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丨企業家被羈押1643天後無罪 讓程序正義成為冤假錯案的防火牆

2021-01-08 紅星新聞

對於法律界限不明、罪與非罪不清的,司法機關應嚴格遵循罪刑法定、疑罪從無、嚴禁有罪推定的原則,防止把經濟糾紛當作犯罪處理。同時,進一步加強證據審查,確保在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過程中做到證據確實充分。

日前,據紅星新聞報導,山東企業家滿增志被羈押1643天後無罪釋放,他表示,如今不僅錯過了企業發展的機會,連昔日的廠區也雜草叢生。

▲ 廠房變成婚紗攝影基地

從頂著「山東省勞動模範」「德州市十大傑出青年」的光環,到淪落至「億萬負翁」,滿增志身陷囹圄4年多。根據報導,滿增志的企業投資失敗,原依賴銀行貸款的資金鍊,受銀行信貸政策和環境的變化導致無法維持。2014年10月,滿增志因涉嫌犯合同詐騙罪,被刑事拘留。

此後,據報導,從滿增志被拘留到裁定無罪的幾年時間裡,歷經公檢法各個環節,數十次往返,最終的結果是無罪。讓人關注的地方在於,2017年7月27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一審法院在變更罪名前未聽取控辯雙方意見,違反了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這似乎是此案的轉折點,山東省高院裁定重審,才迎來無罪的轉機。

我們都知道,控辯雙方意見的充分表達,不僅直接影響公正的審判,而且也是法律程序的基本要求。程序正義作為看得見的正義,是確保結果正義的重要機制。嚴格遵循法律程序、追求程序正義是保證公正司法的重要內容。正義的及時性,要求及時地審核證據,及時地終結非罪處罰,這樣才是對司法正義和法治信仰的真正維護。

但為何在該案中,程序正義一度缺位?歷經數十次往返,被羈押了1643天後無罪,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若不能回答清楚這個問題,就無法消解一個無罪者依舊被羈押這麼久的心理震蕩。而消解的最好辦法就是讓社會看見,是哪裡出了問題。以司法實踐中程序正義的長存,換得公民個人明明白白的罪與非罪,贏得社會整體對司法正義的堅定信仰。

這幾年,最高檢明確強調減少不必要的審前羈押,其意圖正是避免無罪者被無辜羈押的情況發生。但如何避免諸如滿增志的情況在司法領域重演,則要求司法機關做到儘量準確認定違法行為的性質,究竟屬於經濟糾紛還是經濟犯罪,防止刑罰手段強制介入普通民事領域的經濟糾紛。對於法律界限不明、罪與非罪不清的,司法機關應嚴格遵循罪刑法定、疑罪從無、嚴禁有罪推定的原則,防止把經濟糾紛當作犯罪處理。同時,進一步加強證據審查,確保在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過程中做到證據確實充分。

此外,強化建立司法責任的追究制,誰辦案誰承擔責任。讓法治成為經濟發展的定心丸,讓程序正義成為冤假錯案的防火牆。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馬想斌

