像衛斯理的演出。
  • 因餘文樂,吳奇隆「衛斯理」被網友懷念,劇中各女主顏值難以超越
    講述了國際刑警特殊顧問衛斯理因支離人鄧石的出現,與國際刑警高層白老大的女兒白素攜手探索人體支離秘密的故事「衛斯理」扮演者:餘文樂首先餘文樂的演技是不容置疑的,餘文樂飾演的衛斯理作為神秘學與古文明方面的專家,不僅冷靜睿智
  • 吳奇隆的衛斯理,劉德華的衛斯理,餘文樂的衛斯理,論經典只服他
    2018年4月9日,現代科幻劇《冒險王衛斯理之支離人》在網上開播。 這不禁讓我們想起了由倪匡寫的經典科幻小說《衛斯理》,以及那些曾經飾演過衛斯理的演員們。到現在為止,飾演過冒險王衛斯理的演員可不少。那誰演的衛斯理最經典,最深入人心呢?說實話,小編看完了《冒險王衛斯理之支離人》,並沒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劇中由余文樂飾演衛斯理,胡然飾演白素,十二集講完「支離人」這一單元故事,卻讓人覺得故事內容不豐富。多少劇情在那裡糾葛於一些無關痛癢的談情說愛與耍寶搞怪,至於展現科幻劇中神秘離奇的現象並不多。
  • 餘文樂版「衛斯理」要創30年來最差評?網友:臺詞腦殘、塑料特效
    對我國不少讀者而言,有關科幻小說的童年回憶,是作家倪匡在小說中創造的著名IP「衛斯理」,當年這個IP在香港影視圈恰如現今的「盜墓」系列,都是當紅小生小花來演——周潤發+張曼玉、許冠傑+王祖賢、劉德華+關之琳,他們都曾經塑造了探險家「衛斯理」這個角色。
  • 《冒險王衛斯理》帶來最man餘文樂!
    倪匡先生的《衛斯理》系列小說可以說是翻拍的大熱門,衛斯理這個形象也幾乎成為了中國科幻小說歷史上最著名的虛構角色,從1985年許冠傑版衛斯理開始,許多明星都曾在影視劇中「成為」過衛斯理。這又是一部暴露年齡的少年劇,筆者已追完前十集。可以說,它很好延續了「衛斯理」式的線索劇情,劇情內容有張力,新版內容最大程度展現了與時俱進的科幻元素。
  • 舊日香港名作家稿費,倪匡第一,誰是第二?|沈西城
    說說科幻大家倪匡(衛斯理)吧。入行時,千字數元而已,且看他的夫子自道——「我都不理別人怎樣說了,自顧自寫起來,那時有份報紙叫《工商日報》,徵求一萬字小說,每周一次刊登於副刊上,我花了一個下午時間,寫了一篇一萬字的小說……寄到報館,那篇小說叫《活埋》。稿件寄去後不到兩個星期,編輯聯絡我,問能否寫長一點,於是我把本來的一萬字多寫三千字共一萬三千字。
  • 邵氏經典《大海盜》:張徹、倪匡強強聯手,狄龍、姜大衛絕世雙生
    這麼多邵氏電影中,除了桂治洪《魔》、《蠱》、《邪》系列電影外,最喜歡的當屬上映於1973年的《大海盜》。豪華的主創陣容《大海盜》的導演就有三位,張徹、鮑學禮和午馬。張徹的邵氏武俠人盡皆知,鮑學禮曾是張徹的攝影師,跟隨張徹拍攝了多部電影。午馬資歷比以上兩人淺,是張徹和胡金銓的得意門生。
  • 華人著名作家倪匡談棄佛歸主只因「信」 戒菸戒酒經歷神奇妙恩典
    7月23日,著名衛斯理科幻小說作家倪匡出席了第24屆香港書展並和讀者交流。多年來,倪匡的小說以其豐富的科幻和超前的想像吸引了一大批讀者,而他的個人人生經歷也成為了大家紛紛樂道的話題。在書展期間,就有讀者問他為何棄佛信主了?他說:「我本來信佛教,但佛經太艱深,我太懶,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