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飼養中常見問題及解答
關於龜的環境問題:
①空氣溼度過高
答:提高飼養環境的通風,將溫度增加,如果在一個40寬的小箱子裡你會發現,50W的UVA燈,開10分鐘溼度會下降30%左右。
②空氣溼度過低
答:放置水盆在飼養箱中,可以將溼度增加也可以放置綠色植物,以及蔬菜,其中的水分都能提高空氣溼度。
③溫度過高過低
答:高溫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開電扇吹著,實在不行可以開空調。低溫的情況下可以開燈或者加熱墊,冬天的時候可以給箱子作保溫,在箱子外裹上被或者用泡沫包裹都可以增加箱子的保溫效果。注意要留有通風口。
④陸龜泡澡異狀
<P>答:陸龜日常泡澡時,使其所處水位不超過龜體總高度的1/3,時間不宜超過一個小時。拿出水面後,先將頭部垂直朝下30秒左右再擦乾放回飼養處,如果錯誤的泡澡,例如水溫超過40度,會發生口吐白沫的現象,因為水溫過高刺激他腸道蠕動於是就吐沫沫了。還有水位過高會導致龜龜嗆水,已經嗆水的龜應及時撈出,將龜的頭部向下倒立,並將龜的四肢向內輕輕擠壓,使龜將腹中的水吐出。可用指壓迫龜的四肢窩,有規律的擠壓幫助其呼吸。之後,將龜放在通風且溫暖乾燥處,讓其慢慢恢復。對仍然能夠進食的龜,可在食物中加入一些營養藥物助其恢復。但嗆水嚴重的龜很難恢復,死亡率較高。
關於龜的健康問題:
①陸龜的結石,以下是結石症狀<BR>龜龜突然不愛爬動,喜歡睡覺,有明顯的食慾下降,食量下降的狀況,排尿減少,排尿酸的次數、質量下降,排便困難。
答:防禦結石儘量少攝取高蛋白的食物(肉類),每天都要曬曬太陽多泡澡,每周給吃一次金錢草每天保證有水在水盆裡,不要天天補鈣,鈣攝取太多也會結石。這樣就很難得結石了。要注意的是蘇卡達、印星這樣的龜很容易得結石,也就是為什麼不給他們吃水果和肉的原因了。如果已經結石一般都可以排出,如果出現排便困難可以用挖耳勺為龜龜挖出結石,實在不行可以求助醫生。
②陸龜鼻子冒泡了?<BR>可能是感冒,如果只是鼻子冒泡可以提高溫度就行了如果還有其他症狀,例如:流鼻涕、鼻子冒泡、打噴嚏、明顯比平常睡的時間長、經常用前肢蹭眼、食慾下降、少動或拒食等就是感冒了。
答:防止感冒保證環境的通風儘量減少粉塵,多清洗晾曬墊材,勤更換。儘量減少龜箱中的異物小顆粒小石子等一面堵塞鼻孔,最好注意是否有寄生蟲在鼻孔裡。溼度和溫度要保持在最合適的狀態,晝夜的溫差不要超過10度,每天保持日曬3小時,不要把所有的龜養在一個小箱裡,避免過於擁擠,不要總是嚇唬他們給他們壓力。營養要平衡不要只給吃一種東西,每周補充維生素,偶爾要吃一次胡蘿蔔,最重要的是保持通風良好。感冒後應該讓他們轉移到溫度比較高的環境裡,補充維生素A\C,多曬太陽,嚴重的感冒在一周以上者可以用藥:<FONT color=#000000>土黴素片和阿莫西林片為主,兩日一次40mg/kg和20mg/kg。用溫水化開後再用細吸管灌服或將整片放入36-38度的溫水中浸泡龜龜40分鐘(對有飲水習慣的龜有效)。最佳的用藥時間是每天傍晚左右,儘量在龜龜夜間睡眠前治療。若夜間氣候潮溼或寒冷時,最好把龜龜移至室內溫暖的箱子內。治療時期大概要持續8-20天左右,直到症狀消失不再發生為止。切忌亂用藥物!
③陸龜的眼睛總是流淚?
答:防止眼睛流淚的方法就是保持通風通暢,確保空氣溼度在40%以上,減少粉塵,避免直接受到陽光及UVB照射。如果已經流淚就改善一下飼養環境自然就會好了,但是如果伴隨流淚的症狀還有眼內分泌物增多,流淚,眼瞼腫脹、疼痛,上下眼瞼發生粘連並經常使用前肢蹭眼;角膜混濁,周圍充血就需要注意了,有可能是眼病,需要及時處理,可以滴一滴紅黴素類的眼藥水(注意不要用治疲勞的眼藥水,那樣沒有作用),然後觀察7天如果還有異常現象需要滴以氯黴素(潤舒)等眼水,每天1-3次。如為病毒性眼炎,用以利福平眼水的治療效果為佳,同時補充維生素A。不及時治療會失明的。
④陸龜吃東西發出卡卡的響聲?
答:觀察陸龜是否不吃東西,如果正常進食的話,看是否缺鈣,及時補充鈣粉,也可能是下緣增生比較厲害可以讓他去啃墨魚骨。也可能是想咬比較硬的東西了。發出響聲同時可能伴隨啃盤子等現象。給他吃點硬的龜糧之類的東西也是可以的
⑤陸龜爛甲了?