編輯 趙瑜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相關焦點

  • 質疑圍標被控敲詐勒索的河北女企業家,在羈押921天後被判無罪
    河北女企業家質疑招標獲刑續:法院再判無罪,當事人高興又痛心10月23日,河北省秦皇島中級法院對備受輿論關注的女企業家、秦皇島市軍之友裝具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豔涉嫌敲詐勒索一案進行終審裁定:駁回檢察機關的抗訴,裁定張豔不構成敲詐勒索,維持一審的無罪宣判。
  • 盤點十八大以來糾正的23起重大冤假錯案
    11月20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向該案申訴人、呼格吉勒圖的父母送達了再審決定書,正式啟動對該案的再審程序。在陳衛東看來,「真兇再現型」和「亡者歸來型」冤假錯案不難糾正,因為真相顯而易見;而現在糾正「證據不足型」冤假錯案,卻壓力重重。「人民法院敢於糾正這些冤假錯案,說明其在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落實尊重和保障人權、無罪推定、疑罪從無、證據裁判等理念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這是一個非常可喜的變化。」  這一變化來得並不容易。上世紀50年代中期,對「無罪推定」原則曾出現過三次大的爭鳴。
  • 陳中華:糾正冤假錯案的同時,必須要從嚴追責問責
    今年4月1日,此案再審宣判,吳春紅當庭被宣告無罪。此時,吳春紅已被羈押服刑16年,共5612天。吳春紅說,他被控涉嫌故意殺人罪期間,警方偵查時他被刑訊逼供,之後多次被判處死緩、無期徒刑等刑罰,累計關押5612天,造成他長期失去正常的家庭生活,生產經營被迫中斷。
  • 質疑圍標被控敲詐勒索的河北女企業家 在羈押921天後被判無罪
    張豔不服,選擇上訴,該案經由河北高院發回重審,張豔最終獲得無罪判決。記者了解到,在不斷上訴和檢察院抗訴的這一階段,張豔已經被整整羈押了921天。張豔說,她堅信自己無罪,相信法律的公正公開,「正義不會缺席,而且會很快到來。」當天,法官宣布休庭,合議庭評審案件後並未宣判。
  • 快快評丨張志超案,實現正義不能止於「國賠」
    10月19日,記者從張志超案代理律師處獲悉,被羈押15年後重獲自由的張志超,將於10月20日領取約332萬國家賠償。據悉,332萬國家賠償,包括188.9萬元人身自由賠償金和141.6萬精神損害賠償金。 與其他冤假錯案當事者一樣,張志超案經歷了從錯判、喊冤和再審糾錯等過程。
  • 遭羈押1277天無罪釋放清華博士現狀:重新創業堅持舉報誣告陷害者
    遭羈押1277天無罪釋放清華博士現狀:重新創業 堅持舉報誣告陷害者。2019年,清華海歸博士孫夕慶被羈押1277天後被無罪釋放。12月6日,專訪孫夕慶。這一年來,他成立了新公司,還收購了一家境外的上市企業。他一邊工作,一邊為自己遭受陷害維權。
  • 江西張玉環案證明,正義可能遲到,正義從不缺席
    2020年8月4日16時10分左右,備受關注的「江西張玉環案」在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第四審判庭公開宣判:在被羈押近27年(9778天)後,張玉環被宣告無罪,當庭釋放。張玉環也因此成為國內被羈押時間最長的疑案嫌疑人。
  • 遲到的正義:從張玉環案改判無罪說國家賠償在刑事錯案的應用
    2020年8月4日下午,江西高院最終以「原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按照疑罪從無原則,裁定撤銷原審裁判,同時宣判張玉環無罪。據悉,張玉環自1993年10月27日被公安機關拘留起,一共被羈押了9778天,系迄今為止公開報導中羈押時間最長的申冤者。日前,江西高院有關負責人代表已向張玉環致歉,並告知其有申請國家賠償的權利。
  • [廣州日報]敬畏程序正義方能守護法律底線
    檢方的反應,從司法分工、制衡的角度來看,也有著合理性,從某種意義上說,各環節各司其職、各據其理,而不是一團和氣、一唱一和,更能保障司法系統的自我糾錯能力和最終的實質正義。  前天,河南「死刑保證書案」又有新進展——因涉嫌故意殺人被超期羈押12年的河南農民李懷亮,其無罪判決已經生效,檢察機關未提起抗訴,法院也已通知李懷亮可以提起國家賠償。
  • 胥敬祥案:羈押13年,河南首例無罪抗訴案贏得令人起敬
    你堅持,正義的力量就陪你到底!我們的律師就陪你到底!這也成為河南省首例檢察院無罪抗訴案。1991年春節剛過,河南省周口地區(現周口市)鹿邑縣楊湖口鄉接連發生十幾起入室搶劫案。刑拘10天後,胥敬祥招供了曾夥同梁小龍以及他帶來的綽號「紅龍」「黑龍」等人共同實施搶劫的「犯罪事實」。
  • 陳中華:嚴懲刑訊逼供的警察、防止冤假錯案的發生
