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的病因、表現及檢查治療

2020-08-27 西固區殘聯

自閉症是一個醫學名詞,又稱孤獨症,被歸類為一種由於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其病徵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溝通能力、興趣和行為模式。兒童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以嚴重的、廣泛的社會相互影響和溝通技能的損害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為特徵的精神疾病。


一、病因

1.遺傳。遺傳因素對孤獨症的作用已趨於明確,但具體的遺傳方式還不明了。從家族和孿生子的研究中,發現自閉症人士的孿生兄弟姊妹大約有10%至20%可能有輕微的自閉傾向。

2.受疾病感染。婦女懷孕期間可能因得過麻疹或風疹,使胎兒的腦部發育受損而導致自閉症,此外,新陳代謝疾病亦會造成腦細胞功能失調,影響腦神經傳遞信息的功能,因而造成自閉症,還有,在懷孕期間窘迫性流產等因素而造成嬰兒大腦發育不全,早產,難產,新生兒腦部受傷,以及在嬰兒期患上腦炎,腦膜炎等疾病造成腦部傷害,都可能會增加罹患自閉症的機會。

二、臨床表現

1.語言障礙。語言與交流障礙是孤獨症的重要症狀,是大多數兒童就診的主要原因。語言與交流障礙可以表現為多種形式,多數孤獨症兒童有語言發育延遲或障礙,通常在兩歲和三歲時仍然不會說話,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後出現語言倒退,在2~3歲以前有表達性語言,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少,甚至完全喪失,終身沉默不語或在極少數情況下使用有限的語言。他們對語言的感受和表達運用能力均存在某種程度的障礙。

2.社會交往障礙。患者不能與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年幼時即表現出與別人無目光對視,表情貧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擁抱、愛撫的表情或姿態,也無享受到愛撫時的愉快表情,甚至對父母和別人的擁抱、愛撫予以拒絕。分不清親疏關係,對待親人與對待其他人都是同樣的態度。不能與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戀關係,患者與同齡兒童之間難以建立正常的夥伴關係,例如,在幼兒園多獨處,不喜歡與同伴一起玩耍;看見一些兒童在一起興致勃勃地做遊戲時,沒有去觀看的興趣或去參與的願望。

3.興趣範圍狹窄和刻板的行為模式。患者對於正常兒童所熱衷的遊戲、玩具都不感興趣,而喜歡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個瓶蓋,或觀察轉動的電風扇等,並且可以持續數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而沒有厭倦感。對玩具的主要特徵不感興趣,卻十分關注非主要特徵:患者固執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動程序不變,如上床睡覺的時間、所蓋的被子都要保持不變,外出時要走相同的路線等。若這些活動被制止或行為模式被改變,患者會表示出明顯的不愉快和焦慮情緒,甚至出現反抗行為。患者可有重複刻板動作,如反覆拍手、轉圈、用舌舔牆壁、跺腳等。

4.智能障礙。在孤獨症兒童中,智力水平表現很不一致,少數患者在正常範圍,大多數患者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國內外研究表明,對孤獨症兒童進行智力測驗,發現50%左右的孤獨症兒童為中度以上的智力缺陷(智商小於50),25%為輕度智力缺陷(智商為50~69),25%智力在正常(智商大於70),智力正常的被稱為高功能孤獨症。

三、檢查、診斷與治療

通過採集全面詳細的生長發育史、病史和精神檢查,若發現患者在3歲以前逐漸出現言語發育與社會交往障礙、興趣範圍狹窄和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等典型臨床表現,排除兒童精神分裂症、精神發育遲滯、Asperger症候群、Heller症候群和Rett症候群等其他廣泛性發育障礙,可做出兒童孤獨症的診斷。少數患者的臨床表現不典型,只能部分滿足孤獨症症狀標準,或發病年齡不典型,例如在3歲後才出現症狀。可將這些患者診斷為非典型孤獨症。應當對這類患者繼續觀察隨訪,最終做出正確診斷。主要是做CT排除腦器質性和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在部分患者中,影像學可見小腦體積變小。