答:防止龜龜爛甲就是要保證日曬充足,如果缺乏日曬或者缺鈣都能導致龜甲(包括相映的體內組織)抗病能力下降,使細菌容易侵入造成細菌性爛甲,如果是運輸途中的甲殼相互碰撞或其它外力的磕碰,也會造成龜甲的機械性損壞。患病初期龜甲出現灰色斑點,後慢慢變為肉色或紅色塊狀,如不及時治療患處會感染慢慢潰爛並伴有異臭味,最後危及生命。若是未感染或惡化的傷口,可用碘酊或1%-2%的雙氧水反覆擦拭後,塗抹金黴素軟膏(消炎)或雲南白藥(止血),也可以使用百多邦軟膏。兩天一次,持續一到兩周。若是感染或惡化的傷口,必須將患處的外表皮用消毒刀具挑破,擠出血水或膿水後再按上述方法治療,並視傷口情況用紗布包紮。三至四天一次,持續一至兩個月。治療期間不宜泡澡或浸水,保持傷口乾燥。如果外甲患處表皮發生分離體表現象或翹起,同時少動或拒食。先進行第一步,如不見效在患處擦拭少量的呋喃唑酮乾粉或填餵、吸管灌服阿莫西林片(20mg/kg)或甲硝唑片(40mg/kg),同時補充電解質合劑與專用維生素等營養,患處已腐爛甚至穿透龜甲,閉目不爬並停食,可以注射金黴素,用量為每千克龜體重20萬國際單位。
⑥陸龜腹尾部紅腫,腸胃壁發炎充血?這是腸胃炎要注意了
答:陸龜如果出現糞便偶爾稀軟不成型或有少量黏液,呈黃色、灰褐色或黃褐色、綠色或深綠色,並伴有嚴重臭味,少量進食也是腸胃炎。如果病情增加經常腹瀉、下痢、嘔吐和便血,拒食直至死亡。防止腸胃炎
<P>飼養溫度不宜過低或忽冷忽熱,一般控制在28-35度之間。夜晚不宜進食過多並睡眠溫度控制在24度左右。保持水盆清潔並常換潔水;有固定的食盆,不宜將食物直接放在墊材上飼喂,食物中所含水分也不宜過多。對輕度龜,可使用梯階法治療:先提高它所需的溫度,避免餵水分多的食物;如還經常拉稀,可灌服40mg/kg乳酸菌素片;再不見效可灌服20mg/kg片土黴素、痢特靈或黃連素(10mg/kg),每天一次,連續一周左右。對重度龜採取以上方法仍不見效的龜,可採用肌肉注射氨卡西林10mg/kg或卡那黴素15mg/kg,兩日一次,三次為一療程。對以上病龜治療的同時都要適當的補充電解質合劑與專用維生素。
⑦陸龜長瘤子了?<BR>症狀瘤體的外表為大小不一的菜花狀,突出於皮膚表面。開始時,瘤體光滑,圓形,以後表面變得粗糙,堅硬如角質狀。瘤體多發生在四肢、頸部和耳部等處。瘤體位於體表時,病龜不出現機能障礙,但有些瘤體會惡變為纖維肉瘤,且易轉移到內部器官,引發死亡。
答:防止長瘤子就是儘量不讓龜龜受傷,保證他們有健康的身體,不給吃發黴腐爛的食物。如果發現有瘤子可用外科切除,切除時間宜在夏季。先將瘤體表面消毒,切除瘤體後,每天擦抹抗生素藥物(如金黴素軟膏或百多邦軟膏等),每天一次並包紮。切忌浸水。
⑧陸龜嘴裂了?
答:幼體餵食最好將菜或植物切碎,儘量避免長期啃咬堅硬的食物(如菜莖,墨魚骨等)。對已發生喙部角質增生或下顎開裂的龜,可用半口指甲刀修復平整。
⑨陸龜慘痛的從高處摔下了?!
答:如果從高處摔下較輕者,因受到驚嚇而停食、少動,但經過一段調整後可自行恢復。嚴重者,殼內見淤血或外殼破損、口鼻及內臟出血或排洩物中帶血,直至死亡。要防止這類情況就需要避免讓龜龜在高處行走,尤其是無箱檻且較高的飼養箱內,一旦發生跌落,應先檢查龜體四肢和外甲是否遭到骨折和破損,並及時做出相應的治療。有些高空的跌落,其龜體完整也無其它症狀,但過幾天可能會發生停食、閉目少動或口鼻出血等症狀,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內傷」。此時應進行灌服消炎類藥物治療,如阿莫西林膠囊、雲南白藥膠囊等,同時適當補充專用維生素
⑩陸龜的腿腫了?
答:有可能是骨折了,注意看是不是吃的每條腿都這麼肥,如果只是一條腿明顯腫脹,伴隨有出血、行走不便那肯定是骨折了,一旦發生骨折,首先對斷骨進行整復。如開放性骨折,應先用3%雙氧水藥液清洗並整復斷骨後縫合皮膚,再用碘酊作局部消毒。隨後,用消炎止痛膠布纏繞包紮患處。對體型較大的陸龜,應加用兩片薄木片、竹片或硬紙板做成的小夾板,左右或前後夾住骨折的兩端,將患處加以固定和包紮。處理後,將病龜放回單獨飼養,供給營養豐富且易消化的食物,並適當補充維生素D3和鈣粉。為預防細菌感染,可酌情使用一些抗生素,如頭孢拉啶或環丙沙星膠囊等,每天10mg左右。在非感染的情況下,通常20-40天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