    2020年7月9日,張被無罪釋放。至此,張玉環已被羈押長達26年零8個月,合計9752天,是中國目前羈押時間最長的嫌犯。  但是,如果我們依然還要強調司法的公平與正義的話,除了加重刑事案件審判、在審查案件偵查階段是否存在刑訊逼供情節事實的審理程序實體方面機制建設之外, 又何不掀起一場秋後算帳式的、全面排查歷年全國各級法院審結的刑事案件當中存在的刑訊逼供違法犯罪行為,讓以往的案件當中的刑訊逼供違法犯罪行為也無處遁形地受到追訴
  • 羅翔:張玉環改判無罪,正義的懲罰還會降臨嗎?
    羅翔/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相信這幾天大家和我一樣都非常關注張玉環案,張玉環入獄26年終被無罪釋放,是迄今為止被羈押時間最久的申冤者。前妻宋小女帶著兒子前來相聚,話未出口,竟因悲欣交集暈倒在地。對刑訊逼供的禁止主要因為它在程序上不正義,而不僅僅因為它可能導致冤假錯案。事實上,有相當多的刑訊逼供並不會導致冤假錯案,反而會使得案件得以迅速的推進,但這種刑訊逼供仍然是應當被禁止的。人類的有限性決定了人類的司法制度只能尋找有限的正義,這種有限的正義之所以能夠為人所尊重,就是因為它是通過正當程序所達至的正義。
  • 最久伸冤者張玉環,被關26年終被判無罪,遲到的正義還算正義嗎?
    而且張玉環還是一個暖男,宋小女一次抱怨自己生完小孩胖了,結婚時的很多衣服穿不下了,幾天後張玉環就從縣城給她帶回來好幾套新衣服。所以宋小女根本不相信張玉環會犯下殺人的罪行,而且被殺的男童還和自家的孩子差不多大。
  • 對張玉環案,別急於替受害者說「遲到的正義」
    摘要:冤假錯案不僅令無辜者蒙不白之冤,還錯過最佳辦案時機令真兇逍遙法外,27年過去了,當下可能很難回到案件的原點。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案件可能找不到真兇,屬於兩個孩子及其家人的正義,也許永遠等不到了。正義如此爛尾,當年製造這起冤假錯案的人,罪不可赦。案件陷入僵局,真兇逍遙法外,違法辦案者未受懲罰,脫離受害者之痛奢談什麼「遲到的正義」,太輕飄了。
  • 中國三大冤假錯案:時間最長、賠償最高、損失最大的錯案都有哪些
    最近張玉環一案在網上引起熱議含冤26年,在獄中痛苦度日無罪歸來的他錯過了太多,也失去了太多然而張玉環案並不是唯一的冤假錯案2018年4月20日,劉忠林被吉林省高院再審宣判無罪。2019年3月22日,西安中院宣判被告人王華州無罪。03損失最大,索賠21億民營企業家趙守帥被錯誤關押11年,其巨額資產被變賣。
  • 母女遭關八百餘天,盤點近年來最出名的十大冤假錯案
    多年來我國發生的冤假錯案並不是很少,但隨著刑偵手段和法律法規的不斷進步與完善,越來越多當年的冤假錯案得以昭雪,以下讓我們來看下近年來最出名的十大冤假錯案:一、胥敬祥搶劫案1991年春節,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楊湖口鄉發生了10多起入室搶劫案。
  • 應該加大力度清理冤假錯案,更要對違法辦案者追責
    張玉環殺童案改判無罪和申請國家賠償金,都不是正義的全部,更不是司法正義的宗旨!這個結果,張玉環等了二十多年,時間太長,太長!而且許多當年的物證都不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在這種情況下,張玉環被違法羈押審判,司法公平公正和社會正義何在?!近年來隨著國家「疑罪從無」,平反冤假錯案的力度加大,許多冤假錯案得以昭雪。
  • 【重磅】沈德詠:我們應當如何看待無罪推定
    儘管如此,無罪推定因其蘊含的司法理性和正義精神,始終在反對酷刑和維護正當程序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在文藝復興時期,尊重人性和人格尊嚴逐漸成為時代旋律,人權、自由和平等等理念得以張揚,思想解放使人們深刻反思黑暗的封建專制統治,努力擺脫桎梏人性的精神枷鎖。1748年,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一書中指出:「即使是最卑微的公民的生命也應當受到尊重。
  • 企業家質疑串通投標後獲刑三年,羈押300多天後改判無罪
    判決書顯示,在張豔提出質疑4天後,張豔卻接到了中標者傲森爾公司負責人張向陽的電話。經溝通,雙方同意,傲森爾公司付給張豔120萬元,條件是張豔撤銷質疑書。 朱孝頂律師:女企業家張豔這個案子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完全無罪的案件,完全不符合敲詐勒索罪的構成要件。
  • 陝西一男子被羈押365天後判無罪,稱派出所刑訊逼供,結果?
    365天後判無罪男子向法院申請國家賠償涉嫌尋釁滋事被羈押365天後獲判無罪,張峰偉向西安市灞橋區人民法院申請國家賠償。2019年7月22日,灞橋法院作出判決,以張峰偉涉案行為的特徵不符合尋釁滋事罪的行為特徵、公訴機關指控張峰偉犯尋釁滋事罪的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為由,判決張峰偉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