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對「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重要指示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2020-12-23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19日電題:共產黨人信仰的豐碑——習近平總書記對「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重要指示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新華社記者

福建省長汀縣是紅九軍團的長徵出發地,那裡的一座木質廊橋上,至今還保留著當年紅軍徵兵的等高線——「人比槍高當紅軍。」長汀縣濯田鎮,烈士的名單刻滿了紀念館整整一面牆——在冊烈士917名,大部分參加了紅34師,幾乎都長眠在湘江之畔。

長徵,書寫的是奮鬥歷史,樹立的是信仰豐碑。「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指示中希望廣大黨員、幹部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初心和使命哪裡尋找?就鐫刻在那條生命等高線上,在那面烈士紀念牆上,在無數生死與共、守望相助的故事中。」在長汀縣採訪的人民日報記者顏珂說。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引發各界強烈反響。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紅軍長徵出發85周年。中宣部6月11日至8月18日組織開展了「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先後有1300餘名記者追隨當年紅軍長徵步伐,深入實地採訪,累計跨越1.6萬餘公裡,推出萬餘篇報導。

「偉大長徵精神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砥礪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讓在湖北十堰鄖西採訪的湖北廣播電視臺記者楊慧華感觸頗深。

一路走來,楊慧華都深深感覺到紅軍長徵所到之處,讓農民做主人、為農民謀幸福的主張。「這不僅是印在紙上,寫在牆上,更是用實際行動讓老百姓記在心上。」

楊慧華說,長徵精神是一批批紅軍戰士不怕吃苦、不懼犧牲,無堅不摧、顧全大局的革命英雄主義,也是犧牲小我為革命、堅定不移相信黨的軍民魚水情,譜寫出的一曲曲動人的篇章。

作為遵義會議紀念館最年輕的講解員,24歲的周平青對長徵故事爛熟於心,信手拈來。她印象最深刻的長徵故事是湘江戰役,印象最深刻的長徵人物是「斷腸明志」的紅34師師長陳樹湘。

「每當講起這些故事,我經常是含著淚的,也能看到很多遊客眼中閃動的淚花。」她說。

當講解員一年多來,周平青下班後常和同事討論長徵,回到家還會閱讀有關長徵的書籍。「最重要的是,我對總書記在重要指示中所說『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會時時提醒自己要愛惜現在的生活。應該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長徵。」

江西省贛州市交通局幹部王侃,是紅軍戰士王承登的孫子,小時候常聽爺爺講起長徵的故事:翻越夾金山時,和戰友們冒著高山嚴寒向上攀登;戰友們穿著破舊的單衣,草鞋早就裹滿了冰雪,身旁有的戰友跌倒了,就再也沒有起來……

「新的徵程已經開始。」王侃說,偉大的長徵精神是「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將長徵的故事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對闡釋長徵精神很有意義。

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王嬌說,長徵是一次理想與信念的偉大遠徵,老一輩革命家的實踐告訴我們,艱難永遠奪不走我們的信念。「每一代人都有屬於自己時代的長徵路,今天的我們要從長徵精神中汲取信心、智慧和力量,才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徵』路上勇往直前。」

湖南衛視記者李思文記錄了長徵路上一個個「軍民魚水情」的故事,也看到了這種精神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上的延續。

長徵途中,中央紅軍途經汝城縣,在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村民徐解秀家,臨走時看到徐解秀家連一條像樣的被子都沒有,就把僅有的一條被子剪下一半給了徐解秀。

李思文說,這個故事讓村裡人始終牢記共產黨的作風,跟隨共產黨的腳步,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指示中所說,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80多年過去了,曾經貧窮的沙洲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紅色旅遊村莊,成為汝城縣「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55歲的孫彬濤是雲南省迪慶州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此次跟隨記者一起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前行,對長徵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牢記長徵歷史是為了傳承和發揚長徵精神。」孫彬濤說,「作為一名黨史工作者,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就是要講好長徵故事,繼承紅軍傳統,弘揚長徵精神,進一步強化政治擔當,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投身爭創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建設中,確保迪慶藏區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

