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分的四川考生被滑檔,694分的雲南考生被中科大退檔,為什麼這些高分考生在填報志願上會出現如此大的失誤呢?
事實上,每年在志願填報上,都會出現高分考生滑檔的現象,原因就是對志願填報不重視,缺乏正確的認識導致最後的悲劇。
在這裡,分析一下這兩位高分考生的志願填報情況,就能很清楚地發現問題究竟出在什麼地方,更重要的是讓以後的考生如何避免發生這類的錯誤。
這位考出680分的考生,對應2020年四川的一分一段表的位次是605分。這是個相當不錯的成績了。這個成績,清華北大肯定是沒希望了,復旦和上海交大作為華東五校的領頭羊,錄取分數自然也不會低,填報這兩校錄取可能極低。在浙江大學,這個策略是完全正確的。按照這位考生的位次,折算成2019年的分數,應該是690到691分之間。
再看看2019、2018年浙大在四川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分別是691、676,很明顯了,報考浙大是有很大風險的,但在志願中衝一下完全可以。
再看人大2019年在四川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692分,2018年的錄取分數線是674分,這個錄取分數和浙大是同一個級別的,也就是說同樣存在極大風險。
從以上分析,就可以看出,這位考生報考浙大和人大這兩所大學,風險極大,然而,這位考生也就只填了這兩所大學,除了衝一下,沒有求穩的,更沒有保底的志願,這無疑是在給自己挖了大坑。
高考694分的考生,在雲南一分一段表,對應的位次是158,這是個極高的位次,可選擇餘地相當大。
這個位次,折算成2019年,對應的成績是694-695分之間,折算成2018年,對應的成績應該在686-687之間。
看一下2019年和2018年清、北、復旦、上交醫大和中科大這些學校在雲南的錄取分數線。
清華大學:2019年雲南最低分數線,709分,2018年雲南最低分數線,703分
北京大學:2019年雲南最低分數線,711分,2018年雲南最低分數線,705分
復旦大學:2019年雲南最低分數線,675分,2018年雲南最低分數線,678分
上交醫大:2019年雲南最低分數線,695分,2018年雲南最低分數線,688分
中科大: 2019年雲南最低分數線,688分,2018年雲南最低分數線,682分。
從以上分析看出,這位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沒有拉開梯度,過高估計自己,給自己沒有定好位,有「衝」的學校,也要有「穩」的和「保」的學校,以中科大保底是不是有點太過於自信啦!很明顯,這位考生缺少保底的學校。而且,這位同學的考分,距離清北不是普通的遠,近20分的差距,以清北的熱門,根本不存在任何撿漏的可能,這兩個志願等於白填,完全浪費了。
這位同學最後落榜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沒有保底學校,另一個就是復旦大學今年將很多專業在提前批投放,導致了一批次錄取分數大幅度提高,既有主管原因又有客觀原因。這兩個原因結合下,導致了該考生最後被中科大退檔。這位考生在第二輪徵集志願的時候選擇了電子科技大學一個比較偏門的專業,而694分也正是2020年電子科技大學雲南省錄取最高分數!
因此,在填報高考志願時,一定要注意均衡,「衝」,「穩」,「保」都必須在志願裡有明顯的體現,各個志願之間必須拉開一定的檔次,才能避免滑檔退檔之類的悲劇發生。
高考填報志願非常非常重要,這是另外一次高考,某種程度上,會考的還不如會填的,以後的歷屆高考生都必須對此足夠的重視。
最後提醒一下2021年及以後的歷屆高考生,若要防止滑檔現象的意外發生,必須要在每個段位的志願填報中,選擇足夠多的「穩」、「保」型志願,不論是96個志願還是80個志願,都足夠讓考生們選擇要去「衝」的志願,既然如此,不必將所有的名額都用來去衝,要留足「穩」、「保」的志願。