1.無語言。通常會被認為聽力有問題或是失語症。

2.立即仿說。有變化的仿說被視為自閉症兒童表達溝通的意圖,而沒有彈性的仿說多半不具有溝通意圖。

3.延宕仿。在一段時間之後喋喋不休的重複某些字、成語、句子、整首詩或是歌曲,同樣也會有溝通性或是非溝通性之分,而這種行為通常和情境、壓力有所聯繫。

4.說話不帶感情。只是在告訴你,而不是和你談話,也沒有一般人說話時一問一答、一來一往的特性。

5.無法掌握音調、音量。說話時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機械化,無法通過語音的音調、節奏、抑揚頓挫來表現情緒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義無法變化。如學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讀音。

7.代名詞反轉。「你」、「我」、「他」等代名詞有混淆的現象。

8.不清楚肯定與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較少使用甚至不會使用「是」或「好」。

9.文法結構不成熟。會使用自己的語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觸的人才了解其語言所隱藏的涵義。

10.很少發問。除了強迫性的行為表現外,他們很少會提出問題來發問。

11.固著性。不管情境的變化,重複的念著某句話。

12.不會使用因果性的語言。如因為、所以、因此、如果等詞彙。

一般說來,孤獨症患兒的預後好壞與發現疾病苗頭早晚、疾病嚴重程度、早期言語發育情況、認知功能、是否伴有其他疾病、是否用藥、是否訓練等多種因素有關。

心理學研究發現,孤獨症的實質的損害是認知障礙,表現在早期的分享性注意和扮演行為上。分享性注意是指與他人共同分享對某種事物的興趣,當孤獨症面對一種物品時不是與他人分享興趣,而是要得到它,這種障礙是孤獨症的早期症狀之一。就象在前面第一部分中講到的那樣,不會進行扮演性遊戲也是孤獨症的早期表現之一。如果能發現早期症狀,進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無疑會對預後產生積極而有效的影響。

獨症患兒沒有獨立交往的能力,不會根據環境要求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來適應環境,這種障礙隨著年齡增大顯得更為突出。伴有嚴重智力低下者,無任何言語功能、無法克制和難以治療的尖叫、自傷等行為持續存在,直接威脅著生存,給教育和幹預帶來障礙,作為家長,是很容易辨認出孩子的這些異常的。

一部分患兒到青春期以後症狀可有改善,古怪刻板的行為減少,社會交往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或多或少地提高。但仍表現為與人交往困難,獨來獨往,迴避他人;在不涉及社交能力時,也能幹好某些簡單、機械的事情。

早期或在確診為孤獨症之前已有較好的語言或言語功能者預後較好。儘管疾病本身使他們發展語言的潛能受到限制,但他畢竟是具有這種潛能或基礎,使用藥物效果比較好。伴有其他疾病者如嚴重先天性心臟病、癲癇、肝腎損害、結節性硬化等預後較差,伴有聽力受損、特殊生活技能問題者預後較差。


西固區殘聯

來源:國家衛健委權威醫學科普項目傳播網絡平臺/百科名醫網

本文由「西固區殘聯」微信公眾號整理髮布,主要目的在於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犯您的權益或版權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