8月18日下午,「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收官文藝演出現場,42歲的劉照平身穿軍裝唱道:「最後的一把米,端來當軍糧;最後的一尺布,為你縫衣裳;最後的老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後的親骨肉,也要送到部隊上。」

劉照平是會寧縣實驗中學的音樂教師,他喜歡將紅軍長徵的往事融入當地民歌。平時在課堂上,他一邊教孩子們學唱,一邊講述紅軍在會寧會師期間的故事。

「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催人奮進,長徵是共產黨人信仰的豐碑,我們要繼續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劉照平表示,將在今後的工作中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創作出人民大眾喜愛的文藝作品。

在新華社記者胡璐看來,新長徵路上,每個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責任,每個人都腳踏實地走好自己的長徵路,就能匯聚起走好全民族長徵路的磅礴力量。「作為黨的新聞工作者,我將牢記一切為了人民的初心,努力踐行『四力』,將一路深切感受到的長徵精神貫徹到新聞實踐中去。」(完)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掃描
    原標題:講述長徵故事 見證信仰力量(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 自6月11日「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啟動以來,本報多路記者跋山涉水追尋革命先輩足跡,深情講述紅軍和人民魚水情深、生死相依的感人故事。在錘鍊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同時,通過筆觸和鏡頭讓歷史照進現實,讓人們在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的長徵路上,堅定信心,凝神聚力。
  • 長徵精神在薪火相傳中生生不息——「記者再走長徵路」重慶行見聞...
    7月15日,綦江區石壕紅軍烈士墓,「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重慶站在該地舉行啟動儀式。7月15日至18日,由中宣部組織開展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走進重慶。80名央媒記者和16名市屬媒體記者在綦江區、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三地開展為期4天的採訪,記錄長徵精神催人奮進的時代力量。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 走進大墩梁...
    8月17日下午,「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大型主題採訪活動的媒體記者來到大墩梁紅軍烈士陵園採訪。在紀念碑前,媒體記者向紅軍英烈敬獻花籃並三鞠躬。隨後,大家認真聆聽了這段可歌可泣的悲壯歷史。據了解,1936年10月下旬,紅四方面軍後衛部隊5軍由通渭向會寧北進。22日,軍長董振堂命令部隊在華家嶺一帶阻擊國民黨毛炳文37軍9個團,雙方展開了激烈戰鬥。
  •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引起天津代表強烈共鳴熱烈反響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重要講話引起天津代表強烈共鳴熱烈反響「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歷史的英雄」「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
  • 「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主題活動在我市開展
    15日至18日,參加「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主題活動的中央和省級媒體記者團前往我市石棉、天全、蘆山、雨城等地,重走長徵路,了解當地紅色旅遊發展。  此次「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活動,在雅安境內以「重走長徵路,共築新雅安」為主題,通過回顧紅軍長徵的光輝歷程,宣傳偉大的長徵精神,展示旅遊業發展的新氣象,激發人民群眾參與紅色旅遊的熱情,傳承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傳承紅色基因重走長徵路徒步露營暨體育系統主題黨日活動在班瑪縣...
    青羚網訊(記者 魏慧敏)7月1日,由青海省體育局、中共班瑪縣委、班瑪縣人民政府主辦,青海省冬季項目和戶外運動管理中心、班瑪縣文體旅遊廣電局承辦的2020青海班瑪傳承紅色基因重走長徵路徒步露營暨體育系統主題黨日活動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舉行,來自全省的200名戶外愛好者和青海省體育局幹部職工在紅軍溝重走長徵路
  • 再走長徵路|這座橋見證紅軍長徵到綦江 也見證了紅軍嚴明軍紀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謝鵬飛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16日6時訊(記者 伊永軍)紅軍長徵有二萬五千裡,這座橋的跨度只有19米,整個長度在紅軍長徵途中可謂微不足道。但是,正是這一段距離,見證了紅軍長徵到綦江的這段歷史,也見證了紅軍秋毫無犯的嚴明軍紀。因此,它才被命名為「紅軍橋」。
  • 勝利山上 紅星閃耀(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
    吳起中央紅軍長徵勝利紀念園裡的紀念碑。本報記者 龔仕建攝吳起紅軍小學的同學在節假日利用快板、說唱等形式,為遊客講解和宣傳長徵精神。本報記者 龔仕建攝媒體記者們在瓦窯堡會議舊址採訪。本報記者 龔仕建攝陝北吳起勝利山上,兩株百年杜梨樹枝繁葉茂。
  • ...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在阿幹鎮引起強烈反響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發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新號令,引發阿幹鎮幹部群眾強烈反響,為全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增強了信心、鼓足了幹勁。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緊繃弦、加把勁,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信心、勇擔使命,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 「城跡·70年」大型新聞採訪寫作活動引發強烈反響 見證者親歷者...
    前日,「城跡·70年」大型新聞採訪寫作活動正式啟動,引發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不少掩埋在歷史煙塵中的老物件、老照片被熱心市民挖掘出來,再現那些年廈門這塊熱土上生機勃發的拼搏場景。而記者們收到線索,懷揣為時代立傳的熱望,不負為人民抒寫的初心,奔走在第一線,與見證者、親歷者面對面。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煙臺引起強烈反響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我市引起強烈反響弘揚抗美援朝精神 走好奮進前行之路水母網10月24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劉曉陽 攝影報導) 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
  • ...不負期望再出發——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和囑託在赤峰市引起強烈...
    7月16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導,7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內蒙古考察並指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並發表重要講話。赤峰市廣大幹部群眾通過電視、廣播、移動客戶端、網絡等多種方式積極收聽收看,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並在赤峰市廣大幹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
  • 「重走長徵路」主題活動「首發團」走進四川天全縣
    新華網 記者 韓攀攝    12月17日,「重走長徵路」主題活動「首發團」走進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並參觀了天全縣紅軍紀念館。新華網 記者韓攀攝    天全縣紅軍紀念館佔地5畝,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重建後,紅軍紀念館基礎設施大大提升,並在紀念館內修建了感恩紀念館,包括重建後的城市規劃沙盤。重建後的紅軍紀念館分兩個廳:第一展廳紅軍長徵在天全和第二展廳天全歷史展廳。
  •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九次代表大會引起熱烈反響 經世致用 把...
    在12月30日閉幕的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九次代表大會上,省委書記婁勤儉希望全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堅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為深化「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這在全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中引發強烈反響。
  • 點讚 | 我校研究生暑假期間廣泛開展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他們走進了華鎣市柏木山村開展主題宣講活動,反響強烈;學習參觀了華鎣山遊擊隊紀念館和遊擊隊遺址,回顧那段艱苦卓絕的鬥爭歷史。藝術學院重慶學習實踐分團赴重慶開展為期3天的尋訪調研活動。他們走進了紅巖魂廣場,紀念在抗戰中英勇就義的革命烈士。
  • 重訪長徵路,共鑄中華魂——西安交大學生微宣講團赴延安吳起縣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8月13-14日,西安交通大學學生微宣講團(築夢社)於在延安市吳起縣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參觀學習、開展主題宣講,與吳起黨校籤署合作協議等方式,學習長徵精神,強化「四史」教育,傳播交大西遷精神。
  • 湖南糧油集團開展「尋初心、守初心、踐初心」主題黨建活動
    國資瀟湘融媒訊(通訊員 丁逸明 記者 趙露)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的重要講話精神,近日,湖南糧油集團集中組織駐長4個黨支部的全體黨員赴湘西、懷化學習參觀「十八洞村」、芷江抗日受降紀念館、粟裕同志紀念館、通道轉兵紀念館和重走長徵路,開展「尋初心、守初心
  • 重走長徵路|省內外青年走進貴州開啟紅色信仰之旅
    「五一」前夕,以「重走長徵路」為主題的活動在全省鋪展開來。4月27日,修文縣文旅局聯合縣黨史研究室、共青團修文縣委、修文縣六屯鎮人民政府在六屯鎮桃源村開展重走長徵路徒步體驗活動,公安特警、消防戰士、青年志願者等70餘人頂著炎炎烈日,沿著紅軍長徵時期中央軍委縱隊、紅二紅六軍團在修文走過的路線,徒步9公裡,緬懷那一段激情的崢嶸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