相關焦點

  • 詳解自閉症的表現和症狀、測試、診斷、治療
    自閉症又名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目前尚未找到發病的確切病因,通常起病於3歲前,會對人際社交、語言溝通、興趣和行為模式等產生影響。本片文章帶您一步一步了解:自閉症的症狀有哪些?自閉症的篩查和診斷?自閉症的治療?
  • 自閉症的表現 自閉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或者是孤獨性障礙。一般成人自閉症不是很多,但兒童自閉症卻有很多。兒童自閉症大多數和父母脫不來干係,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自閉症的表現以及治療自閉症的方法。請看下文吧。自閉症好的治療方法一、自閉症行為療法行為療法是自閉症教育治療中最常被採用且有效的方法,其原理是應用個體自發性的反應行為,及所謂的操作制約,來改善與去除自閉症狀與不適應行為或者形成適應行為與日常生活自理及專業技能。
  • 兒童自閉症的表現需警惕
    在中國,兒童自閉症並沒有得到合理的認識,甚至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從未聽說過這個詞,或是尚以為自閉症只是不願與人交流的輕微心理疾病。實際上,自閉症是因基因導致的終生疾病,其嚴重程度遠甚於大眾的想像。但如果能早認知、早幹預、早訓練,病症就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和改善,甚至能自立的工作生活。
  • 自閉症是先天還是後天 如何治療自閉症
    自閉症引起廣泛的關注,對於自閉症的認識其實並沒有那麼詳細,因為自閉症是先天還是後天的我們就沒有辦法確定,所以對待自閉症需要格外的用心,因為可能我們無意中的一個動作就會傷害到孩子。那麼自閉症怎麼治療呢?自閉症發病的影響因素很多,今年來尤其是兒童的發病率很大,其實主要的因素應該是家長不夠重視的原因,所以後天的環境也是不可避免的病因之一。
  • 自閉症是什麼病因?走進孤獨症(自閉症)的世界,西瓜視頻科普
    沒錯,《雨人》講述的正是自閉症患者的故事,哥哥雷蒙正是患了自閉症。那麼自閉症是什麼病因,自閉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呢?讓我們跟著西瓜視頻創作人李永樂老師一看究竟吧。在1943年,美國的精神病學家堪納對一些特殊的孩子進行觀察和研究,提出了孤獨症的表現:不願意說話,語言障礙。
  • 自閉症的表現有哪些,三種方法幹預治療,家長要知道
    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日常生活節奏的加快,大家對自閉症也越來越不陌生。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性的疾病,該疾病是先天性的,起源於嬰幼兒時期,發病率男孩高於女孩,輕微自閉症一般有興趣狹窄、行為刻板和言語發育性障礙等表現。那麼,自閉症的行為表現都有哪些方面?
  • 自閉症兒童在嬰兒時期有哪些表現?
    自閉症是導致兒童殘障的嚴重疾病,是一種因神經系統失調而影響到大腦功能的疾病,病因尚未明確,如果沒有及時幹預,可導致終身性發展障礙。在中國200多萬名自閉症兒童中,9成以上的孩子都因為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斷與治療而錯過了最佳的康復時機。
  • 王波主任:兒童自閉症早期表現是怎麼樣
    核心提示:自閉症就從發現到現在的誘發病因,並不是十分的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遺傳、感染與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可能產生自閉症。對於自閉症兒童好的選擇是早接受治療,不然自閉症所引發的後果很嚴重,在成長的很多方面都會產生很多疾病般的惡劣影響。
  • 自閉症的表現及治療的方法
    現如今,很多留守兒童都有自閉症的情況,從小父母就離開她們去大城市打工賺錢,把孩子只能交給年邁的父母。長期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愛,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自閉的現象,危害著孩子的健康,阻礙孩子健康的成長。因此,孩子患上自閉症真的是和父母是脫不了干係的。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自閉症的表現以及治療自閉症的方法。
  • 小「神童」卻患自閉症 病因:先天因素加後天家長不重視
    原標題:小「神童」卻患自閉症 病因:先天因素加後天家長不重視   中國江蘇網4月2日訊(記者 郭蓓 通訊員 劉敏)今天是「世界自閉症日」。《雨人》、《海洋天堂》等電影讓我們了解到這些「星星的孩子」的生活,他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雖然智商受限、與人交流困難,但是他們卻擁有「特異功能」。
  • 為什麼自閉症孩子都有感統失調?觸覺失調有哪些表現?
    為什麼自閉症孩子都有觸角失調?觸角失調與社交缺陷有關?下面的研究發現給你答案。一項新研究表明,與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相關的社交行為來自大腦外部感覺神經元的異常功能。這項關於自閉症病因的重要發現,被發表在《細胞報告》雜誌上。
  • 自閉症治療,包治癒的都是騙子丨壹讀精選
    國內醫院宣稱用"EFG腦神經遞質檢測儀"能快速診斷精神疾病,早先多用於檢測抑鬱症,騙局被揭穿後,目標又轉向自閉症兒童自閉症,又稱孤獨症,統稱為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目前病因不明,以社交溝通障礙、興趣狹窄以及重複刻板行為為主要特徵,但個體表現又千差萬別
  • 兒童自閉症確診,需要做哪些檢查?
    自閉症確診需做哪些檢查?點擊視頻,看劉莉醫生的靠譜解答答:確診自閉症,通常需要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檢查:1、體格檢查:測量身高、體重等,採集全面詳細的生長發育史;2、精神檢查: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心理、生理等特點,充分了解患兒的病史,需由醫生充分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互動交流時的反應,包括是否具有刻板行為、特別執拗的反應、語言交流方面的障礙等標誌性症狀;3
  • 活潑的孩子可能也患有自閉症?有什麼表現?家長要知道
    小聰的媽媽說道:「孩子平時看起來挺活潑的,由於一次意外帶孩子檢查,醫生告知孩子患有輕度自閉症,怎麼可能呢?」小聰的媽媽表示接受不了,孩子平時也愛笑,也說話,怎麼會得自閉症。很多家長跟小聰媽媽可能有一樣的想法,在認知上就覺得自閉症患兒就是性格上面內向了一些,其實,有些時候,平時每天都笑的孩子可能也是自閉症患者。
  • 三歲前是自閉症治療黃金期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具體病因至今仍是個謎。
  • 自閉症患治療——經顱磁刺激治療
    具體而言,單脈衝TMS採用無固定頻率施加的單次時變磁場,觀察瞬時效果,多用於常規電生理檢查;雙脈衝TMS以特定時間間隔和強度,在特定部位給予2個不同強度的刺激或2個不同部位應用2個刺激儀,多用於研究神經的易化和抑制作用。重複脈衝TMS在特定部位以一定頻率連續事假時變磁場,刺激停止後仍有持續的生物學效應,是腦功能研究與臨床治療的有力工具。
  • 孩子「高冷」,當心是患了自閉症,太和專家:3歲前是治療黃金期
    太和醫院兒童康復中心主任趙峰說,自閉症患者猶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世界,獨自閃爍,表現出「高冷範」。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家長要引起重視。自閉症寶寶不愛說話不理人3年前,家住房縣的陳女士生下兒子亮亮(化名)。亮亮還在嬰兒期,陳女士就感覺他跟別人家的孩子不一樣。不管大人怎麼逗,他都沒什麼反應。
  • 自閉症的表現 8種典型的自閉症表現
    但是自閉症的兒童在與人交流的時候會有很大的障礙。那麼自閉症的表現有哪些呢?自閉症的原因與自閉症的治療方法分別有哪些呢?自閉症的表現1、言語障礙突出自閉症患者中大多數人會有語言交流的障礙,有些嚴重的人一輩子都不會與人交流。
  • 小兒自閉症
    6.多種病因:許多研究表明、孤獨症常與某些疾病同時存在,如脆性X症候群、結節性硬化、肌營養不良、先天性風疹、苯丙酮尿症以及瞟呤代謝病等,故認為孤獨症是一個多種病因的神經症候群。   由此可見,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探討孤獨症的原因,也有少數做到某些生物學基礎,但導致孤獨症病因的性質,目前還不大清楚,有待研究闡明。雖然對小兒自閉症發病原因的研究尚沒有實質性的突破。
  •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王波主任:自閉症嬰兒的表現
    核心提示:王波主任醫師小兒神經內科擅長病種:兒童多動症、抽動症、遺尿症、性早熟、矮小、小兒腦性癱瘓、兒童語言障礙、語言發育遲緩、精神發育遲滯、情緒障礙、逃學厭學、網絡成癮、考試症候群、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叛逆、青少年各種心理行為問題和診斷治療。專家簡介:主任醫師,現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小兒神經內科主任,近30年診療經驗,熟練掌握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對兒科疑難雜症有獨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